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037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docx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

肢体经络病证是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机体病变,出现肢体经络相关症状,甚或

肢体功能障碍、结构失常的一类疾病。

肢体即四肢和外在的躯体,与经络相连,具有防御外邪,保护内在脏腑组织的作用,在生理上以通利为顺,在病理上因瘀滞或失养而为病。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纵行人体上下,沟通脏腑表里;络脉横行经脉之间,交错分布在全身各处。

《灵枢·海沦》篇说:

“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揭示了经络与人体的有机联系。

《灵枢·本脏》篇云:

“经脉者,可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概括了经络的功能作用。

经络在人体,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是沟通内外,联系上下,运行气血,输布营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网络系统。

经络与脏腑,骨骼、筋脉,肌表等有机相联,既是躯体各部的联络系统,运行气血的循环系统,主束骨而利关节的运动系统,又是疾病传变的反应系统,抗御外邪的防卫系统。

在病理状态下,经络受邪,痹

阻不通;脏腑戕伤,脉络受病,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肢体经络病证涉及范围较广,本章仅就痹证,痉证、痿证、颤证、腰痛展开讨论。

而与经络肢体相关的其它病证,将在本书相关章节或有关学科中讨论。

第一节痹证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

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中医文献中有关痹证的沦述相当丰富。

《内经》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沦述。

如《素问·痹论》指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

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内经》又有五痹之分。

《素问·痹论》曰: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素问·痹论》还以整体观阐述了痹与五脏的关系:

“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并在预后方面指出:

“其人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痛久,其留连皮肤者易已。

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

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王焘纱+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未丹溪《格致余沦》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李中梓《医宗必读·痹》阐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人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常见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它如增生性骨关节炎等出现痹证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

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一、病因

1.外因

外因为痹证发生的条件。

(1)感受风寒湿邪:

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

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

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2,内因

内因为发病的基础。

(1)劳逸不当:

劳欲过度,将息失宜防御机能降低,汗出肌疏,外邪乘袭。

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激烈活动后体力下降

(2)久病体虚:

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生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人。

如《济生方·痹》所云:

“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此外,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热痰浊内生:

或跌仆外伤,损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

二、病机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易为风、寒、湿、热之

邪乘虚侵袭,痹阻筋脉,肌肉、骨节,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

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

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

阳气虚衰者,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

痰浊,瘀血、水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不愈,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

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酿成痰浊瘀血,痰浊瘀血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痰浊瘀血与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导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

痹证日久,影响脏腑功能,津液失于输布,水湿停聚局部,可致关节肢体肿胀。

痰瘀水湿可相互影响,兼夹转化,如湿聚为痰,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水湿互结,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顽固不愈。

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痹证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素问·痹沦》: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临床常见心烦、惊悸,动则喘促,甚则下肢水

不能平卧等症状。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二、病证鉴别

痹旺与痿证的鉴别: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三、相关检查

病变相关部位的骨关节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常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了解骨关节疾病

的病变部位与损伤程度。

实验室检查如抗溶血性链球菌“O”,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黏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清抗核抗体,血清蛋白电泳.血尿酸盐以及关节镜等检查,有助于西医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电图,有关血清酶及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等检查可提示痹证是否内舍人心。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痹证的辨证,一是要辨邪气的偏盛,二是要辨别虚实。

临床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属寒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盛;关节肿胀,肌肤掀红,灼热疼痛为热痹,属热邪盛。

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等为瘀。

一般说来,痹证新发,风,寒、湿、热,痰,瘀之邪明显者为实;痹证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脏腑,肝肾不足为虚;病程缠绵,日久不愈,常为痰瘀互结,肝肾亏虚之虚实夹杂证。

二、治疗原则

痹证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血为基本病机,其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兼顾“宣痹通络”。

痹证的治疗,还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即所谓“阳气并则阴凝散”;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即所谓“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久痹正虚者,应重视扶正,补肝肾,益气血是常用之法。

三、证治分类

亚.风寒湿痹

(1)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

有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证机概要:

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代表方:

防风汤加减。

本方有发散风寒,祛湿通络作用

常用药:

制川乌,麻黄温经散寒,通络镇痛;芍药、甘草、蜂蜜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利血通痹。

若寒湿甚者,制川乌可改用生川乌或生草乌;关节发凉,疼痛剧烈,遇冷更甚,加附子,细辛、桂枝、干姜、全当归,温经散寒,通脉止痛。

(3)着痹

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舌质

代表方:

薏苡仁汤加减。

本方有健脾祛湿,发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痹证湿邪偏盛,关

节疼痛肿胀重着。

常用药:

薏苡仁,枝、制川乌温经散寒,

若关节肿胀甚者,风通络;若小便不利,星。

苍术、甘草益气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除湿;麻黄、桂祛湿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通脉。

