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027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docx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

 

摘要: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蕴含着人类社会文化及相关现象。

称谓语是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相关现象。

汉英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社会称谓语、亲属称谓语、姓名称谓语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并且这些现象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在历史文化、社会分工、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以及文化教育的影响下才出现的。

通过对汉英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的浅析,还可以认识到汉英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淡化趋势。

关键词:

汉英;称谓;性别歧视

Abstract:

Thelanguageisaproductofsocietydevelopmenttoacertainstage,itcontainsthehumansocietycultureandrelatedphenomena.Appellationisanimportantpartofthelanguagesystem,butalsoreflectsthesocialcultureandrelatedphenomenatoacertainextent.GenderdiscriminationinChinese-Englishappellationareembodiedinthesocialappellation,kinshipappellation,nameappellation,etc.Andthephenomenonisnotoccasional,butaffectedbythehistoricalculture,socialdivisionoflabor,socialprejudiceandtraditionalconcept,andtheculturaleducation.ThroughtheanalysisoftheculturalrootsofgenderdiscriminationonChinese-Englishappellation,wealsocanknowthedesalinationtendencyofgenderdiscriminationphenomenononChinese-Englishappellation.

KeyWords:

Chinese-English;Title;Sexism

 

一、引言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亦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上的一面镜子,它映射着人类的发展轨迹。

在这一历程中,它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随人类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语言态度。

语言受性别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异称为性别变异或性别语言。

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开展,及近年来“平等”观念的普及化,人们在男女两性上的平等问题也变得炽热;语言在这方面的研究即性别语言学也就开始变得热门,如1999年4月,在美国纽约大学举行的第44届国际语言大会,就把“语言与性别”作为大会的中心论题。

称谓语作为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性别差异上有着相应的表现即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但它们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受各方面的影响而出现的。

二、汉英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社会称谓语

无论何人生存于世,他一定会与人交往,在这些不同的交往环境中也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而社会称谓语就是人们用来称呼的一种语言表现。

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等的不同,在社会角色语上的称谓语也会呈现出不对等现象,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对男女称呼上的歧视。

1.汉语中的社会称谓语的不对等

汉语中对男性的社交称谓多有敬畏之意:

老爷、老丈人、黄老、郭老、大丈夫、大胖小子、爷们儿等;而相对的对女性的社交称谓却多表现为不尊敬、戏称、贬义、蔑视:

老妈子、老妇人、女招待、小丫头、小媳妇、老姑娘、寡妇、破鞋、妖精、三陪女、红颜祸水等。

在这些称谓语中大多是不对等的,如“先生”这一语言学家所说的大称谓,在任何场合对任何男性都可以称呼;而与之相对的“小姐”一词,却只能称呼未婚女子,属小社会称呼,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小姐”一词还呈现出了贬义化的倾向,用来称呼从事色情服务的女子。

男女婚前婚后的社交称呼也是不对等的,男性婚后依然用“先生”一词,而女性婚后却称呼为“某太太”。

“先生”一词在社会交际中还隐含着一种尊敬之意,如对某女性想表达其尊敬、敬仰之意时,常会在其姓名后加“先生”一词,如“宋庆龄先生”、“冰心先生”,这一用法现在依然在沿用。

另外在汉语的职业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也很常见。

首先表现在男女皆可担任的职务、官衔方面,称呼语一般皆指向男性;如果女性也要担任这些职务,那么就会在这些称呼语前加“女”字,如:

女天文学家、女博士、女医生、女教师等。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些职业称谓中存在对女性的鄙夷倾向,如:

女秘书、女强人、女公关等,社会群体常会把“小三”、“勾引老板”等贬义之语加在“女秘书”这一职业称呼上,而“女强人”则含有该女性好争强好胜、无女人味之意。

再次,还表现在一些报道名单及表彰场合的称呼上,如当某报提到某国男子足球队时,往往称之为“某国足球队”,“男子”二字可以省略;但提及某国女子足球队时,习惯上都是“某国女子足球队”,“女子”二字是不会省去的。

又如,在公布会议名单时,在女性代表后往往会用“(女)”这一标记。

总的来说,在这些职业称呼语中,女性是被当作职业中的例外来看待的,本质上是把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的一种表现。

