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088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docx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摔打自己改

立足本职勤奋敬业

努力在基层岗位上磨练自己

光学仪器与指挥控制系学员一队倪东明

尊敬的首长、同志们:

我叫倪东明,1970年出生,1987年10月入伍,1990年考入军械工程学院兵器系,1993年毕业,历任战士、学员、教员,现任光电系一队正营职队长。

我发言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在基层岗位上磨练自己”。

我是2001年6月份由基础部金属工艺教研室转行到学员队任队长的。

5年来,在学校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指导下,我怀着对基层工作的热爱,始终把本职工作岗位作为干事业的舞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和全队同志们一道先后两次被评为通保部“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三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单位,我个人两次评为通保部基层建设先进个人,一次被评为通保部学雷锋先进个人,一次被评为通保部优秀部队管理干部,一次荣立三等功。

我的第一点体会是:

学员队岗位平凡,只有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断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才能准确定位人生的坐标和方向。

2001年从教研室到学员队任队长时,我和所有其他新任职的队干部一样,踌躇满志,渴望在基层建功立业,一显身手。

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自己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刚到学员队的时候,两眼“一抹黑”,工作想不到点子上,抓不到点子上,干不到点子上,也说不到点子上,更缺乏组织指挥部队开展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多次在不同场合出洋相,受批评。

俗话说:

“揽下瓷器活,要有金刚钻。

”8年的教员经历和自身的个性练就了我不服输的秉性。

随后的工作中,我从每天的整队带队这一基本的管理工作入手,为了尽快形成队列指挥和示教作业能力,我常在队里组织队列训练时留心指挥员的每一个口令、动作,并利用休息时间到当时学员宿舍楼8楼顶的平台上进行练习;管理带队开展各种活动的能力欠缺,我除了加强学习一些管理干部必备的带兵基本功外,还虚心向身边“老基层”请教;学员队抓各种工作落实的经验不足,我除要做好计划、方案外,还要和搭档或学员骨干一起进行讨论交流抓落实的办法;为了增进与学员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我经常和学员同娱同乐,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感受,做到对人员的思想底数清----就这样,凭着一股钻劲和点点滴滴积累,我的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逐渐走出了“门外汉”的阴影,建立了自信。

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一名队长,不仅自身要有过硬的能力素质,还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关键时刻更要冲在前,干在前。

只有这样,队伍才能带得人心齐,作风硬。

2002年4月,在学校新校园建设期间,全校上下都为新校园建设而紧张繁忙的工作着。

那时,几乎每到双休日,学员队干部都要带队伍来新校园搞劳动。

一次,我带队到现在的小河南侧那大片小树林处劳动,当时那还是低凹的荒地,我们的任务主要是按照事先规划好的点、线挖沟垄和树坑。

初春雨水多,天气也很寒冷,泥土潮湿而黏糊,大部分地方积满水。

还没开始干,个别学员就往队伍后面站。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清楚,这个时候,话说半句都是多余的,我组织骨干分好工后,自己率先把鞋一脱,裤腿一卷,拿起锹第一个往冰冷的水里站,埋头便干了起来。

学员看见我这么做,也纷纷跟了上来。

本来预计一天才能干完的活,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而且保质保量的高标准地完成,各级领导很满意。

学校整体搬迁过来后,我又带着学员又先后完成了大量的突击性的劳动任务,如文化广场、外训楼东侧、专业教室四围等部分场地的平整、渗排水沟的挖掘、填埋以及植树等。

记得为了按时完成地炮专修室南侧与文化广场相间的一片象小山一样的土堆清理和平整任务,我甚至凌晨5点钟就带着学员上了劳动工地,学员们没有一声怨言。

2005年4月,学校正规化现场文艺晚会的舞台搭建,机关的同志首先想到了我们队,大家一起背器材,扛铁架,挂背景,干了整整一个通宵,队里学员过硬作风给机关的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是讲感情的。

无论多么忙碌、多么紧张,我经常要去当年劳动过的地方转转。

脚下的热土,身旁婆娑的树影,满眼的色彩,错落有致的楼舍,是那样的温暖而真实,是那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

这一切对于我来说,绝不象利益驱动者眼里那种浮光掠影的风景,更不是庸碌者眼里那种养尊处优的天堂。

而是用汗,用泪,用千辛万苦的点燃的激情;是用心、用手、用千把万把的锹铸就的绿色方阵!

