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368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本段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2)“这种设计”是指:

________。

(3)这种设计的优点是:

________。

【答案】

(1)中心;总领全文

(2)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解析】【分析】

(1)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中心;总领全文;

(2)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点评】

(1)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纸的发明》片段,回答问题。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轮子                                 

D. 造纸术

(2)用波浪线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3)用“________”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4)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

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________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形容。

【答案】

(1)C

(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学富五车;大;物美价廉

【解析】【分析】

(1)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故答案为:

(1)C

(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学富五车、大、物美价廉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要正确使用成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①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

②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

________

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

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

A.反问句    B.感叹句

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答案】

(1)“;,;!

”;。

;“;?

”;,“;,;!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这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依据理解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

(1)“,!

”。

“?

”,“,!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

(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________,________。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________。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条狗________,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________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把文段补充完整。

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________,________。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________。

②那条狗________,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③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________地蹲着。

(2)文段写了火烧云(   )的特点。

A. 颜色多                                      B. 变化快                                      C. 飘得高

(3)用“________”在文段中画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________。

(4)火烧云都有哪些变化?

请你根据文段内容填一填。

火烧云变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5)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

它是什么样子的?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

(1)马头向南;马尾向西;它才站起来似的;十分凶猛;很威武很镇静

(2)B

(3)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火烧云的变化速度快

(4)跪着;马;凶猛;狗;蹲着;大狮子

(5)一会儿工夫,它已变成了一条中国龙,在广阔无垠的苍穹中飞来飞去。

风微微一吹,那条龙不到几秒钟就模糊了,变成了连绵起伏的红山。

过了几秒钟,一只惹人喜爱的小狗叼着香喷喷的肉骨头,来到这座山上,津津有味地吃着。

风一吹,那只小狗模糊了,红山也不见了。

【解析】【分析】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续写的写作要求:

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

就是主题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

 

故答案为:

(1)马头向南、马尾向西、它才站起来似的、十分凶猛、很威武很镇静。

(2)B(3)1、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2、火烧云的变化速度快。

(4)跪着、马、凶猛、狗、蹲着、大狮子(5)一会儿工夫,它已变成了一条中国龙,在广阔无垠的苍穹中飞来飞去。

风微微一吹,那条龙不到几秒钟就模糊了,变成了连绵起伏的红山。

过了几秒钟,一只惹人喜爱的小狗叼着香喷喷的肉骨头,来到这座山上,津津有味地吃着。

风一吹,那只小狗模糊了,红山也不见了。

     

【点评】

(1)此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仔细观察前后句,展开想象可得出答案。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

就是说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

衔接处要自然。

5.阅读语段。

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________变化极多,却不用一个“变”字,而是用了四个“一会儿”,这样不仅突出了火烧云的________,而且强调了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以上词语写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

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吗?

【答案】

(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

(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3)鹅黄

(4)绚丽多彩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填空。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语段整体感知语段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寻找文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细读语段从文句中挑出来即可。

(3)描写颜色的词语还有很多如:

鹅黄、银闪闪,白茫茫,黑黝黝,白花花,白嫩嫩,黄灿灿,黑乎乎,红通通,绿油油,从中选一个即可。

(4)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故答案为:

(1)颜、颜色多、变化快

(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鹅黄(4)绚丽多彩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颜色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6.默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两只山鹰饥肠辘辘。

它们在空中久久地盘旋着,想找到一只兔子或一只山鸡。

但是,它们什么也没有找到,连一只老鼠的影子都没有。

一只山鹰忍耐不住了,落到山岩上,缩着脖子打瞌睡。

   另一只山鹰则继续盘旋着,一圈又一圈,终于,它发现了隐藏在草丛中的一只肥肥的兔子。

当它叼着战利品落到伙伴身边时,伙伴羡慕地说:

“你的运气真好!

   捉到兔子的山鹰若有所思地说:

“也许是吧,不过我发现,运气只会青睐坚持不懈的人。

(1)先猜猜下列生字的读音,再查字典验证。

①“瞌”字的读音是________。

②“睐”字的读音是________。

(2)先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或词典验证。

①饥肠辘辘:

________。

②青睐:

________。

(3)请根据短文的内容选一选。

(填序号)

①“战利品”是指(   )。

A.老鼠    B.兔子

②另一只山鹰能够捉到兔子靠的是(   )。

A.运气    B.坚持不懈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关羽和周仓的故事

   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降伏了一个叫周仓的人。

这人是个大力士,长得非常魁梧,打起仗来更是勇狂极了,如虎入羊群,每次打仗都能立下大功。

大家都夸周仓厉害,周仓也为自己的成武而沾沾自喜。

   有一天,关羽和周仓两人赶路去某地,中途到一棵树下休息。

   关羽看见树下有一群妈蚁在爬来爬去()便对周仓说()周仓()你不是军中的大力士吗()今天我们来比试比试()看谁力气大()周仓一听很高兴,心想:

那你输定了!

