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387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地区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年2月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项目与建设单位背景

第三章项目发展工作基础与优势条件

第四章产品方案及销售方式

第五章经营策略

第六章项目建设

第七章主要技术方案与指标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第九章劳动保护、安全防护与生产卫生

第十章项目组织、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产品收入和成本测算

第十四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

第十六章项目的实施与保证措施

第十七章结论

第十八章附件

1、预算书

2、编制单位资质证明

3、荣县府办函【2008】54号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

(二)建设单位

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三)产业化企业

企业名称:

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注册地址:

四川荣县荣州大道一段295——36号

法定代表人: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金:

500万元人民币

二、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

(一)《中国畜牧“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国务院《中国食品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三)《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四)《四川省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五)《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

(六)《自贡市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七)蒋巨峰省长关于四川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批示。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主要为:

项目提出的依据与背景,建设有利条件,经营规划,产品方案,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技术方案,企业的劳动组织,环保设计,经济效益分析、评估,结论。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牛肉营养作用的认识,牛肉消耗的需求逐渐增加,而现今市场上供应的牛肉,大多源于老残牛及淘汰牛,对中高档优质牛肉的需求基本上还依赖进口来满足。

肉牛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才为“起步阶段”,四川是我国的养牛大省之一,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肉牛业的丰富资源。

《中国畜牧“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养牛业:

一是要加强养牛基地建设,增加良种牛数量,提高整体生产水平;二是发展养牛业产业化。

四川各级政府将大力发展肉牛业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突破口,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四川省自然生态条件良好,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坡3.3亿亩,人工种植牧草100万公顷,农作物秸秆6000万吨,以及大量的酒糟等加工副产物;现黄牛存栏488.24万头,屠宰牛287.23万头,产牛肉49.4万吨,牛肉加工大中型企业有10家,有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四川农业大学作技术依托,这为我省发展肉牛业、实施肉牛现代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四川省人均牛肉占有量为3.3Kg,低于全国5.47Kg的平均水平,2006年,四川省人均牛肉占有量为5.74Kg;近2年来,四川牛肉消费以72%的速度增加,因而,四川发展现代肉牛业市场有了广阔的空间。

自贡市为四川典型丘区农业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难度较大。

但是,自贡市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丰富,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红苕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据测算,全市玉米秸杆60000万公斤,稻草60000万公斤,苕藤36000万公斤,除苕藤有部分用作生猪饲料外,其余大部分未被利用,大小酿酒厂200余家。

粗略估计,全市有可用秸杆10亿公斤,酒糟15万吨,理论上可养殖肉牛40万头。

位于自贡市荣县的“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以肉牛养殖和牛肉加工为主的新建农业产业化企业,建设规模为:

养殖优质基础母牛10000头,辐射拉动农村养殖优质基础母牛20000头,年屠宰加工肉牛3万头;另外,自贡市还有两家著名的传统“火边子”牛肉加工企业,其加工能力达5万头/年。

目前,自贡市加工企业的牛肉制品市场竞争力强,仅能满足订单的1/3,这些优越的条件为自贡市发展现代肉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实施按照“企业主体、产业布局、工程模式、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集成相关资源优势,创新有效运作机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开展现代肉牛业优质高效养殖与产业化开发,构建四川,尤其是自贡地区肉牛业生产技术推广新体系和产业化生产模式,提升肉牛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肉牛传统养殖技术升级,推动肉牛业由传统数量型向现代质量效益型发展,提高肉牛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增强自贡地区肉牛业整体实力和牛肉制品市场竞争力,使自贡地区肉牛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技术得到较大的提高。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之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标杆,为全省现代肉牛业发展积累经验。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落实蒋巨峰省长针对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提出的“四化”指示,提高四川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项目由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荣县畜牧局实施。

经营策略按照“建立示范区、农户分散饲养、统一繁育改良、统一服务、集中育肥、滚动发展”进行经营,肉牛饲养以“公司+基地+服务场+农户”,产销、牧工贸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公司组织集中育肥和销售,组织育种改良及技术培训等。

