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093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选择题

1、选项的河流横剖面图中,与图中ab连线处河流剖面符合的是()

A、

B、

C、

D、

2、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B、河水流速减慢C、淤积速度加快D、出现侵蚀后退

3、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是()

A、V形谷B、角峰C、冲积扇D、河漫滩

4、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

下图是每隔15分钟持续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轮船所在位置处理电子图。

回答问题。

下列对①②③河段流水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②③段相比,①段侧蚀明显、向下侵蚀减弱B、与①③段相比,②段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最明显C、与①②段相比,③段侧蚀减弱、堆积作用加强D、①②③段中,②段的侧蚀更强,③段的溯源侵蚀更明显

5、下图是模拟某地貌的形成小实验:

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

此实验主要是探究()

A、风力的搬运作用B、流水的搬运作用C、流水的堆积作用D、风力的堆积作用

6、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

读图完成试题。

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二、综合题

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

(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

8、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该河通常位于我国的()

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东北地区

(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B、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9、“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

10、“牛轭湖”是“河迹湖”的一种,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C、②到③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

(2)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

A、地势较高B、地形平坦C、降水较少D、风沙较大

11、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景观的形成与流水作用密切相关(如下图)。

凹岸:

河流弯曲河段岸线内凹的一岸。

凹岸通常受主流冲刷,水深、流速较大。

凸岸与之相反。

读图并完成问题

(1)关于图中乙、丙两地,分析正确的是()

A、乙为凸岸堆积,丙为凹岸侵蚀B、乙为凹岸侵蚀,丙为凸岸堆积C、乙为凹岸堆积,丙为凸岸侵蚀D、乙为凸岸侵蚀,丙为凹岸堆积

(2)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B、甲-c-沉积-兴建仓库C、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12、从空中俯视大地,有的河流蜿蜒曲折,百转千回,形成的地貌称为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

下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蛇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蛇曲地貌的成因是()

A、山区河流向源头侵蚀B、海滨地区泥沙堆积C、开阔地区凸岸堆积,凹岸侵蚀D、河流侧蚀作用减弱,不断下蚀

(2)下列关于曲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对河流截弯取直能够预防洪涝灾害B、对曲流筑堤束水,曲流地貌无法继续发育C、河漫滩平原大多是农业的高产区D、我国西部草原上的蒙古包蜿蜒密布于蛇曲两侧

13、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

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

(2)“V”型河谷形成后()

A、下蚀减弱,凹岸堆积B、侧蚀加强,凸岸侵蚀C、下蚀减弱,凹岸侵蚀D、侧蚀减弱,凸岸堆积

14、河流的中下游河段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不断弯曲,以致河道变迁。

读某河段曲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代表曲流发育过程中废弃的某些古河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快,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B、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慢,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C、③④⑨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早;①⑥⑦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晚D、③⑥⑨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早;①④⑦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晚

(2)研究小组认为A湖是一段旧河道,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

请解释湖泊的形成原因。

(3)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什么灾害?

原因是什么?

治理的措施通常有哪些?

(4)此种河道可能位于()

A、黄河下游B、长江中游C、珠江上游D、雅鲁藏布大峡谷

15、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

原因是什么?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3)分析图示地区2008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16、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是一条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每年携带约16亿吨的泥沙奔流而下,约有12亿吨的泥沙沉积在河口沿岸地区,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1.5〜3千米,每年新造陆23〜28平方千米,使3万〜4万亩海域被淤积成为新的土地资源。

“昨日沧海,今日桑田”在此得以实现。

(1)黄河在此形成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请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________。

(2)近几年来,黄河口泥沙沉积的速度有所下降,对河口地区的地貌形态的影响有哪些?

(3)请简要分析黄河口泥沙沉积的速度有所下降的原因。

(4)河口地区往往是形成聚落的良好地区,但是黄河口处却没有形成大的聚落。

请分析原因。

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c--图e中能正确反映图a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__。

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判断图a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_。

并解释其形成理由________。

(3)若图a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b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A、“U”型谷B、喀斯特溶洞C、河口三角洲D、河流瀑布

(4)若图a所示河流位于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________(填左或右)相连。

原因:

________

18、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剖面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沉积物分布特点。

(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A【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a处为河流凹岸,侵蚀为主,河床较深;b处为河流凸岸,沉积为主,河床较浅,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地转偏向力对流水作用形成地貌的影响,较好作答。

2、【答案】D【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上中游的泥沙在河口地带沉积而成,当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时,原有沉积平衡被打破,沉积量减少,而海浪作用相对加强,故会出现侵蚀后退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意在考查考生对流水地貌的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

3、【答案】A【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V形大峡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角峰属于冰川地貌,冲积扇、河漫滩属于河流沉积地貌。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类型,掌握各个河流地貌类型即可。

4、【答案】D【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结合图示和河道的宽度,可以看出②河段河道宽阔,说明侧蚀明显;根据河流弯曲方向确定③河段为河流的上游地区,因而③的溯源侵蚀更明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5、【答案】C【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该实验形成的堆积体,是在小米在滑动速度下降至不动的情况下形成的,与流水搬运泥沙在山前堆积作用一致,故C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流水作用,较易作答。

6、【答案】D【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为河流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明显,容易决堤,适合作为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乙处为河流凸岸,流速慢,河流堆积作用强,适合作为住宅、农业用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二、综合题

7、【答案】

(1)A

(2)C【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河流上游a处以侵蚀为主;中游b处以搬运为主;下游c处河床展宽,水流减缓,泥沙淤积,以堆积为主。

(2)河流入海口处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易形成河口三角洲。

【点评】

(1)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意在考查考生对流水地貌的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意在考查考生对流水地貌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的分析能力。

