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053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

《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3第二章第39讲.docx

必修3第二章第39讲

第39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2)湿地的重要价值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a

b

c

分析某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1)湿地的概念: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

①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②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

(3)湿地的特点

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

①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③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b级思维警示

 

(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3.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

(2)洞庭湖萎缩:

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②影响:

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4.保护湿地

(1)必要性:

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

地区

具体措施

洞庭湖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三江平原

采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c级易错易混

1.湿地并不只是存在于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也有湿地的分布。

根据湿地的定义,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的河流(包括内流河)、湖泊等都是湿地,如沙漠中的塔里木河、艾尔湖(澳大利亚)及长白山天池、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湖等。

2.流域内湖泊面积缩小甚至消失不仅仅是人类活动所致。

流域内的水土流失,会随着河流进入湖泊,长年累月的淤积,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湿地面积缩小。

3.保护湿地不仅仅是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少。

保护湿地不仅要保证在面积上不减少,而且要保证湿地的质量,即水源的多少、水质的好坏、物种的多少等,还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4.湿地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价值方面。

湿地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提供农副产品、发展航运和旅游等。

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主要目的的侧重不同。

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主要目的是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3.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沼,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类活动

影响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围湖(海)造陆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环境污染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

造成入湖营养物质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

大量引水灌溉

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河流的截流改向

4.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

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2)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

真题设问

考向和规律

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2015·10月浙江选考)

以区域图为主要信息载体,辅以文字说明,考查湿地的形成条件、生态效益、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整治措施,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进行考查。

(2015·10月浙江选考)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遥感与地面监测表明,过去20年间,青藏高原内陆湖面积由2.56×104平方千米增至3.23×104平方千米。

完成1~2题。

1.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壳抬升B.气候变暖C.下渗减弱D.河道淤积

2.内陆湖面积增大会带来(  )

A.生物多样性增加B.蓄洪功能减弱

C.湖水盐分浓度增加D.通航能力减弱

答案 1.B 2.A

课时训练

(2014·浙江学考模拟)鄱阳湖近60年来出现初冬严重枯水的年份有12年。

枯水期时,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

据此回答1~2题。

1.从下列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B.湖水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流出增加D.湖面蒸发增大

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  )

A.退耕还牧B.围湖造田C.移民建镇D.截弯取直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鄱阳湖的湖水主要来自地表径流(河流)的汇入,枯水期流域内降水减少,地表径流汇入减少,则湖面下降萎缩。

第2题,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

(2018届浙江温州选考)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近年来白城市十年九旱,成为缺水的“水乡”。

下图为“吉林省西部略图”。

完成3~4题。

3.白城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与地形B.地形与水文

C.植被与水文D.气候与植被

4.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  )

A.水质盐碱度高B.引水工程量大

C.保护湿地资源D.保障下游用水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白城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半干旱地区,气候与形成“水乡”无关;该地有河流经过,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形与水文是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植被与“水乡”形成无关。

第4题,旱灾时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水质盐碱度高,A正确;白城是“水乡”,引水工程量小;旱灾时,居民考虑的主要是生存问题,而不是保护湿地资源和保障下游用水。

5.(2016·嘉兴期末)杭州西溪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美化环境 ②净化水质 ③旅游观光 ④涵养水源 ⑤改善航运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①②④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旅游观光和改善航运属于经济功能。

读图,回答6~8题。

6.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B.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7.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B.①②③

C.②④⑥D.④⑤⑥

8.利于图中湿地资源保护的措施有(  )

A.扩大旅游业规模,迅速发展区域经济

B.物尽其用,利用湖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C.保护植被,防止土地沙化

D.利用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

答案 6.A 7.C 8.C

解析 第6题,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且降水少,主要植被为草原、荒漠,故生态环境脆弱。

第7题,①由于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且湖泊多咸水湖,故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错误。

③三江源地区湿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弱;错误。

⑤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农业发展;错误。

第8题,扩大旅游规模、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可能会加重湿地资源污染,大力发展畜牧业可能会加剧土地荒漠化,故C选项正确。

