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864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docx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走进唐诗》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化品味。

二、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四、前准备:

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4.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五、时安排:

三时

六、活动步骤

第一时

共同搜集整理资料

一、导入:

一段乐曲,会牵动我们无尽的情思;一道风景,会使我们留连忘返;一幅好画,会让我们心驰神往。

好诗,就像是一组立体的画,一道永恒的风景,一曲流动的歌,定格在我们的心田,牵引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今天,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感受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去品味古典诗词和谐的音律,精妙的语言。

二、走进唐诗,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杜甫的《登高》。

王勃的《居秋暝》。

李商隐《乐游原》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征战几人回”。

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时,去时去,生孤独,死也孤独。

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

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最爱李商隐,“蓬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的名句与妙思太多,个人认为历代以鲜有及者。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从同学们气宇轩昂的吟诵中,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品味唐诗,你赏我析

乌鸦啼鸣,巧托游子的离情羁思。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鹃泣血,表达蒙冤之恨。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喜鹊啼叫,添愁惹恨。

李端《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鹊喜声。

2到唐诗中去赏月

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空。

月出惊鸟,时鸣春涧中”,“月明松下房栊静”,月,悄然飘临静谧野,惊醒了欲睡的鸟,将月辉轻洒在屋舍的窗台上,诗人是那样地欢愉!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相照”,“松风吹解带,月照弹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于松林间抚琴自娱,而那月恰如相约,溜入松林相和共赏。

唐朝的月,是杜甫的月。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望着这中天孤月,诗人想起了阔别的家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诗人此刻不也正念着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女吗?

唐朝的月,是李白的月。

“峨眉月半轮秋,影如平羌江水流”,“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月亮是那般爱水,诗人欣然赋诗,以酬知己。

“雁引愁心去,衔好月”,“明月出天,苍茫云海间”,“暮从碧下,月随人归”,这月亮有时那么爱,成了行吟于岭间的诗人的伴侣,这让诗人喜不自禁。

3到唐诗中去安家

唐诗中的塞外,是我久已梦想的家。

在那里,“胡天八月即飞雪”,但你不要皱眉,因为那里的雪不仅有“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俊俏,更有“大雪满弓刀”的雄壮;在那里,甘醇的“葡萄美酒”定会让你醉卧沙场,笑看“明月出天,苍茫云海间”;在那里,听的不仅有幽怨的“公主琵琶”,还有吹得“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羌笛,定叫你心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的那一片神奇土地。

唐诗中的宫廷,是我梦寐以求的家。

在宫中,能够看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这不是天大的幸事吗?

在那“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的地方,你还可以倾听白发宫女诉说唐玄宗的风流逸事呢。

而在“银烛秋光冷画屏”的夜晚,你也可以同“轻罗小扇”的宫女一起去扑流萤,“卧看牵牛织女星”,同她交个朋友,陪她度过寂寞的青春。

唐诗里那个梦幻般的江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家安在那里。

那里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空旷,有“春潮带雨晚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幽,还有“荷笠带斜阳,青独归远”的悠闲。

(唐诗的魅力远不只这些,唐诗背后的故事更是充满悬疑、充满诱惑与神秘!

下面,我们就请大家展示一下你所积累的与唐诗有关轶闻趣事。

四、亲近唐诗,你讲我说

“推敲”的历。

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宋之问吟诗遇老僧。

黄鹤楼李白止笔。

白居易进长安。

(既然远在千年前的古人能有如此高的造诣,我相信,我们中将也会出现若干个“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大家有没有信心?

既然,大家信心百倍,那么,下面,我们就创造我们自己的“诗歌”!

四、学习唐诗,你创我写

主持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描绘它的意境吗?

建德江之夜

月色在波光里摇曳

无风 是水送孤舟

渐入烟霭中的苍茫

杏花 烟雨 江南小洲

停泊如夜幕缓缓降临

又如月色寂寂盈满

终于在孤岛的唇边明了起

更加明了的是一抹相互的陌生

客子异地 与谁共婵娟

树高野旷

哪里有这般低沉的天空

在乡愁的俯视之下

压近漂泊者的胸口

小舟不眠于满月的清辉

独倚舷侧

觅寻亲人的脸

明月可在水中接近

能否在水中望见家乡

主持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夜雨时。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描绘它的意境吗?

