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802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docx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纲要

掌握:

1.条件反射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理论的基本内容。

2.健康信念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知-信-行理论、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理论要点。

3.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理论、贝克的认知理论、自我指导训练理论。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5.内脏学习理论、应激理论、情绪学说的理论源起及主要内容。

熟悉:

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理论的实验与理论基础。

2.健康信念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知-信-行理论、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的理论起源。

3.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及抑郁症患者的常见10种认知曲解。

4.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如何解释心理失调的实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5.内脏学习理论的临床应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与生理反应。

了解:

1.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行为医学中的作用;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特点和实际意义;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理论的原理及在临床行为治疗中的作用。

2.健康信念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知-信-行理论、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在行为医学中的应用。

3.自我指导训练的理论基础。

4.自我实现者具有的人格特征。

5.情绪与生理反应。

二、教材精要

【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内脏学习理论和心身相关理论等与行为医学具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理论的理论起源、主要内容、在行为医学中的作用等。

【教材知识点】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1.条件反射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20世纪初,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进行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把试验中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也称经典条件反射。

并进一步把由先天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能自然地引发反射的刺激,称为无条件刺激,由无条件刺激所引发的反射称为无条件反射。

这里的条件反射不能被个体随意操作和控制,故属于反应性条件反射,试验中的中性环境刺激(铃声)就称为条件刺激。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的几个重要概念:

①强化:

某些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

②泛化:

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除条件刺激物本身外,那些与条件刺激物相近似的刺激物也或多或少地引起条件刺激物的效应。

③分化:

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以强化而对其他相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则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应,而其他类似的刺激物不引起这种反应,被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

④消退:

在实验中发现,动物对一种条件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如果经常得不到相应的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即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那么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⑤自然恢复:

动物对某一条件刺激的反射性反应消退后,如果该反射有足够的间歇时间,即使不加以强化,也可能重新激发的现象。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认为某一行为反应的出现总能获得某种积极的结果,则个体根据结果逐渐学会对这种行为反应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也称为工具操作条件作用。

根据刺激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分为以下几种:

①正强化:

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如果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的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增强的现象。

②负强化:

在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加强。

③消退:

在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的结果使原有的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

④惩罚:

在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

(3)两种条件反射的差异:

两种条件反射的不同点如下:

经典条件反射:

①主要适于不随意反应(如各种天生反射和情绪);②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参与;③由条件刺激诱发条件反应,为应答反应;④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先后呈现,受接近律支配;⑤没有条件刺激或非条件刺激时不产生反应。

操作条件反射:

①主要适用于随意反应(如各种随意行为和思维等);②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参与;③自发反应受奖赏或惩罚控制,为操作反应;④随意反应导致奖赏或惩罚,受效果律支配;⑤即使没有特定的刺激也可产生反应,辨别刺激只具有改变反应的时机与频度的作用。

2.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该理论认为环境刺激并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唯一变量,一个人的行为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人类行为受限于自身的生理状况、认知评价以及周围的环境因素,个人的认知因素对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引起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1)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现象:

①观察学习:

是指人类能够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学习。

②替代强化:

指受试者不必亲自体验而只需通过观察他人便能得到的强化;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中的强化都属于直接强化。

③自我强化:

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

④社会学习:

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按照某种行为去行动。

(2)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

①强调行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②强调人运用符号的能力;③强调观察学习,尤其强调模仿对象及其特征激发特定行为的重要性;④强调自我调节过程,认为行为的增强来源于外界反应与自我评价。

3.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理论1958年,行为科学家沃尔普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理论。

其交互抑制理论是指如果使用原先会引起适应不良行为的刺激导出与适应不良行为互不相容的正常适应性行为,就可以削弱或消除原刺激与适应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从而缓解或消除原刺激所诱发的适应不良性反应。

系统脱敏是指通过循序渐进地增加刺激程度,使个体逐步耐受和习惯原先引发不适应性的反应的刺激,来消除某种不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上述理论为现代行为治疗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1.健康信念理论健康信念理论模型(HBM)是最早运用心理学方法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

HBM以心理学为基础,由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

该模式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认为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

其核心部分包括六种与行为转变紧密相关的信念。

(1)感知到的易感性;

(2)感知到的威胁;

(3)感知到的益处;

(4)感知到的障碍;

(5)行动线索;

(6)自我效能。

2.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又称为跨理论模型(TTM),是80年代初在综合心理治疗和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型之一。