8、【答案】

(1)D

(2)A【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左图示沙洲3、4月份面积较小,7、8月份面积最小,说明这两个时间段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可推知河流流量大,该河流有两个汛期,符合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特征;3、4月份积雪融水补给,7、8月份大气降水补给。

故选D。

(2)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可使库区水流流速减慢,泥沙在库区淤积,下游沙洲因沙源减少,面积增长速度减慢,A正确;河心沙洲是在流速较慢地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错误;根据图示指向标,该河在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右偏转,不断侵蚀右岸(Q岸),河道会变深;在左岸堆积(P岸),河道将慢慢变浅,C错误;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说明P河道较深,为侵蚀岸,则河流流向应与C选项相反,即自东向西,D错误。

故选A。

【点评】

(1)本题考查河流的流水侵蚀与堆积,意在考查考生对流水地貌的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流水地貌的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

作答难度较大。

9、【答案】

(1)B

(2)A【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据图示等高线在甲乙直接向北弯曲信息可知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河流总体向南流,故D错。

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故B对。

乙地泥沙堆积,甲地侵蚀,即曲流的西岸是侵蚀岸,故A错。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故C错。

(2)内力作用主要是形成地表形态的的骨架,地势高低主要影响河流的分布格局与流向。

【点评】

(1)本题为2009年广东地理高考试题,难度居中,思维量较大,考查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地理图像的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较易作答。

10、【答案】

(1)C

(2)B【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由图判断,甲处位于河流曲流的凸岸处,流水堆积作用明显,不容易发生崩塌现象,故A错误;乙处位于河流曲流的凹岸处,流水侵蚀作用明显,没有大量的鹅卵石,故B错误;②到③的过程,可能是由于曲流处水流不畅,某次洪水,河流出现了自然的裁弯取直,故C正确;曲流的产生,是由于坡度平缓,水流速较缓而产生,不容易发生滑坡现象,故D错误。

(2)由上题可知,牛轭湖的产生是由于曲流处地势平坦,水流不畅,某次洪水,河流出现了自然的裁弯取直而形成的,故B正确。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11、【答案】

(1)A

(2)C【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乙岸出现堆积物,河道远离乙岸,是凸岸,河道不断向丙岸移动,说明丙岸遭到侵蚀,是凹岸,故A正确。

(2)甲地位于荆江左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侵蚀甲地对岸,该处以堆积作用为主,A错误;甲地弯道水速较慢,应对应a,B错误;乙地位于凸岸,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弯道水速较慢,适宜种植农作物,C正确,D错误。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12、【答案】

(1)C

(2)D【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山区河流向源头侵蚀发生在河流的上游,形成“V”型谷;海滨地区泥沙堆积形成的是河口三角洲。

(2)蛇曲处形成的是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人类对其改造的工程措施就是截弯取直和修筑河堤;我国西部草原上的蒙古包通常会分布在地势平坦、牧草丰富的地区,这样有利于游牧民族放牧。

所以D项是错误的。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13、【答案】

(1)B

(2)C【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道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A错误;随着河流不断侵蚀凹岸,在凸岸堆积,河道会变的更加弯曲,实线比虚线河岸形成的早,B正确;甲、乙、丙三处,乙处为凹岸,侵蚀作用最强,C错误,D错误;故选B。

(2)“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

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两侧的侵蚀作用增强,侧蚀作用表现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发展阶段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14、【答案】

(1)C

(2)对。

弯曲河段两岸不断受到侵蚀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两端有可能连接在一起,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

(3)洪涝。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

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

(4)B【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河道弯曲处受水流的惯性离心力影响,凹岸流速快被侵蚀,凸岸流速慢被堆积,而且南、北半球相同。

由于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不断向凹岸所在方向迁移,三段河曲的迁移方向分别为③→②→①、④→⑤→⑥、⑨→⑧→⑦。

(2)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见下图)。

(3)弯曲的河道,使河流流程变长,水流更加缓慢,遇上洪水,就会因排泄不畅而泛滥。

人工裁弯取直,可加快水流排泄速度。

(4)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发展特点。

15、【答案】

(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型。

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型。

(2)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

(3)变化:

林地减少,耕地增加。

影响:

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沿河、沿海岸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谷呈槽型。

(2)C处位于河谷谷口,典型地貌为冲积扇。

(3)分析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面积减少,这种变化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本区聚落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与地形、水源、交通等有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16、【答案】

(1)河口三角洲;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陆地的海相沉积平原。

(2)河口三角洲的发育速度减缓;海水上溯,河口三角洲侵蚀严重。

(3)①黄河中上游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②小浪底、三门峡等水利枢纽的蓄水拦沙作用。

③黄河水在下游地区被河南、山东大量取水,致使到达河口的水量很少。

(4)黄河河道不稳定,经常泛滥成灾;河道泥沙淤积严重,致使河流的航运功能受阻。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它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大量泥沙被黄河所携带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但近几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

再加上水利枢纽的调节作用,黄河的含沙量得到了控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

17、【答案】

(1)图d;溯源侵蚀;下蚀

(2)D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3)D

(4)右;因为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右岸相连。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A河段在河流的上游,河谷剖面应为“V”型谷,故图d正确,河流上游河段落差大,流水作用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2)D岸为河流的凸岸,流水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3)A段河流流速快,纵剖面如像图b所示,常形成瀑布,故选D;(4)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水向左偏,左岸侵蚀较为严重,河口沉积的泥沙会与右岸相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发育。

18、【答案】

(1)冲积扇(洪积扇)。

呈扇形分布,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2)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稠密,出山口后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其反映了河流在出山口前穿行于河谷且落差较大;出山口后坡度变小,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河流发育在扇面之上。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

(1)扇顶到冲积扇末端,由于流速的变化,所以颗粒逐渐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河流在出山口前落差较大;出山口后坡度变小,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及其机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