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148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2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13章内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2012•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

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

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

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2.(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空气流动形成风

 

B.

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

 

C.

潮湿的地面变干

 

D.

太阳光照进屋后,可看见里面有灰尘飞舞

 

3.(2分)在物体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前提下,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较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较多

 

B.

质量相同的物体,温度较高的,所含的热量较多

 

C.

同一物体温度较高时,所含的热量较多

 

D.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

 

4.(2分)(2003•河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5.(2分)(2012•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

划火柴,火柴被划燃

 

C.

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D.

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6.(2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  )

 

A.

该物体一定做了功

 

B.

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D.

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7.(2分)“高处不胜寒”,意指山越高气温越低,对其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高山的森林茂密,岩石多,比热容大,温度变化较小

 

B.

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

 

C.

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

 

D.

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

 

8.(2分)(2012•自贡)由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9.(2分)(2010•石家庄模拟)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甲、乙两物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若C甲=C乙,则m甲=m乙

B.

若C甲=C乙,则m甲<m乙

 

C.

若C甲>C乙,则m甲>m乙

D.

若C甲<C乙,则m甲<m乙

 

10.(2分)已知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

B.

铜块一定不会向铅块传热

 

C.

铅块一定向铜块传热

D.

铅块、铜块之间不一定传热

 

11.(2分)(2012•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

加热时间/min

0

1

2

水的温度/℃

20

26

32

液体的温度/℃

20

34

48

 

A.

0.9×103J/(kg•℃)

B.

1.8×103J/(kg•℃)

C.

3.6×103J/(kg•℃)

D.

1.2×103J/(kg•℃)

 

12.(2分)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C甲:

C乙:

C丙=3:

4:

5,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3:

4:

5

B.

5:

4:

3

C.

12:

15:

20

D.

20:

15:

12

 

13.(2分)(2009•黄冈)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

刹车片温度升高,是车轮毂热传递造成的

 

B.

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与车轮毂摩擦造成的

 

C.

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

 

D.

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蒸发吸收热量的特点

 

14.(2分)(2010•包头)一杯香浓的豆浆可以让我们的早上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电动豆浆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叶轮将豆子打磨研碎,加热体将豆浆加热至煮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电后叶轮转动,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不变

 

C.

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喝刚刚煮好的豆浆时,在它表面吹气可以加快豆浆的升华,使它凉得快些

 

15.(2分)(2009•兰州)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

 

A.

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

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

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

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6.(2分)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 _________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 .

 

17.(2分)(2012•淮安)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热现象的例子.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 _________ ;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该实验表明 _________ .

 

18.(2分)(2012•海南)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 _________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把机械能转化为 _________ 能.

 

19.(1分)(2005•哈尔滨)电冰箱的压缩机在压缩某种液体的蒸气时,使蒸气温度升高,这是用 _________ 的方法增加了蒸气的内能;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 _________ 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

 

20.(3分)(2012•宿迁)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 _________ 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 _________ ;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_________ 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21.(1分)“神舟号”系列飞船完成各项实验任务后返回大气层,飞船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不断升高,这是通过 _________ (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飞船的内能.

 

22.(3分)如图,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几次后,用手指触摸弯折处,会发现该处温度 _________ ,这是由于弯折时人对铁丝 _________ ,使铁丝 _________ 能增加.

 

23.(1分)(2012•滨州)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为了给泄露的核反应堆降温,向其内部注入大量的水,这是利用水的 _________ 较大的性质.

 

24.(2分)(2012•衡阳)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_________ 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海水与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_________ 的温度升高的少.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5.(5分)武汉钢铁公司在制造钢铁零件时,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渗入零件的表层,试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其中的道理.

 

26.(5分)冰壶,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2011年女子冰壶世锦赛上中国队险胜丹麦队夺得铜牌.如图是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以改变冰壶的滑行方向和速度,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请说明其中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共24分)

27.(14分)(2005•扬州)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

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

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_________ ; _________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 ;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 _________ 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

 _________ 叫做冷却速率.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 _________ 的影响.

(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28.(10分)(2012•荆门)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_________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 ℃,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

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_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

 _________ .

 

五、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9.(9分)一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放入1千克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到平衡后,水和金属块的温度均为80℃,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是多少?

【c水=4.2×103J/(kg℃)】

 

30.(10分)如图所示,太阳能集热器就是直接利用太阳能把水加热的装置.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元件包括集热板、储存装置及循环管路三部分.假设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在夏天可达50%;从太阳能手册中查到,在地球表面,晴天时垂直于阳光的表面接收到的热辐射为1.26×103J/m2•s.如果储水箱内的水大约有80kg,集热板接收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3m2,请计算,要使水温从20℃升高到50℃需要吸收多长热量?

