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284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山西省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高职教师组)技能竞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

二、赛项组别

高职教师组

三、比赛内容与规则

结合矿井灾害救援人员在煤矿井下处理事故高度的实战性、应用性、及时性和技术性等要求,竞赛项目内容设计如下:

(一)闻警出动(10min,5分)

以临战姿态进入竞赛现场值班室待命,接警第一时间按响预警电铃,接受和记录事故救援任务内容,包括事故地点、类别、遇险人数及救援任务,拉响事故警报,集合队伍,清点人数,布置任务。

(二)救援准备(20min,10分)

根据事故类别要求携带必备的救援技术装备,随后在竞赛设置的井下救援基地领取任务卡和空白矿图,装备好模拟氧气呼吸器,检查无误并报告,救援计时开始。

(三)灾区侦察(与第四项合计计时)

根据所确定的救援路线,救援小队按照规定的顺序和间隔进入灾区,进行“全覆盖”侦察、事故技术处理与伤员抢救,按规定和牌板提示内容对灾区内所有重要地点进行气体检测,并及时将侦察情况填汇至矿图上。

(四)事故技术处理与伤员抢救(140min,80分)

在灾区侦察过程中,对灾区巷道路线所发现的水灾、火灾、冒顶、瓦斯事故等所有事故点按现场救援要求进行技术处理,并对救援过程中发现的伤员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即时进行现场处理并及时护送至竞赛指定地点。

(五)撤离灾区(10min,5分)

救援任务完成后,按要求顺序、间隔组织队伍撤出灾区,并将矿图上交至井下救援基地,完成比赛。

四、比赛样题

(一)本次比赛将预先建立赛题库,开赛一个月前在大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开题库。

(二)闻警出动

以主要包括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机电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教师共4人组成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小队,以临战姿态进入竞赛现场设置的值班室待命,在接到事故电话后第一时间,立即按下预警电铃。

队长按要求接受和记录事故救援任务内容,救护队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问清和记录事故地点、时间、类别、遇险人数、通知人姓名(联系人电话)及单位后,立即发出警报,并向值班指挥员报告。

(三)救援准备

救援小队按《矿山救护规程》的规定,根据事故类别要求携带必备的救援技术装备,包括担架、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测距仪、苏生器、PH试纸、便携直读式风速风量计、铜顶斧、铜起钉器、铜锤、保温毯、急救箱等,小队下井,队长在竞赛设置的井下救援基地领取任务卡和空白矿图,装备好氧气呼吸器,检查无误后向裁判报告,井下救援工作计时开始。

(四)灾区侦查

根据所确定的救援路线,救援小队按照规定的顺序和间隔进入灾区(竞赛设置的500m巷道,包括完整的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进行灾区侦察、事故技术处理与伤员抢救,同时由6人组成的裁判组跟随救援队进行现场即时评分;按规定对灾区所有的巷道交叉口,工作面、回风巷、冒落区、已有风障、风门、火区、密闭、局部通风机、救护队停留处、遇险遇难人员地点等位置进行气体检测;并将硐室位置、通风设施与风流方向、安全监控传感器、设备、水淹区、垮落区、火点、遇险人员、遇难人员、火点至井下基地的距离(误差不能超过1m)以及测得的各项气体参数等及时填绘至矿图上。

(五)事故技术处理与伤员抢救

根据“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要求,在灾区侦察过程中,对灾区巷道路线所发现的水灾、火灾、冒顶、瓦斯事故等所有事故点按现场救援要求进行技术处理,并对救援过程中发现的伤员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即时进行现场处理并及时护送至竞赛指定地点。

根据井下灾害情况,救援小队现场选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处理。

如,当遇到井下机电设备着火点时,就近选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发生顶板事故时,首先进行“敲帮问顶”,随后对镂空顶板进行“放顶”处理,并赴井下材料库取出单体液压支柱对巷道顶板进行打点支护(2根单体支柱支起即为合格),支护完成后方可继续前进。

