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592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

《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docx

2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汇总

第一章形意拳的起源

及李洛能对形意拳地贡献

形意拳是我国传统国术中拳的一种,它与太极拳、八卦掌称为中国的三大内家拳。

所谓内家拳就是将道家性命炼养之旨与拳法练习的内功要理融于拳法练习之中,讲究养生、养气、养血、固丹田。

内家拳不惟强健筋骨,并具有一定的佛道家禅理:

上则精神贯顶以养性,下则气达丹田以固命,大则可以强国强种,小则可以祛病延年、健体防身。

内家拳法是按阴阳五行六合七疾八要诸法以成其技,使气血充足丹田,然后内达于五脏,外发于四肢,使血脉贯通,筋骨坚强。

在练拳过程中探讨“以养而练与以练而养。

”使得拳法在练习中“丹田气足充盈,便于内达五脏、外发四肢”,更会在练拳的过程中使“心与意相通”、“意与力相达”、“力与气要相互运济”,使之心、气、力、意相互贯通浑然一体。

久而久之就能做到:

“内外如一,手足相合,动静有常,进退有法,手不虚发,发则必胜!

形意拳,以它的发力迅猛、攻守兼备、舒展大方、刚柔相济、伸缩自如、动静相兼而闻名于世。

它静若处子、动若雷鸣、轻如狸猫、迅如猛虎,特宜于实战。

形意拳象形取意,在内外兼修的基础上,它在“心意诚于内、肢体形于外”,在原【心意六合拳】的基础上改“心”于“形”,它不像一般拳种那样的花哨与漂亮,但它更注重修身养性,注重内在的气、意、力的练习及基本功与基础动作的练习和探讨,求其在练习过程中达到“心催意动、意至力达、力到气发”的武功境界,与“心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气合”等形意拳较深层地练习的要求与体现。

形意拳的基本功是以三体式也就是站桩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又以【五拳】、【十二形】的练习为重点,起落钻翻、含胸拔背、合膝裹胯与叩齿舔舌、气沉丹田是形意拳练习的重点要素。

“外三合”、“内三合”是形意拳外形与内力练习的方式与要素。

它讲究“气从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的硬打硬进的风格,也讲究“ 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足齐到方为真”进攻策略,“打人如走路,看人似蒿草”更是以我为主的作战作风;其实“脚踏中门抢他位,消息全凭后足蹬”的形意谱训才是形意拳真正克敌制胜地根本法蒂。

【五拳】也称为【五行拳】,是按照五行金、水、木、火、土的排列,分别叫作【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并指出劈拳似斧性属金通鼻益肺,钻拳似电属水连耳益肾,崩拳似箭性属木养肝明目,炮拳似炮属火连舌养心,横拳似弹属土通口养脾,也就是说经常练习五行拳对我们的肺、肾、肝、心、脾都有好处。

【十二形】是根据十二种动物龙、虎、猴、马、鼍、鸡、燕、鹞、蛇、骀、鹰、熊的本能与技能,据其形取其意而演化的十二种武学练习方法。

【十二形】一形就是一趟套路,虽然简繁有别,但简有简的好处繁有繁的特点。

【龙形】是表现龙的大开大合,【虎形】是体现虎的发力迅猛,【猴形】是表现猴的轻盈灵巧,【马形】是展现马的刚猛奔放,【鼍形】反映的是我们平常见到在水中一种叫‘剪子股’的小动物在水中轻盈漂浮游动的舒展形态,【鸡形】则是体现鸡的独立之形、欺斗之勇。

【燕形】则是表现燕子其扶摇高翔、灵活速敏,【鹞形】更能表现出它的“束身”之捷、“入林”之巧。

其余【蛇形】、【骀形】、【鹰形】、【熊形】等则更是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表现它们各有绝妙风采。

形意拳除了【五拳】、【十二形】外,另外还有【连环】、【六合】、【八势】、【十二弘捶】、【安身炮】、【杂势捶】【十二形拳】等套路,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连环刀、剑】、【六合枪、棍】等器械套路。

