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915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docx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症

第一节痹证

-、选择题

(A1型题)

1.“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出自

A.《金匮要略》B.《黄帝内经·素问》C.《伤寒论》

D.《诸病源候论》E.《医宗必读》

2.痛痹的治法为

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除湿健脾,祛风散寒

C温经散寒,祛风除湿D祛风通痹,活血止痛E活血通络,祛风散寒

3.治疗着痹,最佳选方是

A.羌活胜湿汤B.乌头汤C.薏苡仁汤D.蠲痹汤E.防风汤

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痹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A.疼痛B.屈伸不利C.重着D.麻木E.痿弱无力

5.下列哪一症状不是顽痹的临床表现

A关节部位疼痛B.关节肿大或变形C.肢体肌肉瘦削D.肢体抽搐E关节活动不灵便

6.治疗行痹的代表方剂是

A桂枝芍药知母汤B桂枝汤C.越婢汤D.大秦艽汤E.防风汤

7.行痹的治疗方法是

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C清热通络,祛风除湿D益肾活血,化痰通络E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8.下列哪项是行痹之主症

A.其痛游走不定,恶风寒,关节屈伸利

B.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关节屈伸不利

C.重着而痛,手足酸重,活动不灵D.周身皆痛,痛无休止,活动步履艰难

E.关节剧痛,甚则肿大,顽麻不除,屈伸受限

9.治疗痛痹的代表方剂是

A.乌头汤B.防风汤C.益肾蠲痹丸D.薏苡仁汤E.补血荣筋丸

10.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着痹的临床表现

A下肢重着麻木B苔腻脉濡缓C肢体麻木D关节肿胀E关节疼痛剧烈

(A2型题)

11.高某,男,34岁。

四肢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冷则痛增,屈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宜选用

A.防风汤B.白虎加桂枝汤C.乌头汤D.薏苡仁汤E.独活寄生汤

12.关节痛剧,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伴有发热,恶风,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疗首选方为

A.白虎汤B.白虎加人参汤C.白虎加苍术汤D.白虎加桂枝汤E.四妙丸

l3.刘某,女,42岁。

肢体关节疼痛楚,游走不定,屈伸不利,伴恶风发热,苔薄白而腻,脉浮。

辨证当属

A.行痹B.痛痹C.着痹D.热痹Ε.顽痹

14.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下肢关节肿胀,活动不便,得热得按可略缓,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疗首选方为

A.薏苡仁汤B.蠲痹汤C.三痹汤D.防风汤E.四妙丸

15.高某,男,56岁。

痹证已历二十年,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难以屈伸,疼痛麻木,关节附近皮色紫暗,有瘀斑,舌偏紫黯,有瘀斑,脉细涩。

治疗首选方为

A.补血荣筋丸B.益肾蠲痹丸C.独活寄生汤D.血府逐瘀汤E.身痛逐瘀汤

(A3型题)

熊某,女,36岁。

关节痛剧,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不可屈伸,伴有发热,恶风,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16.本病例属以下哪种证型

A.行痹B.痛痹C.着痹D.顽痹E.风湿热痹

17.其主要的病因是

A.风寒B.湿热C.寒湿D.风湿热E.风寒湿

18.治疗代表方是

A.白虎加桂枝汤B.犀角地黄汤C.白虎汤D.宣痹汤E.四妙散

(B型题)

A.益肾蠲痹丸B.薏苡仁汤C.蠲痹汤D.独活寄生汤E.补肾荣筋丸

19.着痹的主治代表方是

20.痰瘀痹阻顽痹的代表方是

21.肝肾亏损顽痹主治代表方是

(X1型题)

22.下列哪些为导致痹证的病理因素

Α.风寒B.湿热C.痰瘀D.燥热Ε.火热

23.痹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疼痛麻木B.楚重着C.屈伸不利D.关节肿胀变形E.活动障碍

24.痹证的辨证要点是

A.辨病位B.辨病因C.辨气血D.辨虚实E.辨脏腑

25、下列哪些不是顽痹的临床表现

A肢体关节的游走性疼痛B.肢体关节重着C关节屈伸不利

D关节僵硬变形E.筋脉拘紧

26.下列哪些方法为治疗痛痹的治法

A.祛风B.散寒C.除湿D.活血E.清热

(X2型题)