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优质育肥饲料、添加剂,实行“标准化”统一生产,并提供贷款担保。

公司与农户以经济(技术)合同形式建立经营关系,保护农户繁殖肉牛生产的积极性,保证出栏牛的收购。

项目建设地为自贡市荣县的乐德、古佳、古文、正紫、东佳、金花、于佳、长山、保华、东兴等10个乡镇,建设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

包括:

建设种母牛繁育基地、乐德镇种母牛繁育中心示范基地,经过3年时间,建设四川南部丘区最大的良种肉牛繁育和育肥基地,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租用土地1150亩,发展优质母牛1万头,建设10个年出栏优质育肥肉牛共计3万头的肉牛集中育肥基地,辐射拉动农民养殖优质基础母牛2万头,发动农民建设人工牧草基地3万亩,最终形成存栏3万头母牛的优质肉牛繁育基地和年产优质肉牛2.5万头的规模。

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土地50亩,建设肉牛技术研究中心和年产20万吨的肉牛专用饲料加工厂。

本项目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肉牛养殖基地建设,第二部分为牛肉深加工建设。

第一部分: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工程:

2008年1月至12月实施,租用土地258亩,建设养殖3000头母牛的养殖场,引进能繁母牛3000头,购买土地20亩建设肉牛技术研究中心,发动农户种植牧草3000亩。

第二期工程:

2009年1月至12月,租用土地747亩,建设养殖7000头母牛的养殖场和5个肉牛集中育肥小区,引进能繁母牛7000头,购买土地30亩建设年产20万吨肉牛专用饲料加工厂,发展农户养殖优质母牛0.5万头,发动农户种植牧草12000亩。

第三期工程: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租用土地145亩,建设5个肉牛集中育肥小区,发展农户养殖优质母牛1.5万头,发动农户种植牧草15000亩。

第二部分:

牛肉深加工建设,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购买土地200亩,建设年屠宰3万头肉牛的屠宰车间和加工7200吨牛肉的深加工厂。

本报告只涉及第一部分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现代肉牛良种扩繁基地、肉牛育肥小区、肉牛研究中心和肉牛专用饲料加工厂由公司建设,农户养殖基地和牧草基地由公司与荣县人民政府合作建设,肉牛育肥小区在乐德、古佳、古文、保华、长山等乡镇选择牛源集中、交通发达地带建设。

公司项目建设总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524040m2,建筑设计依据《畜禽饲养场设计要点和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选择西杂牛、秦川牛等作为基础母牛群,采用安格斯、皮埃蒙特牛等优良肉牛冻精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采用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繁殖犊牛;育肥过程采用优质牧草种植技术、青粗饲料调制处理技术、“架子牛”育肥技术、持续育肥技术等育肥肉牛,育肥牛日粮配制应用蛋白降解-非降解体系和瘤胃代谢调控技术。

肉牛养殖和育肥场环境状况条件良好,满足建场(厂)的环境条件要求。

对污染源的治理采用干湿分离,牛粪经发酵处理后用于草场或农作物肥料,或用于生产食用菌;育肥场建污水处理站,牛尿和污水采用成套污水处理设备和方案进行处理,日处理污水能力200立方米/场,经处理后的水达到当地排放标准,本项目育肥场的污水经治理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按照有关规范设计,项目能达到安全生产,育肥场着重防疫、粪便处理。

四川公司负责本项目的经营与管理。

项目总定员430人,技术人员分别送到有关院校和劳动部门培训,技术工人、养殖户由肉牛科技培训中心培训。

据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6499.7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399.76万元,无形及递延资产投资1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0万元,分别占总投资的93.33%、0.61%和6.06%。

资金来源:

(一)公司自筹资金8332.81万元,占总投资的50.51%。

(二)申请省、市项目资金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8.18%。

(三)申请银行贷款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24.24%。

(四)农民自筹资金1166.95万元,占总投资的7.07%。

本项目财务状况分析表明项目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各项投资指标均高于行业和社会投资基准收益率,贷款偿还能力强,资产负债合理,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

项目完成达正常生产年后,直接经济效益:

年销售收入35300万元,上缴所得税1762.96万元,税后利润5288.87万元;项目年投资利税率为42.74%,投资利润率为32.05%;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4.04年(含三年建设期);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i=20%)5.02年(含三年建设期);项目财务净现值12495.47万元(i=20%);项目内部收益率为44.23%,发展了农村经济,年新增社会产值15350万元。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符合四川省畜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化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了丘区资源,系建设贸工牧一体化经营集团项目。

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建设条件良好,产品规划档次高,产品附加值高,销售方式可靠,工程技术方案先进可行,建设规模合理。

项目建设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批准建设。

项目达产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年出栏育肥牛3万头;销售收入35300万元;

销售配合饲料20万吨;上缴所得税1762.96万元;

育肥牛出栏体重500千克;税后利润5288.87万元;

育肥期日增重1500克;社会效益15350万元。

 

第二章项目与建设单位背景

一、项目建设目的意义与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注重追求食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牛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牛处于动物生态链的最前端,所需饲料主要为粮食作物秸秆和牧草,较少污染,对人体危害较少,所以,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牛肉食品价格一路上扬,据2006年底国家农业部发布的消息,牛肉价格继续上涨,均价达到19.2元/公斤,比2005年的17.81元/公斤上涨1.39元,同比上涨7.8%,后期牛羊肉价格还将稳步上涨,而且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牛肉对禽肉的消费替代,预计其价格仍将上涨。

另外,牛肉通过加工,无病原菌和病毒存在,消除了人们消费的恐惧,国际、国内市场对牛肉制品的消费需求倍增。

目前,省内各牛肉加工企业的生产量只能满足市场订单的30%,这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项目的实施是解决自贡肉牛业发展存在问题的需要

自贡肉牛业在“十五”期间得到大力的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肉牛品种改良面不大、生长速度较低,牛肉加工原料不足;

2、缺乏适合肉牛养殖的优质牧草;

3、养殖模式不合理,目前90%养殖为散户,不利于标准化养殖,养殖效率低;

4、牛肉制品加工技术相对国际同行落后以及肉制品种类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由于牛养殖具有周期长的特点,投入较高,肉牛发展过程中农户、政府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二)项目的实施是发展自贡地区牛肉制品加工业的需要

上述问题的出现,严重滞后了自贡肉牛业的发展,自贡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意识到发展现代肉牛业势在必行,现在已将肉牛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加大了对肉牛养殖的投入。

当地肉牛养殖和牛肉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对自贡肉牛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过项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实现传统养殖业向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发展的现代养殖业转变的跨越,以及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发展自贡市牛肉制品加工业的需要。

本项目完成后,能有效推进自贡市现代肉牛基地建设,有效地确保自贡市牛肉制品加工企业所需优质、安全的肉源,使肉牛养殖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保证肉牛养殖农户的利益,促进自贡市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三)项目的实施是调整自贡市畜牧结构的需要

自贡市以生猪为主的耗粮型牲畜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全市畜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一方面,饲料价格较高,畜禽食粮生产成本高,经营者利润微薄,且市场风险大;另一方面,草食牲畜价格一直坚挺,但生产潜力没有得到挖掘,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不到更快提高。

在畜牧业生产上,要求采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方针,努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

肉牛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投资见效快,养殖效益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有利于全市畜牧结构的调整。

(四)实施现代肉牛业优质高效生产与产业化示范是自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体现在: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据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全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超过600元,约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30%,一些畜牧业发达地区,畜牧业现金收入已占到农民现金收入的50%左右,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不难看出,畜牧业是农村的重中之重的产业。

因此,要建设新农村,就要大力发展畜牧业,而畜牧业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还有待加强。