于是说:

"好哇,怎么个比法?

是摔跤还是举重?

"关羽道:

"我们今天不比别的,比比看谁打死的蚂蚁多。

"

   "什么,打蚂蚁?

我周仓打过老虎,斗过狼犬,杀过无数耗将,打蚂蚁那是小菜一碟!

"周仓哈哈大笑。

   "不要小看妈蚁!

说不定,你还不是它们的对手呢!

"

   "那你看我的吧!

"周仓不以为热,伸出拳头,用力一砸。

"砰”的一下,地面被他砸出一个大坑,可蚂蚁安然无恙,他却痛得哇哇大叫。

关公伸出食指,轻轻一捏,一下捏死了好几只妈蚁。

周仓看得哑口无言。

   "做事,不仅要有力量和勇气,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只会蛮干是不会有效的。

"关公意味深长地说。

周仓惭傀地低下了头。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三国时期,________(谁)降伏了周仓,周仓是个________长得非常魁梧,打起仗来更是________。

(3)关公是通过什么事来教育周仓的?

(4)关公想告诉周仓什么道理?

(5)请分别说说关羽和周仓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关羽:

________

周仓:

________

8.【答案】

(1)形容人很有才学。

;学识渊博的人士。

(2)用铲子铲掉;用火烧;撒石灰;挖掉根

(3)C;C

(4)杂草;庄稼

(5)示例:

这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就是我想要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我想你们现在应该已经明白了。

【解析】【分析】

(1)满腹经纶,意思是形容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饱学之士,意思是指学识渊博的人。

饱学:

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2)阅读可知,弟子们除草的方法是用工具单纯对付这些杂草,而哲学家是不会满意的。

(3)哲学家是含蓄的,并没直接指出除草的方法,因为感悟需要通过自己的心灵和眼睛去发现。

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4)把灵魂比作旷野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都很宽广;那么,纷扰,就像干扰禾苗的杂草,而庄稼就是需要培养的美德。

(5)哲学家会用眼前的事实告诉大家除草的方法。

他会含蓄地说,让长满谷子的田野给大家上一课好了。

故答案为:

(1)形容人很有才学;学识渊博的人士。

(2)用铲子铲掉、用火烧、撒石灰、挖掉根;(3)C、C;(4)杂草、庄稼;(5)示例:

这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就是我想要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我想你们现在应该已经明白了。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可以筛选出词语的语境意义,也就是说词语有很多义项,但在具体语境中只有一个意思。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提问,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提取出关键词即可作答。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根据题目,可以揣摩哲学家的心理是想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来感悟道理。

(4)本题考查对词语语比喻义的理解。

把灵魂比作旷野,那么野草和庄稼分别代表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哲学家给学生更多的是思考。

感悟,自己去发现总结。

所以哲学家来与不来都是一样的效果。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联

   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________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________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

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

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

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

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

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期望与祝福的春联。

“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

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与祝福。

(1)在短文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每逢春节,________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________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2)在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

________

①上下联字数相等。

②韵律性强。

③词性相对。

④平仄相调。

(3)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有什么作用?

(4)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上下联连一连。

又是一年芳草绿________       竹报岁平安

春同大地干山秀________       依然十里杏花红

勤劳门第春光好________       日照神州百业兴

绿柳舒眉辞旧岁________       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________           红桃开口贺新年

(5)根据短文第三自然段,你觉得下面这幅春联应该贴在哪里?

选一选。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   )

A. 宾馆                                     B. 家里                                     C. 商店                                     D. 学校

【答案】

(1)无论;都

(2)①③④

(3)抒发美好愿望,增加喜庆气氛

(4)依然十里杏花红;日照神州百业兴;和睦人家幸福多;红桃开口贺新年;竹报岁平安

(5)A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无论……都……”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用在宾馆最恰当。

故答案为:

(1)无论、都

(2)①③④(3)抒发美好愿望,增加喜庆气氛(4)依然十里杏花红、日照神州百业兴、和睦人家幸福多、红桃开口贺新年、竹报岁平安(5)A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学生对春联的特点概括的能力(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春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跳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都已经逝去了。

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

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心人儿!

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很是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天接着一天,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

多美呀!

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用句号结尾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2)第二自然段中的“好日子”指的是________的日子。

(3)蚂蚁说:

“那么你”蚂蚁后面想说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