27.何某,男,30岁,近半年来发热,汗出,伴踝关节肿痛,逐日加剧,现双踝关节肿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检查:

体温38℃,双踝肿胀,皮肤红,触之灼热感,压痛明显,双足不能任地。

血沉58毫米/小时:

抗“O”:

626单位,其治疗应选用下列何组药物

A忍冬藤、连翘B.黄柏、苍术C.知母、牛膝D薏苡仁、蚕砂E独活、防己

28.刘某,男,10岁。

患“关节炎”多年,近周来,双下肢膝踝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两足踝微肿,活动受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其治则是

A.祛风通络B.健脾除湿C.散寒除湿D.祛风散寒E.温经通络

二、名词解释

痹证

三、填空题

1.痹证的基本病机为____、____、____、____、———邪痹阻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____,___°

2.痰瘀痹阻顽痹以____、___、___、___为审证要点:

3.痹证外因主要是感受____和感受____,而内因主要是_____;其行痹主因是____邪,痛痹的主因是____邪,着痹主因是____,风湿热痹主因是____

4.痹证的病位主要在____、____、____,与____、____三脏关系密切。

5.行痹的审证要点是____,痛痹审证要点是____,着痹审证要点是____风湿热痹审证要点是____,痰瘀痹阻顽痹审证要点是____。

四、是非判断题

1.痹证的基本病机为风寒湿邪痹阻肢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2.痹证反复发作时,有些可出现皮下结节或环形红斑。

3.痹证日久,病邪由浅入深,曲肌肉、经络而深入脏腑,即可形成顽固而难愈的“心痹”。

4.痹证与痿病最主要的区别是关节肢体是否痿废。

5.痹证日久不愈,久服祛风通络之品,可耗血伤津。

五、简答题

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和痰瘀痹阻各证的临床特征如何?

六、病例分析题

1.高某,男,40岁,农民。

2004年6月20日就诊。

主诉:

双膝关节红肿疼痛三天。

病史:

一周前,因外出劳动后淋雨,晚上即鼻塞、头痛并伴突然恶寒发热,继则双关节终痛,活动不利,经西药治疗四天鼻塞、头痛有所好转,但发热不退,双膝关节疼痛加剧。

现在症:

身热,汗多,恶风,双膝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不能活动,烦躁,口干欲饮,大便干,尿黄,苔白腻罩黄,边尖红,脉小弦数。

检查:

38.8℃,P100次/分,R25次/分。

心律齐,心前区可闻及I级收缩期杂音,两肺(—),肝脾未及。

双膝关节红肿,有触痛,活动受限:

血象:

白细胞8.4×109/L,中性72%、淋巴28%,血沉112mm/h。

要求:

写出本病例的诊断(病名及证型)、病机、(主要病机)、治法和方药(包括方名、药物、剂量、特殊煎服法等)。

2.张某,女,50岁,农民。

2004年3月10日初诊。

主诉:

两手腕、指关节肿痛,膝、踝、髋关节疼痛、僵硬2年余。

病史:

患“类风湿关节炎”3年余9在县医院曾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关节肿痛有所减轻(每次服强的松20mg,每日3次)。

但两手腕、指关节肿痛不消,膝、踝、髋关节疼痛、僵硬伴冷感,生活不能自理。

由于长期使用激素,出现柯兴氏综合征,特来我院要求服用中药。

目前情况:

关节症状如上,面部虚浮,困疲乏力,苔薄腻,质淡体胖,脉细弦。

X光摄片:

两手指关节间隙狭窄,指骨稍有变形,两手有骨质疏松现象。

血沉76mm/h,类风湿因子阴性,抗“O”625单位。

要求:

写出本病例的诊断、病机(病名及证型)、病机、(主要病机)、治法和方药(包括方名、药物、剂量、煎服法等)。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2.C3.C4.E5.D6.E7.A8.A9.A

10.E11.C12.D13.A14.A15.B16.E17.D18.A

19.B20.A21.E22.ABC23.ABCDE24.BD25.AB

26.DE27.ABCDE28.BC

二、名词解释

是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痰痛、麻木、楚重着,或关节肿胀、变形,活动障碍,甚至内舍于五脏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三、填空题