达到这样的水温需要多少时间?

(C水=4.2×103J/(kg.℃))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2012•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

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

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

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考点:

分子的热运动;内能的概念;扩散现象.4126702

专题:

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

①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解答:

解:

A、一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合题意.

B、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不合题意.

C、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符合题意.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也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不仅气体之间、液体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内能的影响因素,扩散现象与温度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空气流动形成风

 

B.

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

 

C.

潮湿的地面变干

 

D.

太阳光照进屋后,可看见里面有灰尘飞舞

考点:

扩散现象.4126702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扩散是发生在两种物质之间的现象.扩散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有时说成一者进入另一者中;分子的运动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答:

解:

A、空气尽管是看不见的,但它是物质不是分子,因此风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

B、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C、潮湿的地面变干,是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

D、灰尘飞舞,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

故选BC.

点评:

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以及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

 

3.(2分)在物体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前提下,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较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较多

 

B.

质量相同的物体,温度较高的,所含的热量较多

 

C.

同一物体温度较高时,所含的热量较多

 

D.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4126702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热传递的条件是:

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与联系,再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可对各选项依次做出分析.

解答:

解:

由于热量是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BC错误;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知道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并能利用上述关系解释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2分)(2003•河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4126702

分析:

根据内能、热量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式和温度的关系分析.

解答:

解:

A、说法错误,影响内能的因素不仅有温度,还有质量、状态等;

B、说法错误,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说含有;

C、说法正确;

D、说法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也可以是对物体做了功现内能增加的.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能与热量、温度的关系.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内能的改变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来实现.

 

5.(2分)(2012•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

划火柴,火柴被划燃

 

C.

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D.

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4126702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特点.

解答:

解: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这些都是能量的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划火柴,火柴燃烧,是摩擦生热,是能的转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6.(2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  )

 

A.

该物体一定做了功

 

B.

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D.

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考点:

内能的概念.4126702

专题:

应用题;热和能.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且是等效的.

解答:

解: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热传递,也可能是对它做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7.(2分)“高处不胜寒”,意指山越高气温越低,对其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高山的森林茂密,岩石多,比热容大,温度变化较小

 

B.

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

 

C.

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

 

D.

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4126702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分析本题需掌握:

(1)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

(2)水汽化(蒸发)吸热;

(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

解:

A、岩石比热容较小,同样的条件下温度变化较多,故A符合题意;

B、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故山越高温度越低,故B不符合题意;

C、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导致温度很低,故C不符合题意;

D、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以及汽化等现象理解和掌握,关键点在于基础性知识的运用.

 

8.(2分)(2012•自贡)由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考点:

比热容的概念.4126702

分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

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改变,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9.(2分)(2010•石家庄模拟)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甲、乙两物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若C甲=C乙,则m甲=m乙

B.

若C甲=C乙,则m甲<m乙

 

C.

若C甲>C乙,则m甲>m乙

D.

若C甲<C乙,则m甲<m乙

考点:

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4126702

专题:

应用题;控制变量法;图析法.

分析:

(1)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说明两个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2)根据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本题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在相同时间下分析,二是在升高相同温度下分析.

解答:

解:

第一种思路:

相同时间内分析

做一条与温度轴平行的直线,分别于甲、乙相交于A、B两点,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

由于初始温度相同,在相同时间t0内,甲升高的温度温度比乙大,即△t甲>△t乙;加热条件相同,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是相同的.

根据Q吸=Cm△t得Cm=

,在Q吸相同,△t甲>△t乙时,

∴C甲m甲<C乙m乙

因此:

①若C甲=C乙,则m甲<m乙;

②若C甲>C乙,则m甲<m乙;

③若C甲<C乙,则m甲=m乙.

故选B.

第二种思路:

升高相同温度下分析

做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分别于甲、乙相交与A、B两点,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

由于初始温度相同,在相同温度t0下,升高的温度相同,即△t甲=△t乙;相同加热条件下,甲用的时间短,吸收的热量少,即Q甲吸<Q乙吸.

根据Q吸=Cm△t得Cm=

,在△t甲=△t乙,Q甲吸<Q乙吸时,

∴C甲m甲<C乙m乙

所以:

①若C甲=C乙,则m甲<m乙;

②若C甲>C乙,则m甲<m乙;

③若C甲<C乙,则m甲=m乙.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图象的分析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近几年的中考,图象分析题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这类题要引起注意.

 

10.(2分)已知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

B.

铜块一定不会向铅块传热

 

C.

铅块一定向铜块传热

D.

铅块、铜块之间不一定传热

考点:

热传递.4126702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热量将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质量相等的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