同时,通过实实在在的做事、实实在在的尽责,不仅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赢得了组织和学员的理解信任。

我的第二点体会是:

学员队建设点多面广,只有围绕教学训练中心工作,抓住激发学员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这个根本环节,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才能真正的扬起学员知识的风帆。

在我看来,今天的时代正是知识张扬其风帆、知识闪亮其光芒,或者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

作为一名共和国的军官,保家卫国,戍边守疆,用刚强的身躯去阻挡屈辱历史的重演,是自己最责无旁贷的使命;而作为同时兼具培养军校学员的队干部,怎样用现代高科技知识、先进的政治与军事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学员,让他们真正成为未来军械维修技术保障事业中优秀的“军中之母”,这成了我最关注问题。

由于当过教员,比较了解教与学的状况,因此到学员队工作后,我十分注重关心学员的学习,同时也更加注意思考和摸索学员队如何搞好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2001年的下半年,我所在的枪炮系一队学员有一门《法学概论》考查课。

给学员上课的是现在政治部组织科的彭干事反映“学员上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老是不高”,一次和他交流中我忽然来了灵感:

何不借用地方“模拟法庭”的成功经验开展教育呢。

就这样,经领导同意,在彭雁教员的精心策划和我积极配合下,“模拟法庭”第一次走进了学员的课堂。

这不仅丰富了教员的教学手段,而且促发了学员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效果十分理想。

那也是到学员队工作以来第一次参与组织教学活动,为后来陆续组织开展其他教学活动,形成各种促学措施找到了“突破口”。

2002年6月,学校首次开展教学管理质量评估活动,我系统分析了学员的学习成绩、能力素质变化特征,并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体会,归纳出了学员队“三有四依托”(“三有”是指有位置、有措施、有活动;“四依托”是指依托制度管理,依托典型引路,依托教员和骨干共育,依托机关指导)的教学管理思路。

由于想在前、干在前,措施操作性强,促学活动效果良好,队里的教学管理工作一跃获得了总评第2名的好成绩。

同时由队里总结“三有四依托”的教学管理经验也被收录进了学校2002的工作年鉴。

2004年8月我到光电系一队工作,针对所带的大专学员起点较高、基础比较扎实、接受能力较强,对能力素质要求更加全面的特点,队里从他们入学开始,便着手组织开展一系列促学活动。

尤其注重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针对学员自学时间长,效率不高的实际,我利用各种时机,结合自身体会,给他们介绍自学方法,如有效听课的9种方法、SQ3R(SURVEY纵览、QUESTION提问、READ阅读、RECITE背诵、REVIEW复习)学习法、三环课程学习法、抽象材料记忆法等多种方法,有效的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

2005年毕业的自行火炮火控系统维修工程专业学员贾风雨,经过熏陶和教育,自学能力提高十分快,在教员的指导下,不仅对复杂的火控电路图看得懂,讲得清,而且能结合实装进行小革新、下改造,毕业分到54军才一年,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火控技师。

现在一破格调到济南军区雷达修理所工作。

抓重点的同时,我还注重抓规律性的工作,这几年的带队经历告诉我,大部分学员进入第二学年学习后,由于学习压力减小,学习积极性极易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不想办法,不拿措施,学员的学习效果就很难保证。

我的做法是:

建立并实施《学员学习过程管理规范》,利用“周考”等促学措施,把学风管理和学员习得生成落实到过程中,促使学员在课堂上,在自习期间始终能处在一种思考或者学习的状态。

为达到齐抓共管的局面,我又组织各专业区队与各任课教员签定了《教学管理意向书》,让教员真正的参与到学员队的工作中,从而把教学训练中心工作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几年来,我带的01级、02级大专学员中先后有3人在校期间荣立三等功,3人毕业时被评定为优等生;4人通过了国家四级英语考试。

我的第三点体会是:

扎根学员队建功立业是一条情感之旅,只有真诚的关心学员,帮助教育学员,善谋带兵之道,才能真正的担当起学员工作上的“师长”、生活上的“兄长”。

学员队工作千头万绪,受约束性大,既要做好“两个经常性”的工作,包括日常的管理、政治教育、教学、安全等工作,也要组织学员参加劳动、公差勤务、校运动会、文艺演出、军民共建等活动,更要对学员做人、做事、求知、心理健康等成长过程全面负责。

对此,我常常告诫自己:

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的疏忽,把学员带“歪”了,把队里搞“砸”了。

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员在队两载,受益一生。

俗话说:

干什么吆喝什么。

学员是学员队管理的主要对象,研究分析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和身心特点,对于一名学员队干部有针对性的做好管理教育工作,确实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们却时常能听到这样的感慨:

现在的学员难带。

这话说得有没有道理,姑且不论,但是我觉得我们基层带兵人应该具备这样一个逆向思维:

自己掌握了多少带兵方法?

自己每天到底花多少时间琢磨过带兵之道?

冷鸡蛋只会沉如水底,热鸡蛋才能浮出水面,关键在于温度,关键在于自己究竟投入了多少精力。

我认为只要方法得当,火候足了,兵不难带。

这两年,我结合自身的管理带队经验,深入研究和领会了总部带兵的方法必须与带兵对象的特点必须保持一致性的精神,依据条令条例和学校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三全”(全员额、全方位、全时性)、“三明”(明做法、明权责、明惩处)、“三易”(易操作、易量化、易督查)根本原则,有针对性建立适合士官学员行为特点的、以“细节管理”为主要内涵管理机制。

所制定的《学员操行管理实施细则》,把学员队及学员的学习学风、队列生活、作风纪律、内务卫生、安全稳定、骨干管理、内外关系等七大管理内容,细化为160余条日常管理要素和学员日常行为准则。

