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检测指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7734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咽癌的检测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鼻咽癌的检测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鼻咽癌的检测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鼻咽癌的检测指标.docx

《鼻咽癌的检测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咽癌的检测指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鼻咽癌的检测指标.docx

鼻咽癌的检测指标

鼻咽癌的检测指标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与其他肿瘤一样,鼻咽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它与病毒、环境因素紧密相关,也与生物遗传、化学、物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鼻咽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被认为是可以揭开鼻咽癌发生、发展秘密的钥匙,基因药物也有希望成为鼻咽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鼻咽癌相关基因的研究一直就是基因研究的热点。

笔者就鼻咽癌几个重要的相关基因Bcl-2、LMP-1、p53、nm23-H1、p16,简要综述如下。

  1Bcl-2基因家族

  目前已发现的Bcl-2基因家族成员至少有16个,按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凋亡的:

如Bcl-2、Bcl-xL、Bcl-w、Bfl-1、Bag-1、mcl-1等;另一类是促进细胞凋亡的:

如Bcl-G、mtd、Bax、Bcl-xS、Bad、Bak、Bid、Bik、Blk、hrk等。

Bcl-2基因家族成员众多,与鼻咽癌密切相关的并且研究较多的有Bcl-2、Bax和Bcl-xL。

  Bcl-2基因是迄今研究最深入的凋亡调控基因之一,Bcl-2基因位于18号染色体上,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Bcl-2蛋白的高表达与特异性的t染色体易位有关。

许多实验表明,Bcl-2基因主要抑制细胞凋亡和延长细胞寿命。

目前认为Bcl-2抗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有以下几种[1]:

作为细胞器的膜稳定蛋白,保护质膜不受过氧化物损伤;抑制正在发生凋亡的细胞内质网中Ca2+的释放,改变细胞器的Ca2+以抑制凋亡;拮抗凋亡促进基因Bax,抑制和阻止细胞色素C对caspase-3的活化;调节p53蛋白、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等蛋白延缓细胞凋亡。

Bax含有6个外显子,编码三种蛋白质:

Bax-α、Bax-β、Bax-γ。

Bcl-2和Bax序列有45%的同源性,在体内Bax可形成同源二聚体Bax/Bax,当Bcl-2高表达时,可与Bax竞争,形成Bax/Bcl-2异源二聚体。

Bax主要是促进细胞凋亡。

传统认为Bcl-2和Bax通过互相拮抗来调节细胞的凋亡,但近来的研究表明Bcl-2和Bax也可能独立地调节凋亡。

  王晖等[2]发现,Bcl-2、Bax基因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76%;正常鼻咽黏膜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16%,两者差异具显著性。

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无相关性,但代表Bax、Bcl-2两个基因在细胞中表达比例的Bax/Bcl-2比例与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相关,Bax/Bcl-2比例>1的鼻咽癌对放疗敏感性较高。

  人体组织中有两种Bcl-x基因:

Bcl-xL和Bcl-xS。

研究发现Bcl-xL可以抑制细胞凋亡,而Bcl-xS则可以防止细胞过度表达Bcl-2,从而促进细胞凋亡,Bcl-xL和Bcl-xS分别通过抑制和促进细胞凋亡来调节细胞的凋亡。

闵玲等[3]通过建立裸鼠人鼻咽癌模型,接种肿瘤细胞后将Bc1-xL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对照寡核苷酸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利用ASODN序列特异性地与Bc1-xL的mRNA结合而阻断mRNA翻译,调节由基因到蛋白质的信息传递,抑制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发现Bcl-xLASODN治疗组裸鼠鼻咽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瘤率为%,其对应的Bcl-xL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李继霞等[4]采用人Bcl-xL基因的小干扰RNA序列,通过荧光素标记试剂盒标记siRNA;再将siRNA转入人鼻咽癌低分化上皮细胞株CNE-2Z细胞株,以观察siRNA抑制Bcl-xL表达的效果。

发现各siRNA转染组Bcl-xLmRNA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下调范围在10%~70%之间,而在未转染对照组内Bcl-xL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各浓度siRNA转染组可不同程度诱导CNE-2Z细胞凋亡。

  2潜伏膜蛋白1基因

  潜伏膜蛋白1基因是众多的EB病毒基因中已证实的致癌基因,定位于细胞膜上,是一种转化蛋白,在细胞的信号传导及细胞骨架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LMP-1可通过活化NF-kB,下调p16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5];LMP-1还可以通过NF-kB等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促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增殖;LMP-1同时还能抑制肿瘤细胞分化,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和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

KimHS等[6]的研究表明,CD99调控机体对NPC细胞的免疫反应,LMP-1可通过下调淋巴基质中CD99的表达,促进NPC在周围淋巴结的转移。

  李刚等[7]研究表明导入有效抑制LMP-1表达的小干扰RNA序列后,鼻咽癌C611细胞中LMP-1mRNA水平下降90%以上,重复转染可使有效干扰时间延长至96h。

