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276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docx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

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及鉴赏

  绞胎瓷器在我国古陶瓷装饰工艺中属于特殊的品种,它以精妙的构思、别致的胎体而美轮美奂,成为我国古陶瓷史上的艺术瑰宝。

目前,虽然有少数学者对绞胎器的起源、技法、产地以及分期断代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然而,有关唐代绞胎器的属性,究竟属陶还是瓷,时至今日,学术界仍然没取得共识。

比如,在《中国陶瓷史》上,唐绞胎器被定性为瓷器,可《中国美术全集》却将唐绞胎器归于陶器,《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又把唐绞胎器明确为瓷器,《中国古陶瓷图典》则对唐绞胎器的属性避而不谈,而《中国陶瓷全集》的文字说明上,收藏单位(博物馆)各执一词,既有称陶者,又有谓瓷者,不一而足。

本人根据自己十余年对所收集的绞胎瓷器及其标本的研究,抛砖引玉,也来说说绞胎陶瓷。

  

  一、绞胎陶瓷的定义

  

  绞胎瓷亦称“绞泥”、“搅胎瓷”、“透花瓷”,绞胎通常是用两种颜色反差较大的瓷土分别制成泥料,然后像拧麻花一样将它们拧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待用或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作镶嵌使用。

它的制作工艺程序基本为:

用白色与红褐色两种瓷泥,各如擀面一样制成薄片,将两种颜色的瓷泥片一层层交替重叠起来(层数多少视所要求的花纹图案而定),然后进行不同方向的卷、绞、拧、搓等。

经过如此繁琐反复加工的陶瓷器,坯体可呈现出两种瓷泥绞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木纹、水波、编织、团花、菱花、羽毛、旋涡或盘旋登结等纹理,最后上釉烧制即成绞胎瓷器。

这种装饰纹理变化多端,乍看似任意蟠曲,不受拘束,其实它们大体相近的组织形式和格调也存在一定规律。

绞胎工艺装饰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因工艺独特,没有重复性,所以一器一样,绝不会有两件一模一样纹饰的制品出现。

  

  二、绞胎陶瓷工艺种类

  

  1.根据装饰方式来说可分为四种:

一为绞胎瓷器,即器物坯胎用两色绞花泥料拉坯成型,再施透明釉料;二为绞贴胎瓷器,即器胎用高岭土拉坯成型后,再用两色绞花泥料切成薄片,一片片满贴在胎体上,经过修整,再施透明釉料,故片状之间有拼接痕迹;三为拼花贴面绞胎器,此法多见于瓷枕类,其法是用白泥制枕坯,枕面贴绞胎花朵形泥片,枕坯四周局部贴黑、白绞胎泥片,空白处填黑或白色瓷泥,再施透明釉,或黄釉、绿釉、三彩釉;四为绞胎陶器,即将深浅不同的两种颜色(或多色)胎泥相间糅合在一起做坯成型,不施釉。

  2.根据器物的特征可分为三种:

全绞胎(器物内外均能看到花纹),局部绞胎(为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只绞器物的一部分),全部贴面绞胎和局部贴面绞胎。

有的器物上几种工艺并用,像绞胎骑马狩猎俑尾巴是全绞,其他身体部位是贴面绞胎;像巩县窑的花枕,既是贴面绞胎又是局部绞胎和镶嵌工艺。

  3.还有一种绞胎工艺,就是绞化妆土工艺。

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化妆土制成浆糊状的泥浆,搅拌几下平洒在工作台上,然后将陶瓷坯体在泥浆上滚动蘸浆,阴干之后再罩一层透明釉。

利用这种方法装饰的陶瓷器,其花纹与前述绞胎的花纹不同,而如浮云流水、霞蔚蒸腾,给人以变化万千之感。

由于工艺有别,所以,这三者所适用的器物类型和装饰部位也不尽相同。

前两者以装饰盘、碗、瓶、罐、炉、枕等器型居多,装饰部位除局部镶嵌之外,一般都是全器均饰有花纹。

后者主要是装饰瓶、罐等圆柱体器型,装饰部位一般都在器物的肩、胸、腹等显要部位,基本上没有饰于全器的。

  

  三、绞胎瓷器产生的背景

  