至于形意拳地起源与源流,说法不一。

有的说是始于达摩老祖,还有的说是由岳飞岳武穆所传。

以上两说基本无文字考证,目前有记载地按说应该还得从四百多年前说起。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特别是在明神宗在位期间,明神宗二十五年不上朝致使朝廷昏聩,饥民遍地以致群雄四起。

姬龙峰(隆峰),就是这个时代下背景下出现的英雄人物。

他名际可,字龙峰,生于山西蒲东诸冯里(现属山西永济市尊村)。

姬龙峰(1602--1683)原籍山西洪洞县,祖上明朝初年才迁来蒲州,到姬龙峰父亲姬训时已是第八代了。

蒲州一带西邻黄河、东靠中條山,相传是虞舜故居,自古就是一个武风鼎盛的地方。

姬龙峰先生

姬龙峰生性豪迈好武,年少时时常在村西黄河滩上练武,曾经遇到异人指点,从此手、眼、身、法、步浑然一体,他的大枪的造诣尤为精绝。

晚年破流寇与村西,手歼渠魁。

据说他还当过明朝的总兵,在战场上“纵马提枪,有万夫不当之勇。

”后因世乱朝昏就弃官归田。

明清更迭,他对政事更是厌倦。

于是他便云游名山大川,据说终于终南山获得《岳武穆拳谱》,于是他将枪法、拳法化为一体,终于创成了【心意六合拳法】。

【心意六合拳法】形散万殊,分为前后六合之别,后他又在少林寺住了十年,又吸收了少林寺的龙、蛇、虎、豹、鹤五拳,又把前后六合一势变为十势,真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心意六合拳法】。

【心意六合拳法】其中的精华就是一个“合”字,上下相合、左右相合,内外相合,注意心与意的融贯,奠定了【心意六合拳】的基本本质与内容。

曹继武(1662—1722)是康熙年间的武状元,后来成了姬龙风了的得意门生。

姬龙峰把【心意六合拳】传给了曹继武与儿子姬寿,曹继武又把【心意六合拳】传给了山西的戴龙邦与河南的马学礼(1739—1824)。

戴龙邦(1713—1802)字兴国(也有人称隆邦),山西祁县祁县小韩村人,戴龙邦生于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卒于1802年(清嘉庆七年),戴家为山西祁县历代名门望族。

戴龙邦自幼酷爱武术,长年坚持练功习武,寒暑不辍。

更兼谦虚好学,广交武术名家,青年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武术师。

他常与一拳师相遇,彼之拳法奇异,劲法神妙,深为龙邦羡慕。

经再三恳求,始得拜师学艺,历经二十易寒署,方知该师即为曹公继武,艺成归晋时,曹公赠与龙邦《姬际可自述》和《拳论十法摘要》。

后他到河南省南阳县赊旗镇开设镖局,声名大震。

其为人谦恭豪爽,重义轻利,一诺千金,深受武林拥戴。

经过几十年锲而不舍的钻研,博采众长,集各地武术名家之拳术精华融于一炉,终于编创出具有独特功法的戴氏心意拳。

武术界将他尊为心意拳的开山鼻祖。

其子文量、文雄(乳名大闾、二闾)都是武林高手,特别是文雄,拳术高超,声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戴龙邦在跟得曹继武学得【心意六合拳】后,非常珍惜,除了不断刻苦锻炼钻研以外,对这门武术的传承也显得格外地珍视与珍重,他教授给了他的儿子戴文量、戴文熊及自己子侄,其余外人基本不与相授。

于是便有了“只见戴家打人,不见戴家练拳”的说法。

戴文雄(1778-1874),为戴龙邦先生之次子也有人称其为文熊,生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卒于同治十二年终年九十六岁,他与他父亲戴龙邦相比,他的行为的表现较为开放是冲破戴氏家训,是心意拳向外传播的关键人物。

他从小即随父亲龙邦学艺,常以抱羊、抱牛、抱碌碡、打沙袋练力,十几岁功力过人,因他排行第二,故村人又以“二驴”之名,后来,上了年纪人们尊称:

‘二闾’。

二十岁后,他到河南省鲁山县南门外十家店之一的广盛店经营店业。

一天,当地一恶棍向店里索银五百两,二闾不与,遂与之交手,经几番缠斗终将恶棍制服,从此名声大振。

次年回晋后,又得与兄文量和表兄郭维汉共同对武学悉心探索,加之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练功,终于成为一代名师。

李洛能(1808—1890)名飞羽,字能然,我国著名的武学家,近代形意拳宗师,他于嘉庆12年生于河北省深县。

李洛能当年家乡河北深县窦王庄学得家传长拳,在当时已有了相当地造诣。

闻得山西戴氏【心意六合拳】武功精绝,他竟然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于37岁时远赴山西去学习【心意六合拳】。

原先,有人说李洛能是戴龙邦的弟子,其实戴龙邦于1802年去世,生于1808你37岁来到山西的时间应是1845年。

这时生于1778年的戴文雄年时67岁,戴文雄才是李洛能真正的老师。

李洛能来到山西后,学拳并不是进行的多么顺利。

戴龙邦去世之后由他的儿子文量、文雄主管家中一切事宜,虽然他们较他们的父辈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一般外姓人学拳还是相当不容易,李洛能虽然找过戴家几次,但都被戴家婉言谢绝。

但是,李洛能并没有以此而灰心丧气,在几经周折后自己所带的盘缠几乎就要花尽,学拳的事情一无着落下,据说后来他用所剩的钱租了一间房屋,置置办了一副挑担,每日批发一些菜蔬到市面去叫卖。

但他每天不忘一件事,就是每天先到戴家门口,把一筐新鲜的菜蔬放到戴家门口,然后再去做自己的买卖。

对他的举动一开始戴家根本不买他的帐,但是经不住一来二去他每天依旧的依然坚持,再加经戴文雄悉心观察李洛能是一个非常正派并且是个非常有决心与毅力的人,最后他冲破了家庭不向外姓人教拳的约束,终于答应教授李洛能开始学习【心意六合拳】。

1839年李洛能开始跟戴文雄为师学习【心意六合拳】,也可能刚开始戴文雄对其不是很了解对他教的很慢,两年过去了只教了他一项【劈拳】和半趟【连环】,但李洛能也不贪益,只是每日坚持专心地练习,朝夕不断。

有一年,是戴文雄母亲的八十八岁大寿,戴文雄及其子侄、徒等都来拜寿,席间,戴母叫戴文雄所有子徒对所学地【心意六合拳】各展其能尽情表演。

李洛能也就表演了自己所学的一趟劈拳与半趟连环。

戴母问过戴文雄得知李洛能两年就只学了这些,就对戴文雄说:

“这个人学了两年之久,并不贪益,功夫练得也倒像模像样,看样他也是个忠诚朴厚之人,以后你就好好教他吧!

”戴文雄是个孝子,本对李洛能基本有了好感再加又得母亲面谕,因此尽其所能加以传授。

春去夏来、秋过冬往,在祁县李洛能一练就是十年。

到了他四十七岁,武功大成,每逢与人交手无不随心所欲,手到功成。

他有个考上武进士的好朋友,体力过人,对他的武功頗不心服,又不便开口挑战,有一次走在他身后,趁他不备,两手抓住他,要用力举起,就在那一瞬间,他自己的身体竟然腾空飞起,碰上屋頂才掉下來,而且两脚站得好好的不曾跌倒,自己还以为是邪术,觉得很納悶。

在孙祿堂的《拳意述真》书中曾经說明,这是‘不见不聞的知觉’,就是在拳术上已经到达了所谓‘不知不觉’上乘神化之功。

据他所知,当时世上有三个人到达到这境界,除李洛能之外还有八卦掌的董海川、太极拳的杨露禅,李洛能因此被称為「神拳李能然」。

他除了功夫练到化境之外,对形意拳作了非常大的貢献,首先他吸收了道家的养生观点和思想基础,定三体式為形意拳的基本架勢,确定了【五行拳】的练法,把原有的十大形扩大為十二形,又编【连环】、【八势】等套路,更重要地是把【心意六合拳】改变成为现在的【形意拳】。

