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8330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Word文档格式.docx

对膝关节肿大称为“鹤膝风”的医著是()

《外台秘要》B·

《格致余论》D·

《诸病源候论》

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热痹的特点

局部灼热红肿B·

痛不可触C·

得冷则舒D·

肌肤麻木不仁E·

游走性关节疼痛

双合汤主要用于痹证之()

行痹B·

风湿热痹C·

痰瘀痹阻证D·

肝肾两虚证E·

痛痹

10·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疗方剂宜选()

防风汤B·

双合汤C·

薏苡仁汤D·

乌头汤E·

宣痹汤

11·

痹证日久,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其多见()

皮痹B·

心痹C·

肌痹D·

筋痹E·

骨痹

12·

对于痹证久病入络,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应用下列何种止痛方法()

活血化瘀止痛法B·

补虚止痛法C·

祛风散寒止痛法D·

搜风止痛法E·

清热消肿止痛法

13·

某男,48岁,四肢关节酸楚,两膝关节灼热红肿,疼痛而强硬,屈伸不利,汗出口渴,苔黄燥,脉滑数,证属()

着痹C·

风湿热痹D·

痛痹E·

痰瘀痹阻证

14·

着痹的代表方是()

三仁汤B·

薏苡仁汤C·

宣痹汤D·

四妙散E·

二妙散

15·

痹证与痉证的鉴别要点首先在于()

肢体活动情况B·

有无肌肉萎缩C·

痛与不痛D·

有无外感E·

关节肿与不肿

16·

补血荣筋丸主要用于痹证之()

痰瘀痹阻证B·

痛痹D·

着痹E·

肝肾两虚证

17·

痹证日久不愈,正虚邪恋,气血不足,肝肾亏损,见有面色苍白。

少气懒言,自汗疲乏,肌肉萎缩,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可选用下列何方()

双合汤B·

独活寄生汤C·

金匮肾气丸D·

宣痹汤E·

补中益气汤

18·

关节红肿,触之灼热,痛剧如刀割,筋脉拘急抽挛,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宜选用()

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B·

清营汤C·

蠲痹汤D·

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E·

双合汤

19·

某女,38岁,恶风,发热,咽痛3日,现多个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疼痛呈游走性,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宜()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

散寒通络,祛风除湿C·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D·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E·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20·

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

痰B·

瘀C·

湿D·

寒E·

21·

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淤斑等,辨为()

瘀C·

22·

下列不是痉证发病特点的是()

项背强直B·

四肢抽搐C·

角弓反张D·

口噤E·

口舌歪斜

23·

强调“痿病无寒”的医著是()

《儒门事亲》B·

《丹溪心法》C·

《火热论》D·

《景岳全书》E·

《素问》

24·

提出“泻南方,补北方”治痿原则的是()

张子和B·

朱丹溪C·

刘完素D·

李杲E·

张景岳

25·

痉证日久,阴血不足,气虚血滞,瘀血阻络,可选用()

身痛逐瘀汤B·

补中益气汤C·

河车大造丸D·

一贯煎E·

补阳还五汤

26·

痉证之邪壅经络,若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肢痛拘挛,可选用()

麻黄汤B·

桂枝汤C·

荆防败毒散D·

葛根汤E·

大青龙汤

27·

项背强直,肢体酸重,筋脉拘急,胸脘痞闷,身热,渴不欲饮,搜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宜选用()

薏苡仁汤B·

三仁汤C·

茵陈蒿汤D·

五苓散E·

越婢加术汤

28·

项背强直,发热不恶寒,汗出头痛者,宜选用()

羌活胜湿汤B·

葛根汤C·

栝楼桂枝汤D·

荆防败毒散E·

防风汤

29·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绎,苔黄少津,脉细数,宜选用()

白虎汤B·

羚角钩藤汤C·

竹叶石膏汤D·

凉膈汤E·

清营汤

30·

内伤发痉多为虚证,治宜()

祛风化痰B·

活血化瘀C·

温阳D·

滋阴养血E·

补气

31·

痉证之邪壅经络证的代表方为()

防风通圣散B·

羌活胜湿汤C·

清营汤D·

银翘散E·

荆防败毒散

32·

头痛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胸烷满闷,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治宜选用()

涤痰汤B·

二陈汤C·

半夏白术天麻汤D·

导痰汤E·

顺气导痰汤

33·

身热已退而见肢体软弱无力,肌肉瘦削,食欲减退,口干咽干较甚者,选用()

清燥救肺汤B·

玉女煎C·

胃苓汤D·

益胃汤F·

桑杏汤

34·

下列何项不是痿证之脾胃虚弱证的主症()

其病较急B·

肢体软弱无力C·

神疲肢倦D·

少气懒言E·

面色晄白或萎黄无华

35·

痿证见手足痿弱,形体瘦削,肌肤甲错者为瘀血久留,可用()

补阳还五汤B·

圣愈汤送服大黄蛰虫丸C·

身痛逐瘀汤D·

桃红四物汤E·

六味地黄丸

36·

其病缓慢,渐见肢体萎软无力,以下肢为甚,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甚则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或伴有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经不调者,治宜()

温肾壮阳,强健筋骨B·

补益肝肾,滋阴清热C·

补气活血,滋肾填精D·

补中益气,健脾升清E·

益气养营,活血行瘀

37·

痿证多属五脏内伤,精血受损,阴虚火旺,临床少见()

