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十三五规划126.docx
《小学十三五规划1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十三五规划126.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十三五规划126
连云港市xx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
连云港市愿乾,始建于1951年,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
追本溯源,据明《隆庆海州志》和清《嘉庆海州志》记载,学校北边的北固山最高峰名紫阳岭,紫阳岭下有座紫阳书院,后来成为当地有名的私塾,即愿乾的前身。
解放后,离原址不远处建校,并命名为愿乾,起初有1位教师、10名学生;1996年搬迁至院前开发小区18号,逐步发展到24轨、1200余名学生的规模;2012年第三次搬迁至中华西路168号,即现地址。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已成为连云港市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实验小学。
为了增添学校发展后劲,促使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经过上级领导论证、广泛征求教职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愿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地域环境。
学校地处黄海之滨,位于连云区城区中心地带。
六十多年来,经受了风雨洗礼和岁月沧桑,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与历史变迁;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诠释着日新月异的教育变革。
点燃起东部城区璀璨的教育圣火,渲染起一片亮丽的风景。
2.学校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45267平方米(68亩),校舍面积19452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11000平方米,活动场所面积20389平方米,建有标准400米跑道,300平方米风雨操场。
教学区与功能区划科学,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建有微机教室3口,多媒体教室52口,音乐室3口,美术室3口,标准化实验室2口。
拥有校园网系统,500兆光纤进校园。
3.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900余名学生,103名教师。
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本科及以上达75%,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4人,占教师比23.3%,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4名,占教师比33%。
高级职称7人,省市基本功、优质课一等奖10人。
(二)发展优势
1.地理与人文优势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利资源。
学校傍山依海,居于城区中心位置,并具有渊源的“紫阳书院”底蕴,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
学校具有优良传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院前精神昭示和激励着院小人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速,学校再创辉煌,在社会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2.队伍结构与素质是学校发展的蓬勃力量。
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基本形成,一支“公正、廉洁、实干、创新”的领导干部队伍日趋成熟。
管理体制比较健全,积极落实依法治校,注重制度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和民主性。
拥有一批具有良好师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优秀教师,教师队伍学历、年龄结构日趋合理,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尤其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能力明显增强。
3.德育与艺术教育特色凸显。
德育特色活动影响广泛,“红领巾”系列寻访、“校园形象大使”等活动深入师生生活;连续举办十五届科技文化节,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锻炼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体验成功;“德育时刻”“七色光中队”等活动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阳光体育”活动一班一特,经常代表市参加全省中小学生文艺调演,获市第六届、第七届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小学组第一名,区篮球比赛第一名,2015区运动会团体第二名;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声乐一等奖,市舞蹈一等奖。
获市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表演唱一等奖。
小交警韵律操增强了学生道路交通法规意识,锻炼学生体魄,多次获“连云港十大安全新闻事件”、省“少先队品牌项目”“十佳维权项目”。
小学毕业拿“双证”,其中一证就是由学校和交巡警大队共同命题机考颁发的“交通法规知识合格证”。
被《人民公安报》《江苏教育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媒体报道。
4.教学与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学校始终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强化学科教育基础,教学质量始终稳居全区前列。
编制《呵护生命》《科技与创新》《植物组织培养》等八种校本教材,其中“综合实践”校本教材获市一等奖;科技教育成效显著,有八十多件学生发明作品获国家专利局实用专利;科技社团获市首批优秀学生社团,《科技与创新》课程基地系市首批课程基地,“一苑三场”建设初见雏形(科苑开心农场开心牧场开心林场)。
成功创建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校园特色科技活动被《中国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报》《江苏科技报》、连云港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5.学校获得荣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平安校园、省绿色学校、省百所学校行风评议先进学校、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省红旗大队、市教学成果优秀奖、市基础教育优秀项目奖、市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省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等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三)问题与困惑
1.办学特色的突显。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学校围绕“学生全面、教师幸福、学校发展”这个目标,必须对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等作出积极响应。
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文化、人员素质、课程架构,应与多重价值目标相适应,亟待审时度势,不断完善自我。
在发展定位与品牌优势的结合,对成长优势与区位优势的结合等方面加强研究,努力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2.教师素质的提升。
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主人翁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发展的愿望;师资队伍在学科方面存在结构性问题,在用人制度上,还不能真正做到优胜劣汰;教师的学习力、课程实施力和开发力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教研意识和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服务意识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教师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不均衡是影响学校发展的瓶颈。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需花较大力气。