2.英语中的社会称谓语的不对等

在英语的社会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依然有所呈现。

首先,在英语的社交中Mr.不反映婚否和Mrs、Miss反映婚否的不对等。

其次,在英语中一些以-er、-or结尾的用以指人或职业的名词,在实际上,它们是中性词,且对男女都适用;但这些词却常常被用以指男性方面的职业词,而女性不在此范围之内,如果女性要从事这一职业,则往往要在这些词前面加上女性标志的词“woman、lady、female”等,如:

awomanscientist、aladylawyer等。

再次,在社会职位较低的职业称谓语中也有男女性别的专门称谓,如:

waiter/waitress,tailor/tailoress等就是在中性词后面加上-tress这一女性标志。

这些词的出现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女性进入这些职业的一种歧视,在心理上认为女性是不应该出现在这些社会主流活动中的,从而在女性自身上映射出一种自卑。

当然,在英语职业称谓语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一些女性职业称谓的词并没有相对应的男性称谓词,如:

nurse、baby-sitter,而这些职业用于男性时,也需冠上male这一男性标志语。

显而易见,在这些职业称谓语中,男女歧视语表现出缺少男性名词称谓语的职业一般都是地位较低,非主流的职业。

(二)亲属称谓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呼语大部分都是对称的,如: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但由于汉语的亲属称谓语细致而复杂,所以在这些亲属称呼语中也存在着不对等的歧视现象。

从先秦到19世纪初,中国先后经历了宗法制、宗族制、家族制,而这些社会组织结构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亲属称谓这一方面更是受儒家“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礼记》)思想的影响。

在对丈夫与妻子的称谓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对“夫”的称呼往往会使用尊称、敬称,在差序纲纪上处于“上、贵”的地位,而在贯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中不难发现,人们常会用官爵称谓来尊称丈夫,如先秦的“君”、汉唐的“卿、郎”、宋时的“相公、官人、老爷、当家的”等。

而对“妻”的称呼却使用的是一些谦称、卑称或贱称,在差序纲纪上处于“下”而“贱”的地位,早在先秦时期,这类女性卑称就已出现“妾”,宋以后,又出现了“奴、奴家、妾身、小女子、贱妾”等词,并且“夫”对“妻”的贱称也多了不少,如“贱内、拙荆、寡妻、内人、糟糠、家里的、屋里的、做饭的、烧火的”等。

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男女两性的歧视,“夫”表现的是一种主导、光鲜,而“妻”表现的是一种对男性的责任、卑微的附属。

而另一方面则主要表现在姻亲关系中男女双方称呼语的不对等。

自古以来,父亲的兄弟有叔、伯之分,其姐妹却只有“姑姑”一词;相对的母亲方面的兄弟姐妹就只有“舅舅”、“姨”这两个称呼;在娘家对其子女的称呼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

对女子所生的孩子往往会冠上“外”或“表”,即外人之意,而对于儿子所生子女则为“堂”,即家里人之意。

相对来说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就没有明显的歧视表现,往往表现为一词多义:

cousin即堂兄妹、表兄妹,grandfather即祖父、外祖父。

(三)姓名称谓

“妻随夫姓”这一性别歧视现象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都有着较重的成分。

“姓名”是一个人存在和身份的象征,而“妻随夫姓”这一称谓现象则在实质上迫使女性在婚后放弃了个体的独立存在,而呈现为男性的附属品。

男性无论婚前还是婚后都可以称其为“man、sir、先生”,女性的婚前婚后称呼则会发生很大改变,婚前为“miss、小姐”,婚后则被冠上夫姓称,如英国政坛名人“铁娘子”,社会对其的称呼也是“撒切尔夫人”,伟大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

在汉语中。

旧中国,女性婚后的称呼也是加上夫姓再加妻妾身份的,如《红楼梦》中的“贾母、王夫人、赵姨娘、薛王氏”等。

在旧中国对男女的姓名有很大区别,男子有姓、有名、有的甚至有字如:

屈原,姓屈,名平,字灵均;而女子有的冠上父姓如:

王氏、李氏,有的没有性也没有名,直接按家中排行称呼,如大丫头、二丫头等。

另外,在使用汉英语言的国家给新生儿起名时,大多是冠以父姓的,在男女的名字方面也在反映着父母对其的不同期望。

对女子多以花卉、小动物、珠宝为名以显示女性的美丽、温柔、“贤妻良母”气质,从而体现其娇气、惹人爱惜、被人呵护的意味,如英语中的Rose、Lily、Salmon、Vanessa、Ruby、Jewel、Crystal、Diamond等,和汉语中的杜鹃、菊花、莲、莉、莎、鹃、燕、莺、珠、玉环、宝钗等。

(四)称谓语的语序

自古以来,在语言的交际中,只要涉及男女两性的词语时,在语序上往往会遵循“男前女后”这一原则,如英语中的heorshe,kingandqueen,husbandandwife,AdamandEve,boysandgirls,fatherandmother等;汉语中的男女、男耕女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欢女爱、郎才女貌,夫妇、夫唱妇随、夫妻,父母、公婆,子女、兄妹,哥嫂、决一雌雄、鸳鸯、龙凤等。

三、汉英称谓语中产生性别歧视的根源

语言自身并没有性别歧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不是平白无故就出现的,而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由于语言使用者对待某一性别的歧视态度而形成的。

因此性别歧视语的产生根源不在语言本身,而是由一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传统观念等方面的不平等造成的。

汉英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不例外,也是在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一)历史文化渊源

无论是在西方文化中还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都不难找到男性是社会的主宰,女性居于从属的不平等的佐证。

在世界历史的文化长河里,古老的文献、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都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研究性别歧视现象的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女性是一出生就被打上歧视烙印的。

如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载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小雅·斯干》)意思是说:

生个男孩,就给他穿上衣服,睡在床上玩玉;生个女儿,就给她裹上被子,睡在地上玩纺锤。

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最深远的还属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是深受周礼以及周朝的宗法制影响的一种男权哲学文化。

儒家文化中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男外女内”等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则与男权社会的特征相符合了,而这些思想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或多或少地禁锢着中国的女性。

所以,在中国,男性为主,女性为其附属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

在西方社会中,对性别歧视有重大影响的依据有宗教和传说,如西方人普遍信奉的基督教经典《圣经》中“上帝造人”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女性夏娃只是亚当身体的一根肋骨——这就使得人们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对于男女两性从一开始就把女性归属于男性的附属;从而也使很多人从心理上就接受了女性为男性的一部分,是其仆役。

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对人间有贡献的往往都会是男性,而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则一般都是女性,如引发持续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的女神Eris,美女潘多拉打开装满灾难的禁盒,把罪恶释放到了人间。

所以,在西方的宗教、传说中女性是“恶”之源,是“罪”的产生之源。

(二)社会分工的影响

男女两性在社会分工下形成的男女两种群体,在不断的竞争中会产生威胁,而这又是彼此否定及歧视得以形成的最有力的心理因素。

人类早期社会经历“母系氏族社会”和相对漫长的“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

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男女从事的主要是维持生存的一些劳动,这一时期,女性从事的农业、饲养、家务相对来说比男性从事的捕捞、狩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更为重要,所以妇女的地位要高于男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男性体力比女性强,并且女性把大多精力放在了哺育子女上,男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取得支配权;而妇女的地位下降,并开始了不得不依附于男性的以男性为轴心的父系时代。

从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女性自古都被期待在家生儿育女,料理家务;而

男性则是在外行事的代表,撑起全家的支柱。

(三)社会的偏见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西方社会中,对女性的偏见思想是有着较远渊源的。

早在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就在其《动物的起源》中写到:

“女人是一种自然的残缺,正常的人类胚胎在正常的情况下都发育成男人,只有那些残缺不全的胚胎才变成女人。

”这种貌似“理性”和“科学”的词汇突显出了对女性的不平等和偏见。

此外在西方文化中“三从四德”观念也有所体现,如称谓中的“从父、从夫”词汇的普遍使用。

相对的在中国哲学中的阴阳学说中也有着男性是与信、上、长、贵、达为一范畴,而女性则是与屈、下、少、贱、穷为一范畴的,如在《黄老帛书·称》中有着体现“有事阳而无事阴,信者阳屈者阴。

