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650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docx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九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2、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在交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国际社会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探讨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中东地区的特点。

介绍巴勒斯坦的地形、宗教、资源、民族等情况和巴勒斯坦的形成,教师补充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局面为何错综复杂”。

组织学生探究“解决中东危机的渠道是什么”。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后频仍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中东地区地形图、巴勒斯坦难民营图片、巴以冲突场面、相关人物的图片(如阿拉法特、拉宾等)。

学生准备:

阅读教材。

(四)教学方案预设

时事新闻导入新课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注意:

教师要对“频仍”两个字作解释)

1、中东的地理位置

提问:

中东的范围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

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现在一般说的“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

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2、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教师直接指出:

动荡的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是巴勒斯坦问题)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师总结:

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巴勒斯坦国至今也没有诞生)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冤仇越积越深,巴以争端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争端。

由于以色列统治集团坚持其扩张政策,由于美、英、苏等大国出于不同利益在此进行的干涉,使得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终于酿成了四次中东战争的发生。

3、四次中东战争

学生阅读教材、史料和看地图后回答:

“四次中东战争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是什么?

巴以间争端从较小规模争斗演变成了流血冲突。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

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一些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对它发动攻击。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

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

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丧失的土地而进攻以色列,美苏两国向双方提供武器。

结论:

主要是争夺目标是土地、运河的主权还有是水源等。

学生阅读教材、史料及图片,体会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的哪些灾难?

连年战争的后果:

中东战争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

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学生思考: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导致中东地区长期成为东西方经济、政治及军事利益冲突焦点的原因。

1.战略位置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近代,中东地区受到欧洲殖民者的重视,成为他们加强对东方殖民地控制最便捷的纽带,建立殖民帝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基地。

二战后,大国在这里的争霸更是变本加厉。

分析中东为石油而战的原因是什么?

石油资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而中东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谁掌握了中东的石油,就是掌握了世界的经济。

(中东的石油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

2、几十年来陆续形成领土争端、水资源问题及巴勒斯坦难民是阿以冲突的历史原因

1948年,以色列在此建国,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

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以及造成了数百万巴勒斯坦难民。

3、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

信仰伊斯兰教。

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4、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

中东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提醒学生和世界三大宗教的差异)是伊斯兰教文化核心地带以及阿拉伯人聚居区,而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愈演愈烈,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

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

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

  

  

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长期以来,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为中东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努力,20世纪90年代中东和平出现转机。

1、20世纪90年代中东和平出现转机

图:

阿拉法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领导人)高呼:

“用土地换和平。

名言: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图:

拉宾(以色列已故总理)

名言:

“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了和解(图:

阿拉法特和拉宾手握在一起。

巴以和平出现曙光)。

2、以牙还牙,冲突加剧

图:

沙龙(以色列领导人)“用和平换和平。

图:

巴以冲突的场面

由于种种原因,巴以冲突仍时有加剧,成为国际社会担忧和关注的焦点。

讨论:

现在让你去解决中东问题,你认为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解决?

巴勒斯坦地区各国间的矛盾不能用武力解决,只有恢复安全与和平谈判才能得以解决。

对话而不是对抗,以民族的宽容真正地挽回和平。

解决的方法:

(教师可以给学生思路)比如:

合理分配水资源、寻求文化上的认同、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最终,我们相信巴以问题为核心的中东问题一定会解决。

课后小结,板书设计:

练习巩固(见课件)

课后作业(见课件)

背景资料:

中东问题的历史回顾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

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

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

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三次流散。

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

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

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

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到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

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

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

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

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四次战争。

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根据分治决议当日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

次日,即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对以宣战,约旦、伊拉克、埃及、叙利亚、黎巴嫩、沙特均派军队参战,战争持续到1949年7月,阿方失败,以色列占领了按“分治决议”划给阿方的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约70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这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英、法资本收归国有。

10月29日,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在埃及人民的奋勇抵抗下,在包括苏、美在内的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下,入侵者于11月7日停火。

此为第二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约旦、叙利亚发动突然袭击,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6万平方千米、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5800平方千米和耶路撒冷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1150平方千米,所占领土面积数倍于以色列本土面积。

战争于6月11日结束,故又称“六天战争”。

这次战争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著名的第242号决议,要求以方撤出其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土地。

此为第三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6日,为了收复失地并重振阿拉伯军队的士气,埃、叙军队同时向以色列突然发起进攻,埃及收回了纵深约10-15千米的西奈半岛土地,叙则收复了大部分戈兰高地。

以军于10日展开反击后,不但收回了失去的戈兰高地,又占领了叙方770平方千米的土地;并越过苏伊士运河,包围了埃及的苏伊士城,切断了埃军前后方联系。

后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

这是中东的第四次战争,史称“十月战争”,因发生于伊斯兰教的斋月和犹太教的赎罪日,故又称“斋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