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222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初三月考.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初三月考

第一学期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请注意: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考生答题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CO2溶于水C.实验CO2的密度D.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

2.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关的是:

A.用氮气制取化肥B.在灯泡里充入氮气

C.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D.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氮气防腐

3.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吸取液体

B.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

C.铁在氧气中燃烧

D.检查装置气密性

5.下列几种单一净化水的方法中,得到的水纯度最高的是

A.吸附B.蒸馏C.静置沉淀D.过滤

6.小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7.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冰水C.洁净的空气D.澄清的石灰水

9.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加药品时,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捏胶帽,再将滴管伸入液体中吸取

10.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的是

A.红磷B.木炭C.硫粉D.铁丝

11.二氧化碳和氧气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 B.都能供给动物呼吸C.都不溶于水D.密度都比空气大

1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B.钢铁生锈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农家肥料腐熟

1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催化剂能增大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14.“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B.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C.无色透明的水均可放心饮用D.天然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就得到纯水

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B.硫——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化合反应

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D.蜡烛——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

17.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闻气味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18.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有以下步骤:

①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后,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④③⑥⑤⑦ B.②①④③⑥⑦⑤ C.②①④③⑥⑤⑦ D.②①④③⑦⑥⑤

1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含硫火柴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能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蒸发食盐水得到食盐固体时,应加热至水分完全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20.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液、气两态之间的物质,有着超强的溶解能力.超临界流体有水、二氧化碳、甲烷、乙烯、乙醇等,其中超临界H2O流体和超临界CO2流体又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面关于超临界H2O流体和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临界CO2流体可替代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

B.超临界H2O流体的密度仍为1g/cm-3

C.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D.超临界H2O流体性质特殊,与普通水的组成相同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请注意:

考生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三.(本题包括7小题,共29分)

21.(4分)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

①高锰酸钾固体_________②镁条__________③碱式碳酸铜______④氧化铜__________

22.(4分)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序号填空.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铜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23.(2分)请给出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具体方法

(1)硬水和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和双氧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右图是干冰升华时的

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这一角度

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填名称).

(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__________的现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示),加热后可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25.(3分)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

(1)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名称:

操作①     ,操作②     ;

(2)保存茶多酚晶体时应注意       .

26.(6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如右图所示)在中国馆低碳区展出,

该车顶部的“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把能转化为电能.

(2)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

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B.吸附杂质

(3)实验室中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时,

接通直流电源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同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实验中,通常会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7.(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

材料2: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以及家用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臭氧转变成氧气是                (填“物理”、“化学”)变化.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你提出一个保护臭氧层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8.(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

(2)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加热时烧瓶的底部应垫加______________.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与读数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5)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该将试管口略倾斜.

29.(4分)根据右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图所示进行的是过滤操作.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其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

(2)添加该仪器后,晓彤用此装置对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过滤两次后,

晓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3分)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

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等红磷燃烧熄灭后再

打开弹簧夹,

(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少于其容积的

可能的原因有(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分)国庆长假期间,小聪随爸爸去养鱼池钓鱼,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淡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一种气体,请你与小聪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聪使用如右图所示的

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

(2)小聪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她还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32.(16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

①,②,③.

(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的棉花团的作用是,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当实验室中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仪器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装置(填序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位同学设计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能达到装置C操作优势的是______

(填序号)装置

 

甲乙丙丁

(7)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取并收集甲烷,应该从图A~F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8)若用右图装置进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

或“b”)端导入.

 

参考答案

21.①紫黑色②银白色③绿色④黑色

22.略

23.

(1)取样加肥皂水等方法

(2)取样加二氧化锰等

24.

(1)吸收

(2)氧气

(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水+二氧化碳

碳酸红色试液变成紫色

(4)①②③

25.

(1)过滤、蒸发

(2)密封保存

26.

(1)光

(2)B、A(3)2:

1水

氢气+氧气增强水的导电性

27.

(1)化学

(2)木条复燃

(3)减少使用制冷剂“氟里昂”或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的排放

(4)合理即可

28.

(1)10

(2)石棉网(3)用水润湿(4)偏大(5)向下

29.

(1)玻璃棒引流

(2)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

30.

(1)略

(2)红磷量不足,未等到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装置漏气

31.

(1)氧气增加鱼塘中的含氧量

(2)该反应放热

32.

(1)①铁架台②分液漏斗③水槽

(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便于滴加液体控制反应速率过氧化氢

水+氧气

(4)BE或CE碳酸钙+盐酸

水+氯化钙+二氧化碳

(5)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6)甲

(7)ADF

(8)a

答题纸

2010.10

第二部分(60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21.(4分)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2.(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3.(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填名称)

(3)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4)_________(填序号)

25.(3分)

(1)操作①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②_______________

(2)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

(1)_______能

(2)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

(3)①体积比为________

②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4分)

(1)________变化

(2)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初中化学试卷

金戈铁骑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