君阳臣阴,上阳下阴。

男阳女阴,父阳子阴,兄阳弟阴,长阳少阴。

贵阳贱阴,达阳穷阴。

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还主要来源于社会对男女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期望,相较而言,社会普遍对男性的期望价值要比女性高,认为女性就应该是温柔贤淑的贤妻娘母或知书达理的柔情女子,不应是像男性一样有着刚强的性格。

另外自古人们在心理上还有一种“男主外,女主内”这样一种提高男性社会价值的偏见观念。

这些习惯性的偏见也进一步促成了男尊女卑思想的发展,从而使得语言方面也就有了男尊女卑的痕迹。

(四)文化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人的地位有着直接地标记作用,一般来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地位也就越高。

在女权运动兴起以前的历史时期,中西方的教育大多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教育,对女性的教育是忽视的,在这一时期,男性能进入专门的学校接受教育,而女性是不允许的。

而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女在教育方面的歧视在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上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参加选拔的是男性,而相对的女性的参与权是被剥夺的。

另外在旧中国,大部分女性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只有少数官宦贵族的女子可以接受教育,但由于受儒家“男外女内、三从四德”等思想的影响,她们接受的教育也大多是如《女戒》等争对女子的妇德、妇容的;而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政治、军事方面的书籍,女性是不允许涉猎的。

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男女平等意识的觉醒,社会也逐渐意识到了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但与男性相比依然存在着不平等。

在义务教育阶段,女性的入学率要低于男性,在受家庭经济影响时,往往被辍学的也是女性;在高等教育阶段,女性在某些学校的专业选择方面受限,且在毕业时的就业上也有“男女有别、择男录取”的性别歧视压力。

四、汉英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淡化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妇女意识逐渐觉醒,女性地位逐渐提高。

西方女权主义者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同男子同工同酬,而不是区别对待,并严厉指责性别歧视现象和大男子主义,并要求改革和消除语言中的一些歧视语。

首先在语言文字方面,消除一些用男性词当通用词的使用现象,从而产生一些新的通用词。

如英语中用person、humanbeing、humanity、humankind等词取代表示人类这一概念的man,salesman变为salesperson、chairman变为chairperson等,另外英语中还出现了Mr.的对等词Ms.,Ms.取代原来的Miss和Mrs.指代所有女性,不标记婚否,以及英语中的womyn、wimmin取代woman,从而抹掉man的影子;在汉语称谓中也产生了一些新词,并且这些词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男女称谓之间的不对等,如美女、女士。

这些新词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女性欲摆脱男性阴影,渴望与男性平等存在的意识。

其次,“妻随夫姓”现象的改观,妇女在现在对婚后自己的称呼有自主选择权,有的依然冠夫姓,如在中国香港;有的保留父姓,这种称呼是现今最为广泛的;还有的将配偶的姓和自己的姓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一个复姓,如MarySmith和JohnWilliams结婚后的称呼为Smith-Williams和JohnSmith-Williams。

再次,在教材及书刊中,性别歧视语使用频率的降低,尽量使用中性词汇或新创词,从而使读者接受这类词;在内容上,男女平等意识的灌输,并驳斥对女性的歧视,在生活中正确认识贬低女性、歧视女性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们树立真正的男女平等意识,从而在思想观念上改观性别歧视。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称谓语是语言的一部分,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称谓语中对女性的歧视不是语言自身的原因,而是由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而出现的,故而称谓语中歧视现象的消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下,男女两性逐渐走向平等中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6-69.

[2]张晓红,宋会芳.浅析汉语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J],北方文学,2010(8):

88-89.

[3]卢建.浅析英汉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5):

113-116.

[4]苏琴.性别歧视在英汉语言称谓中的体现[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10):

91-93.

[5]李莉.英汉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0(4):

83-86.

[6]姜辛歆.英语语言中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J],教育理论研究,2011(10):

183-185.

[7]陈征,陈琪.英汉性别歧视语现象及其社会根源[J],安徽文学.文化现象,2007(8).

[8]单文波.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因素探析[J],江汉大学学报,2005(8):

109-112.

[9]秦凯莉,李佳.论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化[J],科教学刊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7):

203-204.

[10]叶梅.管窥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

(1):

121-123.

[11]吉凤娥,赵利伟.汉语夫妻称谓的古今嬗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3):

97-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