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409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docx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

北京四合院考工记

四合院为中华民族的栖身之所和精神家园,无论是皇宫、府第等权威之地,还是祭坛、

寺庙、太学庄严之所,都是华夏民族寻求灵魂安逸之托。

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无不烙上了礼制的蕴艺和永久的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据最灿烂辉煌的一页,展示着亘古千年历史所积淀的丰厚内涵。

 

一套四合院就是一座宝藏,它凝结着人类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人性探索。

直到今天,它仍然使我们精神为之震颤,灵魂为之升华。

 

第一卷 理源。

文化。

礼制

第一章 四合院的历史文化

第二章 四合院的空间格局

第三章 予礼寓用的居住哲学

 

第二卷 理想。

艺术。

生活

第一章 建筑单体之美学

第二章 形而美的生活表现

第三章 精湛绝伦的手工艺术

 

第三卷 理念。

财富。

传统

第一章 四合院的堪舆研究

第二章 周易在四合院上的体现

第三章  房间风水与家具陈设

 

第一卷 理源。

文化。

礼制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

中华民族的文化最古老、最长寿,我们的建筑也一样:

两千余年,蓬勃滋润的发展,一气呵成。

 

             ——————中国著名前辈建筑学家 梁思成

 

第一章 四合院的历史文化

一、千年古国的文化厚蕴

四合院,指由四方之屋合成为院落。

由正房,两侧的厢房,再加上倒座房,围成了一个一统天下的私密空间。

 

四合院从外观布局院落组成来讲,其讲究对称,内外有别、尊卑有序、对外隔绝、自成天地。

从建筑的基本精神来讲,四合院寻求安祥宁静、和平知足、环抱大地、自得其乐。

舒适的四合院能做到静默养气,安身立命,使生活和精神有所依托。

 

四合院作为中华的礼制载体,在《鲁班经》、《三才图会》等书籍,对各阶层人士的居住建筑从制度、规模、色彩各方面均作了严格规定。

如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

?

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物、饰彩色?

?

这些规定,为当时不同阶层人士营造宅第的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合院不仅是生活实践艺术,它还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辛劳智慧的产物,是一代代华夏儿女艺术才华的结晶,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寄托着炎黄子孙浓厚的民族感情,是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两千年延绵的历史传承

四合院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

早在商周时代,我们祖先的居住建筑就已采取了四合院的形式。

到了汉代,这种四合式院落的发展已很普遍。

汉代有钱人的宅第常有前堂、后寝、大门、中门以及楼、阁、室、井、灶等内容,由一个或多个四合式院落构成。

隋、唐时期四合院更加丰富。

至于宋代无论是《文姬归汉图》中的大型住宅,还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小型住宅,从中都可以看出四合院式的格局。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后,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

“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

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

“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地。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

?

听民作室”。

于是,元朝的贵族、官僚就按此规定在大都城盖起一座座院落。

院落与院落之间是供人行走的通增街道,称为“街衢”。

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明清以来,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三、世界最大四合院——紫禁城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紫禁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我国古代建筑大师们以其非凡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建造了这座人间最富丽堂皇的宫殿——紫禁城,也就成为世界建筑史上最著名的绝作。

其位于北京城的正中央,建筑群金碧辉煌,殿宇重重、楼阁层层、千门万户、巍峨庄严,这就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紫禁城(又称故宫),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既是四合院形式的极致,同时也是四合院本质的集中表现。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其名得于紫微星恒。

《礼记》中关于古代礼制的体现——建筑形式的规范与要求,在紫禁城内的四合院建筑中得到十分具体详尽的体现。

紫禁城,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第二章四合院的空间格局

一、以街衢为导向基本方位

四合院是排列分布在胡同(街衢)两侧的,胡同的走向与四合院的方位有直接关系。

 

北京的胡同是以东西走向为主,这在北京内城尤为明显。

如现在仍保留比较完好的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地区、东四一条至十条地区、东城区南锣鼓巷一带就是典型例证。

在这样的胡同内,四合院住宅分列在胡同南北两侧,形成坐北朝南的街北院落和坐南朝北的街南院落。

而分布在南北走向胡同里的宅院,就成为坐西朝东的街西院落和坐东朝西的街东院落了。

这样,北京四合院住宅就出现了街北、街南(这两类为主)和街西、街东(这两类为辅)这样四个基本方位。

 

二、以院落为单元的基本格局

除上述方位的不同外,北京四合院还因有规模大小、等级高低的差别而形成了多种类型。

常见有以下几种:

一进院落、二进院落、三进院落(又称标准四合院)、四进及四进以上院落(可称为纵向复合型院落)、一主一次并列式院落、两组或多组并列式院落、主院带花园院落等。

 

(一)中国建筑基本 一进院落

一进院落又称基本型院落,这是一种由四面或三面房子围合组成的四合院或三合院。

这种院落有正房,一般为三间,正房两侧各有一间耳房,成为三正两耳,共五间。

是四合院时,宅门一般采取门庑式,占据倒座房东面的一间或半间,进门后迎面是镶砌在东厢房南山墙上的坐山影壁。

向西通过屏门便可进入内院。

这种典型的一进院落,是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单元。

 

 

(二)卓越栋梁府第 二进院落

二进院落是在一进院落的基础上,沿纵向扩展而形成的。

通常是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障墙,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重。

障墙合拢处设二门,以供出入。

二门多采用屏门的形式,既很美观,也很实用。

在二进院落的四合院中,也有规模较大、格局比较讲究的。

主要差别在占地宽窄的不同。

占地较宽的二进院落,北房可以排出七间,即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两间,成为三正四耳。

这种四合院正房、厢房都可设外廊,外廊之间由抄手游廊连接。

这样,由正房、厢房的外廊、抄手游廊和垂花门共同构成内院的环形通道。

 这种四合院,已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居住的住宅,而是具有一定规模、相当讲究的宅院了。

 

(三)深谙大家风范 三进院落

三进院落是在二进院落的基础上再向纵深发展而形成的。

一般是在正房的后面加一排后罩房,后罩房与正房之间形成狭长的后院。

后院与中院之间通过正房东耳房尽端的通道来沟通,宅人可以经过这个通道进入后院。

这种在正房后面加一排后罩房的布局,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三进院布局。

三重院落的四合院属中型住宅,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了。

 

四进院落是三进院落沿纵深方向的进一步扩展。

如果在一座独立院落的东侧或西侧再加一排房子和一个院于,就成了一主一次并列式院落。

两组并列式院落,是由两个大小相等或相近的院子并列在一起形成的。

这是豪门大户的宅院采取的一种形式。

带花园的四合院以王府花园最为典型,著名的清恭王府花园——革锦园和摄政王府花园——鉴国(现为宋庆龄故居),是王府花园的代表。

这种花园占地面积大,而且有较大的水面,亭台楼阁分布其中,异兽珍禽豢养其内,奇花名木扶疏繁茂,夏有鸟瞅,冬有鹿鸣。

这种规模的园林,在私家花园是不可能见到的。

 

三、以规模决定的基本形式

北京的四合院有大、中、小之分,具体如何分类,无一定的区分界限,其规模依据四合院的大小,房屋数量多少、附属设施是否完美而定。

(一)小四合院

小四合院占地小,院内建筑少,只具备北房三间,东西厢房两间或三间,南房两间或三间。

进入街门正面为院,东房的南山墙,左拐便是院子中间。

 

(二)中四合院

中四合院是在小四合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般多为二进院,有些也有三进院。

一进大门,见影壁,左拐进月亮门见前院,可见南房三至五间,北拐进垂花门,门内设屏门、左右有游廊,见北房五至七间(带自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左右两侧不通后院。

后院有罩房和东西厢房,房屋主人可谓上档次的人家,也是北京人常说的“宅子”中四合院的规模已从“院”上升到“宅”了。

 

(三)大四合院

大四合院除具备中四合院的基本条件外,另有左右跨院、花园、亭树、水池、太湖石、抄手游廊,门前有大槐树,对面有大影壁。

大四合院多为王府或巨商私宅,北京人又将这层次的院落称为“宅第”。

至于要称为王府,还要有朝里的御赐,工部登记造册。

如被封为王府,可称为府邸,如王府中又产生出一代皇帝,其府可称为“潜龙邸”,其府邸有人员都要迁出,保护起来,另做它用。

 

第三章 予礼寓用的居住哲学

一门一户的独立院落,一直是中国居家生活的空间格式。

四合院就是一座方城,构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宗族、一大家人的天地。

一系列大大小小、变化无穷的封闭空间,与屋室等级化、四合院的封闭性一起,体现了礼法社会的礼制秩序。

 

(一)起居生活

居住功能是四合院的主要功能。

传统的四合院是由一家一户单独居住的,家庭成员及其居住的房子是有严格的秩序的。

宅院中最大最好的正房,要由家庭中年纪最长、权威最高的家长居住。

家长居室的明间称为堂屋,它既是家长的起居之所,也是全家人聚集的中心。

家庭中的子女、儿孙,分别住在厢房和其他配属房中。

未出阁的香闺女子由女仆陪伴住在后罩房或后罩楼内。

家中的男仆通常是不能进入内宅的,只能住在外院。

 