在发达国家,肉牛养殖业在畜牧业中拥有30%以上的比例,是发展高效节约型畜牧业的首选。

但是,目前在全国尤其在四川,肉牛养殖业的比重过低,而四川肉牛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

因此,实施自贡市现代肉牛业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对于提高自贡市肉牛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自贡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从2006年自贡饲养肉牛的产肉水平看,平均胴体重仅170公斤/头。

实施该项目后,将饲养肉牛的平均胴体重提高到220公斤,饲养一头肉牛每年可实现增收3600元,提高加工环节利润10%以上,同时,还可推动牧草种植、饲料加工以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项目的实施是自贡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人口增长对耕地和粮食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养牛能将大量人畜等单胃动物不能直接食用的青粗饲料,换取更多的优质动物蛋白。

牛是卷草型食草动物,不破坏草场植被生态。

而肉牛是以舍饲为主,能充分利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生产动物蛋白质。

饲养肉牛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并结合长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又有利于减少秸秆处理难度和焚烧秸秆污染环境问题。

肉牛一身都是宝,自身经济价值很高,除产肉的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带动牛肉、牛皮的深加工,粪污处理带动有机肥生产、食用菌种植、特色蔬菜种植等,将拉长农产品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项目的实施对推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肉牛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贡市是四川省肉牛传统加工地,因此,在自贡地区建设现代肉牛业优质高效生产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解决自贡乃至四川省肉牛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从而形成四川肉牛业发展的突破口,为全省肉牛业健康发展积累经验,成为四川乃至西南重要的肉牛业示范区,对推动我省现代肉牛业的快速发展,可起到示范与带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西南农业区肉牛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项目承担单位背景

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以肉牛养殖和牛肉加工、饲料生产为主的新建农业产业化企业。

公司为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董事会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各股东派出董事组成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经营决策,股东按照股金比例承担经营风险和分配股利。

公司设行政部、企划部、经营部、财务部等四个办事机构和肉牛科技培训及产品研发中心、饲料厂、中心示范场和牛肉加工厂等四个生产部门。

公司计划经过3年时间,建设四川南部丘区最大的良种肉牛繁育和育肥基地,总投资16499.76万元,租用土地1150亩,发展优质母牛1万头,建设10个年出栏优质育肥肉牛共计3万头的肉牛集中育肥基地,辐射拉动农民养殖优质基础母牛2万头,发动农民建设人工牧草基地3万亩,最终形成存栏3万头母牛的优质肉牛繁育基地,年产优质肉牛2.5万头的规模。

购买土地50亩,建设肉牛技术研究中心和年产20万吨的肉牛专用饲料加工厂。

公司按照“建立示范区、农户分散饲养、统一繁育改良、统一服务、集中育肥、滚动发展”的策略进行经营,肉牛饲养以“公司+基地+服务场+农户”,产、运、销,牧、工、贸为一体的经营模式,组织集中育肥、销售、育种改良及技术培训,打造“产—运—销”产业链。

公司建设完成后,将有效推进自贡市现代肉牛基地建设,确保自贡市牛肉制品加工企业所需优质、安全的肉源,使肉牛养殖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保证肉牛养殖农户的利益,促进自贡市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三、技术依托单位

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理、工、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12个学院,1个分校(位于都江堰市),1个研究生院,4个研究所,2个省级研究中心,58个本科专业,5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12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在职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50余人,硕士、博士导师31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杰出高级专家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8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已取得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2项,其中,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4项,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5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9项。

校地、校企合作广泛,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以推广转化,已创社会经济效益370多亿元。

与项目有关的学科包括畜牧学、动物医学、草学,他们都是省属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位点,其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是国家一级博士学位学科授位点、博士后流动站、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单位。

现有从事动物育种与繁殖、饲养管理、动物医学、牧草生产等方面的高级专家26人,绝大部分为博士,先后到美国、德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从事相关领域的研修工作,都在相关领域的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均主持和主研过国家、省的重大科技项目。

