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839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5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

《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docx

初三化学最新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篇

酸碱盐—分类题型—实验鉴别题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定液体的pH

B.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催化剂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盐酸,观察现象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羊毛线和涤纶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4.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银

溶于水、过滤

C

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

加盐酸

D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或盐酸

6.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

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溶

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8.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C.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

9.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B.用水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

C.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镁难溶于水)D.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1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2.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较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5.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16.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8.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B.pH试纸C.Na2CO3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19.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Na2SO4、CuSO4、NaClB、NaCl、Na2CO3、Na2SO4

C、FeCl2、NaNO3、Na2SO4D、(NH4)4SO4、NH4Cl、NaCl

20.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D.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21.下表用甲试剂鉴别乙中的两种化肥,难以实现的是()

A

Ca(OH)2

CO(NH2)2、NH4HCO3

B

Ba(NO3)2

KCl、(NH4)2SO4

C

AgNO3

NH4Cl、NH4NO3

D

NaCl

K2SO4、KNO3

22.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Ba(OH)2溶液】

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D.Ca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Ca(OH)2溶液】

23.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氧气与氮气—闻气味B.氯化钠与碳酸钠—用稀盐酸

C.铝与铝合金—比较硬度D.氯化钾与氯化铵—用熟石灰

24.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CO2鉴别NaOH和Ca(OH)2溶液D.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25.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无色气体为O2

B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气体一定为H2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D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烧杯外壁发烫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

26.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CO2与O2

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B

酒精与白醋

闻气味

C[

BaCO3与NaCl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NaOH与Na2CO3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两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1

鉴别试剂2

A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

B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熟石灰

C

氯化铵和氯化钾

硝酸银溶液

熟石灰

D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燃着的木条

澄清石灰水

28.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观察是否澄清

加肥皂水搅拌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加入澄清石灰水

C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加水溶解后加硫酸铜溶液

D

黄铜和黄金

分别滴加硫酸锌溶液

加热后观察颜色

29.某同学欲测定Na2CO₃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₃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30.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而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31.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

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甲:

NaHCO3、稀HCl乙:

NaOHB.甲:

Al、稀H2SO4乙:

Ba(NO3)2溶液

C.甲:

MgO、稀盐酸乙:

AgNO3D.甲:

Cu、稀H2SO4乙:

BaCl2溶液

32.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

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

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3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34.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足量的盐酸中

B.可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C.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D.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35.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36.下面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3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下),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池中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

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图中X可能是氨气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38.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

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

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

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

A.Na2CO3、BaCl2、NaOH、过滤、HCl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OH—

Cl—

SO42-

CO32-

Na+

Ca2+

Mg2+

Ba2+

B.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C.BaCl2、Na2CO3、NaOH、过滤、HCl

D.BaCl2、NaOH、Na2CO3、过滤、HCl

39.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

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40.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检测水中加入固体前后液体的pH

固体不溶解,液体pH几乎没变化

检测盐酸中加入固体前后溶液的pH

固体溶解,无气体放出,溶液pH增大

固体灼烧状态下,通入纯净CO

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

41.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小王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该固体最可能是()

 

A.金属单质B.碱C.盐D.金属氧化物

42.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的实验事实是(  )

 A.向少许CaCO3粉末加人NaOH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 

 B.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 

 C.向2颗蚕豆粒般石灰石固体加人3mL.蒸馏水,滴人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 

 D.向少许CaCO3粉末加人3mL.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

43.下列归纳或类推中,正确的是()

A.将氯化氢和SO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类物质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44.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含有的杂质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向适量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

④取步骤②的滤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

B.杂质一定只含有硫酸钠

C.若步骤②改为滴加硝酸钡溶液,则通过步骤④可以确定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

D.若步骤②改为滴加氯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通过准确测定各步骤中沉淀的质量,可定量分析出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

4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46.取一滤纸条,等间耍沛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人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4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HClCuSO4KNO3Na2SO4

B.FeC!

3HClNaClNaOH

C.CaCl2K2CO3HCl(NH4)2CO3

D.NaNO3Na2SO4HCIH2SO4

48.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常备的化学试剂.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0,表明溶液呈酸性;

③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若确定该溶液为硫酸,能达到目的实验组合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9.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

检测小组

检测结果

甲组

KCl、KNO3、KOH、HCl

乙组

KCl、KNO3、K2CO3、HCl

丙组

KCl、KNO3、K2SO3、KOH

丁组

KCl、KNO3、K2CO3、KOH

其中,检测结果合理的是(  )

A.甲组、乙组  B.丙组、丁组  C.甲组、丙组  D.乙组、丁组

5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51.利用不同物质性质不同区分或分离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方法,下面区分各组物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冰干冰各取一块置于表面皿中,观察有无白雾生成 

B.硬水软水各取50mL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C.生石灰熟石灰各取一药匙分别置于20mL水中,搅拌,测量温度  

D.烧碱纯碱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试夜,观察颜色变化

52.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

无紫红色固体析出

铝不如铜活泼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木条复燃

氧气能支持燃烧

C

将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

CO具有可燃性

D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

溶液温度升高

该反应放热

53.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54.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A.生石灰氯化钠B.碳酸钡硝酸钾C.苏打小苏打D.氯化钠硝酸铵

55.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无水硫酸铜和氯化钠晶体B.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D.用小木条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56.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57.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在准备实验时,甲同学配制了Na2SO4、K2CO3、BaCl2、稀盐酸四种溶液,但没有及时贴标签。

乙同学在使用时为区分四种无色溶液,将溶液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并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①+②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④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③

有气泡冒出

由此推断①、②、③、④依次是()

A.稀盐酸、Na2SO4溶液、K2CO3溶液、BaCl2溶液

B.K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Na2SO4溶液

C.BaCl2溶液、K2CO3溶液、Na2SO4溶液、稀盐酸

D.Na2SO4溶液、BaCl2溶液、K2CO3溶液、稀盐酸

58.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

操作步骤为:

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

得到了如下数据:

试剂1

试剂2温度/℃

溶解后

温度/℃

静置后

温度/℃

试剂3温度/℃

混合后

温度/℃

0.5gNa2CO3

10mLH2O20.0

23.3

20.0

10mLHCl(20%)20.0

23.7

0.5gNaHCO3

10mLH2O20.0

18.5

20.0

10mLHCl(20%)20.0

20.8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59.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B.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C.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D.将浓盐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可证明浓盐酸具有吸水性

6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61.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来鉴别食盐和硝酸铵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D.用酚酖试液鉴别纯碱和烧碱

62.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B.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用熟石灰鉴别铵盐和钾肥D.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6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

64.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A.生石灰氯化钠B.碳酸钡硝酸钾C.苏打小苏打D.氯化钠硝酸铵

6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和稀硫酸(锌粒)

66.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B.用稀盐酸区分铁粉和木碳粉

C.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D.用尝到味道的方法区分厨房厨柜中调味品食盐和蔗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