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384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docx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8699

百色职业学院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分析

有色金属产业作为国家调整和振兴的十大产业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原材料产业之一,具有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大等特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竞相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增加有色金属的战略储备。

有色金属冶金正在向“节能降耗、改善环保;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钢铁冶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发展,高新技术、高新材料不断出现和使用。

有色金属现代化急需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熟练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区域背景分析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较大,以有色金属矿藏最富有,素称“有色金属之乡”,是中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发展千亿元支柱产业及重点工业产业实施方案》的实施,将使广西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广西的矿产资源品位较高,质量较好,分布比较集中。

在已探明的矿产产地中,按各类矿产储量规模分,属大型的126处,中型的261处。

其中,以锡矿为主的多种有色金属,主要集中在南丹县的大厂矿区,占广西总储量的67.5%;平果铝土矿占广西铝储量的78%以上;宁明膨润土是全国罕见的特大膨润土矿。

广西矿产分布集中,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开采。

广西打算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成为国际竞争力强、对国际市场具备一定调控能力的产业。

百色铝工业经过20年发展,到2010年底,形成了平果、德保、靖西3个铝生产基地、田东1个铝配套产业基地、百色1个铝业产学研基地的“3+2”空间布局,实现铝土矿开采1200万吨、氧化铝620万吨、电解铝82万吨、铝材加工73万吨以及碳素60万吨、烧碱2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

今年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广西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批复设立广西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这标志我区“千亿元铝产业工程”将突破瓶颈,迎来新的建设热潮。

方案要求到2015年,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实现氧化铝产能控制在800万吨以内、液态铝产能超过200万吨、铝深加工产能超过200万吨、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目标。

同时要求氧化铝综合能耗、电解铝综合电耗、铝加工综合能耗、灰渣综合利用率、矿山土地复垦率等生态指标,不仅优于铝行业准入条件,而且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3、人才需求背景分析

有色金属的新发展,关键在人才。

冶金工程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条件比较艰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一般都选择业主、设计、监理单位,而不愿意去施工单位。

此外,大专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课程较本科生多,毕业后具有动手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特点。

在这种形势下,各个冶金施工企业都把吸收大专毕业生作为解决当前企业人才缺乏,改善职工队伍结构的重要途径。

因此,有色冶金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必将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而广西是有色金属大省,自治区对有色金属产业的重点建设,每年就需要大批专业人才。

尤其是百色市,自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广西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后,百色“千亿元铝产业工程”将进入发展快车道,先期建设投产的氧化铝、电解铝生产企业及其它有色金属生产项目将逐步投产、达产,对应用型技能型的有色金属冶金一线生产员工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为此类毕业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就业市场。

二、专业建设基础

1、专业基本情况

百色职业学院于2006年创建,位于红色旅游胜地百色市,傍依省级名胜风景区澄碧湖,具有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

学院是国务院扶贫办在广西设立的唯一一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是广西大石山区特困村屯贫困家庭子女唯一的职业教育工程培训基地;是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劳动力培训品牌基地;是百色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是共青团百色市委就业创业培训基地。

学院坚持“面向市场办专业、面向岗位设课程、面向实践抓教学、面向企业设基地、面向需求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培养与就业市场“零距离”对接的人才,架设既通向各种就业岗位,又通向各层次学历教育的立交桥。

强化实践教学,拓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逐步实现由消费性实习向效益性实习转化。

努力建立融学习技能、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与课程体系。

材料工程技术(有色金属冶金方向)专业是自我校成立之初就设有的专业,自2006年到2011年,已有五届高职高专生,毕业生人数536人;现本专业在校生人数150人。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有比较完整的实验实训设施,主要实训基地有4个,实验室有4个。

2、专业优势与特色

(1)发挥行业优势,打造特色专业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原材料产业之一,正在实现由传统模式向低碳化、可持续发展化方向的转变,有色金属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广西是有色金属大省,有色金属产业是自治区重点打造的14个千亿元产业之一,且百色是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正是以自治区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重点需求为指导,确立“立足市场、面向社会、服务区域”的原则,依托有色金属行业,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专业建设思路。