他不但把【心意六合拳】发展和改成【形意拳】,而最重要地是李洛能打破了戴家教拳墨守成规教人唯亲的保守做法,大开门庭、广收弟子。

当时的社会,清朝已经非常衰败不但内乱不息,而且帝国主义的大炮已经打到了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白花花的银子流向了外国。

随后,圆明园又被烧,过去自为强大无比天下第一的清朝帝国已遥遥欲坠。

李洛能这时已经认识到,强国必须强民,只有国家人民素质提高了、国家富强了,才能不受外国人的欺负。

武学必须改革,武学如果依然停留在、固步自封的基础上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并且自己也经历过学拳艰难之教训,这更使得他坚定了敞开门庭、广收弟子的坚强决心。

于是,他奔波于山西、河北两省之间,他先后收了山西太谷的车毅斋(1833—1914)、贺运亨(1850—1924)、榆次的李广亨(1859—1934),大兴的宋世荣(1849—1927)、宋世德(1857—1921)(他们后来定居山西) ,河北深县的刘奇兰(1819—1889)、郭云深(1820—1901)、刘元亨(1836—1909)、李占元,安国的张树德,河间的刘晓兰(1821—1906),新安的李镜斋,江苏人白西园,广西南宁人孟志荣以及自己的儿子李太和(1842-1925)等人为徒。

李洛能的弟子有十几人,经查在他的这些弟子中,郭云深、刘奇兰、车毅斋、宋世荣、贺永恒、李广亨、李太和、白西园、刘晓兰、张树德、李占元、刘元亨、扬中壬等十四人都有传人至今。

李洛能弟子多人,也称其有八大弟子,但却以山西的车毅斋、宋世荣、河北的郭云深、刘奇兰四人为最!

他们四人一是:

武功、资历、威望都高于其他弟子;二是:

他的门下的弟子名气、数量及后续传播也都高于其他弟子,目前在全国练习形意拳的人员、质量仍然以他们四家的弟子及人员为众。

李洛能十分重视与武术界地交流,与太极拳、八卦掌、少林寺、武当山都有一定联系,形意拳在武术界声威大震,他的名字也与太极拳的杨露禅、八卦掌的董海川同响中华,形意拳在武术界的地位得到了确立与巩固。

李洛能先生并著有《形意拳谱》在世,在《形意拳谱》中,它陈述形意拳术之史。

由无意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

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为人体所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人体运动得以阴阳消长、生动之功,而得真气生。

李洛能在《形意拳谱》中将形意拳概括为:

劲、艺、法、道。

何为劲也?

李洛能先生解释道:

“起如钢锉,落如钩竿。

”“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这是讲明劲。

“起似伏龙升天,落如霹雳击地。

”“不翻不钻一寸为先,气连心意随时用,打破身式无遮拦”此乃暗劲形迹有无之用也。

到了“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为化劲。

何为艺也?

李洛能介绍:

“一艺求精百倍功,功能云路自然通,摇试看就鹏飞势,才识男儿高也风。

”“不是飞仙体自轻,居然电影令人擎,望他挑拔奇谋势,尽是旁通一气空。

  正如前辈所云:

“不知起落枉伶俐,不知进退枉学艺。

拳经云:

“立法兴平素一样,头顶天,足抓地,先定心,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生,气生绝象,绝象觉明,觉明神气相通,合成一气。

何为道,道乃真也。

他说:

“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行,真行内藏真精神,神藏气内丹道成。

如问真形须求真,要知真形合真象。

真象合来有真诀,真诀合道得彻灵。

”“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

李洛能先生不但为后世留下了形意拳武学高奥神功,同时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字的记载,这在我国的武学史上是值得我们庆幸。