近年来,国内外发表论文、论著1200多篇(著),其理论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肉牛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能充分满足项目所需。

 

第三章项目发展工作基础与优势条件

一、自贡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发展肉牛业是实施自贡市现代肉牛业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领导保证自贡市、县(区)、乡镇党委、政府把发展肉牛业作为农村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强化宣传,全党动员,全民出击,在机制创新、政策扶持、目标管理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的成效和制度,为肉牛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实施本项目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证。

二、生态环境好,适合种草养肉牛自贡肉牛业带雨量充沛、植被率高,生态环境优良。

全市幅员面积4372.6k㎡,森林覆盖率17.75%。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产无公害牛肉及绿色牛肉制品提供了生态条件,以其生态种草、生态养牛、无公害牛肉、绿色牛肉制品加工的“生态概念”,将大大推进龙头企业“概念营销”战略的实施。

三、有丰富的饲草资源立草为业,草畜配套,是发展肉牛业的必备条件。

自贡境内坝丘兼备,畜草资源丰富,非常利于发展肉牛养殖业,是四川省粮食主产区之一,玉米、水稻、红苕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红苕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据测算,全市玉米秸杆60000万公斤,稻草60000万公斤,苕藤36000万公斤,粗略估计,全市有10亿公斤可利用秸杆,除苕藤有部分用于生猪饲料外,其余大部分未被利用,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草面积将不断增大,理论上可养殖肉牛40万头。

四、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强劲自贡市已成功走出了“秸杆、种草养肉牛、公司加农户”的肉牛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自贡“火边子”牛肉加工项目的实施,大力开发肉牛养殖的关键技术和先进加工工艺。

一是研究肉牛饲养技术。

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已研究肉牛快速育肥技术、酒糟育肥牛技术、作物秸秆育肥肉牛技术,养殖效益比过去提高80%以上,突破了养殖肉牛不赚钱的技术难关;二是合作开发生物饲料,大大提高肉牛养殖的饲料报酬率,粗饲料的利用效率将提高8.9%,这项技术的推广运用将大大降低肉牛养殖成本;三是建设肉牛养殖小区。

四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针对肉牛养殖出现的诸多问题,投资建设规模化集中肉牛养殖小区,邀请农民到养殖小区代养肉牛,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提供育肥架子牛,提供饲料,提供育肥技术配方,集中解决农户饲养肉牛缺资金、缺技术的问题,同时,通过小区发展,解决肉牛养殖的标准化问题、牛源流失问题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农民通过肉牛养殖增重获得饲养报酬,这种模式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养殖肉牛的生产积极性。

五、生产技术服务配套体系有一定基础自贡市是农业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点,该工程的实施和完成为项目区域内建立了较完善的动物疫病预防硬件和软件设施,这为预防肉牛重大疫病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全市具有完善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达1200多名,市、区县畜牧局有畜牧站、兽医站、科教站、饲草饲料站、兽医诊断室等机构,还专门设置了肉牛业发展办公室,负责管理肉牛业生产。

已基本形成繁殖配种、疫病防治、技术服务等肉牛发展的综合性生产技术服务体系。

同时与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有广泛、紧密的联系,是自贡市肉牛业发展的技术依托单位。

六、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自贡饲养肉牛历史悠久,在牛舍建设、繁殖育种、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肉制品加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近几年来,实施了种草养畜、黄牛品种改良、防疫体系建设等项目,这些工作为本项目实施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

 

第四章产品方案及销售方式

 

一、产品方案

(一)育肥牛品种(系)

1、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鲁西黄牛、秦川牛的纯种;

2、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等优良品种改良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

(二)肉牛规格

1、生产白牛肉用的3月龄育肥犊牛;

2、生产红牛肉用的19月龄内育肥牛;

3、1.5~2.5岁的育肥牛。

(三)肉牛新品系

培育肉牛新品系,创自贡优质肉牛品牌。

(四)肉牛饲料规格

每代40公斤的配合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