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31题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925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31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卷31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卷31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卷31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卷31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卷31题汇总.docx

《全国卷31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31题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卷31题汇总.docx

全国卷31题汇总

2010-2018年全国卷30题专项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2010海南卷,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

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A本题可用排除法。

题干的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工农业的产值和比例问题,排除C、D两项。

一五计划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直到今天我国也没有实现工业化,排除B项。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发展较快,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重工业落后的局面,故A项符合题意。

2.(2010海南卷,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

传单写道: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

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

‘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A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时间“1987年”。

是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3.(2010海南卷,24)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

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B.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B本题考查如何评价历史现象,所给材料对照不同时期的北京最高建筑,强调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评价历史现象。

把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去认识、评价,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方法。

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

上海、天津等地原来是工业比较先进的地区,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在东北和西部为主,全国这些地区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作为原来工业的较发达的上海、天津逐渐在全国的工业比重中下降。

所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故选C。

A项明显错误,B项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与上海、天津增长率低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D项与题意无关。

故选C。

【考点】中国“一五”计划建设

5.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

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规模扩大,直接导致家庭个体经营形式的消失,所以A符合题意,选A。

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排除B。

由于实行统一的分配体制,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下降,排除C。

由于该体制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得不到发展,工业化的基础也得不到增强。

排除D。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中曲折发展

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注意抓住关键信息“1955年”,“……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回顾对比所学知识,可以判定是万隆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同,促进大会的圆满结束。

所以选A。

其他三项均不是提出于1955年,可排除。

【考点】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7.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

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理解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通过对一五计划中工业企业分布情况的描述设置新的情境,要求学生对这种分布的目的进行理解。

A项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而我们工业基础比较好的是东北地区,这与题干中的企业分布状况不一致,可以排除;国家调整后的工业布局的状态,有利于推动经济走向均衡发展的道路,B项正确;C、D两项不是题干提到的这种工业布局的目的。

8.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

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题干呈现这样几个主要信息:

一是时间,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它的特点是以政治运动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知道《人民日报》是党报,带有宣传党的政策的使命,三是全民搜集民歌且出现民歌搜集量大幅增长的现象,这与大跃进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

从选项看,首先民歌的搜集不能代表中国整个教育的发展情况,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现实中此时的经济发展比较混乱,无法证明B项的说法;C项的表述符合题干表达的两方面特征,一是政治运动,二是全民行动搜集民歌,所以C项正确;D项在表述上出现了错误,题干讲得清楚:

只是搜集民歌,而不是创作民歌,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文学这个问题,D项错误。

9.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

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

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取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题干强调的是1983年国家对城镇个体户采取开放政策,允许他们可以作为法人从事商业活动。

这一政策提高了个体户从事商业活动的积极性,但他们不是工业生产者,不生产具体产品,所以A项理解错误;在此之前国营运输单位在城乡间已经进行了客货运输,所以实现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要早于这个时间,B项错误;个体户从事商业活动,以相对灵活的方式进行城乡之间货物贩运,对活跃城乡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C项正确;D项的时间要晚一些,1992年后才出现,D项错误。

本题涉及情境较新,许多政治学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难度较大。

10.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

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

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1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12.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

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13.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

这主要是因为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14.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

这反映了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15.我国“一五”计

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

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

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解析:

本题考点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注意题干中提到“一五”计划和重工业“集中在东北”这些信息。

由于一五计划是在苏联帮助下进行了,而此时苏联的经济政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就出现了题干中提到的情况。

B项不是重点发展东北的必要条件,一五计划进行的时候,抗美援朝已经结束,而此时中日关系没有发展重大变化。

答案:

A。

16.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

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

压力B.制止单

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解析:

本题考点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960年正是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社会上物资严重短缺,市场供应紧张,由此可见此时中央压缩公用经费中商品性支出,直接意图是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答案:

A。

17.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署名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18..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鞋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

19.图2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图2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20.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

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21.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

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

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万隆会议召开B.越南战争爆发

C.苏共“二十大”召开D.朝鲜战争停战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题干以考试大纲“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为考点,进一步引导考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举行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错误,以及对他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引起极大地震动。

而当时中国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逐步有所了解,认识到在学习苏联经验时必须根据中国自身情况,在实践中探索运用,而不能照搬。

《人民日报》对斯大林的这番评论正是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正确选项是C。

同时,通过该题的考查也进一步引导考生认识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出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答案】C

2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

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题干以考试大纲“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为考点,引导考生进一步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949年后的20多年间,我国旅游工

作一直属于民间友好往来的范畴,是对外交往的一条重要渠道,更极少有出境旅游。

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拓展社会主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城乡社会生活也呈现出新的气象。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主动打破封闭,逐步融入时代发展潮流中。

出境游目的地的扩大和人数的增多正是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的深刻反映,是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上的必然反映。

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23.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

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

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理解并辨析历史信息,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运用辩证唯物观进行分析的能力。

题干以考试大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考点,引导考生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加深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用国家的计划管理取代了市场调节。

这在当时取得了效果,保证了农业剩余低水平基础上的快速工业化要求和供求平衡,保证了物价稳定,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长期的消极影响,抑制了农业和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粮油关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随着80年代以后改革的深入,改革计划体制,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忽视商品经济等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和作用,缩小计划直接控制的范围,以便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因此,正式取消“粮油关系”便是对计划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24(2017·全国Ⅰ卷)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25.(2017·全国Ⅱ卷)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26.(2017·全国Ⅲ卷)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图5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27.(2016·全国Ⅰ卷)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

28(2016·全国Ⅱ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3-

29.(2016·全国Ⅲ卷)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

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30.(2015·全国Ⅰ卷)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31.(2015·全国Ⅱ卷)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

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32(2014·全国Ⅰ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33.(2014·全国Ⅱ卷)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

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34.(2013·课标版全国Ⅰ卷)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5..(2013·课标版全国Ⅱ卷)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36.(2013·大纲全国卷)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B.人口急剧膨胀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7.(2012·课标全国卷)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

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38.(2012·课标全国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39.(2012·大纲全国卷)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40.(2011·课标全国卷)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

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

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41(2011·课标全国卷)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42.(2011·大纲全国卷)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

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

43.(2011·大纲全国卷)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

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44.(2010·全国卷Ⅲ)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45(2010·全国卷Ⅰ)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