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241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评

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

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这段歌词所评述的古代帝王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宋代(  )

A.统一文字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D.崇文抑武

3.“杨家将”的故事,以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下列哪一事件不会出现在“杨家将”的系列故事中(  )

A.阿保机发起澶州之战B.宋真宗亲征澶州城

C.宋辽议和结澶渊之盟D.北宋北伐辽遭失败

4.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南下十分容易。

“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交纳的岁币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北宋和南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  )

A.西晋和东晋的关系B.隋和唐的关系

C.曹魏和北魏的关系D.武周和北周的关系

7.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

“匈奴”指的是(  )

A.

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8.“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

A.两宋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D.秦汉时期

9.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10.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高峰期。

下列表述与南宋时期南方商业繁荣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A.京城的主要街道店铺林立B.京城的主要街道买卖昼夜不绝

C.纸币与铜钱并行D.广州的人口多达百万

11.自古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

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

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回纥族

12.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

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13.五代至元朝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很多的少数民族政权。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辽 ②金 ③西夏 ④蒙古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D.③②①④

14.《今日邵阳·今昔变化》称,唐宋时期,今湖南省邵阳境内的造纸业、刻书业等手工业生产有一定规模,多种果树开始人工栽培,粮食生产发展到“稻粟再

熟”。

促进该时期邵阳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占城稻推广到全国B.中亚的胡萝卜、大蒜等开始传入

C.经济重心逐步南移D.娱乐场所“瓦子”遍布农村

15.《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D.边境贸易繁荣

1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唐诗、宋词

B.唐诗、宋词、楚辞

C.唐诗、宋词、元曲

D.楚辞、唐诗、元曲

17.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曲表述错误的是(  )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18.

右图中,科学家沈括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9.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

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广泛运用到军事领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A.造纸术B.“交子”

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

阅读下

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

有何积极作用?

(6分)

 

(3)材料三中的“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请引用材料三中的话予以说明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

(6分)

 

22.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1)“靖康耻”代表着北宋的灭亡,其发生于何时?

(4分)

 

材料二 岳飞苦战了10年,金人士气大为沮丧,正值他要直捣黄龙府打败金人的时候,朝廷下了12道金牌,岳飞班师。

岳飞激愤伤心至极,东向再拜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2)列举出令“金人士气大为沮丧”的史实一例。

你认为岳飞领导的军队为何能够令金人胆寒?

(4分)

 

(3)你认为面对宋高宗的12道金牌,岳飞是否该班师回朝?

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4)时过境迁,但人们没有忘记岳飞。

今天,人们依然以各种形式纪念岳飞。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4分)

 

2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所示发明最早出现在何时?

图5、图6中的哪位人物对此进行了改进?

(2分)

 

(2)图2所示发明在战国时期被称为什么?

指南针何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2分)

 

(3)图3所示发明出现于何时?

何时在战争中开始广泛使用?

(2分)

 

(4)图4所示发明的出现与图5、图6中的哪位人物有关?

(2分)

 

(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2分)

 

(6)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文解史】

材料一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

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的原因。

(2分)

 

(2)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是在什么时期?

(2分)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

(3分)

 

材料二 北宋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

这个政策对宋朝有利有弊;好处在于使北宋初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安定,尤其是没有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等祸事,即使帝王中著名者不多且表现平平,但也无损国家的繁荣安定;而坏处则是令北宋在军事上连遭挫败,连同南宋共三百多年,整个宋朝的历史重心,都是战事的挫败和退却。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和影响。

(3分)

 

(5)北宋与南宋“战事的挫败和退却”的结果如何?

(2分)

 

以图话史】

材料三 《宋代说书图》(

右图)

(6)右图场景可能出现在宋代城市的哪个场所?

此场所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场所?

(2分)

(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你找出身边与宋代的城市生活相关的实例。

(2分)

第二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D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销兵权”等,可知这与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

故选D项。

2.D

3.A 本题是否定型选择题,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辨析备选项,A项本身错误。

阿保机在916年称帝,生活于872—926年,辽发动的大举进攻北宋的澶州之战是在1004年,此时阿保机早已逝世。

4.C

5.A 由材料中“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的信

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送礼”是指辽宋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后,宋每年给辽和西夏“岁币”,再分析各备选项,其中②表述有误,因为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是在北宋重挫辽军的背景下签订的。

6.A 东晋是西晋灭亡之后,西晋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

而南宋是在北宋被金灭亡之后,北宋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

故选A项。

7.B 岳飞一生主要是从事抗金斗争。

诗中的“匈奴”不是指历史上的匈奴统治者,而是指当时金的建立者女真贵族。

8.A

9.C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故选C项。

10.D A、B、C三项都符合南宋的情况;D项说法是错误的,当时人口多达百万的城市不是广州,而是杭州,故D项符合题意。

11.A

12.D 图1是秦朝的行政机构设置;图2是唐朝的行政机构设置;图3是元朝的行政机构设置。

13.C 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政权,11世纪前期,西夏政权建立,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1206年,蒙古政权建立。

14.C

15.B 题干材料反

映了宋代东京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16.A

17.D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出现了元曲。

元曲包括杂剧、散曲和南戏等。

杂剧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著名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等,故A、B、C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18.D 从“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更互用之”分析,《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活字印刷术。

19.B 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造纸术,故把含有②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20.A

二、非选择题

21.参考答案(1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2)三省六部制。

作用;既分工合作,又集思广

益,提高效率,三省长官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3)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机构。

依据;“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

22.参考答案

(1)1127年。

(2)郾城大捷。

因为他们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3)回朝。

因为岳飞受阶级局限,其忠君思想令他不会抗命。

(其他答案要符合当时岳飞的思想、地位及所处的环境,言之有理即

可)

(4)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有效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因此,岳飞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23.参考答案

(1)西汉。

图6(蔡伦)。

(2)司南。

北宋。

(3)唐朝。

宋元时期。

(4)图5(毕昇)。

(5)对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6)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等。

(言之有理即可)

24.

参考答案

(1)北方战乱较多。

(2)南宋时期。

(3)宋代南方农业有了很大发展,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宋代南方的手工业繁荣,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海上贸易兴盛;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宋代商业城市很多,其中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表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宗时,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将领的指挥权。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5)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瓦子。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7)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

如有早市、夜市,过春节燃放鞭炮、守岁、相互拜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