该模型整合了若干个行为干预模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又称为行为分阶段转变交叉理论模型。

TTM理论认为,行为的变化是渐进、分阶段、螺旋式的复杂发展过程,这种改变呈前进式特点,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新阶段发展,但也可能出现后退问题,行为依此螺旋式特点不断发展直至完成所有的改变过程。

健康行为的变化经历5个发展阶段:

(1)前意向阶段(通常指在未来6个月):

此阶段人们没有改变行为的意向,尚未意识到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危险,不想改变自己的行为。

(2)意向阶段:

个体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认真地思考变化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改变行为的益处和代价。

此阶段人们常长时间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

(3)准备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倾向于在近期采取行动(通常指在未来一个月内),个体开始计划、准备改变自己的行为,一些间断性的行为变化已经出现,但持续性的变化尚未出现。

(4)行动阶段:

个体已经出现了持续性的行为变化(持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

(5)维持阶段:

个体保持新出现的行为达6个月以上。

减少诱惑和增加信心有利于保持这一状态。

如果人们经不住诱惑和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他们就可能返回到原来的行为状态,即终止阶段,这种现象称为复返。

TTM认为,每个个体是否能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取决于每个阶段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和五个变化阶段的整合最终解释了个体行为的改变。

个体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因素和行为因素两类共10种:

①知觉因素:

如对特定行为后果的知觉、情感体验、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再评价、新行为产生后社会准则变化的知觉等。

②行为因素:

如反条件化、社会支持关系、强化管理、对行为改变的承诺和刺激控制等。

TTM是一个动态的综合行为改变理论模型。

该模型改变了传统一次性行为事件干预模式为分阶段干预模式,根据行为改变者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行为支持技术,并已成为临床和社区行为干预广泛应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知-信-行理论知-信-行(KABP或KAP)是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的简称。

该理论认为:

知识和信息是建立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的、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在信念确立以后,如果没有坚决的态度,行为转变仍然不会实现。

为了促进态度的转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促进信念的建立;

(2)利用现身说法;

(3)加强行为干预;

(4)利用态度改变理论:

根据凯尔曼的“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可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促其态度转化。

4.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合理行为理论(TRA)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理论强调认知因素在个体健康行为、道德行为和其他行为产生和改变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TRA模式没有考虑到情绪对行为和态度的作用,甚至假设行为完全由个人的理性控制。

为了弥补缺陷,在原来理论中增加了影响意向的第三个因素,即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形成计划行为理论(TPB),其他两个因素是TRA的行为信念和个人规范。

TRA/TPB的理论要点:

(1)行为意向:

行为意向是该理论结构的核心,是影响行为发生转变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是行为改变的直接决定力量,决定了是否采取行动。

(2)行为态度:

它是对行为结果好坏程度的评估,受到规范信念的影响。

(3)个人规范:

这是对其他人行为规范带来的压力的感知,并受顺从性影响。

(4)感知到的行为控制:

它是对自己行动能力的感知,受到一组控制信念的影响,特别是感知到的行为改变难度和把握性的调节。

(5)行为实际控制:

它是个体利用准备好的有利资源控制行为,与自我效能相近。

(三)认知理论

1.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理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1955年所创的理性治疗发展而来。

Ellis提出的理性情绪行为理论的核心是“ABC理论”:

A是指外部的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内部的信念系统,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ABC理论认为外界的事件(A)只是诱因,所有的A都必须通过个体内在信念系统(B)的中介,才能产生出特定的结果(C)。

因此,个体的信念系统才是引起个体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更直接的原因。

个体的信念系统中既有合理的又有非合理的,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埃利斯认为,不合理信念有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

以偏概全;

糟糕至极。

2.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阿伦·贝克在对抑郁症的临床观察以及前人对情绪的认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抑郁症的认知模型,并扩展到其他心理障碍的治疗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疗法。

该理论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或不良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在歪曲或错误的思维作用下出现的。

Beck认为,个体的认知曲解包括两个层次:

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和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

Beck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以下10种认知曲解:

(1)“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

(2)任意推断;

(3)选择性概括;

(4)过度泛化;

(5)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

(6)个人化;

(7)选择性消极注视;

(8)情绪推理;

(9)“应该”倾向;