LMP-1基因抑制后,EB病毒阳性的C611细胞增殖速度最多可下降至%;细胞周期在G0-G1期受阻。

在同样处理下,EB病毒阴性的HNE22细胞的生长则未受到影响。

谢莹等[8]发现咽拭子法检测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作为鼻咽癌的检测指标,灵敏度为%,特异性为%,可用于鼻咽癌诊断。

  3P53基因

  P53基因位于,由10个内含子和11个外显子组成。

野生型P53是一种与细胞分裂周期有关的核磷酸化蛋白。

wtP53的抗肿瘤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P53的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对G1或G2/M期校正点的监测,与转录激活作用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P53可以通过启动细胞凋亡过程发挥抑瘤作用,P53的几个相关转录靶位已经分离鉴定。

通过Bax/Bcl-2,Fas/Apol,IGF2Bp3等蛋白,P53可完成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Bcl-2/Bax是一对凋亡调节基因。

P53可以上调Bax的表达水平以及下调Bcl-2的表达共同完成促进细胞凋亡作用[9]。

刘宇等[10]发现鼻咽鳞癌中P53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和%,其阳性表达率与鼻咽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和临床近期疗效无关。

同时发现P53蛋白表达阳性组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提示这两种基因都参与了鼻咽鳞癌细胞凋亡的调节,并通过对鼻咽鳞癌细胞凋亡的抑制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4nm23-H1基因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Steeg等于1988年首次发现,至今已发现nm23基因家族中至少存在8个亚型,即nm23-Hl、nm23-H2、DR-nm23、nm23-H4、nm23-H5、nm23-H6、nm23-H7、nm23-H8。

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同源性,编码的蛋白是由15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与二磷酸核苷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而具有NDPK活性,但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其中nm23-Hl除了具有抑制肿瘤转移作用外,还参与正常细胞的增殖发育和分化[11],已经发现nm23-H1参与调节细胞的发育,如刺激转录、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以及凋亡等,此外nm23-H1能够调节细胞对刺激信号的反应,从而调节细胞信息传递过程,故临床上研究得也最多。

  姜武忠等[12]等发现NPC组织中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NPC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率及远处转移与nm23-H1蛋白低表达有密切关系:

早期鼻咽癌组织中nm23-H1强阳性表达为%,晚期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无颈淋巴结转移的37例NPC组织中nm23-H1的表达率为%,有颈淋巴结转移的78例阳性表达率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nm23-H1表达阳性者远处转移率为%,表达阴性者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研究同时表明,nm23-H1阳性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比nm23-H1阴性的患者高。

  赖振南等[13]检测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在早发转移组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低于无转移组的%的蛋白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故认为nm23-H1的阴性表达与鼻咽癌早发转移有关。

刘书静等[14]发现nm23-H1在伴有脑转移的鼻咽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0%,低于不伴有脑转移的鼻咽癌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

  5P16基因

  P16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主要抑制因子,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第一个最直接抑制肿瘤发生的细胞固有成分。

P16基因的失活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广泛存在,包括神经胶质瘤、黑色素瘤、头颈部肿瘤、胃癌、鼻咽癌等,主要突变形式有失活和5''''cpG岛甲基化等。

失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基因大片断缺失,包括单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和双等位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另一种是基因内突变,突变多发生在外显子。

研究结果显示,P16基因第二外显子是突变好发部位。

P16是抑癌基因,能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使Rb蛋白保持去磷酸化且结合转录因子E2F,进而使细胞阻滞于G1期[15],一旦P16失活,细胞G1期缩短,细胞提前进入S期,细胞生长加速,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P16的失活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黄少敏等[16]检测不同鼻咽组织中的P16蛋白发现:

鼻咽癌组织P16蛋白的阳性率为%,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及鼻咽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10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在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故认为P16蛋白的缺失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

  项一宁等[17]发现P16蛋白表达与NKC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明显的相关性,生存期5年内者,其缺失率为%;生存期5年以上者,其缺失率为%,P。

23例NKC中未检测到P16基因外显子1的缺失,但有10例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缺失率为%;同时检测到2例外显子1的异常甲基化,高甲基化率为%;总突变率为%。

可认为在NK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16基因缺失起着重要的作用;P16蛋白表达与NKC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远处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NKC的局部组织侵犯无明显相关性。

  综上所述,作为鼻咽癌的相关基因,Bcl-2、Bcl-xL、LMP-1基因的高表达以及Bax、Bcl-xS、p53、nm23-H1、p16基因的低表达或表达产物异常均可促进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组基因分别作为鼻咽癌的候选原癌基因和候选抑癌基因。

更深入地开展鼻咽癌相关基因的研究,将鼻咽癌的相关基因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不但有利于明确鼻咽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最重要的是基因药物配合放疗、化疗综合治疗鼻咽癌,为彻底治愈鼻咽癌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鼻咽癌的检测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