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538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

《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丰农业审计案例.docx

秦丰农业审计案例

案例十一秦丰农业审计案例

【案情】

一、案件的起因

2005年4月19日,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丰农业”,600248)公告被陕西省证监局立案调查;2005年9月2日,秦丰农业一纸公告将公司上市后连续两年财务造假的黑幕曝光。

公告披露,经证监局立案稽查及公司自查,发现以前年度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2001年度利润差错6,189万元,2002年度利润差错6,764万元,多提坏账准备8万元。

本期对上述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了追溯调整。

公司2001年年报显示,实现净利润2,722万元;2002年年报显示,实现净利润1,938万元。

调整后,上述两年实际亏损3,467万元和4,826万元。

说是重大会计差错,其实就是造假。

作为农业类公司造假的又一新案,公司却连一点歉意也不表达。

二、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造假动机

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30日,公司股票于2000年6月22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

公司自组建以来,通过控股、参股、新设公司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形成了庞大的机体构架。

作为在中国农业绿色“硅谷”——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龙头企业,拥有包括农业科学研究院等2家科研机构、10家分公司和18家控股参股公司。

“秦丰”品牌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油菜种子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小麦、瓜菜和玉米均列陕西省内市场第一。

那么,秦丰农业为什么要进行财务造假呢?

(一)上市以来连续亏损

资料表明,秦丰农业的种子产品在陕西省内甚至国内有不小的市场占有率。

按照常理,增加种子的产销量是公司经营管理层首先应重视的问题。

但由于种种原因,2001年来种子销售一蹶不振,销售额在该公司主业收入中所占比重连年下降,而秦丰农业前几年却大销利润相对微薄的化肥。

前几年的数据显示,秦丰农业化肥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公司微薄利润仍靠日益减少的种子销售来支撑。

公司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前五名的产品中,种子收入占主营收入比例从2001-2003年依次为40.53%、22.82%和24.2%,逐年递减;而化肥销售为35.62%、39.95%、和45.87%,大幅攀升。

化肥销售比例大,利润却很微薄。

2001-2003年,化肥的毛利占主营业务利润的比例分别为6.63%、7.68%和7.84%,远远低于种子59.47%、28.21%和48.95%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从1999年至2004年,秦丰农业的每股收益从0.36元下降至2004年的-1.0127元。

公司属于农林牧渔行业,该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在近5年内一直维持在5%-8%左右的水平,而秦丰农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则从1999年的25.1%陡然下降至2000年的6.4%,降幅达到了74%,然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走势,2003年该指标已经降到了1.2%。

主营业务利润水平低下成为导致公司亏损的直接因素。

此外,前几年,秦丰农业实施扩张性战略,不断扩大规模、开拓新的领域,而实力储备包括内部治理相对不足,令秦丰农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统计表明2001至2004年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总计不过429万元。

一上市就亏损,或许面子上过不去,秦丰农业于是不惜采取财务造假的下策。

公司2001年、2002年亏损,2003年微利。

2004年,公司亏损进一步加剧,实现净利润-13,046.03万元,每股收益-1.0127元。

2005年半年报表明,由于遗留问题较多,经营状况仍不理想,1-6月实现销售收入6,173.83万元,较去年同期22,897.79万元下降了16,723.95万元,降幅达73%;实现利润-2,628.14万元,较去年同期-1,764.66万元下降了863.50万元,降幅达48.93%。

(二)资金紧张

此外,公司资金链或许已经断裂,有贷款不能如期偿还为证。

2004年12月30日,陕西秦丰农化有限公司和陕西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秦丰农业提供担保向民生银行贷款2,000万元,期限半年,2005年5月30日到期。

公司未按期支付还款,民生银行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请执行,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陕执二公字第82-1号和82-6号民事裁定书裁定:

冻结、划拨公司在有关单位的收入;查封、扣押、冻结公司的财产;查封公司所有已抵押给申请人的机械设备;冻结公司在北京秦丰雄特奶牛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部投资权益及股息、红利;冻结公司在杨凌绿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全部投资权益及股息、红利。

