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135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品德与社会

学校:

东风小学

教者:

吴亚莉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加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知道残疾人的困难,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可贵品质,从而能尊重残疾人,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引导学生明白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做到主动为集体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发挥各自作用,集体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

2、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选择中知道几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感受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学会编制小报;认识通信的迅猛发展。

四、重点难点重点: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难点:

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措施: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

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

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值观、能力的形成。

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

2月份:

第一单元:

诚信是金

1、诚实,不需要理由

2、拍手拉钩不要变

3、诚信就在身边

3月份:

第二单元:

伸出我们的手

1、同在蓝天下

2、生活因爱而美丽

3、我们的爱心行动

4月份:

第三单元:

我的绿色日记

1、流过家乡的小河

2、我们时刻在呼吸

3、大自然中的朋友

4、呵护绿色家园

5月份:

第四单元:

交通连着千万家

1、马路修到家门口

2、交通海陆空

3、平安走天下

6月份: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1、在世界的东方

2、我们的大中国

3、壮丽的河山

4、海峡两岸盼统一

第一单元:

诚信是金

活动主题一:

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

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活动主题二:

拍手拉钩不要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歌谣。

2、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做到了没有

3、学生发言。

二、听故事学榜样。

1、听故事《宋濂抄书》。

2、提问宋濂诚信的美德对他有什么帮助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三、讲故事

1、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宋濂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请你介绍介绍。

2、介绍形式1小组内先交流代表发言。

2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四、看小品解难题、

1、看小品。

2、讨论小美到底该怎么办

3、你碰到这样的事情吗如果你事先答应了别人可是又忘记了你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

4、小结你想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那就应该播种真诚真诚地帮助别人说到就做到一定会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五、交流

1、假设你碰到了如下几种情况你该怎么做教师出示假设情况

2、思考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忘记自己的诺言讨论增强自制力的办法。

3、总结办法。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活动主题三:

诚信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

1、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实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和尊敬。

2、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3、懂得互相信任让大家都得到快乐。

4、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如果你的妈妈生日快要到了你会准备一件怎样有意义的、代表你心意的礼物

2、有一个孩子送给妈妈的礼物与众不同十分新颖有趣你们想不想知道

二、读日记

1、学生日记《诚实的礼物》

2、思考如果你是妈妈会喜欢这件礼物吗为什么

三、寻找快乐

1、到家庭里找快乐。

2、到社会中找快乐。

快乐的根源人与人之间的诚实。

四、讨论

假如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诚信会怎么样举例说明。

五、小结

只要人人都做到真诚相待彼此信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如果你笑对生活生活便会对你惠顾如果你笑对一朵花花儿便会努力为你绽放如果你笑对一群孩子孩子便会茁壮成长。

笑是一种坦然一种欣赏一种包容一种关爱……

教学反思:

1、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实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和尊敬。

2、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3、懂得互相信任让大家都得到快乐。

4、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

活动主题一同在蓝天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活动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了解他们对帮助的渴求

2、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了解确定模拟活动的路线以保证活动的实效和安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请大家完成一个任务从这儿操场走回咱们的教室。

有问题吗如果要求大家蒙着眼睛从这儿走回教室呢

二、模拟活动

1学生分组分成“盲人”组和“哑巴”组。

2宣布活动要求

“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罩“哑巴”不允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

三、交流感受

今天从操场走回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四、扩展体验

请同学们从老师提供的设计中选择项目进行模拟体验或是学习组自己设计项目进行体验感受残疾人的不便用最写字、单臂穿衣服、单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