(10)乱贴“标签”。

3.自我指导训练上世纪70年代由梅钦鲍姆和古德曼提出。

该理论认为,儿童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与其将外界的言语评价转变为自我评价有关,无法将外控很好地转变为内控将导致儿童的不适应行为。

通过自我指导训练,可以改变这类儿童的不适应行为,训练的目的在于:

①训练儿童发展出自身的内部言语评价(自我指导),使他们的行为逐渐适当;②加强儿童内在言语的调节成分,使他们的行为受自己言语的控制;③鼓励儿童适当地强化自己的行为,以便形成新的认知模式,达到自控。

(四)人本主义理论

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该理论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与自我实现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了两大类、七个层次。

一类是和人的本能相联系的基本需要,具有五个特点:

①缺少它会导致疾病;②有了它可免除疾病;③恢复它可治愈疾病;④在某些非常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景下,丧失它的人宁愿寻求它,而非寻求其他满足;⑤在健康人身上,它是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

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另一类是不受本能所控制的成长性需要,具有三个特点:

①不受人的直接欲望所左右;②以发挥自我潜能为动力;③满足此类需要会使人产生最大程度的快乐。

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一类需要的缺失可引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第二类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

马斯洛根据需要对人直接生存意义和生活意义的大小,将七个层次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①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但次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

②该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一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其他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③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了行为的驱动力。

④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⑤一个国家或地区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2)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马斯洛概括出了自我实现的人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

1)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

2)宽容和悦纳自然、他人与自我。

3)自发性、直率性和自然性。

4)以问题为中心。

5)具有独立和独处的需要。

6)有较强的自主性。

7)具有反复欣赏生活的能力。

8)经常有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个体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真正的自我,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格或特质的顶点,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的一种状态。

9)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0)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个人友谊。

11)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

12)具有强烈的道德感。

13)具有哲理和善意的幽默感。

14)富于创造性。

15)具有抵制和批评现存社会文化的精神。

2.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与自我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可以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人都有一种以积极和建设性态度去发展自我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仅是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增长与发展自己,追求自我实现。

(1)人性观:

罗杰斯认为有机体具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且是理性的,因此,其人性观是积极和乐观的。

(2)自我理论:

自我理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

自我可分为两类,一是主体自我,指人的行为和心理经验的主体;二是客体自我,即自我概念。

由自我概念出发,对任何一种新的经验都可能产生三种不同的反应:

①与自我经验合为一体;②被忽略掉;③否认与歪曲。

(3)经验:

是指个体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主观精神世界,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和可以意识到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

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心理内容,也包括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

(4)心理失调的实质:

罗杰斯认为,心理失调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

因此,罗杰斯治疗理论的实质也是要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以达到人格的重建。

(五)内脏学习理论和心身相关理论

1.内脏学习理论

(1)理论源起: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尼尔·米勒进行了内脏学习实验,该实验实际上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另一种形式,即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2)主要内容:

通过特殊的学习和训练,有机体可以控制由自主神经支配的内脏器官的活动,例如心血管、胃肠、肾脏和各种腺体的活动,即内脏学习理论。

(3)临床应用:

基于内脏学习理论,米勒进一步提出了生物反馈治疗并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2.应激理论

(1)理论源起:

应激一词最早由生理学家沃特·坎农于1925年提出,是指有机体在面临紧张刺激或暴露于恶劣环境时出现的战斗与逃避反应。

(2)主要内容:

应激是指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努力维持内稳态稳定的过程。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应激源所做的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

(3)临床应用:

过度的应激反应是导致某些疾病的生理基础。

应激不仅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同时会使个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情绪反应,以及逃避、攻击、物质滥用等行为问题。

3.情绪学说

(1)理论源起: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肌肉、血管、内脏活动和功能状态都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2)主要内容:

人在愤怒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心情愉悦时食欲增加等,这些都属于不同情绪状态时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

当人产生情绪、情感体验时,皮肤上的汗腺分泌旺盛。

汗液中的电解质浓度改变导致皮肤的导电性发生短暂地波动,即为情绪过程中的皮肤电反应。

此外,当人处于不同情绪状态时,脑电波的波形、频率和幅度都会发生相应改变,这就是情绪过程中的大脑电活动。

【本章小结】

本章是行为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与行为医学相关的主要理论,是学习行为医学的重要基础章节。

因此,本章涉及的重点内容较多,理论性很强,是行为医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时,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应用,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在一起。

(梁立夫唐云翔张东军郑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