一笔5月30日到期的总额不过2,000万元的贷款,到6月17日就被债权行诉诸法院,并冻结和查封了那么多的资产和存款,这说明秦丰农业及其大股东的财务状况已经严重恶化。

三、主要会计问题

秦丰农业2000-2004年的财务报告主要存在“披露虚假负债、收入、费用和利润”、“重大事项未披露或未及时披露”和“2002年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虚假”三个问题。

(一)披露虚假负债、收入、费用和利润

其中,2001-2003年三年财务报告披露的负债比实际分别少了1.26亿元、2.23亿元和2.46亿元。

这些负债主要是为了掩盖委托理财所产生的资金缺口和包装利润,通过在公司账外借款和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进行融资。

明明是亏损,非要做出盈利,而企业盈利必然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非常少见)。

既然利润是假的,那么显然公司的一部分资产也应该是假的。

问题的关键是,到底哪些资产是假的,大名鼎鼎的蓝田股份造假虚增的是固定资产,审计师很难跑到洪湖水下去数桩子,那么,秦丰农业呢?

1.2001-2002年存在的问题

2001年,秦丰农业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存货比上一年增加了1,346万元,2002年经营性应收项目和存货的增加也只有4,183万元,这些数字与公司虚增利润的数字相差甚远。

而如果虚增的是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又很难在以后转化成其他形态的资产,从年报中也未能发现有这样的迹象,因此,秦丰农业有极大的可能虚增了货币资金,而货币资金因为可以从银行那里验证其真实性,本应是最难造假的。

报表显示,2004年初,秦丰农业账面上有现金2.46亿元,与以前年度相比并不算少,然而管理层在总结亏损的原因时居然称“公司流动资金紧张,严重影响了公司主营业务的顺利开展,造成公司销售收入较上年明显降低。

”现在看来,这句当初令人不解的话倒有可能是真实的(见表1)。

表11-3秦丰农业现金流单位:

万元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净利润

2,722

1,938

628

-13,046

虚增利润

6,189

6,764

实际利润

-3,467

-4,826

628

-13,04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86

2,684

-4,989

-20,118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785

-8581

-5,661

1,08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869

14,763

9,489

-1,21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0,931

8,865

-1,161

-20,245

货币资金

16,930

25,795

24,634

4,389

如果不是2001年至2003年秦丰农业能够从银行借到款使得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较大的正数,恐怕造假行为早就露馅了。

2004年公司借不到钱,于是很快就东窗事发了。

2.2003年存在的问题

本次会计差错调整因为采取了追溯调整法,调整了2004年度会计报表期初数,经与原2003年年度报告对比发现:

重新披露的200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主要调整增加的是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相应减少了所有者权益。

这未免让人怀疑公司在虚构主营业务收入,为了达到配比的要求虚构采购及主营业务成本或成本高留低转。

而配合的主体是公司的关联方或控股股东所控制、影响的企业,为了避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发现,在收入确认、采购核算时配以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现金流转。

但虚构的利润的最终来源是上市公司本身,所以差错更正后增加了大量的负债,2004年以虚假的预付账款和存货采购的形式将资金支付于配合方却不影响2004年利润,因此2004年会计差错调整根据公告调减的主要是虚构的存货和预付账款,与2003年的调整有所不同。

如果上述推断属实,那么绝对是虚构收入,然后用从银行借来的钱冲减应收账款。

3.2004年存在的问题

(1)秦丰农业2005年半年报对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做了调整(见表2),可见公司虚增的主要是预付账款和存货。

表11-42004年末资产调整单位:

万元

项目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金额

其他应收款

11,012

10,195

817

预付账款

13,616

5,489

8,127

存货

11,802

7,802

4,000

合计

36,430

23,486

12,944

从2004年年报来看,预付账款已经很异常了,期初只有6,673万元,期末增长一倍到13,616万元,然而公司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反而比上年下降7%;存货更是因为有4,000万元未能取得购货发票而受到注册会计师关注,成为其出具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的主要理由之一;再结合前面讲到的坏账准备,按计提比例来分析,虚增的其他应收款账龄也在一年之内。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如果不是公司告诉我们它是在2001年和2002年虚增利润,人们会更加怀疑它2004年的业绩。

(2)2004年更新年报显示,其控股子公司陕西秦丰农业营销网络有限公司(下称农业网络)对个人应收账款计提了特别坏账准备610万元。

原因为“2003年渭南地区突遭特大水灾,农民生活较困难,存在坏账风险,本年度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0%计提特别坏账准备”。

既然2003年该事项已经发生,为什么当年不处理?

