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126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

(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

(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对应的词语即可,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

故答案为:

(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

(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练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谁的本领大(节选)

   ①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

太阳说:

“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②风说:

“那还不容易!

”说着就“呼呼”地吹起来,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更紧了。

   ③太阳对风说:

“看我的吧。

”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

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④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

太阳得意地对风说:

“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

”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

“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⑤太阳说:

“这有什么难的!

"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

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哪儿还有力气摇船呢!

   ⑥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

“起风啦__”船夫高兴地喊__“快挂帆吧__”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⑦太阳惊讶地说:

“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1)下面的词语中,和“强烈”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A. 虚弱                                         

B. 微弱                                         

C. 细微

(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标点是(   )“起风啦__”船夫高兴地喊__“快挂帆吧__”

A. 。

 :

 ?

                                 

B. !

 , !

                                  

C. ?

 :

 。

(3)与“那还不容易!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那很不容易                                 

B. 那容易吗                                 

C. 那很容易

(4)风和太阳共比了________次本领。

(   )

A. 两                                             B. 三                                             C. 四

(5)对于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次比赛,太阳赢了风,觉得很得意

B. 风和太阳比赛的结果是风的本领比太阳大

C. 太阳和风各有各的本领

(6)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风和太阳还有什么本领吗?

快来写一写它们各自的本领吧!

至少各写一项。

【答案】

(1)B

(2)B

(3)C

(4)A

(5)B

(6)太阳能照亮大地。

风能给我们带来凉爽。

【解析】【分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强烈:

力量很大的;强度很高的;鲜明的“强烈”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微弱。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起风啦!

”船夫高兴地喊,“快挂帆吧!

”(3)此题考查学生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能力。

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①改感叹词,把感叹词(真、啊、多么之类的)去掉或改成另一种形式。

②改标点,吧感叹号改为句号。

例句:

那很容易。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6)常识性考察,在于平时的积累。

太阳能照亮大地。

风能给我们带来凉爽。

故答案为:

(1)B

(2)B(3)C(4)A(5)B(6)太阳能照亮大地。

风能给我们带来凉爽。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3)掌握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能力。

3.课内阅读。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我”和母亲要去干什么?

那天的天气怎么样?

(2)请你写出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

(3)选文中出现了好多描写颜色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

(4)请你用选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小鸟。

【答案】

(1)“我”和母亲要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

天下着大雨。

(2)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3)黄色;白色;橙色

(4)美丽(漂亮)

【解析】【分析】

(1)、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

(1)“我”和母亲要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

天下着大雨。

(2)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3)黄色;白色;橙色

(4)美丽(漂亮)

【点评】

(1)、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读文段,回答问题。

幼儿园

   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

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有用手吃的,还有将豆子一粒一粒地装入口袋里的,有把豆子用围裙包着捏碎吃的。

有的看着苍蝇飞,有的因为旁边的孩子咳嗽把食物喷在桌子上,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

(选自《爱的教育》,有删改)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请画上横线。

(2)孩子们用餐时有哪些模样?

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   )

A. 总一分。

                                B. 总一分一总。

                                C. 分一总。

【答案】

(1)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

(2)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

(3)A

【解析】【分析】

(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围绕中心句写句子。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第一句话是中心句,它起主导作用,其它句子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

故答案为:

(1)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

(2)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

(3)A

【点评】

(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总一分结构掌握的能力。

5.课内阅读。

金色的草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

“谢廖沙!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草地在早晨、中午和晚上分别是(   )

A. 金色、绿色、绿色                    

B. 绿色、绿色、金色                    

C. 绿色、金色、绿色

(2)下面对“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花可以张开、合上的特点。

B. 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花的喜爱之情。

C. 这句话没有用修辞手法,只是真实地写出了蒲公英花的形状和特点。

(3)“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这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草地的______和蒲公英的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______与______之情。

A. 重复;可爱、有趣;喜爱、赞美

B. 反复;有趣、可爱;喜爱、赞美

C. 反复;可爱、有趣;喜爱、赞美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概括上两段的内容                                B. 总结全文                                C. 过渡

【答案】

(1)C

(2)A

(3)C

(4)B

【解析】【分析】

(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短文内容来理解。

(3)此题意在明白反复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反复”,就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C;

(2)A;(3)C;(4)B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考查学生对反复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帽,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

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________,夏天那么________,秋天那么________,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读读课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丰硕诱人   热闹非凡   生机勃勃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________,夏天那么________,秋天那么________,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色彩斑斓”的意思是:

________。

(3)在短文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抄下来。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________。

(5)短文按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答案】

(1)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丰硕诱人

(2)形容颜色灿烂、繁多

(3)比喻句: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拟人句:

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4)总——分

(5)时间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4)短文的第1自然段先总的概括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然后再详细按春、夏、秋、冬逐点描写,是“总——分”结构。

(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春、夏、秋、冬”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故答案为:

(1)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丰硕诱人

(2)形容颜色灿烂、繁多

(3)比喻句: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拟人句:

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4)总——分

(5)时间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3)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总-分”结构的掌握。

(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甲)花的学校(节选)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乙)花钟