1.风寒湿热痰,瘀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2.病程长易反复关节痛剧变形功能障碍

3.风寒湿邪风湿热邪正气不足风寒湿热风湿热

4.关节肌肉经络肝脾肾

5.游走性关节痛疼痛剧有定处,得热痛减肢体关节重着麻木,苔腻,脉濡缓关节红肿灼热,舌红,苔黄燥病程长,易反复,关节痛剧变形,功能障碍

四、是非判断题

1.×2.√3.√4.×5.√

五、简答题

肢体关节痛疼不舒是痹证的共同临床表现。

行痹者,其痛游走不定;痛痹者,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着痹者,重着而痛,肌肤麻木不仁;热痹者,肢体关节灼热红肿疼痛,得冷则舒。

痰瘀痹阻顽痹者,关节痛剧,僵硬变形。

六、病例分析题

1.

(1)诊断:

痹证(风湿热痹)。

(2)病机:

风寒湿邪乘袭经络、大节,郁而化热,风湿与热相搏,痹阻不通。

(3)治法:

清热解毒通络,佐以祛风胜湿。

(4)方药:

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生石膏30g知母12g桂枝5g生甘草6g苍术10g黄柏12g生苡仁30g川牛膝10g银花藤30g秦艽l5g连翘l0g蚕沙30g(布包煎)防己10g。

上方诸药加水300m1,浸泡30分钟,文火煮取150m1,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凉服。

2.

(1)诊断:

顽痹(痰瘀痹阻)。

(2)辨证分析:

患者病历3年,腕、指、膝、踝等关节疼痛、僵硬,生活不能自理,西医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为顽痹(痰瘀痹阻)。

病程既久,已成痼疾,病邪深入,痰瘀交阻,气血不畅,阻滞不通,故关节疼痛;肾阳亏虚,不能温煦,则关节僵硬,伴有冷感;阳气亏虚,失于充养,则面部虚浮,困疲乏力;舌淡体胖,苔薄腻,脉细弦,乃肾虚挟有寒湿之象。

因此,本病证为病程既久,阳气亏虚,寒湿袭踞,痰瘀互结所致。

(3)治法:

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温化痰瘀。

(4)方药:

益肾蠲痹丸。

生熟地各150g全当归100g鸡血藤200g仙灵脾100g鹿衔草100g淡肉苁蓉100g乌梢蛇100g炙全蝎20g炙蜈蚣20g炙蜂房100g炙僵蚕100g蜣螂虫80g广地龙100g土鳖虫100g

上药共研细末,另以老鹳草120g徐长卿120g苍耳子120g寻骨风120g虎杖120g甘草30g,煎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次6g,日2次,饭后服。

第二节痉证

-、选择题

(A1型题)

1.“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出自下列何部医著

A.《金匮要略》B.《灵枢》C.《素问》D.《难经》E.《景岳全书》

2.痉证的基本病机是

A.阴虚燥热,风阳妄石B.气滞血瘀,筋脉阻滞

C.阴虚血少,筋脉失养D.邪壅经络,筋脉失养E.热盛动风

3.痉之为病,主要病位在

A.肌肉B.气血C.脏腑D.筋脉Ε.经络

4.下列哪项不属于导致虚证痉证的病理

A.脏腑虚损B.阴阳不足C.气血不足D.津液不足E.热盛伤津

5.痉证最基本的治疗原则是

A.祛风散寒B.活血化瘀C.平肝熄风D.除湿通络E.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痉证的临床特征

A.突然起病B.项背强直C.四肢抽搐D.突然昏倒E.角弓反张

7.阴血亏虚型痉证,应选用下列何方

A大定风珠合四物汤B.大补阴丸合四物汤C.补肝汤D.沙参麦冬汤E.左归丸

8.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适用于何型痉证

A.邪壅经络B.肝经热盛C.阴阳热盛D.心营热盛E.痰浊阻滞

9.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邪壅经络痉证的主证

A.头痛B.恶寒发热C.项背强直D.舌苔薄白脉浮紧E.手足躁动

(A2型题)

10.王某,女,30岁。

月经淋漓不断6月余。

近4日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麻木,头目昏眩,自汗,神疲短气,舌质淡红,脉弦细。