(二)读书学习

读书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古人读书,是将教书先生请到家里,在家中设私塾。

家中的适龄儿童均可入塾就读。

读书需要有安恬宁静的环境。

在带有私家园林的宅院中,书房多设在花园之中,北京某宅以“西园翰墨”命名的私园,就是以读书为主要功能的幽雅小园。

没有私园的宅院一般都将书房设在相对安静的地方。

 

(三)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内容。

古代的公共社交场所不多,社交活动多以朋友之间登门造访的形式在家中进行,因此,每家都设有客厅。

客厅一般设在外院的倒座房内。

大型住宅中,也有将客厅设在中路的实例。

客至后,由仆人将宾客让至客厅内等候,或主人在客厅内恭候宾客的到来。

一般的人家多将客厅和书房合为一体,一室二用。

 

(四)团拜、请安、开会、议事

中国封建社会的豪门大户,家庭人口一般都很多,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乃至五六世同堂者不乏其例,人口一般二三十人、五六十人,多者可达百人以上(除主人外,还有仆人、奴婢)。

家庭(族)中遇有重大事情,需由家长(或族长)召开会议,或商议家事,或褒扬孝。

涕、惩治件逆、行使家规。

进行这种活动的场所,或在家长的堂屋,或在议事的厅堂。

 

(五)祭神、祭祖

族权和神权,是维系封建家族统治的主要权力支柱。

为体现神权、族权,在大型住宅中,一般都有专设的词堂,里面供奉祖宗牌位及佛像神龛,设有跪拜祭祖的场所。

 

(六)维持纲常伦理和家族秩序

传统的四合院多采用对称格局,具有明显突出的中轴线。

这种严整对称的格局,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中轴线上高大的正房具有压倒一切的威严感,使其他房间退让到附属、仆从地位,以烘托居住在正房内的家长或族长的无上权威。

 

第二卷 理想。

艺术。

生活

每一套四合院都是精致的艺术博物馆。

每一个建筑单体无不凝聚艺术大师的心血与智慧。

哪怕片砖只瓦,每一缕碉镂的纹样都由手工精炼而成。

 

第一章 建筑单体之美学

四合院的各个组成部分,这些单体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形态,它们是四合院建筑艺术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几乎每一个细胞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院门

在等级森严的中国礼制社会,住宅及其大门直接代表着主人的品第等级和社会地位,所谓“门第相当”、“门当户对”、“书香门第”、“朱门大户”,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人们对大门的型制和等级是非常重视的。

其次,门也表示了一种界限关系。

作为一座建筑的出入口,大门区别了主人和客人,家人和外人。

这一道门,使院内的人获得了自己的领域感。

 

住宅的大门,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构成的屋宇式大门,另一类是在院墙合陇处建造的墙垣式门。

设屋宇式大门的住宅,一般是有官阶地位或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阶级;设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居住。

 

(大门的构件名称、位置图)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其零配件相当复杂,仅营造名称就有门楼、门洞、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等,四合院的大门就由这些零部件组成。

仅从门扇的组合元素上,就描绘了一幅等级分明的礼制图像:

皇室宫殿大门——红门金钉,金铺手(门环的皇宫称谓),九九八十一门钉;

亲王府大门——丹漆金钉铜门环,七九六十三门钉;

公主府大门——绿油而铜门环,五九四十五门钉;

公侯大门——金漆兽面锡门环;

一二品官府门——绿门兽面锡门环;

三至五品官府——黑门锡门环;

六至九品官府——黑门铁门环;

从门的形制上,在最初是功能作用构件的美化加工。

随后,这些装饰被赋予了一定的思想内容,并逐渐变成独立的装饰构件,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结构上的功能消失了。

譬如板门已经不需要铁钉来固定了,这时门钉单纯的变成装饰构件。

铺手已经不起门叩、门环的作用,仅仅变成一个代表等级观念的符号留在门上。

 

1、门楼

门楼是指院门上面由砖瓦构成的顶部。

门楼因上部的屋顶增加了门的气势,再加上枋、梁上的装饰,使其极俱表现力。

按品级,王府宫门的门楼气派、极品,平民的则多样。

门楼全部用砖瓦构造。

两边有垂柱,柱间有横枋,屋檐下有斗拱、椽,屋檐上有瓦、屋脊,屋脊两端有吻兽。

像一座垂花门的门头。

屋檐下多层梁枋相叠,留出“字牌”部分。

梁枋上不满砖雕装饰。

 