(2)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

依托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与本地区域内企业如广西德保华银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力争形成“技术平台宽阔、职业岗位明确、教学与生产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们先后与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广西银海铝业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具有充足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了学生的“顶岗实习”,促进了“零距离”人才的培养。

三、专业建设理念和目标

1、建设理念

材料工程技术(有色金属冶金方向)是以培养有色金属冶金领域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氧化铝、电解铝及其他有色金属冶炼生产操作能力,能从事氧化铝、电解铝及其他有色金属冶炼生产操作、设备管理及维修和以冶金、材料检验、资源加工等行业等工作。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其专业所必须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优秀蓝领的基础。

因此,在办学实践中,本专业力求形成“技术平台宽阔,职业岗位明确,教学与生产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

2、建设目标

本专业建设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市场办专业、面向岗位设课程、面向实践抓教学、面向企业设基地、面向需求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服务行业企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为行业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服务为根本任务;以适应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按照理念超前、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质量第一的要求,努力把材料工程技术(有色金属冶金方向)专业建设成为在办学思想、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当地一流、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

四、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具体措施

(一)完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推进专业实体化

通过地方政府的推动,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领导、专家和技术权威组成的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以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为平台,制订校企合作共建、共管专业的运行管理制度,通过校企人员互聘、科研合作、企业员工技术培训、顶岗实习、等方式来实现专业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和深度融合,以保证校企合作的持续、稳定、深入、和谐的发展,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深度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实体化,增强专业活力。

(1)加强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将本市骨干企业纳入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修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章程和内部管理规定,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机构与职责,明确各委员的权利与义务。

定期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交流活动,组织委员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科技合作、新技术推广、科技论坛、对口考察等活动,为委员之间创造合作、发展的机会,使委员之间在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质性合作。

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联谊会、协作会、洽谈会、信息通报会和经验交流会等,为委员单位提供国内外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2)完善校企合作相关保障制度,推进专业实体化建设

通过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和校企合作工作专门委员会协调使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推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兼具生产、技术研发和技能培训等功能的专业实体形成。

①在教师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教师互兼互聘、课程开发、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共建等方面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形成专业实体自主运行机制;制定校企合作中关于学生顶岗实习报酬、工伤保险等相关文件、协议,根据企业生产运行特点和岗位阶段性用人需求,结合学生职业技能岗位轮训和顶岗实习要求,实行灵活的分段式和多学期教学组织模式,建立完善的教学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全面落实校内、外教学环节,不断完善专业实体的教学服务能力;

②坚持人才培养第一的原则,通过承担合作企业的生产任务,发挥专业实体的生产经营功能,促进教育教学与产品生产紧密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努力做到“师生员工化,实训生产化”;

③组织精干力量与合作企业开展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开展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逐步形成校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机制,发挥专业实体的技术研发功能;

④建立企业员工培训制度,依托学院内的技能鉴定所,组织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在职技术人员培训考证、在职学位进修,使学校成为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的人力资源的供应单位、在岗职工的培训中心和下岗、转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基地,增强专业实体面向社会服务的能力;

⑤建立并实施诚信管理制度,建立学生、企业诚信档案,为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提供参考;实行学生就业专业实体负责制,形成人人参与教学改革、事事关注学生就业的动力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断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继续推行“4+1+1”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研究确定材料工程技术(有色金属冶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知识与能力结构、教学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按照专业设置标准、专业评估标准,进行材料工程技术(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职业岗位分析、专业课程开发、教学计划论证、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及教材改革,确立鲜明的办学特色。

(1)突出技能培养,将连续大型工业化生产仿真教学引入课堂,实践教学贯穿始终。

在每一学年,均安排一定时间的实验、实训、现场教学或实习,并将有色冶金操作仿真教学引入课堂,保证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培养贯穿始终,体现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思想,从教学组织上夯实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