当诊断为

A血厥虚证B.邪壅经络型痉证C.阴血亏虚型痉证

D.肺气不足型汗证E.气血亏损型眩晕

11.刘某,男,32岁。

发热39℃,项背强直,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苔黄燥,脉弦数。

应辨证为

A.邪壅经络型痉证B.阳明热甚型痉证C.肝经热盛型痉证

D.心营热盛型痉证E.阴血亏虚型痉证

12.周某,男,50岁。

发热39℃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苔黄燥,脉弦数。

用何方治疗为佳

A.增液承气汤合白虎汤B.大承气汤合白虎汤C.小承气汤合白虎汤

D调胃承气汤合白虎汤E增液汤合白虎汤

13.黄某,男,30岁。

头晕胀痛,发热,口噤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舌红绛,苔黄,脉弦数。

治疗主选方为

A.大定风珠B.镇肝熄风汤C.白虎汤D.清营汤E.羚角钩藤汤

14.高某,男,28岁。

头痛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直,四肢时抽搐,胸脘痞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首选方为

A.导痰汤B.温胆汤C.平胃散D.半夏白术天麻汤E.二陈汤

15.周某,男,48岁。

高热(T39℃),神昏谵语,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疗首选方为

A.大定风珠B镇肝熄风汤C.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D清营汤E.羚角钩藤汤

(A3型题)

杨某,女,28岁。

二周前因难产流血过多,而自汗、神疲乏力,昨日开始项背强直,四肢麻木,头昏目眩,手足时而搐搦,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

16.本病例辨证为

A.邪壅经络B.阴血亏虚C.肝经热盛D.心营热盛E.痰浊阻滞

17.本病例治法是

A.滋阴养血,熄风止痉B.清肝潜阳,熄风镇痉C.益气养血,舒筋活络

D.补益肝肾、舒筋止痉E.益气滋阴,舒筋止痉

18.治疗首选方为

A.大定风珠合四物汤B.补肝汤合四物汤C.归脾汤合四物汤

D.一贯煎合四物汤E.羚角钩藤汤

(B型题)

A.祛风散寒,和营燥湿B.镇肝潜阳,熄风镇痉C.清泻胃热,增液止痉

D.清心凉营,开窍止痉E.豁痰开窍,熄风止痉

19.心营热盛痉证的治法是

20.痰浊阻滞痉证的治法是

21.阴明热盛痉证的治法是

(X1型题)

22.痉证的辨证要点是

A.辨外感内伤B.辨寒证热证C.辨虚证实证D.辨阳证阴证E.辨急缓

23.导致痉证的外邪有

Α.风B.寒C.湿D.湿热Ε.温热

24.痉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项背强直B.四肢抽搐C.角弓反张D.神昏E.口舌歪斜

25.痉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A.肝B.心c.脾D.胃Ε.肾

(X2型题)

26.陈某,男,26岁。

壮热汗出,项背强直,手足挛急,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疗应选下列何方

A.白虎汤B.羚角钩藤汤C.清营汤D.小承气汤E.增液承气汤

27.张某,男.16岁。

头痛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胸脘痞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疗可选用下列哪些药物

A法半夏、陈皮、胆南星B.枳实、茯苓、生姜C全蝎、地龙、蜈蚣

D郁金、栝蒌E.石菖蒲

28.余某,女,31岁。

月经不规则流血半年余,经常头昏、神疲气短,近一周来,四肢麻木,时而手足抽搐,项背强直,舌质淡红,苔少,脉细。

本证的主要病机是

A心脾血亏B.阴血亏耗C筋脉失养D.阴津亏耗E气津亏虚

二、名词解释

痉证

三、填空题

1.痉证的基本病机为____。

2.痉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两方面,虚为____虚损,____、____、————不足;实者为____盛。

3.痉证的临床常见证型有____、-———、————、————、————、____六种证型。

四、是非判断题

1.外感表实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

2.痉证无论外感内伤,都是阴阳失调,阳动而阴不濡所致。

3.瘀血内阻也可致痉。

4.痉证的和厥证均可有四肢抽搐表现。

5.痉证的治疗原则为熄风止痉。

五、简答题

1.痉证与痫如何鉴别?