2、门扇

门扇是门本身最重要的部分,由一扇、双扇或多扇组成,传统常见的均为双扇。

做门扇用的材料最初是自然材料——木。

《大唐西域记》中有关于铁门的记载。

南朝陈后主为追求广寒宫的效果曾用水晶制门——“圆门如月,障已水晶”(《南部烟花记》)。

门的材料同门的形状一样,成为表现富贵尊卑的手段。

以往用得最多的是木门,对木材的选用十分讲究。

像槐木,因“槐”字一旁为“鬼”,故禁忌。

用作院落的门扇,通常有实榻门、棋盘门两种。

就门的颜色来说,“人主宜黄,人臣宜朱”,汉唐时黄色之门很高贵。

朱漆大门也曾经是至尊至贵的标志。

朱户被列为“九锡”之列(九锡是天子对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

 

3、门钹

门扇上的拉手称门钹,门钹上的铜拉手称铺首(《中国古建筑词典》)。

院门上的金属器物称“响器”,官名“门钹”,也城门环。

最常见的门钹呈六边形,状如铜钹,方约七寸,中部突起,六角上有孔供穿钉,钉于门板上。

有的门钹作成兽头形,称兽面。

 

4、槛与框

《老子》言:

“善闭,无关键而不开。

”关,就是以横木持门户,即门闩。

门槛是门最下方的一横木,门槛的高度与门的大小有关。

凡是门大者,门槛必高,必是有身份。

门槛伏于门口,迈进退出,是领域的界限。

门扇与门槛皆镶嵌门框。

 

5、门墩

门墩由门座(又称门台、门枕)和抱石鼓组成,门座安置在大门门轴底部,用来承托大门转轴的底部。

将门枕向外延长,上面做成鼓形,称为门鼓,或抱石鼓。

抱石鼓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

常见的有万字纹,也有的刻出吉祥图案。

雕刻颇为讲究,选材考究,工艺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

 

6、上马石、下马石、拴马桩

京城大宅的门前还有两方大石头,这是为骑马官员准备的,称之为上下马石。

这两块石头不仅仅是为上下马提供方便,更是显示主人的身份等级和地位。

 

马、驴、骡是旧时京城代步的主要工具之一,加之清代满蒙等民族有骑马狩猎的祖习,清代朝廷规定:

满洲官员出门,无论文武,均需乘马,所以,旧时北京的府第和大四合院、大会馆的门前都在左右有上下马石。

石多为汉白玉或大青石,石分两级,第一级高约一尺三寸,第二级高约二尺一寸,宽一尺八寸,长三尺左右。

住宅门前有没有上下马石也是宅第等级一个划分标准。

 

与上下马石相应的还有拴马桩。

拴马桩多设在四合院临街的倒座房的外墙上,距地面约四尺,桩子即为两房屋之间的柱子,砌墙时,先留出空柱,再砌上用石雕做成的石圈,石圈门内即为房柱,柱上有铁环,铁环直径为两寸,由小姆指粗的盘条做成。

拴马桩的数目要取决于倒座房的间数,有2、3、4、6不等,西城区护国寺太平胡同路北有一院,为6个拴马桩,原因是府第较大,由多座四合院组成。

 

(二)垂花门

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十分讲究的门,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

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

门上檐柱不落地,而是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以仰面莲花和花簇头为多。

因垂花门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轴线上,界分内外,建筑华丽,所以,垂花门是全宅中最为醒目的地方。

 

垂花门是四合院内的一个重要建筑,它以端庄华丽的形像成为四合院的外院与内宅的分水岭,充分起到了既沟通内外宅,又严格地划分空间的特殊作用。

垂花门一般都在外院北侧正中,与临街的倒座南房中间那间相对,一般垂花门都建在三层或五层的青石台阶上,垂花门的两侧则为磨砖对缝精致的砖墙,垂花门建在四合院的主轴线上,它与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样,同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上并最先展示在客人面前。

进内宅后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门为中轴而左右分开。

 

垂花门是装饰性极强的建筑,它的各个突出部位几乎都有十分讲究的装饰。

垂花门向外一侧的梁头常雕成云头形状,称为“麻叶梁头”,这种作出雕饰的梁头,在一般建筑中是不多见的。

在麻叶梁头之下,有一对倒悬的短柱,柱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莲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头等形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这对短柱称为“垂莲柱”,垂花门名称的由来大概就与这对特殊的垂柱有关。

联络两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饰,题材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

这些雕刻寄予着房宅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将这道颇具地位的内宅门面装点得格外富丽华贵。