加革解,木通以利水通络;若肌肤麻木不仁,加海桐皮、稀莶草以祛浮肿,加茯苓、泽泻,车前子以利水祛湿;若痰湿盛者,加半夏、南

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选用蠲痹汤作为治疗风寒湿痹基本方剂,该方具有益

气和营,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之功效,临证可根据感受外邪偏盛情况随证加减。

2.风湿热痹

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证机概要:

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治法: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

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前方以清热宣痹为上,适用于风湿热痹,显者;后方重在清热利湿,宣痹通络,适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疼痛明显者。

常用药:

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清热养阴;桂枝疏风解肌通络;防己,杏{仁、滑石、赤小豆,蚕砂清利湿热,通络宣痹。

热象明、薏苡

若皮肤有红斑者,加丹皮、赤芍、生地、紫草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若发热,恶风、咽痛者,加荆芥,薄荷、牛蒡子、桔梗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若热盛伤阴,症见口渴心烦者,加元参、麦冬、生地以清热滋阴生津。

如热毒炽盛,化火伤津,深入骨节,而见关节红肿,触之灼热,疼痛剧烈如刀割,筋脉拘急抽挛,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

数,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九。

3.痰瘀痹阻证

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证机概要:

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

冶法:

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代表方:

双合汤加减。

本方有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作用,适用于痰瘀痹阻筋脉,关节重着疼痛者。

常用药: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茯苓,半夏、陈皮、白芥子、竹沥,姜汁健脾化痰。

痰浊滞留,皮下有结节者,加胆南星、天竺黄;瘀血明显,关节疼痛、肿大.强直、畸形,活动不利,舌质紫暗,脉涩,可加莪术、三七,地鳖虫;痰瘀交结,疼痛不已者,加穿山甲,白花蛇,全蝎、蜈蚣,地龙搜剔络道;有痰瘀化热之象者,加黄柏、丹皮。

4.肝肾两虚证

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证机概要:

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

治法: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代表方:

补血荣筋丸加减。

本方有滋补肝,肾,祛风湿,舒筋通络止痛作用,用于久痹之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证。

常用药:

熟地黄、肉苁蓉.五味子滋阴补肾,养血暖肝;鹿茸、菟丝子、牛膝、杜仲补肝肾,壮筋骨;桑寄生,天麻,木瓜祛风湿,舒筋通络止痛。

肾气虚,腰膝酸软,乏力较著,加鹿角霜,续断、狗脊;阳虚,畏寒肢冷,关节疼痛拘急,加附子,干姜,巴戟天,或合用阳和汤加减;肝肾阴亏,腰膝疼痛,低热心烦,或午后潮热,加龟板、熟地、女贞子,或合用河车大造丸加减。

各型痹证日久迁延不愈,正虚邪恋,气血不足,肝肾亏损,见有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自汗疲乏,肌肉萎缩,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可选用独活寄生汤以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

湿,蠲痹和络。

痹证常缠绵难愈,需长期治疗,可将药物做成膏剂,丸剂、散剂、冲剂、胶囊、酒剂等,便于病人持久服药。

除内服药物治疗外,可配合针灸、推拿、膏药外敷。

温热疗法、寒冷疗法,光线疗法、体育疗法等也有较好疗效。

[预防调护]

本病发生多与气候和生活环境有关,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免居暑湿之地。

特别是居住寒冷地区或气候骤变季节,应注意保暖,免受风寒湿邪侵袭。

劳作运动汗出肌疏之时,切勿当风贪凉,乘热浴冷。

内衣汗湿应及时更换,垫褥,被子应勤洗勤晒。

居住和作业地方保持清洁和干燥。

平时应注意生活调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病邪的抵御能力。

痹证初发,应积极治疗,防止病邪传变。

病邪人脏,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

行走不便者,应防止跌仆,以免发生骨折。

长期卧床者,既要保持病人肢体的功能位,有利于关节功

能恢复,还要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久病患者,往往情绪低落,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下篇各论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

和消化机能低下,因此,保持病人乐观心境和摄人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饮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结语]

痹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其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为引发本病的外在条件。

风,寒、湿、热、痰、瘀

等邪气滞留机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痹证日久,常见病理变化,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气血耗伤,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和肝肾不足的证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累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

临床辨证应根据热象之有无,首先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

风寒湿痹中,风邪偏盛者为行痹,寒邪偏盛者为痛痹,湿邪偏盛者为着痹。

其治疗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和舒经通络为大法。

病久耗伤气血,则注意凋气养血,补益肝肾;痰瘀相结,当化痰行瘀,畅达经络;若寒热并存,虚实夹杂者,当明辨标本虚实而兼顾之。

本病预后与感邪的轻重.患者体质的强弱、治疗是否及时以及病后颐养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痹证初发,正气尚未大虚,病邪轻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可痊愈。