它们的存在为我们后人对于形意拳的研究与探索,都提供了极其方便与成熟地实际与理论根据。

自李洛能之后,在他与他的弟子的努力之下,形意拳传遍了我国的黄河两岸、大江南北,使得形意拳继少林、武当、太极、八卦后又一个被国人认知的拳种,使得形意拳名响于华夏。

特别是在清朝末期,由于郭云深、刘奇兰、车毅斋、宋世荣等人的崛起,使得形意拳在国内名声大震,形意拳几乎成了国内武学的代名词。

后来再经他们的弟子李存义、李奎垣、张占魁、宋铁麟、李复祯、布学宽等人及他们的后人尚云祥、孙禄堂、、韩慕侠等人的横空出世,清末民国初期更使得形意拳在国内独领风骚。

从此,形意拳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各省市繁衍壮大,如今的形意拳不但在我国北方省市发展壮大,就连原先形意拳基本不很涉足地南方省市,现在也有了众多地形意拳练习者。

在五六十年代和后来,国家极力推广广播体操与太极拳,将太极拳由国家专门的专家规定与编制成几个规定套路向全国大力推广,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个学习与练习太极拳热潮。

太极拳由于国家的推广与倡导,特别是

1978年11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使得太极拳练习者在全国范围内大增。

相反,形意拳则没有太极拳那么幸运,得以国家的推广、普及、归纳、定型,有规定的套路与规定。

相关形意拳自李洛能开始,全国各地各家练习者各家练的各家的套路,到现在为止拿形意拳套路最简单的【连环拳】为例,【连环拳】虽然是李洛能一人当初所创与传授,但经过上百年来多个师父的教授下传,目前【连环拳】虽然大同小异但全国没有两家是一个样的,各家练习各家的套路,其余套路更是一家一个样。

形意拳本来就难学难练,练习形意拳非常吃苦,再加观赏性较差,好多人慢慢练了一阵后中途退出者很多!

还有一些从前的形意拳老先生把看得形意拳太重,有意地保留或保守一些得意的形意拳的练法、打法,他们去世之后一致形成失传!

还有好多老拳师几乎没有弟子或者没教弟子,至使好多好的形意拳法流失。

目前,形意拳与太极拳相比,练习形意拳者与练习太极拳者相较,不成正比。

随着改革开放,电影《少林寺》的播放中国整个武术有了一定的起死回生的经过,形意拳也有那逐步被现在的人们认识了解。

好在当时处在中老年的形意拳传人的健在,才使得形意拳自清末之后,又有了一个新生。

特别是经过近几年或近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过我们形意拳界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形意拳不但在内地得到了一定发展,并且形意拳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形意拳已在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俄国、加拿大等地有了大批的爱好者与练习者。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弘扬与发展国粹,先后在我国的北京、山西太原、太谷、运城、山东的济南、河北的深县、安徽的阜阳、湖北的武当山以及香港等地都举行了多次地形意拳比赛与邀请赛。

从这些比赛或者邀请赛中已经看出,李洛能他的形意拳与山西戴氏所传所练的【戴氏心意六合拳】,不论在架势和风格上都已有了众多的不同之处。

在桩功与套路开势上,戴氏是蹲猴式,李氏是三体式。

  在套路上,戴氏的五行拳、十形拳与李氏的五行拳、十二形拳,练法大不相同。

戴氏的“闸势”等套路,李氏没有;李氏的“杂式棰”、“挨身炮”等,戴氏没有。

在操练动作上,戴氏“架势低矮”,“身体伸缩幅度大”,“手脚不远出”。

李氏是低势大架,拳势舒畅,全身合一,手脚能伸多长伸多长,只是不能直。

形意拳虽然各地的练法、套路有所不一样,但形意拳较与心意六合拳相比已有了极大地改进,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而戴氏心意六合拳却基本仍然停留在原先的基础上。

这都表明了是李洛能在【心意六合拳】地基础上,丰富、发展而创造了【形意拳】并把它推向了各地,甚至可以说是因为有了他,才真正有了【形意拳】。

也是他把我国的一科武学推向了另一个较高的层次,把【形意拳】从山西推向了全国及世界,可以肯定地说:

“没有李洛能就没有形意拳的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