如果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根据秦丰农业占该子公司的持股72%比例计算,秦丰农业2003年利润应下降440万元。

(3)其他应收款及其坏账核销透漏的玄机。

①其控股股东种业集团2004年12月31日时点上占用上市公司6,300万元,此行为属于违规行为,且根据种业集团目前的状况,其收回的可能性难以判断;

②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公司参股比例仅40%的“西安凯末尔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占用公司款项余额达1,000万元以上,明显不正常;

③对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农业网络公司、巨浪果汁饮品有限公司、陕西秦丰杂交玉米种子有限公司(下称玉米种子公司)、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下称化肥公司)的欠款按10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3,100多万元,公司披露原因时不仅语焉不详,而且对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子公司欠款如此计提坏账准备是十分罕见的。

更令人震惊的是:

公司应收玉米种子公司的400万元、化肥公司1,960万元在子公司账面竟踪影皆无,形成差额,也就是说如此巨额款项在上述公司不翼而飞了,公司仅以“差异尚在核实,待查明原因后再予以处理,按谨慎性原则,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了事,令全体股东为此损失买单。

(4)公司对杨凌绿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资750万元(持股比例27.27%)、对杨凌秦丰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投资900万元(持股比例40.00%)、对西安大鹏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投资1,800万元(持股比例26.67%),以上合计投资3,450万元,居然采用的是成本法核算方法,明显与国家会计法规、制度及公司会计政策违背,其对公司各年度利润的影响无从知晓。

(5)令人疑窦丛生的其他资金收付情况。

一个正常的企业资金的收付主要与主营业务相关,其他的资金收付不应很大。

根据秦丰农业更正后的现金流量表,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4亿元,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4亿元”,其资金收付对象主要为西安凯末尔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秦丰雄特奶牛发展有限公司、西部绒业有限公司、杨凌秦丰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杨凌中法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蔓德琳精美食品有限公司、陕西诚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如此大的资金流动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6)庞大的存货损失是2004年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营业外支出中共列计存货损失将近5,700万元,其中种子转商损失5,200余万(成本6,300万元,取得收入仅1,100万,存货贬值率达83%)。

这些转商种子到底有多少部分是以前年度积压?

根据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会计政策,在积压、失效的当年就应及时处理,因此其中对2003年的影响有多大不得而知。

这不排除公司试图在2004年一次亏个够,同时避免追溯调整法使2003年亏损以及以前年度亏损加大的可能性。

(二)重大事项未披露或未及时披露

在信息披露方面,2000-2004年,秦丰农业未披露定期存单质押担保1.18亿元,未及时披露对外担保6,500万元,未披露两次委托理财涉及金额2亿元。

(三)2002年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虚假

秦丰农业2002年报募集资金项目投资中,包括支付内蒙古绿洲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7,000万元、取得4万亩土地使用权,实际购买土地使用权花费300万元,其余6,700万元分别在2001和2002年转回秦丰农业账户,“主要用于包装公司利润”。

(四)其他问题

1.无形资产迷雾

2001年秦丰农业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期初数为4,682万元,当年增加了7,804万元,公司称除233万元以外其余均为购买取得。

2002年土地使用权又新增加了2,893万元,其中1,000万元根据会计报表附注为内蒙土地。

到了2003年,秦丰农业与自然人陈凯红设立内蒙古秦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秦丰农业以土地、房产等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出资7,760万元,占97%的股份。

秦丰农业的出资中,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为6,753万元,这个数字比2001年初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还要大。

而且秦丰农业作为一家陕西公司,2001年时的土地应该大多在陕西。

那么,用于出资的土地显然应该至少大部分是2001年以后取得的。

很奇怪为什么从2001年开始秦丰农业会花很多钱在内蒙买地,而且一放就是两年。

更奇怪的是过了没多久,2004年1月,秦丰农业就与大股东陕西省种业集团签订协议,将内蒙古秦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出资额转让给种业集团,而这笔交易的结果是,直到2005年上半年种业集团也没有付款给秦丰农业,欠款一直挂在其他应收款里。