若虽初发而感邪深重,或痹证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等,往往可使病邪深入,由肌肤而渐至

筋骨脉络,甚至损及脏腑,病情缠绵难愈,预后较差。

[临证备要]

1.止痛药物应用:

肢体关节疼痛是痹证的一个突出症状,其病机为经脉闭阻不通或筋

脉失养,即所谓“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临证当根据“标本虚实兼治”原则,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用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祛风散寒止痛:

适用于外感风寒之邪,痹阻经脉而致关节疼痛,通过辛温发散,温经散寒,达到祛邪通脉止痛作用,常用药物如羌活,独活、白芷、威灵仙、秦艽、细辛、川椒、桂枝等。

祛风药物能发汗祛湿,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伤阴耗血,用药当中病即止,阴血不足者当慎用或禁用。

清热消肿止痛:

主要适用于湿热蕴结,痹阻经络,流注关节,或热毒炽盛,脏腑气机失宣,热壅血瘀,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等,通过清热解毒药物祛除热毒之邪,达到祛邪止痛目的,常用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黄柏,丹皮、土茯苓、薏苡仁、泽泻、革藓、木防己等。

此类药物多苦寒,有伤阳败胃之弊,脾胃虚寒者当慎用。

活血化瘀止痛:

主要适用于瘀血阻滞筋脉引起关节疼痛,常用药物如丹参、红花,赤芍,三七、川芎,三棱,莪术、桃仁、水蛭等。

此类药物易耗血动血,有出血倾向者当慎用。

补虚止痛:

适应于痹证日久,阴虚血少,筋脉失养,“不荣则痛”,常用药物如鸡血藤、当归、熟地、丹参,芍药、甘草等。

此类药物多属甘味滋补之品,有腻滞脾胃,妨碍脾胃运化之弊,脾虚便溏者,宜配合健脾助运药物。

搜风止痛法:

适用于痹证久病人络,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多用虫类搜风止痛药物,深入隧络,攻剔痼结之痰瘀,以通经达络止痛,常用药物如全蝎、蜈蚣,地龙、水蛭、穿山甲、白花蛇,乌梢蛇、露蜂房等。

这些药物多偏辛温,作用较猛,也有一定毒性,故用量不可太大,不宜久服,中病即止:

其中全蝎、蜈蚣二味可焙干研末吞服,既可减少药物用量,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2.辨病位用药:

辨病位用药是根椐痹证的病位不同,在辨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痹在上肢可选用片姜黄、羌活,桂枝以通经达络,祛风胜湿;下肢疼痛者可选用独活、川牛膝、木瓜以引药下行;痹证累及颈椎,出现颈部僵硬不适,疼痛,左右前后活动受限者,可选用葛根、伸筋草、桂枝、羌活以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痹证腰部疼痛,僵硬,弯腰活动受限者,可选用桑寄生、杜仲、巴戟天,淫羊藿、广虫以补肾强腰,化瘀止痛;痹证两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者,可用土茯苓、车前子,薏苡仁,猫爪草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痹证四肢小关节疼痛、肿胀、灼热者,可选用土贝母、猫眼草、蜂房,威灵仙以解毒散结,消肿止痛。

3.有毒中药的应用:

在痹证的治疗中,风寒湿痹疼痛剧烈者,常用附子、川乌,草乌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药物。

此类药物生用毒性大,一般需经炮制,内服常用量为5—12克,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递增,适量为度,不可久服。

应用时可文火久煎,或与甘草同煎,有缓解毒性作用。

服药后出现唇舌发麻、头晕、心悸,恶心、脉迟等中毒反应,即应停服,并用绿豆甘草汤频饮,无效或危重者,按药物中毒急救处理。

雷公藤苦寒,有大毒,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功效。

近年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收到良好效果。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常用10—25克,并去皮根心,先煎1小时。

雷公藤提取物临床效果//);佳。

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肝损害,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头昏、心悸、心律紊乱、女子闭经等,应注意观察。

副作用明显时,应停用并对症处理,马前子苫寒,有大毒,功能强筋通络,消肿止痛。

临床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瘫痪。

炮制后人丸散,内服0.2—0.6克,大剂量0.9克。

本品有大毒,不宜多服、久服。

中毒反应为头昏头痛、烦躁不安、颈项强硬、角弓反张,甚则昏迷死亡。

4.“痛风”病名中医文献早有记载,该病属痹证范畴,又称白虎历节,亦有认为属痛痹或风痹。

西医“痛风”是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尿酸过高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骨骼、肾脏等处所致的疾病。

临床多见下肢足趾关节红肿疼痛,常在夜间发作,久病可有关节畸形,临床可参照痹证内容辨证施治。

朱丹溪《格致余编·痛风》提出:

“彼病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认为本病是自身血分受热,再感风寒湿所发,与一般痹证先外受六淫不同,其描述与西医“痛风”相近。

针对西医痛风病的病理特点,可使用凉血,清热、祛风、除湿泄浊等治法。

此外,患者应注意控制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海味等,宜忌酒,避免吹风受寒及过度劳累。

[医案选读]

孙某,男,31岁。

l周来高热不解(体温39.6℃),四肢关节酸楚,两膝关节灼热红肿,

疼痛而强硬,屈伸不利,甚则不能下床活动,汗出,口渴,纳呆,苔黄燥,脉滑数。

血沉78毫米/小时,抗“O”833单位,血白细胞15.0x10’几,中性0.85。

曾用青霉素、柴胡注射液等无效。

证属感受风邪,人里化热,流注经络关节,诊为热痹,治拟清热通络宣痹,佐以疏风胜湿,子清热宣痹汤加减,药用生石膏30克(先下),知母10克,天花粉30克,桂枝10克,忍冬藤30克,威灵仙30克,稀莶草15克,黄柏10克,薏苡仁15克,甘草3克。

服3剂后,热势渐挫(体温37.8℃),关节疼痛亦随体温下降而减轻,口仍渴,此邪热未彻,继进前方加防己15克。

服5剂热退,关节肿痛亦基本好转,惟膝关节活动仍感不利,原方去威灵仙,加当归、赤芍、川牛膝,调理2周,复查血沉,抗“O”已正常。

后用养血

补气通络药10剂以善后,半年后追访已参加工作。

(吴大真等.现代名中医内科绝技·张浠虬·清热宣痹汤治愈热痹.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病案二;任某,男,48岁,工人。

1971年10月28日初诊。

主诉:

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化,肢体不能自由活动已1年有余。

病史:

1970年9月间,因挖地道而长时间在地下劳动。

一日,突然高烧40℃以上,继

而出现左膝、左踝关节红肿疼痛,行走不便。

虽经治约半年,但病情日渐加重。

两手腕、食指关节亦相继红肿疼痛,变形,僵化,活动严重受限,晨起伸不开。

两膝关节肿大、变形,不能自由屈伸,左腿较重,两踝关节肿大如脱。

经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当时血沉55毫米川、时),即转该院中医科诊治,服中药80剂,症状未见改善,血沉增快(118毫米/小时),遂来我院就医。

现症:

除上述两膝,两踝及两手腕,指关节肿大、变形、疼痛,不能自由活动外,两髋关节亦强直僵化,固定成一种位置(大腿与躯干呈120。

,不能屈伸),两肩、肘关节亦僵化,不能活动,故来诊时需人背抬。

有间断发热,身体畏冷,心中烦热,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大便每日l—2次,小便黄赤。

舌苔白腻,脉象弦数。

经我院放射科x线拍片,仍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辨证:

地下环境寒湿,久处其地,而风寒湿之邪侵袭致痹。

寒湿最易伤肾,肾虚不能御邪,寒湿乘袭深侵,肾主骨,寒邪入骨,久久留舍,骨失所养,则可致骨质变形,节挛筋缩,肢体不能屈伸,脚肿如脱,温温欲吐,而呈现馗羸之状。

脉证合参,诊为虺痹。

目前虽

有标热之象,但实质仍为寒。

治法:

补肾祛寒,散风活络。

处方:

补肾祛寒治尴汤加减。

制附片10克骨碎补12克桂枝10克炙虎骨6.25克(另煎兑入)赤白芍各10克

麻黄6克知母10克防风12克威灵仙12克白术10克炙山甲10克生姜10克

甘草6克水煎服,6剂。

药后诸症均减轻,仍守上方又加伸筋草30克,虎骨改为12克,嘱町常服。

至1972年3月10日来诊时,已能自己行走,不用拄杖。

两手腕及指关节虽仍有变形,但可用力活动,手按之亦无疼痛,膝关节尚有肿胀,子上方加黄芪30克。

3月17日已能骑

自行车上街,仍守上方。

1972年5月3日来诊时,食欲很好,踝关节虽外观尚变形,但均不影响活动。

用粉剂常服。

仅腕背、踝部有时发胀,偶有轻痛,腕.指,先后共诊22次,服药110多剂,病情已稳定

制附片45克骨碎补54克川断60克桂枝36克炙虎骨60克赤白芍各60克知母36克防风45克苍白术各30克威灵仙120克麻黄36克细辛12克松节45克伸筋草120克炙山甲36克地龙45克皂角刺2l克泽泻30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

1973年1月27日宋诊,膝肿消退,关节明显变小,仍守上方,加归尾36克,焦神曲30片姜黄30克,红花36克,改川断为90克,为细末服:

1973年5月29日,四肢功能明显好转,可以自由蹲下,站立1小时多也不觉疲累,能

骑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