难题拿高分

西藏和黑龙江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

读表回答9~10题。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年份

省(区)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黑龙江

22.13

20.97

17.67

西藏

24.17

25.55

26.75

9.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10.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

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题,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地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高海拔地区,两地沼泽湿地共同的成因是气温低,蒸发弱。

第10题,黑龙江省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湿地减少,加剧了洪涝灾害;西藏地区湿地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量增大,湿地面积扩大。

(2016·绍兴高二期末)因环境的变化,我国昔日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急剧缩小。

据此完成11~12题。

11.使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加剧④引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2.湖泊面积缩小后易发生水灾,主要是由于(  )

A.水土流失加剧B.水资源大量减少

C.入河水量减少D.湖泊调蓄功能降低

答案 11.A 12.D

解析 第11题,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流入洞庭湖的泥沙增多,泥沙淤积使得湖泊面积缩小;人为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

故A项正确。

第12题,湖泊能够调节洪峰流量,洪水时,上游洪水流入湖泊,可以削减洪峰流量,而湖泊面积缩小使得湖泊调节洪峰的功能降低,导致暴雨时易发洪水灾害,故D项正确。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3.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⑤⑥

14.关于保护红碱淖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答案 13.A 14.D

解析 第13题,红碱淖是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水位下降与水质的变化无关,④⑤错误;该湖区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围林木少,⑥错误。

故选A。

第14题,该湖pH值高,且不是水源地,不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是森林的生态效益。

15.(2016·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

20世化60年代以来,当地大面积的棉田灌溉,使咸海湖面锐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材料二 中亚局部地区略图(下图)。

(1)分析咸海湖面萎缩的原因。

(2)分析咸海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自然原因:

深居内陆,地形闭塞,降水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河流沿岸地区农业用水量大,不合理截流改道,使注入咸海水量减少。

(2)加剧土壤盐碱化;加剧土地沙化;破坏生物多样性。

16.(2016·浙江富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

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材料二 通过对海南省海口市我国最大连片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环境调查发现,咸水鸭等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红树林大量枯萎,海南岛防御台风和海啸的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同时,海南海岸防护林遭遇开发热,在三亚,红树林正遭受砍伐和破坏。

材料三 为复原海上绿色屏障,保护堤围和配合市镇湿地公园建设,广东省中山市正全力打造结构合理、生长稳定、生态功能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

(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材料可知红树林还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分析海南岛红树林被破坏的原因。

(3)材料一中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材料一图),请分析这些做法的好处。

(4)结合材料分析,针对我国红树林破坏严重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减小风浪,保护海堤 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是众多鸟类及众多珍稀生物的栖息地等

(2)沿海地区过度开发、过度养殖,导致红树林被大量砍伐,破坏生态系统。

(3)对经济:

合理利用了红树林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增加了收入;对环境:

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及生态环境。

(4)制定保护红树林的相关法规,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防止环境污染;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被破坏的红树林等。

大题突破练

17.(2016·浙江温州模拟)图甲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乙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

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读图甲,说出贺兰山走向及其地理意义。

(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

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湿地大幅度萎缩的主要原因。

(4)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答案 

(1)南北(东北-西南)走向。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蒙古与宁夏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2)河流湿地、湖泊湿地。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自然原因:

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泥沙淤积。

人为原因:

围湖造田;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增多等。

(4)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规;生产(农业、工业)、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拉盖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在下游形成了大片湿地和湖泊。

近年来随着乌拉盖河流域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大型化工企业的建设,下游地区湿地正在逐渐消失。

(1)描述乌拉盖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2)简述乌拉盖湿地减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相对平坦,起伏较小。

(2)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降水减少;荒漠化现象加剧;湿地降解功能消失,环境质量恶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

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3)分析该地巨大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为防止湿地水库群萎缩,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大量渗入地下;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成泉。

(2)该地深居内陆,降水量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际变化小;泉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3)有利影响:

绿洲小气候得到改善,温差变小,湿度增大,降水增多;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旱涝灾害减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减轻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荒漠化危害;生物长势变好,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减少;水源增加,扩大了人工灌溉绿洲面积等。

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延缓高山冰川融化速度;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节水灌溉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