  关于绞胎的由来,据唐代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由于瘿木为材质制成的各种器物,其纹理盘旋缠结,图案随意自然,非常漂亮,因此唐代文人雅士非常喜欢瘿木器物,王公贵族之间也以瘿木制品作为礼物相互赠送,并有“瘿樽、瘿枕、瘿床”等瘿木器流传于世。

唐代工匠参照瘿木如“重山叠嶂、连波迭浪、奔电忽云”任意流动的纹理,研制成陶瓷绞胎、绞釉器,一改以往黑、白、三彩为主的陶瓷器装饰方法,在其优美浑厚的器型上布满了“若蒲陶之蔓延,如兔丝之烦荣,向嘉禾之垂颖,似灵芝之吐实”的纹饰图案,可谓美不胜收,使绞胎器在唐代成为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典范。

  另一种说法是:

唐代工匠艺人们在制陶闲暇时,无意之中将各种制陶时所用的胎、釉的边角剩料搅拌在一起,偶然发现其行云流水的瓷泥纹理,酷像大理石纹和瘿木纹,继而将其制作成不同形状的瓷坯体,出现了对比十分强烈、非常好看的另类坯胎。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受西方玻璃器的影响,但从唐代丝绸之路的各种商贸、交流物品之中至今未见有类似的玻璃器出土或传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受唐代犀皮漆器的影响,但唐代犀皮漆器纹有“片云、圆花、松鳞”等诸种不规则的大小斑块状图案,没有类似绞胎瓷器的丰富自然纹理变化。

因此,笔者经过长期研究认为,绞胎器的出现与发展应与唐代风行瘿木制品和大理石纹有关,同时借鉴犀器纹的特点。

  

  

  四、绞胎陶瓷各历史时期的特点

  

  1.唐中期创烧

  绞胎器在唐代创烧,至今已无争议,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隋代有绞胎瓷出现。

1952年陕西咸阳杨涑巨墓出土绞胎枕,1972年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一件绞胎骑马俑,都充分证实了最迟在唐开元二年已生产绞胎器。

唐中早期绞胎瓷器随意简单,那时的绞胎技术尚不成熟,多数绞胎的纹理则以乱纹、回纹为主,在瓷或陶的表面进行绞胎。

所施的釉色多以低温黄釉、绿釉为多见、瓷胎白度较差。

这时期的作品为釉陶,烧成温度多在800-900摄氏度。

其形多为枕、盒。

  2.唐晚期至五代发展成熟期

  和早期绞胎陶瓷相比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是质的变化,由烧绞胎陶发展到烧出绞胎瓷。

其次是釉的变化:

由低温色釉转为高温色釉。

再次由单一的绞胎纹转而熔入了锥、戳、剔、刻、填、镶嵌等工艺技术,创烧了令世人震惊的团花、菱花等精美绝伦、富丽堂皇的绞胎瓷的新品种。

  3.北宋繁荣巅峰期

  到了北宋时期,绞胎工艺更趋成熟,纹路技术也更加完美,而且表里如一。

北宋的绞胎瓷,是唐代绞胎陶器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器物的功能也由唐代的观赏和陪葬性,变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实用物,在这一时期同时又创烧出了席编纹、麦穗纹、羽毛纹、回转纹、木旋纹、流沙纹约十多种纹理的变化。

这一历史时期绞胎瓷的主要特点是:

  

(1)全绞胎瓷为主(俗称透花瓷),半绞胎低温色釉为补。

  

(2)在纯绞胎的行云流水、方形回纹等基础上创新,绞出羽毛、孔雀开屏、席编纹、麦穗纹等独立或多种相联系图案。

  (3)高温全绞瓷技术成功促使了众多器型的产生:

碗盏、炉、盘、盆、钵、罐、壶、瓶、球、杵、玩具、埙、枕、盒、黛等。

羽毛纹象征吉祥富贵的孔雀开屏,席编纹象征着年年平安,丰收富裕的麦穗纹贴近生活,这些不用笔绘,不用彩,在器物表里、内外呈现出鲜明一致的图案,给人以神、奇、美、妙的艺术享受。

  (4)绞胎瓷用“镶嵌”等作辅助装饰手法在北宋中期以后退出历史。

  4.金元以后绞胎瓷器衰败期

  靖康之变到金贞元元年,由于社会动荡,再加上战争的频繁,人民生活非常苦难,多数人认为这种珍贵的绞胎陶瓷品种在宋靖康之变后烧制中断。

也另有一种观点则认为持续到清康熙(见《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

从出土情况看,绞胎陶瓷出土与唐墓、宋墓、辽墓,至今还没见过明以后墓葬出土绞胎器的记载。

  