秋雨有感

归期未有期

秋雨的思绪缭绕积结

涨满异地的池子和夜晚

行行复行行

你是我未曾归去的情人

困守于塞外驿站的秋天

伤感的诗人啊

如果你的行旅朝向故园

如果你的目的不是人间的天涯

你为什么不向北回归

西方是圣者的天堂

你这样的诗人和我

都是人间俗物

西窗的烛光静而又静

一个人的背影明暗相继

相伴弹拨的雨夜沥沥

是过去或者将

而今的我溺于灯光昏黄

不堪凄惶

主持人:

江雪(柳宗元):

“千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描绘它的意境吗?

江雪里

孤舟上的笠翁就是诗人吗?

世界沉默于江流白雪

所有的失败如此简捷

化作万倾水上一枚钓钩

千隐于白雪

飞鸟的路淹没在寞寞长天

这样简单的水墨里

一声呼唤也没有

冰样冷的冬天

诗歌的浩淼烟水中

水底的鱼已经很饥饿了

我在江雪之外凝视

等一只猩红的梅花

刺痛雪的寂寥

三、结束语

主持人:

唐诗中那些优美的诗句,伴随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的成长。

唐诗中那些动人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让我们在唐诗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第二时(展示与积累)

古诗苑漫步的参考资料

一、古诗词里的春夏秋冬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唐贺知《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

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4、唐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1、宋•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宋•陆游《初夏绝句》: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1、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2、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

鸟名,野鸭。

齐飞:

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

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4、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

尽情饮酒。

6、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7、唐•刘禹锡《秋词二首》明水净夜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8、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

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1、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唐•李白《冬日归旧》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3、唐•李白《北风行》燕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

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4、唐•柳宗元《江雪》千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

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琼枝:

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出自唐•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千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

——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

——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4、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

——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遗我双鲤鱼。

——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水风光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王之涣《凉州词》

7、塞下秋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闭。

---------范仲淹《渔家敖》

四、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见心。

--------杜甫《春望》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祥《过零丁洋》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

-------王昌龄《出塞》

五、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六、古诗词中的名胜古迹

1、白日依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洲词》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朝发白帝城》

第三时

古诗苑漫步写作指导

【写法导引】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化的宝典。

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化的灿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古诗苑漫步”,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目的在对我们过去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我们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学精品。

这些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浓厚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我们吸取中国传统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化的思想感情。

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过不少优秀的古典诗词。

这次活动,就是对过去学过的古诗词作一梳理。

所以,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概括起就是“辑古诗、品古诗”。

在“辑古诗、品古诗”的过程中,使我们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热爱优秀传统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感,提高化品位。

同时,掌握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

“辑古诗、品古诗”的关键有二:

一是选择一个独特别致的角度,避免平庸;二是选择评析、鉴赏的切入口,充分借鉴内外所学的鉴赏方法。

[佳作展示台]

执著的等待

邓晓琴

  多少个夜里,她渴望走进梦的故乡,因为,她太累了。

然而,多少个夜里,她又从梦中醒,独自体验着夜的凄清。

  她叫李清照,自从和丈夫分离后,她常常夜不能寐。

这不,今晚,她又从梦中惊醒,是那样地失落,那样地憔悴!

起床点起油灯,想驱走内心的黑暗。

借着灯光,她仔细打量着房里的每一器具。

忽然,目光又停留在桌上那只很旧的杯子——那只她为丈夫饯行喝酒用的杯子上!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酒杯,两只鸳鸯安详地停留在水面。

看着这两只相亲相爱的小鸟,她有些心酸,又有无尽的失落。

看着孤单的自己,不觉心里空荡荡的。

轻叹一声,拿出那天为丈夫饯行喝剩的半瓶菊花酒,自斟自饮起,不觉潸然泪水……

  喝吧,等吧!

也许,天明,他就会回。

她期待着,苦守着。

终于盼到一丝光线从窗户跃进小屋。

天亮了,她似乎有些高兴,门吱嘎一声打开了。

站了许久,她才习惯性地抬起昏沉的头,大雁又飞回了,可是,她分明感到云中锦书还未寄到。

天空已不再美丽,白云已不再白皙,大雁已不再动人!