3.学生素质的提高。
缺乏固定的优质学区生源,城市的改造建设使学校施教区的居民不断汇集,流动人口入住较多,数量大幅度增加,生源质量和优质学校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学校面临着严峻挑战。
学生普遍缺乏现代意识,自主学习的习惯、自我表现的欲望、相互合作的意识和平等竞争的意识均比较差,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更显不足。
4.家校合力的研究。
在当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上升到思想力的层面。
如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这是我校还需深入研究的工作。
部分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足或不会教育,学校教育合力的形成不尽如人意。
在如何提升家长教育理念,如何协调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关系并形成合力,如何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等方面还应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将对学校教育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5.教学硬件的投入。
学校为原东方中学校区,年久失修,近几年投入建设不足,硬件设施尚未达到应有标准,场地、设施和装备等陈旧与不足,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障碍。
二、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十八大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连云港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育核心素养人才为目标,坚持教育科研兴校为原则,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为导向,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创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内涵发展。
(二)办学理念
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理性认识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的价值追求。
以“厚德、笃学、励志、树人”为校训,秉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倡导“院中启智前瞻远行”文化主旋律,以质量强校、制度治校、科研兴校、文化立校、名师活校为思路,育人与服务为宗旨,创新与发展为根本,打造省内知名实验小学。
树立“敢为人先”的气魄,沉浸“追求卓越”的境界。
先于着手,勇于创新,以“书院”的书香滋养灵性,以“远行”的奋发锤炼品性,溯求先贤,实践真知,以人为本,知行合一,促进每一个生命体的全面发展,追求师生教育生活的幸福指数,构建书香校园、数字校园、情智花园、生态家园。
在我们的校园里,人人都享受一份爱,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享有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获得成功。
(三)办学特色
创优管理机制,努力营造和谐同进、情智共生的师生成长环境;提优特色品牌,力求文化文化品味上水平;精优师资层次,构建互助共享优秀团队文化;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学校教育规范、和谐、快速、科学发展,努力打造江苏沿海一流实验小学。
(四)发展路径
根据办学规律——无常不稳、无精不实、无特不活,以管理为抓手,确立“夯实常规----层级精细----彰显特色”的发展路径:
常规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基本标准,也是随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深入而不断更新,根据教育理念及学校客观现状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修订学校各项工作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和运作流程并落实于各部门和个人工作中;层级精细,即将常规做精做细,积极推进学校管理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使得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逐步形成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能力,不断提高管理品质;在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彰显特色,同时用形成特色的眼光与要求将管理工作做到极致,使特色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五)发展目标
以“厚德、笃学、励志、树人”为校训,秉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倡导“院中启智前瞻远行”文化主旋律,以质量强校、制度治校、科研兴校、文化立校、名师活校为思路,育人与服务为宗旨,创新与发展为根本,打造锐意进取、具有鲜明教育特色的、洋溢浓郁文化氛围的省内知名实验小学,实现愿乾新跨越。
1.整体发展目标——科学“六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
完善师德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管理体系的良性循环,优化办学,夯实常规,激励教师,提升质量,形成长效机制。
开放化管理:
构建愿乾发展导师团,聚合各级智慧(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届人士),指导、监督、评估、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师生主人翁意识,共谋发展规划,共绘发展图景。
人本化管理:
立足核心素养,着眼学生发展,科学与人文结合,全面与个性融汇,完善质量观;倡导核心价值,助推教师成长,实现学校发展愿景,满足个体专业需求,体现团队共同成长,从而享受幸福完整教育生活。
数字化管理:
创新并发展数字化管理模式。
以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教育论坛、钉钉等信息化手段为突破口,创新教育教学、教科研、学生管理、家校沟通等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度。
课程化管理:
树立时时、处处、事事、人人皆课程的全面课程观,构建“5х4”(五板块四层面二十主题领域)课程体系,精致课堂效益,深度实施、理性彰显、科学创生特色课程,构筑人文、个性、开放、共享的课程文化。
一体化管理:
创新“三个层面(校级层、中层、年级层)、两个实体(年级组、教研组)、两个群体(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群、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师群)”一体化管理体系与管理策略;全面推行“教、研、写”一体化教师培训模式,加强团队建设;全盘构筑“调研、管理、完善”一体化建设模式,突显文化内涵;全力建设家长指导中心,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加强双边互动和沟通协作。
2.文化建设目标(纲目化)
以“促进每一个生命体的全面发展”为理念,以“书院”的书香滋养灵性,以“远航”的奋发锤炼品性,溯求先贤,实践真知,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全力构建书香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情智花园、生态家园,追求师生教育生活的幸福提升指数。
3.队伍建设目标(梯队建设数字化)
建设执行力强、创造力高、有责任、勇担当、善思考、会学习的领导团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构建省特级教师、市区级名师、校级名师四级梯队,精心打造名师团队(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班主任管理精、艺术教育好、创新能力超等),以名师发展名校。
4.学生发展目标(特色化、个性化、校本化)
培养有文化教养的具多元智慧的健全公民——情真、心明、体健、艺高,健康、和谐、个性地发展。
情真:
学会做人,学做真人,能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心中有学校,心中有家乡,心中有祖国。
心明:
学习主动,习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