虚证B·

实证C·

虚实错杂D·

寒证E·

热证

38·

治痿慎用()

清热药B·

滋阴药C·

风药D·

健脾药E·

活血药

39·

下列何项不是痿证形成的原因()

感受温毒B·

跌仆瘀阻C·

饮食不节D·

风寒外袭E·

涉水冒雨

40·

病起发热,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肌肉瘦削,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者,治疗该证的代表方为()

桑杏汤B·

六味地黄丸C·

虎潜丸D·

加味二妙散E·

清燥救肺汤

41·

久痞虚极,脾肾精气虚败,病情危重,常出现()

汗出如油B·

口噤不开C·

舌体瘫软D·

口张目瞪E·

神昏谵语

42·

肢体困重,萎软无力,下肢痿弱为甚,手足麻木,扪之微热,喜凉恶热,胸脘痞闷,治疗该证的代表方为()

三仁汤B·

茵陈蒿汤C·

加味二妙散D·

胃苓汤E·

藿香正气散

43·

指出“气虚颤振用参术汤,血虚用定心丸”的是哪位医家()

张璐B·

王肯堂C·

楼英D·

孙一奎E·

虞抟

44·

首先先提出肾与腰部疾病密切相关的是何医著()

《素问》B《金匱要略》C·

《丹溪心法》

45·

下列不属外感腰痛致病病邪的是()

风B·

寒C,湿D·

热E·

46·

下列不是内伤腰痛特点的是()

腰部隐痛B·

病程缠绵C·

起病隐袭D·

腰痛明显E·

酸软无力

47·

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身体困重,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宜()

清热化痰,舒筋通络B·

清热利湿,舒筋止痛C·

利水消肿,舒筋通络D·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E·

健脾渗湿,舒筋止痛

48·

肾虚腰痛,无明显阴阳偏盛者,可服用()

河车大造丸B补髓丹C·

六味地黄丸D·

青娥丸E·

金匱肾气丸

49·

下列不是湿热腰痛特点的是()

腰部重着而热B·

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C·

身体困重D·

腰部冷痛E·

活动后或可减轻

50·

瘀血腰痛,治宣选用()

少腹逐瘀汤C·

血府逐瘀汤D·

膈下逐瘀汤E·

51·

下列不是寒湿腰痛特点的是()

腰部冷痛重着B·

腰痛如刺C·

静卧痛不减D·

寒冷阴雨天气加重E·

转侧不利,逐渐加重

52·

腰部隐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治宜选用()

六味地黄丸B·

右归丸C·

清骨散E·

左归丸

53·

腰痛的基本病机为()

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B·

肾精亏虚,腰府失养C·

筋脉痹阻,腰府失养D·

气滞血瘀,不通则痛E·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

54·

下列不是腰痛病因的是()

居处潮湿B·

劳作汗出当风C·

冒雨着凉D·

年老体衰E·

饮食不节

55·

下列哪一经脉不走腰部()

足太阳膀胱经B·

足少阴肾经C·

手少阴心经D·

督脉E·

带脉

56·

指出颤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者,治各不同也”,阐明风寒、热邪、湿痰均可作为病因而生风致颤,此医著为()

《素问》B·

《证治准绳》C·

《医学纲目》D·

《赤水玄珠》E·

《张氏医通》

57·

下列哪项不属颤证的特点()

头摇B·

肢颤C·

肢节拘急D·

不能自制E·

项背强直

58·

下列哪项不是颤证的病因()

年老体虚B·

感受外邪C·

情志过极D·

饮食不节E·

劳逸失当

59·

颤证的基本病机是因何种原因导致筋脉失养()

热极生风B·

肝风内动C·

虚风内动D·

髓海不足E·

阳气虚衰

60·

头摇肢颤,面色恍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薄白滑,脉沉细弱,代表方选用()

人参养荣汤B·

归脾汤D·

地黄饮子E·

大定风珠

61·

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白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方宜选用()

金匮肾气丸B·

参苓白术散D·

62·

颤证各证型,均可适当配伍下列何种药物()

化瘀药B·

祛痰药C·

熄风药D·

清热药E·

滋阴药

63·

某男,66岁,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善忘,神呆,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颤证之()

阳气虚衰证B·

气血亏虚证C·

痰热风动证D·

髓海不足证E·

风阳内动证

64·

某男,68岁,头摇不止,肢麻震颤,头晕目眩,胸腕痞闷,口苦口粘,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证属颤证之()

65·

“颤,摇也;

振,动也;

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疭,其势为缓”,指出颤证与瘛疭有别的是下列何医著()

《张氏医道》

66·

颤证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何者为主()

阴津精血亏虚B·

气虚C·

阳虚D·

气阴两虚E·

气血不足

67·

颤证病理因素之火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为()

外感风热B·

五志过极化火C·

胃热炽盛D·

湿热内蕴E·

感受温毒

68·

颤证患者年高病久,部分患者呈逐年加重倾向,治宜()

运用虫类药物B·

图缓D·

熄风止颤E·

逐邪

69·

颤证病理因素之风是以何者为主()

血虚生风B·

瘀血生风C·

痰热化风D·

阳亢风动E·

阴虚生风

70·

下列不是颤证的证治分类的是何证()

风阳内动证B·

痰热风动证C·

阴虚生风证D·

气血亏虚证E·

阳气虚衰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