   夏天,天亮得早,我起得也早。

   大约五点钟,我去湖边跑步,做早操。

我看见牵牛花已经开放了。

每天都是这样。

我听见虫儿在草丛里高声(呜 鸣)叫。

露水很重。

不知为什么,我总喜欢把那些牵牛花比作(彩 采)色的小喇叭。

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小喇叭,它们每天清晨,朝着东方,播放着第一场昆虫音乐会。

我想,那绿色的蔓条儿,该是电线了。

   当我绕湖一周,又爬上那座小山坡,大约六点钟,我看见蒲公英也展开了它金黄的花冠。

远远望去,好像满山坡都是点点阳光在闪烁。

每天都是这样。

   我(提 题)醒自己,该回家了,吃过早饭,就去上学。

   我知道,当牵牛花开放的时候,我去锻(炼 链);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就该回家吃早饭了。

我从没有迟到过。

我知道许许多多的花都(按 安)时开放着。

在花的学校里,花是(尊 遵)守时间的孩子,它们和我们一样。

(1)选择(乙)文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呜 鸣)________叫     (彩 采)________色     (提 题)________醒

锻________(炼 链)     (按 安)________时     (尊 遵)________守

(2)用横线画出(甲)文中和(乙)文“在花的学校里,花是(尊 遵)守时间的孩子,它们和我们一样”意思相近的语句。

(3)读句子,做练习。

①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牵牛花每天清晨朝着东方开放。

②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小喇叭,它们每天清晨,朝着东方,播放着第一场昆虫音乐会。

Ⅰ上面两句话,第②句比第①句好在哪里?

Ⅱ仿照第②句话的写法,将下面的句子改写得形象、有趣。

玉米在秋天成熟了。

(4)(甲)文中,“花的学校”是指________。

(乙)文中,“花钟”是指________。

(5)都是描写花,(甲)、(乙)两个片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答案】

(1)明;彩;提;炼;按;遵

(2)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3)Ⅰ第②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牵牛花比作小喇叭,使文章形象、生动。

Ⅱ秋天到了,玉米长出了长长的胡须,仰起了圆圆的脑袋。

我想,它们一定是在等待人们的收割。

(4)地下;各种花的开放时间

(5)相同点:

都把花说成了孩子,写出了花的不同颜龟。

不同点:

片段(甲)是一首童话风格的散文诗,片段(乙)不是。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5)此题考查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

故答案为:

(1)明、彩、提、炼、按、遵

(2)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3)Ⅰ第②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牵牛花比作小喇叭,使文章形象、生动。

Ⅱ秋天到了,玉米长出了长长的胡须,仰起了圆圆的脑袋。

我想,它们一定是在等待人们的收割。

(4)地下;各种花的开放时间 

(5)相同点:

都把花说成了孩子,写出了花的不同颜龟。

不同点:

片段(甲)是一首童话风格的散文诗,片段(乙)不是。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用对比方法赏析课文能力。

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怕”的哲学

南怀瑾

   古时有一位太子,声望已经很高了。

可他还要去周游列国,以提高自己的声望。

   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乡下老头儿,要求见太子。

他腋下夹把破雨伞,言不压众,貌不惊人,但自称可以做君王的老师,帮助君王平天下。

   通报以后太子召见,这老头儿说,听说你要周游列国,但就这样去不行,你要拜我为老师,要处处捧我;在各国宴请你的时候,上位要让我坐,这样你才能成功。

太子问他,这是什么道理?

   老头儿说,我以为你很聪明,一点就透,你______(果然、竟然)还不懂,可见你笨。

现在我告诉你,你是太子,出去绝对不会坐次要的位置;而你的声望已经这样高了,此去也不会再增加多少。

   如果带上我这样一个糟老头子,并处处恭维我,那么大家对你的认识就不同了,他们会认为你很了不起。

   第一,你礼贤下士,非常谦虚。

第二,这糟老头子的肚子里究竟有多大的学问,人家搞不清楚,对你就更敬畏了。

如果使各国对你产生了这两种认识,你就成功了。

   这位太子照他说的做,______(果然、竟然)成功了。

   这不只是一个笑话,由此可读懂人生。

   有时候,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坐,自己在旁边帮着抬轿子,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是“君子三畏”的道理,也是一种哲学。

一个有思想哲学信仰的人,               ;而一个无所畏惧的人,            。

(选自《论语别裁》)

(1)选出文中横线上运用恰当的词语。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序号)

①周游列国(   )

A.圈子,环绕。

          B.普遍,全面。

               C.星期。

②言不压众(   )

A.从上面加力。

          B.用威力制服,镇服。

          C.逼近。

(3)文中的横线上填哪句话最合适?

(在文中填序号)

A.不会轻易成功         B.其成就绝对不凡

(4)老头儿要求太子怎么做?

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5)“君子三畏”的道理指的是什么?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答案】

(1)竟然;果然

(2)B;B

(3)B;A

(4)你要拜我为师,要处处捧我;在各国宴请你的时候,上位要让我坐。

(5)有时候,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坐,自己在旁边帮着抬轿子,是很有必要的。

【解析】【分析】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竟然:

我真没想到。

果然:

强调不出所料。

(2)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①周游列国:

指走遍各地。

周:

普遍,全面。

②言不压众:

压:

用威力制服,镇服。

(3)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竟然;果然

(2)B;B

(3)B;A

(4)你要拜我为师,要处处捧我;在各国宴请你的时候,上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