终于,她发出了一声长叹: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继续等待吧!

白云戏弄自己不要紧,大雁欺骗自己也算不了什么。

  兰舟停泊在岸边,周围的一切显得那么恬静。

告别天空,她轻解绸带,霓裳顺着臂膀缓缓落下,是那么妩媚动人。

她知道对丈夫的想念始终笼罩着自己。

  唉,划船去散散心吧!

也许可以排解自己对丈夫的思念。

她踏上小船。

秋风吹,她打了个寒战。

坐在船头,眺望岸边那不知名的花朵,孤零零地在风中摇曳、挣扎,终于花瓣被风无情地扯进水里。

被卷进水中,从船下淌过,发出哗哗的响声……看着这一切,她鼻子一酸,不禁发出:

“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叹息。

  划船吗?

不!

她不忍心看着花被水卷的影子。

去找丈夫吗?

不!

自己走了,丈夫又到哪里找自己呢?

放弃等待吗?

不!

她不想放弃,因为她知道,丈夫也在不知名的地方思念着自己呢!

所以,她只好选择执著地等待。

想着这一切,她不禁道出了内心的情愫:

“一种相思,两地闲愁!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她回到岸边,踏进院子,虽然菊花满院,可却无心采摘。

举起艰难的步履,无精打采地向自己的小屋走去,继续着无尽地等待、折磨……

[评语] 成功地对古诗词进行改写,使显示出深厚的化底蕴,对李清照《一剪梅》一词的内容、词人写作时的心情、背景进行想象,感情真挚、合情合理。

穿插《一剪梅》的语句,使转接自然、不留痕迹。

春夜洛城闻笛

周燕琼

  我,端起酒杯,慢慢地在房门外踱着脚步,一种“举酒消愁愁更愁”的心思不邀而至。

  我喝着酒,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笛声。

我惊奇、兴奋,更感到无比的高兴。

听着悦耳动听的笛声,我的脑海中出现家乡的一切事物。

真的,这声音多么像家乡的乐士吹的声音。

他的脸,他的手,还有那只漂亮的笛子。

他坐在那里,不停地吹着吹着。

许多人坐在那里,听着那优美的乐声,人们欢呼雀跃……

  我抬头看看天上那轮明月,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情景。

于是,放下手上的酒杯,沿着洛阳城去听笛声。

我走在路上,听着笛声,我不禁起疑思“着笛声从何而至”?

我看着城边那些房屋,城里的那些铺子大都关了门,石街上,很少有人行走,偶尔有一两声鸟叫。

这感觉真是冷淡。

渐渐地走了一圈,总有笛子的声音。

  我不解,疑惑,这声音是从何而至呢?

于是我又沿着原路返回,走在街上,偶尔吹一阵凉风,有些冷我慢慢地倾听着走了一会儿,笛声突然停了一下,接着又吹了起,哇!

这声音好熟。

是《折杨柳曲》?

对,就是,我的心更加兴奋。

我猛地想起了自己家里门前那棵很大的柳树。

当春天一到,柳叶翠绿欲滴,一群群鸟儿栖息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当我离家至京之时,亲人、朋友们到那棵柳树下送我。

我看到他们在哭,我想说什么,可怎么也说不出。

真有”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的情景……我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汪伦,情不自禁地吟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吟着这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生活的孤独,回忆起在家中生活的温暖;想起了仕途生活的艰难,回忆起在家中的那份快感;想起了自己在异地举目无亲的惨境;回忆起家乡人民的热心。

我看到了家乡人民的笑容,听到了家乡人民热切的话语,更感受到了家乡人民那一份爱。

  我继续走着,伴着那优美的笛声,不知不觉,回到了自己那一座小屋中。

端起那杯酒,猛饮两口,到桌旁,铺开纸,快速地写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太白题

[评语]  本采用第一人称,紧紧围绕李白的《春城洛城闻笛》的写作过程进行想象。

构思新颖,立意独特,是一篇优秀之作。

张艳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