  五、绞胎陶瓷烧造的窑口

  

  唐代绞胎标本的窑址现已验证的有河南巩县窑、陕西黄堡窑、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山西浑源窑。

其中巩县黄冶窑最为突出,不仅数量大,品种多,而且其烧造历史也早。

宋代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经济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时间全国广大地区已窑场纷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强了各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产品竞争。

继而绞胎陶瓷生产也由原先四个窑场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根据考古发表的资料,得知有修武当阳峪窑、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巩县芝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宝丰清凉寺窑、山西榆次窑、山东淄博的博山大街窑和磁村窑等。

其中,以当阳峪窑及其附近矿山、恩村诸窑的绞胎产品数量较大,且质量、纹饰也最为精美。

  

  六、绞胎陶瓷的价值

  

  文物价值的高低大概总要从历史的、艺术的、工艺的及存世量的多少来评价。

绞胎陶瓷的烧制成功,从历史上讲是人们冲脱了隋、唐以前单调青白两色瓷的束缚,是深入到胎骨的“釉下彩绘”,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代表产物;从艺术和工艺上讲,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

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许多绞胎精品观后,其艺术效果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建国后国家组织专人进行仿制,至少到七十年代未获成功,虽然后来各地相继仿制烧造成功,但有些精湛的绞胎珍品至今无论从艺术上和工艺上均达不到当时的水平;从存世量来讲,目前世界馆藏的中国古代唐、宋、元不同时期的“绞胎”瓷器完整器不足四十件,全国各地博物馆所藏绞胎器物加起来不足几百件,比起其他陶瓷品种,存世量稀少。

1975年江苏镇江出土了一件绞胎银扣碗,瓷器用银子镶口,由此可见它当时的珍贵程度。

  

  七、绞胎陶瓷的辨伪

  

  绞胎瓷器由于实物资料的严重缺乏限制了人们对其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因其生产的地域性及珍稀性,专家、学者顾及者较少,多数收藏爱好者,面对仿品,更是难于视其庐山真面目,由于绞胎器日趋增高的价格,刺激了人们购买收藏的欲望,因此赝品的出现也越来越多。

但由于大多数造伪者对绞胎真器研究甚少,而且看到真品的机会更少,加之绞胎器真品制作工艺复杂且费工费时,故高仿精品相当少见。

市场上的真品仿品,一般的收藏爱好者很难验证鉴别。

  绞胎器真品胎体造型深厚自然,胎壁薄厚均匀自然生动,流动感极强。

器物一般施黄透明釉,釉面厚润,晶莹剔透。

绞胎瓷器的圈足或钵底往往是露胎不施釉。

个别器物施釉不到底,致使器物下半部分严重露胎。

绞胎真品的釉层薄,呈淡黄色,胎底处无釉,有垂釉现象,开片处有土漫。

唐代喜好黄金器,故绞胎以施黄釉多见,罩绿釉少见,这是时尚使然。

因真品使用高岭土做胎,胎质细密洁白,且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瓷泥分别为“棕红或浅褐”与“牙白或浅黄”。

大多数唐代绞胎瓷真品用手叩之,胎体所发音低暗哑,手感适中,开片自然略微上翘为地下遗存年代久远所致。

赝品绞胎造型过于规整,胎壁不是过薄就是过厚,不是过轻就是过重,无釉露胎处,着色极不自然,两色瓷泥分别为“棕褐”与“纯白”色,胎质淘炼过于精细,用手叩之胎体,发声清脆,为留存年代较短所致。

  下面就本人收藏的绿釉绞胎枕与仿品做一对比。

  1.用棉签蘸水涂抹胎体或胎骨断面,由于真品唐绞胎陶器的胎料经过精心的淘洗,陶土颗粒细,密度大,吸水率不是很高。

仿品由于胎料受污染或淘洗不够精细,吸水率比真品低。

在真品绞胎陶瓷器的露胎处,洒几滴水在上面,很快就会散发出土浸味。

也有的仿品水滴在器物上,开始有土浸味,但一会儿就没有了。

这是因为表面涂了一层地下土的缘故。

  2.真品绞胎器的造型舒张,线条自然流畅,风格古朴庄重。

仿品为了追求仿真效果,各部位线条只能“依葫芦画瓢”临摹,不能发挥想象,因此器物造型显得生硬呆板,釉色过于均透,远不及真品线条的自然流畅,只见其型不见其神,缺乏创造力。