当遇到井下积水区域时,通过分析和测定水质、水量等情况后,从井下材料库中取出水泵和排水管,从启动器二次测连线,在保证水泵正常运转后将积水排至盘区水仓。

当在巷道中测定瓦斯浓度过高时,需要连接局部通风机对巷道内的瓦斯进行排放,以风机正常运转、三节风筒联结完整,无漏风,视为合格。

救援小队在井下发现有受到破坏的风门时,需要及时打好风障,防治灾害进一步蔓延。

遇到伤员时,根据遇险人员窒息、骨折的不同伤情,分别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和固定处置,并立即用担架将遇险人员运送到指定地点。

(六)撤离灾区

在灾区侦察并完成救援任务后,按要求顺序、间隔组织队伍撤出灾区,并将填汇的矿图上交至井下救援基地(裁判长),完成比赛;最后根据井下裁判跟踪侦察救援过程的评定和裁判长根据上交矿图的成绩评定,确定比赛成绩。

五、比赛方式

竞赛的技能实操部分为团体项目,竞赛内容由每支参赛队独立完成。

参赛选手必须是高等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每队限报4名选手,可派1名领队。

不邀请境外代表队参加。

竞赛采用现场操作由裁判员现场评分。

六、比赛时间安排

具体的竞赛日期,由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统一规定,以下所列为竞赛期间的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第一天

13:

00-18:

00

报到及熟悉赛场

第二天

8:

30-9:

00

开幕式

09:

30-18:

00

项目竞赛

第三天

7:

50-12:

00

项目竞赛

14:

00-18:

00

项目竞赛

第四天

7:

50-12:

00

项目竞赛

15:

00-18:

00

闭幕式

七、评分标准制订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

本竞赛评分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进行制订,注重考核选手的职业综合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评分与记分方法有:

(一)技能操作竞赛由裁判员依据选手现场实际操作规范程度、操作质量、文明操作情况和操作结果,按照技能操作规范评分细则及评分标准对每个项目单独评分后得出成绩。

(二)竞赛名次按成绩高低排定,总成绩相同者,以实际操作技能成绩高者为先,实际操作技能成绩相同时,按竞赛完成时间短者为先。

(三)在竞赛过程中,有作弊行为者,将取消其参赛项目的得分,并在其所在参赛队总分中扣除10分。

矿山灾害救援技术实际操作考试评分细节:

参照煤矿山灾害救援计时实际操作考试要点与评分细则。

矿山灾害救援技术实际操作考试要点与评分细则:

(一)赛前准备

1.参赛队由4人组成。

参赛人员应在靠近肩膀的衣袖上佩戴号码牌,队长是1号,队员是2-3号,4号为副队长。

2.参赛队应携带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测距仪,苏生器(MZS-30)、氧气呼吸器且符合使用标准。

3.参赛队按抽签顺序提前做好准备,在指定地点待命,准时参加检录和竞赛。

4.竞赛巷道、风障、支护材料、局部通风机、灭火器、氧气呼吸器(5Kg)等设备设施由组委会统一准备。

(二)救援准备

1.参赛队按时到指定地点检录后,到救援指挥部接受事故矿井信息、灾区信息,领取救援任务。

2.参赛队到达井下救援基地后,队长应向裁判长报告;裁判长向参赛队提交灾区空白矿图。

3.灾区为一个总长度为500m的巷道系统,包括一个完整的采煤工作面和一个掘进工作面。

4.救援小队队长负责整个救援过程的指挥、决策工作,记录员负责将整个救援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填写在空白矿图上。

竞赛结束,上交矿图。

5.裁判员依据标准矿图,对参赛队填写的矿图进行对照审核。

(三)模拟救灾规定及评分办法

1.时间规定

(1)竞赛时间:

180分钟。

(2)参赛队得到灾区空白矿图后,裁判开始计时。

(3)竞赛过程中,发生非参赛队责任问题时,应停止计时;处理完毕后,继续计时。

(4)超时终止竞赛,未完成本组赛项项目的,按下列标准扣分。

①参赛队未按任务书完成竞赛总任务,扣10分。

②在应检测气体的位置未检测,每处扣2分。

③应敲帮问顶的地点未检查顶板,每处扣5分。

④应支护的巷道未支护,每处扣5分。

⑤应恢复通风的巷道,未恢复通风,每处扣5分。

⑥应扑灭的火点,未扑灭,每处扣5分。

⑦应恢复的水淹巷道,未排水恢复,每处扣5分。

⑧应寻找的遇险人员未找到,每人扣30分。

(5)总分扣分少于10分,提前完成比赛的队伍,每提前五分钟加1分,不足五分钟不加分。

2.矿图标注规定

(1)参赛队未将侦察情况标注在矿图上。

每漏1处,扣2分。

在矿图上标注内容包括:

通风设施(风桥、风门、风机、风筒、风障)、水泵、水管、水淹区、垮落区、火点、遇险人员、遇难人员及风机等位置,气体、风量、水质、温度检测数值。

(2)标注了不存在的设备、设施,每发现1处,扣2分。

(3)参赛队矿图标注错误。

每发现1处,扣1分。

①地点错误。

如:

风机在巷道右边,标在了巷道左边。

②距离错误。

标注矿图中物体标记与实际物体边缘误差不准超过2m。

③实情错误。

如:

将遇险人员,标注成了遇难人员。

(4)按图例标注,对图例以外的物体或设施,应作记号“X”,并用引线标注说明。

未按图例标注,每处扣1分。

①在不影响记载信息的情况下,可将矿内发现的其它信息标注在矿图上,如矿靴、矿帽位置等。

②基地内的物体不作标注。

3.辅助设备、工具、测量仪器使用及准备规定

(1)参赛队必须携带以下设备,每少一件或少检查一项,扣2分。

①担架:

必须是抬运担架。

计时后,一名队员佩戴氧气呼吸器俯卧在担架上,两名队员抬起两端检查牢固性。

②测量仪器:

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测距仪、苏生器、PH值试纸、电子风表,并在计时前向裁判展示,由裁判员确认。

③工具:

铜顶斧1把、铜起钉器1把、铜锤1把、保温毯1条、电工工具、敲帮问顶杆。

④急救箱及配套物品。

(2)参赛队将携带设备、工具、检测仪器遗留在灾区,每件扣4分。

4.通讯与信号规定

(1)参赛队处理事故前,未汇报灾情,每发现1次,扣4分。

(2)参赛队前进、工作、返回基地、安装设备、处理火灾、送电、排水、支护巷道、改变通风时,必须取得队长的同意。

否则,每发现1次,扣2分。

(3)队长发出信号,副队长回复信号后方可行动,否则每发现1人/次,扣2分。

5.顶板、气体、风量、水质、高温、距离检测规定

(1)顶板检测

①队长没有用敲帮问顶的方法检查顶板,每发现1次,扣2分。

敲帮问顶地点:

掘进工作面、垮落段两端、支架损坏地点。

每个地点只需检查一次。

②敲帮问顶方法错误,每少1次,扣2分。

敲帮问顶的方法:

敲帮问顶执行两人作业,一人操作,一人在侧后方监护和警戒,用撬棍、钢钎或镐等对巷道顶板和两帮各敲至少2次。

(2)气体检测

①参赛队未在下列地点检查气体浓度,每少1处,扣2分。

检查气体地点:

巷道交叉口,工作面、回风巷、冒落区、风门、火区、密闭、局部通风机、救护队停留处、遇险遇难人员地点等。

每个地点只需检查一次。

②改变通风、排水和灭火前后未检测气体,每次扣4分。

③参赛队对气体检测位置和种类应按下列方法操作,否则每少1次,扣2分。

气体检测种类及位置

A.气体检测种类:

甲烷、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检测气体位置:

检测甲烷:

检测仪高于头部;

检测一氧化碳:

检测仪与胸平齐;

检测氧气:

检测仪位于腰部或腰部稍下;

检测二氧化碳:

检测仪低于人体膝盖。

C.每次气体检查结果,都必须口述确认。

(3)风量、水质、温度、距离检测

①改变通风前、后在规定的地点测风各1次,否则每少1次扣2分。

检测方法:

使用便携直读式风速风量计检测。

②处理水灾事故时,要测试水的酸度,否则每次扣2分。

检测方法:

使用PH试纸检测。

③处理火灾时,要在15米范围内测试温度,火点位置、火点距小队的距离,否则每次扣2分。

检测方法:

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温度;使用红外线测距仪测量距离。

6.标注信息规定

(1)参赛队收到赛题和矿图后,在进入灾区前,没有在牌板上清楚填写队名、日期信息。

每发现1项,扣2分。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