2.简述痉证的病机。

3.阴明热盛痉证的主证、病机、治法、主治方如何?

4.痉证的治疗原则如何?

六、病案分析题

1.饶某,男,16。

2002年4月6日就诊。

主诉:

头痛发热3天,频繁抽搐5小时。

现病史:

3天前开始头痛,低热、恶寒,在当地卫生所服用感冒药不愈,症状加重。

体温39℃就诊前5小时出现嗜睡,意识障碍,频发性全身抽搐,甚则角弓反张。

检查:

体温39℃,脉搏118次分,无皮疹和出血点,颈项强直,全身阵发性抽搐,四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

克尼格氏征(+),巴彬斯基征(+),巴彬斯基征(+),舌质红绛,苔黄燥而干,脉洪滑数。

要求:

写出本病案诊断、病机、治法和方药(含用量用法)。

2.郑某,女,30岁。

近二年来,经常月经不正常,月经量多,色淡,经期延长,经常神疲乏力,头昏目眩,近一周来四肢麻木不舒,昨日开始四肢体抽搐,项背强直。

检查:

面白无华,舌淡白,苔少,脉沉细。

要求:

写出本病案诊断(病名证型)、病机分析、治法和方药(含用量用法)。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2.D3.D4.E5.E6.D7.A8.C9.E

10.C11.B12.A13.E14.A15.D16.B17.A18.A

19.D20.E21.C22.AC23.ABC24.ABC25.ABCDE

26.AE27.ABCDE28.BC

二、名词解释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

三、填空题

1.邪阻经络,筋脉失养而拘急

2.脏腑阴阳气血津液邪气

3.邪壅经络肝经热盛阳明热盛心营热盛痰浊阻滞阴血亏虚

四、是非判断题

1.√2.√3.√4.×5.×

五、简答题

1.痫证是一种反复发作,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二日上视或喉中如作猪羊声、片刻即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

痉证无上述特征,不经治疗难以自行恢复,多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2.痉证为筋脉之病,为肝所主。

筋脉有约束、联系和保护骨节肌肉作用,其依赖肝血濡养,保持刚劲柔韧之性。

如阴血不足,肝失濡养,筋脉刚劲太过,失却柔和之性,则发为痉证。

邪阻经络,筋脉失养,此为基本病机所在。

致痉原因有外感、内伤二方面。

外感多为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利,营卫失和,筋脉失养;或外邪人里化热,阳明燥热内结,热盛伤津,筋脉失养;或温病邪热.内传营血,热盛动风,或邪热羁留,灼伤真阴,以致虚风内动,均为外感致痉;内伤多因亡血,失精、过汗、或久病伤正,导致阴血亏虚,肾精不足,筋脉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阻滞等为内伤致痉。

3.

(1)主证:

壮热汗出,心胸烦闷,项背强直,手足痉挛,甚至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2)病机:

阴明燥热内结,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3)治法:

清泻胃热,增液止痉。

(4)方法: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4.痉证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治标应针药并施,首先止痉。

因于风、寒、湿、热邪而致痉者,应祛邪为先,当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因于肝经热盛者,治宜清肝潜阳,熄风镇痉;因于阳明热盛者,治宜清泻胃热,存阴止痉;因于热入营血者,治宜清热凉血、开窍止痉;因于瘀血内阻致痉者,治宜活血化瘀,通窍止痉;因于痰浊蒙窍而致痉者,治宜祛风豁痰,熄风镇痉;因于津伤血少者,当滋阴养血;若虚实夹杂者,又当根据虚实轻重主次,或补虚为主,或祛邪为主,或标本兼顾。

六、病案分析题

1.诊断:

痉证(肝经热盛)。

病机:

邪热炽盛,动风伤津,筋脉失养。

方药:

羚角钩藤汤加减。

山羊角150g(锉片,先煎)钩藤15g(另包后下)菊花12g冬桑叶8g川贝母10g(打碎)竹茹15g茯神15g生地15g白芍l5g生甘草6g全蝎5g蜈蚣1条蝉衣5g。

上药加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温服,每日一剂,并用安宫牛黄丸片1丸送服。

2.诊断:

痉证(阴血亏虚)。

分析:

近二年半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导致阴血亏虚;血虚不能上奉于脑则头昏目眩;血亏元气耗伤则神疲乏力;阴血虚不濡养则四肢麻木;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故项背强直,肢体抽搐;阴血虚不荣于面,则面色不华;舌质淡,苔少,脉沉细为阴血亏虚之征。

治法:

滋阴养血,熄风止痉。

方药:

大定风珠合四物汤加减。

熟地l5g生地15g麦冬l5g阿胶10g(另包烊化)生牡蛎30g(打碎先煎)川芎4g。

上药加水500m1,煎至l50m1,去渣与阿胶同服。

每日一剂。

第三节痿证

-、选择题

(A1型题)

1.有关痿证论述,最早见于下列何著作

A.《素问》B.《景岳全书》C.《诸病源候论》D.《灵枢》E.《难经》

2.“治痿独取阳明”最早见于何著作

A.《金匮要略》B.《丹溪心法》C.《素问》

D.《临证指南医案》E.《景岳全书》

3.提出“泻南方,补北方”治法的医家是

A.张景岳B.叶天士C.朱丹溪D.张仲景E.巢元方

4.肺热津伤型痿病的主治代表方是

A.清燥救肺汤B.加味二妙散C.虎潜丸D.圣愈

5.肝肾亏虚型痿病的主治代表方剂是

A.左归丸B.六味地黄丸C.参苓白术散D清燥救肺汤E.虎潜丸

6.下列哪项不属湿热浸淫型痿病的临床表现

A.下肢痿软B.麻木微肿C.扪之微热D.身体困重E.神疲乏力

7.痿病湿热伤阴,可用下列何方加减治疗

A.六味地黄丸B.知柏地黄丸C.金匮肾气丸D.参苓白术散E.济生肾气丸

8.加味二散丸为治疗湿热浸淫型痿病的主方,下列哪项组药物不属于该方的组成药物

A车前子、薏苡仁B.当归、牛膝C.防己、龟板D.苍术、黄柏E.防己、萆薢

9.瘀血阻络型痿病,主治代表方是

A.补阳还五汤B.血府逐瘀汤C.桃仁四物汤

D.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E.补阳还五汤合血府逐瘀汤

(A2型题)

10.黄某,女,46岁。

下肢痿软无力,腰背痰软,伴眩晕耳鸣,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治疗的主方是

A.知柏地黄丸B.一贯煎C.大补元煎D.虎潜丸E.大补阴丸合补肝汤

11.王某,男,40岁。

高热已5天,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步履艰难,心烦口渴,咽干不利,呛咳痰少,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细数。

应诊断为

A燥热咳嗽B肺阴虚咳嗽C.肺痈初期D肺热津伤型痿病E.肝肾亏损型痿病

12.华某,男,36岁。

下肢痿软,身体困重,伴发热,胸痞脘闷,小溲短涩赤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宜选

A.清热润燥,养肺生津B.清热燥湿,利筋通脉C.补脾益气,健运升清D.补益肝肾,滋阴清热E.益气养荣,活血行瘀

13.吴某,男,48岁。

肢体痿软渐重,腹胀纳呆,便溏神疲,肢体肌肉逐渐萎缩,面色白而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的首选方是

A.清燥救肺汤B.四妙丸C.参苓白术散D.补中益气汤E.加味二妙散

(A3型题)

周某,男,42岁。

半月前冒雨涉水后,即感肢体发麻,继而下肢痿软,麻木微肿,伴有困重,T38.4℃,身体困重,胸痞脘闷,纳呆,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赤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14.该病人的证候属于

A.肺热津伤B.湿热浸淫C.寒湿困脾D.脾胃虚弱E.肝肾亏损

15.治疗首选方是

A清燥救肺汤B加味二妙散加减C平胃散加味D参苓白术散E虎潜丸

16.若患者出现肌肉消瘦,两足奇热,心烦便干,舌绛苔少,脉细数。

其病机是

A.湿热伤阴B.湿热伤脾C.湿热伤气D.湿热伤阳E.湿热化燥

(B型题)

A.清热润燥,养肺生津B.清热燥湿,利筋通脉

C.补益肝肾,滋阴清热D.补肾清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