用于出资的这块土地使用权资产存在疑问,是真是假迷雾重重,2001年也正是公司开始造假的时候。

如果是假,则可以断定秦丰农业造假金额绝不只是公告中所披露的金额;即使是真,公司的决策也大有问题,6,753万元的资产几年来非但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效益,而且由于大股东种业集团财务处于极度困境之中,目前持有公司的股权已全部被司法冻结,这笔巨款收不回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2.资金外流之忧

秦丰农业与种业集团的交易还不仅限于上面一项。

2004年10月2日,种业集团与秦丰农业子公司陕西省秦丰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下称油菜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向油菜公司借款2,000万元,后者3天后就支付了这笔钱。

2004年12月26日,秦丰农业董事会通过了与种业集团进行资产置换的议案,将其他应收款5,900万元(其中2004年3月18日借给参股公司北京曼德琳精美食品有限公司流动资金5,000万元,11月16日借给陕西诚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900万元)、存货——秦单七号玉米种子2,002万元,合计7,902万元置换给种业集团,种业集团将五宗土地使用权5,610万元以及五个农作物品种所有权1,602万元合计9,219万元置换给公司,差额部分1,317万元还抵消了应收种业集团的款项。

由于土地使用权未办理过户手续,注册会计师特意在审计报告中作了说明。

以上各项交易,由秦丰农业流出的资金达9,902万元。

问题是,秦丰农业本来也不是资金充裕的企业,否则管理层也不会在年报中诉苦,如此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能够得逞,公司的独立董事们竟然不管不顾?

更可怕的是资金流出对象还不仅限于大股东。

2004年12月24日,秦丰农业与西安荣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以1,800万元受让其持有的西安大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1,600万股(占总股本26.67%)。

这宗交易或许能够为公司带来一些投资收益,但因为持股太少,对大鹏生物的经营决策影响有限,获取现金回报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对资金匮乏的秦丰农业来讲应该不是什么好买卖。

2005年1月4日,秦丰农业向西安华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陕西福特莱农资有限公司转让子公司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60万元,出售取得收益224万元。

看起来似乎不错,然而其他应收款在2005年上半年增加了1,780万元,增幅为12.70%,公司称主要是应收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款项增加所致,也就是说秦丰农业还是没有得到现金!

再看看2005年半年报对经营情况的分析,出售农科化肥竟然成为秦丰农业解释收入和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真不知道公司的管理层是怎么想的。

四、审计主体基本情况及主要审计问题

负责秦丰农业审计的是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上海东华”),成立于1989年1月10日,当时称“上海东华审计师事务所”。

1996年4月9日,更名为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

1999年5月4日,东华脱钩改制为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2000年4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批准,成为浩信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

当年8月9日,东华以吸收合并的方式,与广西公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五联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有限责任的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

公司现有中国注册会计师137名,其中广西分所42名,陕西五联分所16名,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审计资质的注册会计师18名,司法鉴定资质的注册会计师18名。

2005年,世界著名企业联盟(WUVE)、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USCGC)、世界品牌组织(WOB)、全球华人名牌网、全球华人品牌推选科学研究院(GCFB)隆重推选“2005年度中国十大会计师行业品牌”,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榜上有名。

2007年6月,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全国前百家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比中,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名列全国第51位,业务收入第39位,在上海中资会计师事务所中居第3位。

上海东华2001-2003年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2004年为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事实证明2001年至2004年都存在重大会计差错,2004年的保留意见也未揭示存在的重大问题,这表明审计结果完全失败。

上海东华也是负责审计达尔曼(400037)、数码测绘(已退市)等问题公司的审计机构,其审计质量及诚信令人严重怀疑。

存货有假,预付账款不实,再加上银行存款和土地使用权可能有假,注册会计师是否又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以预付账款为例,秦丰农业在2004年年报中清清楚楚地列示了前5位欠款单位明细:

眉县种子公司2,000万元,陕西省粮食作物研究所2,000万元、镇安县种子公司1,200万元、宜君县种子公司1,474万元、乾县种子公司1,127万元,合计7,801万元。

鉴于秦丰农业会计差错更正后预付账款只有5,489万元,可以断定上述单位中至少有部分预付账款是虚假的,然而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舞弊现象。

当然,秦丰农业有与上述单位串通的可能性,例如在审计报告中对没有取得购货发票的存货有这样的描述:

“秦丰农业控股子公司陕西秦丰杂交玉米种子有限公司2004年12月份购入的部分玉米种子尚未取得供种单位开具的发票;其中截至审计抽盘日有646万元(61.5万公斤)种子已发运给客户,我们已取得了收货单位关于收到种子的传真件回函,但由于收货单位的原因,我们对发出存货未能进行实地询证,以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

对秦丰农业案中当事人的责任认定是政府部门的公务,但以下事实却使人相信注册会计师并没有认真地审查公司年报。

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曾经是秦丰农业的子公司,2001年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04年年报显示秦丰农业持有农科化肥60.83%的股权,按财政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即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和债务项目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予以抵消。

然而,在秦丰农业2004年年报中就出现了这样奇怪的一幕:

在合并报表会计附注中,其他应收款居然有应收农科化肥款1,960万元,秦丰农业还特地进行了解释,“系本公司和本公司控股子公司陕西省秦丰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挂账与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其他应付款差额19,604,380.00元,差异尚在核实,待查明原因后再予以处理,按谨慎性原则,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产生的原因已经令人啼笑皆非,而对其计提1,960万元的坏账准备使得管理费用增加相同的金额,对秦丰农业利润的影响不能算小。

按规定,对合并报表范围内部债权提取的坏账准备也应予以抵消。

如此明显的错误难道是中间另有隐情么?

直到2004年,上海东华才注意到秦丰农业银行存款方面的问题,而且其措辞颇有误导之嫌,“由于秦丰农业会计资料交接、保管不善,造成个别银行原始单据(其中有7,360,703.21元银行利息费用的原始单据)和个别银行账户的对账单原件丢失,致使我们未能核对相关银行账目,无法判断这些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银行利息有多重要?

银行原始单据不全、部分存货没有发票以及资产置换进来的土地没有过户,这是东华所在审计报告中特意说明的事项,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东华的审计工作是失败的。

即使是当时,会计师也应该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然而,投资者看到的只是一份带有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案件结果

证监会兴师动众立案稽查,查出两年虚增利润1.3亿元,最后仅以会计差错追溯调整了事。

2006年五一长假后,秦丰农业因为连续两年亏损被上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秦丰。

【评析】

存货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审查项目,具有流动性强、周转快、经常发生变化的特点,因此存货审计的技术及技巧要求很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同时还要具有敏锐的专业判断和对异常现象的感知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那么,如何识别存货舞弊呢?

存货审计是如此的重要,也是如此的复杂,使得存货舞弊并非仅凭简单的监盘就可查出。

不过,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够弄清这些欺骗性操纵是如何进行的,对于发现这些舞弊将会大有帮助,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必须掌握识别存货舞弊的技术。

一、存货价值的操纵手法

  存货的价值确定涉及两个要素:

数量和价格。

确定现有存货的数量常常比较困难,因为货物总是在不断地被购入和销售;不断地在不同存放地点间转移以及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

存货单位价格的计算同样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以及其他的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

正因如此,复杂的存货账户体系往往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舞弊对象。

不诚实的企业常常利用以下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存货造假:

虚构不存在的存货,存货盘点操纵,以及错误的存货资本化。

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虚增存货的价值。

(一)虚构存货

一个极易想到的增加存货资产价值的方法是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

因为很难对这些伪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二)存货盘点操纵

  注册会计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客户存货的监盘来获取有关存货的审计证据。

因此,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执行和记录盘点测试显得非常重要。

遗憾的是,在一些存货舞弊案件中,审计客户在数小时之内就改变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

因而,注册会计师必须采取足够的措施以确保审计证据的可信性。

  举例来说,假定审计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