(2)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以实践技能为主线考核。

尽量把课程设置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增加技能考核的比重。

(3)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保证毕业生高就业率。

追踪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应情况和发展后劲,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4)努力构建“技术平台宽阔,职业岗位明确,教学与生产对接”的校企合作办学方式,进一步研究、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5)积极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完成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编写。

(6)做好实验室、实训场地建设工作。

与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实训场地,完善与企业的合作,优化利用企业资源的人才培养机制。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通过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对年青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尽快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对所有专业教师每年安排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实践。

(8)采取得力措施,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探索和实践,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社会适应性更强。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1.现状

材料工程技术(有色金属冶金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根据区域铝行业人才需求而制定,突出铝行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建设,本专业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包含基本素质能力、专业能力、操作能力三大模块,基本体现了“懂操作、精业务、会管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

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培养行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特色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专业以分析化学、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热工测量与仪器、氧化铝生产工艺、电解铝生产工艺与设备、化学实验技术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在主干课程中,氧化铝生产工艺和化学实验技术是两门极具有代表性课程。

这两门课程不仅具有严谨的理论体系,而且与实际行业职业岗位联系紧密,是学生今后从事行业实践的基础。

同时本专业教师在“氧化铝生产工艺”、“化学实验技术”等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较多的探索工作,且化学实验技术已申报校级精品建设课程。

为此,本专业将以“氧化铝生产工艺”、“化学实验技术”这两门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本着“知识够用为度、加强实践环节、突出技能培养”的原则,立足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及课程建设。

2.课程建设目标

以“氧化铝生产工艺”、“化学实验技术”建设为龙头,坚持以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贴近;建立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体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材料工程技术(有色金属冶金方向)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结构。

3.课程建设思路及措施

(1)优化课程内容

今后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本着“知识够用为度、加强实践环节、突出技能培养”的原则,抓好课程内容体系、逻辑关系和应用价值三者的联系。

结合教师的工作情况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把新技术、新成果、产业科技资料引入课程教学中,既可使学习过程直观、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必备的操作技能的能力。

(2)构建“任务+情景”的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以“氧化铝生产工艺”、“化学实验技术”为代表,结合工学结合的特点,以专业的核心技能和双证书技能为基础构建该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理论够用为度、加强实践环节、突出技能培养”为原则,构建基于“课程工艺化,教学情景化,目标职业化”的“任务+情景”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3)探索任务指导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专业将以“氧化铝生产工艺”、“化学实验技术”为先导,将两门课程开发为任务驱动性教学课程、并探索任务指导教学方法,建立和完善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资料和平台,逐步形成以任务指导教学与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并适时推广到其它课程,形成特色。

(4)建设精品课程

在今后几年中,本专业要对“氧化铝生产工艺”、“化学实验技术”、“电解铝生产工艺与设备”、“分析化学”等一些特色和优势课程的讲义和成果进行整理,编写成校本教材。

同时积极编写习题集等教学参考资料和专业实验教材。

到2013年力争将两门课程建设成为校级或区级精品课程。

发表科研论文10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5篇以上,科研课题2至3项,其中校企合作课题1至2项以上。

(四)师资队伍建设

1、现状

本专业有在职教师近2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讲师11人,工程师3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8%,45岁以下的教师居多,是一支人员结构比较合理和富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团队。

但本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建设目标

3年内遵循“引进、培养、聘请”并举的工作思路,以“靠事业和政策吸引人、靠工作和环境培养人”为工作目标,建设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高、学术造诣深、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

至2013年,师资总人数达到26名,其中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达到80%;硕士以上学历达到50%。

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3、建设思路及措施

通过积极引进、进修培训、企业挂职、联合培养和在岗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工程创新能力,打造一只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引进人才。

从区内外重点高校、科研单位、大型国企等引进学术水平高、工程开发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2)建立青年教师校企联合培养制度