  3.真品绞胎器经过千年地下埋藏的历练、煎熬,器物表面受到地下酸、碱、盐等物质的侵蚀,釉面均留有自然适度的光滑感,侧光细看釉面开片自然微微上翘动感很强。

仿品则因为生产时间不长,釉面新而光亮,手摸釉面要么滑手,要么有过于“涩滞”的感觉。

经过打磨作旧的仿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摩擦的痕迹。

如果在阳光或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在器物表面就能看到经过打磨而产生的一道道摩擦痕,用手抚摸器物,有刺手的感觉。

  绞胎陶瓷是中国古陶瓷中一种名贵陶瓷品种。

它不仅具有类似宝石的质地,而且具有古朴、高雅、名贵之特征,新颖、美观、柔和之视觉,坚固、细腻、质朴之手感,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浓厚民族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唐巩县窑黄釉绞胎陶枕

  说明:

上海博物馆藏,高11.2厘米,径22.1―13.2厘米。

  如意头形。

通体施黄釉。

枕面主体纹样为绞胎纹,中心为圆形绞胎纹,内有五瓣朵花纹,内心为戳印放射状花纹,两侧有圆形和扇形花纹,枕面其余部分及各个侧面均饰戳印放射状花纹,底部有釉,满饰条状划纹,底中部划写“杜家花枕”四字。

  已发现唐宋黄釉枕中刻写文字的作品以“裴家花枕”、“杜家花枕”最为有名,传世也较稀少。

  

  唐巩县窑黄釉绞胎陶枕

  上海博物馆藏,高8.2厘米,径14.5―10.6厘米。

  长方腰圆形体,直身平底,枕面微内凹。

胎面贴塑黄、褐两色纹样,这种工艺名为绞胎,系以黄、褐两种胎泥绞合在一起,形成花纹,贴于器物表面,施透明釉,烧成后即为绞胎器。

绞胎工艺始于唐代河南地区,盛于宋。

所制作品有枕、盘、碗、三足洗等,多为小件器。

  

  北宋巩县窑黄釉绞胎印花如意形枕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高10.1厘米,宽21.1厘米,长14.4厘米。

  浅灰黄色细陶胎,面及周围施浅黄色釉,有细开片。

枕面镶嵌四片胶胎箔片花纹,再戳印多种小花并填褐色以补白,侧面印小花一周,背部中上方有一通气孔,底有篦划线,施深绿色釉,刻写“裴家花枕”款。

裴家所制花枕,纹饰华丽,为宋枕中的精品。

  

  唐巩县窑绞胎盘

  1973年江苏省江都县嘶马公社出土,江苏省镇江博物馆藏,高4.2厘米,口径21.6厘米,底径18厘米。

  绞胎盘为浅鼓腹,口沿微向外撇,翻卷成小宽边,平底。

盘釉下为黄、褐两色绞胎,成片状木纹。

木纹如行云,似流水,变化多姿,具有天然木纹之真实感,片状之间有拼接之痕,釉色光亮,令人赏心悦目。

  

  北宋当阳峪窑绞釉钵

  说明:

1962年河南省修武县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高6.1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4.9厘米。

  直口,腹稍深,平底。

口部一圈为白胎白釉,腹及底部为酱、白两色胎子相绞而就,形成自然纹理。

此种工艺在唐后期就已经出现,是模仿当时流行的漆器纹饰,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胎或釉汁,糅合在一起,使之发生自然的变化,烧成后出现行云流水般的效果。

河南修武当阳峪窑此种工艺产品烧制得最为绝妙,有的纹理对称整齐,如禽鸟羽毛一般。

此钵是当阳峪窑绞胎工艺产品的代表作。

  

  北宋当阳峪窑绞釉小罐

  说明:

故宫博物院藏,高9厘米,口径3.6厘米,足径5厘米。

  小罐圆口,圆鼓腹,圈足。

胎质细腻,用棕褐色和黄白色两种釉质糅合绞结成釉,形成棕、白两色间的木纹变化,显得十分别致。

这是在工艺上继承唐代风格的一件宋代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