 

(三)影壁

影壁是北京严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人口,人们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嵌在上面的吉辞颂语。

 

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

大门内的一字影壁有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间的,称为独立影壁,独立影壁呈一字形,又称一字影壁。

 

独立影壁建在一进大门的正面,其各种砖雕图案多为吉祥颂言组成,如:

鹤鹿同春,松鹤同春,莲花牡丹,松竹梅岁寒三友,福禄寿喜等图案。

如果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则称为座山影壁。

这种跨山墙影壁多为平心,即影壁心为白灰挂面,再走一道青灰,中间写个“福”字、平安、鸿禧等吉祥词。

这种影壁可以不用须弥座,但上面的檐口要有,显出影壁在四合院中的衬托作用。

 

在进大门对面的房山山墙前,利用这山墙做影壁。

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也称为座山影壁或跨山墙影壁。

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这种影壁座落在胡同对面,正对宅门,一般有两种形状,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成“︹”形的,称雁翅影壁。

这两种影壁或单独立于对面宅院墙壁之外,或倚砌于对面宅院墙壁,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

 

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檐口成120”或135”夹角,平面呈/\字形,称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

做这种反八字影壁时,大门要向里退进2-4米,在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可做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

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富丽。

 

(四)正房

 一个“正”字,充分反映出它的位置、权势、威严和气派。

正房是四合院的主房,位于纵、横中轴线交叉点的位置。

四合院可能不止一、两院,但正方只能有一处。

而且大都为三开间(王府或品级高者五间或七间)。

由于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于其他房间。

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为祖堂,东侧往往住祖父母,西侧住父母。

这种尊左的习俗,也反映在厢房上,东厢房住大儿子、三儿子。

西厢房住二儿子、四儿子。

 

梁实秋的那篇《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对正房的描述印象深刻:

“内院上房三间,左右各有套房(耳房)两间。

祖父在的时候,他坐在炕上,隔着玻璃窗子外望,我们在院子里跑都不敢跑?

?

上房是我们非经呼唤不能进去的,而且是一经呼唤非进去不可。

我们战战兢兢的鱼贯而入?

?

 

(五)厢房

位于正房之前,拉开院子的宽度、对称相对而立的房子称厢房。

厢房居于两侧位,不如正房高大。

古老的房子讲求“左为上”两座厢房的高度也略有差别,东厢房要略高于西厢房。

厢房的尺度、工料、装修等要比正房差些。

厢房内多以隔扇分成一明两暗或两明一暗的格局,明间为堂屋,暗间做卧房,厢房也有耳房,但只是南面有,北面没有,东、西厢房的耳房都是这样的。

 

(六)倒座房

倒座房其实就是南房。

是相对北房的正房来说的。

正房是一院的中心,是长辈或院子主人居住的地方。

按照礼制,其他人都要向他,听他的指挥。

南房相对于正房,位置相反,正房坐北朝南,而南房坐南朝北,位置正好倒过来,故名倒座房。

倒座房一般不如正房讲究,很少有廊,前院也不大。

 

倒座房的檐墙是临胡同的,绝大多数是不开窗的,大门以东的一间或两间房,是士大夫住宅中“塾”的位置,是为男童延师教学的地方。

大门以西的居中三间房是作外客厅用的。

一些不宜请入内宅的男宾就在此处接待。

院的西端,与大门内屏门对称位置,一般砌一堵墙,设四扇屏门,门以西形成小院。

这里的房屋是不吉的位置,住男仆。

 

(七)耳房

正房两侧大都再建耳房,耳房与正房一样也是面南,只不过是尺度稍小。

如果将正房比喻为人的脸部,那么,耳房就象人的双耳。

两侧耳房有各有一间的,称为“明三暗五”,各有两间的,称为“明三暗七”。

耳房前面正对的是东西厢房的北山墙,耳房前恰好形成一对小院子,一些文人也将书房设在耳房,是极好的读书环境。

 

(八)后罩房

正房后面的一排房屋叫做后罩房,后罩房的开间很多,由于不是正房,故不受宅制之制约。

后罩房一般是女儿及女佣所居住的地方,由于后罩房位于院落的最后,所以最为私密。

后罩房位于院子的最北端,而院子最南端的一排门朝北的房间,被称为倒座房。

倒座房最东为私塾,依次为门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会客间,最西边是洗手间。

 

20世纪40年代中,张恨水先生住在一座四进的四合院,末一进就是后罩房。

他在《雨丝风片》一文中介绍到:

“屋后小院一弓,终年不履人迹,其间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