目前青年教师,包括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他们的经历主要是从学校与学校,很少经过行业实践煅练,行业实践能力比较差,从而也影响了高职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此,我们将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青年教师的校企挂职锻炼制度,除了在校内参与实验及实训教学外,鼓励青年教师在经验丰富的企业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提高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做一体化的能力。

(3)实施师资培养计划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类创新平台,通过“攀登工程”和“培育工程”,实施师资培养计划,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科研团队。

(4)加强校企交流

鼓励和支持学院教师开展校企科研合作,发展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交流合作,开拓教师的视野,活跃学校的人才培养氛围。

不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和能工巧匠来院讲学,推进高水平的合作研究。

尤其是要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合作交流,紧密跟踪行业生产新技术前沿。

增强专业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培养的有效性,重点或优先资助入选区和学校各类人才计划的优秀人才及其团队成员、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的骨干人才,推进校企交流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

(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现状

实践教学为学生技能培养和顶岗实习创造条件,实践教学包括两部分,一是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基础技能培训;二是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各类实习。

实验教学和基础技能培训主要由校内实训基地承担,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场所。

但还存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

(2)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不稳定;(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4)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够完善;(5)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标准。

2、建设目标

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思路、模式、方法和措施,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此推动地方经济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广西重点发展“14+4”千亿元产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坚持“面向市场办专业、面向岗位设课程、面向实践抓教学、面向企业设基地、面向需求育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应用为目的,以技能培养为本位,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广西经济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动手能力培养的思路,基本建立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框架体系、实现途径及实现平台,建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整个体系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思想,体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不断线、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不断线、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不断线的主导思想。

3、建设思路及措施

本专业今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改革。

(1)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类实验所用设备、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基本性能,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设计能力。

实验类型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

(2)构建以“四模块”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技能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的确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思想的转变、体制的改变、机制的创新等诸多环节。

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实践教学目标上,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核心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职业技能四大模块。

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特点,循序渐进、由单一到综合,贯穿全学程的纵向体系。

①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训练是实践的初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理论教学建立感性认识,打下良好基础。

②专业技能:

是指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

③综合技能:

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具体承担基于专业和职业岗位的综合应用实践和毕业实践。

④职业技能:

具有从事某一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大力推行学生“双证书”制度,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一个工种的职业鉴定。

推行“双证书”制度,有利于培养适用对路的人才,使培养的人才工作适应期短,上手快,一毕业就能上岗,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4、创建实践教学平台

(1)加强校内基地的建设

利用专业实验室的优势,不断总结经验,蓄积力量,在争取学校投入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外来资金,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努力把实践教学基地建成教学实践园、科学实验园和高新技术示范园。

(2)加强校外基地的建设

校外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主渠道,通过校外基地的实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

本专业与广西德保华银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同建立了合作协议。

目前学院已有4个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学院校外实训基地。

让学生接受企业的氛围熏陶,让学生了解专业对口企业的生产过程。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实习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既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得到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的锻炼。

本专业今后要主动寻求与区内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践基地。

使校企合作从单纯提供场地深入到共同制定培养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和实现课程教学,探索工学交替、车间进课堂、教学科研成果应用实际生产等校企合作新模式,强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3)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实践教学队伍

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实验实践教师队伍评价与激励机制,逐步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和实践教学工作,同时聘请企业中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实验实践教学队伍。

五、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

实施专业项目责任及课程责任教学团队制度,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有了明确的责任人,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管理办法,制定和完善考核制度。

2.经费保障

投入资金总计231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220万元,地方财政6万元,行业企业1万,院校自筹4万元。

学校对专业与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逐年稳步增长;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加强对各建设项目教学资源的成本核算。

3.组织保障

充实和完善由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技术专家、技能大师充实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不定期的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情况提出指导意见,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

4.管理保障

学校各职能部门保证配合改革计划的顺利实施;在跨学科模块化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相互合作。

合理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