“一丝不苟做小事,精益求精拼细节”,所带的学员经年日久在其中行事,习惯成自然,日久见功夫,逐渐达到“自律”,从而养成军人特有的行为和战斗作风。

同时,这套把大而化之的制度变成细小可行的规范,把软指标变成刚性要求,把“人管人”变成“制度管人”管理方法,促成了所带学员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没有空挡的责任管理体系,确保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开创了自身管理实践历程的新局面。

我常说:

学员队就是一个家。

作为一名合格的带兵人,要以父母情、兄长爱关心每一名学员的成长进步,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员队大家庭的温暖。

而作为新时期带兵人,更应注重运用情商带兵。

平时,对待学员应多一份感情,多一份关爱,多一份鼓励。

学员有了疾病要亲切探望、婚恋受挫要耐心安抚、家庭困难要热心帮助,切实将学员的事放在心上,心想到、话说到、责尽到。

只有关心学员冷暖、疾苦和健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和尊重,起到聚兵心、激兵情、催兵进的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带兵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素质,而且还要有深厚的感情,也就是说要深怀爱兵之心,它也是带兵的基础和前提,不爱兵就没有资格带兵。

这几来,我在把兄长情、战友情奉献给学员的同时,我还深深的感到,爱兵、带兵更要关心那些有缺点或过失的学员。

有的队干部可能比较喜欢那些素质好、表现好的学员,而对一些有缺点或过失的学员则另眼相看:

不是讽刺挖苦,就是态度冷漠;不是横眉怒目,就是大加呵斥。

所以,关不关心有缺点或过失的学员,我觉得是检验一个队干部是不是真心爱兵的试金石。

倘若真心爱兵,就不会嫌弃任何一个学员,越是后进学员越要特别给予关爱,用热心、诚心、恒心、耐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迎头赶上。

我现在正在带的一名江苏籍学员,叫仲纪委,家庭条件较好,入校后第一个月就买了一台IBM笔记本。

平时对工作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作风比较散漫,组织纪律性比较差,还因多次顶撞骨干而受到严厉的批评,属于典型的“刺头”兵,周围的同学都不愿与他接触。

我一边注意观察小仲的行为爱好,寻找开启小仲心灵窗口的钥匙,发掘他的闪光点;一边利用各种时机一点一滴给小仲讲立身做人的道理,引导小仲珍惜来之不易的军校生活,立志成才。

经过耐心细致的说教,仲纪委的思想逐步得到了转变,进步十分明显。

今年春节,他主动要求提前归队参加学校的舞龙活动,为学校最终取得武汉市第十二届迎春舞龙大赛金奖做出了贡献了一份力量。

我感到,最大限度地多办利兵之事既是爱兵的客观要求,也是检验是否深怀爱兵之心的重要标志,在学员看来,说一千句空话,不如办一件实事。

利兵之事就是学员的利益所在。

学员的愿望和要求,往往包含在一件件的具体的事情和细节中。

这些事办成了、办好了,就会温暖兵心,就会激励人的斗志。

到光电系一队任职后,为极尽所能的把利兵之事办到点子上,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采取问卷调查或者谈心的方式,收集学员对全队管理形势的意见和建议,去年上半年开学初,为了加强队里的作风养成建设,曾经在全队实行队、区队和班每天必须层层点名、层层讲评工作的制度,一段时间后,在收集管理信息反馈时,群众就反映,认为此举太烦琐,部分学员有些抵触情绪。

经队务会讨论,决定废除这种管法,恢复正常的管理制度,学员普遍叫好。

平时,队里无论是谁生病了,我都主动了解病情,稳定其思想情绪,特别是对因病住院的学员总要抽出时间前去探望。

重庆籍学员余蓬因先天性贫血,2004年12月份,住进了总医院,我提着爱人慰好的汤一直送到总医院;2005年春节前,队里有4名学员因家庭出现困难,情绪很低落少言寡语,学习、工作没劲头。

我把情况掌握后,及时向上级进行了汇报,队党支部还号召全队开展“学习徐本禹,真诚献爱心”的募捐活动,我和教导员带头捐款,共筹款1000多元,用来帮助这4名学员,真心的呵护、拳拳爱心使四名学员深受感动,不仅振作了精神,而且现实表现十分突出,成为队里的骨干。

今年春节过后,我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给每名学员的家长写了封亲笔信,把学员的现实表现、进步情况等一一向家长进行了沟通。

我这么作没有别的意思,我感到,队里大部分学员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外的表现和修业情况是他们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和牵挂的,我应该使我的工作具有最朴实的人情味,应该使我的工作体现出我所理解到的人文关怀。

首长和同志们,回顾在学员队工作的这几年,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组织才是真正的靠山。

离开了群众的支持,离开了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个人再有本事也等于零。

在管理带兵的实践中,我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管理理念,那就是作为队干部要“善抓小环境”,要注重任何工作的过程管理和任何时候的细节管理,要把培养、塑造人当作自己最大的政治来对待。

今后,我将再接再厉,严于律己,以管育人,一如既往地为培养合格的军械士官人才和学员队全面建设水平而努力工作!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