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422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

《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atex算法排版模板.docx

latex算法排版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latex算法排版模板

  篇一:

latex排版格式

  10月18日

  用latex为论文排版

  用latex为论文排版目录

  语法规范

  文档结构

  中文格式相关问题

  段落缩进

  中文字体

  章节和段落组织

  图片

  表格

  杂项格式

  参考文献

  脚注

  页眉和页脚

  常用命令

  语法规范

  latex中,用“%”做为注释行的开始,用“\”作为命令或者变量的开始。

用一对大括号“{}”作为一个区块的起始和结束,在这一个区块中,命令和变量具有局部意义。

用一对方括号“[]”作为某个命令参数的起始和结束,参数之间用“,”隔开。

  文档结构

  文档的开始必须使用类似如下命令:

  \documentclass[a4paper,12pt,onecolumn]{article}

  这条命令指定文档的类型是article,可以根据需要换为slides,book等;字体为12pt;纸张类型是a4;单栏。

  然后使用\usepackge命令指定需要使用的宏包,如:

  \usepackage{cjk}%cjk中文支持

  \usepackage{graphicx}%eps图形支持

  \usepackage{indentfirst}%中文段落首行缩进

  \usepackage{fancyhdr}%梦幻页眉

  正文部分开始时,需要使用如下命令: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song}\cjkcaption{gb}%如果需要使用中文,必须加上这一句

  相应的,正文结束后,需要使用:

  \end{cjk}

  \end{document}

  中文格式相关问题

  段落缩进

  要使中文段落每段起始时空两个汉字的位置,除了需要使用宏包“indentfirst”外,还需要使用如下命令:

\setlength{\parindent}{24pt}

  此命令加在导言区(导言区即在第一条命令和正文开始之间的部分)即可,参数应该根据正文字体的大小来设定,因为这里正文字体是12pt,两个字的位置就是24pt。

  中文字体

  设定中文字体很简单,只需要用类似如下的命令:

  \cjkfamily{hei}这是黑体

  我们也可以针对某个段落设定字体大小和行间距:

  \fontsize{22pt}{26pt}后面的这一段文字,字体大小是22pt,段落的行间距是26pt

  当需要将行间距恢复到默认值时,只要用

  \linespread{}\selectfont

  即可,因为行间距只有当字体大小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所以在\linespread后面必须跟上字体尺寸变换的命令,如\small之类,或者直接写上\selectfont。

  章节和段落组织

  可以用

  \section{第一层章节}

  \subsection{第二层章节}

  \subsubsection{第三层章节}

  这样的命令来分层次定义文章的章节,可以用

  \begin{itemize}

  \item第一条

  \item第二条

  \item第三条

  \end{itemize}

  这样的命令来定义多个条目,可以用

  \paragraph{第一段}

  \paragraph{第二段}

  \paragraph{第三段}

  这样的命令来定义段落。

  图片

  用如下命令来插入图片(只支持eps图片):

  \begin{figure}

  \begin{center}

  \includegraphics[]{kingofcats}\\

  \small{图1猫王的图片}

  \end{center}

  \end{figure}

  其中\begin{center}和\end{center}的含义是将其中的内容居页面中间排放,“\\”符号用来换行。

表格

  用如下命令来定义表格:

  \begin{tabular}{cc}

  \hline

  第一列标题&第二列标题\\

  \hline

  第一行第一列&第一行第二列\\

  \hline

  第二行第一列&第二行第二列\\

  \hline

  \end{tabular}

  杂项格式

  参考文献

  用如下命令定义参考文献:

  \begin{thebibliography}{99}

  \bibitem{stid.internetwork.smth}

  stid.

  论灌水与写论文的关系.

  北京:

新水木出版社,20xx

  \bibitem{kingofcats.newsmth}

  kingofcats.

  我是猫王我怕谁.

  北京:

灌水出版社,1999

  \end{thebibliography}

  脚注

  用如下命令来定义脚注:

  猫王\footnote{即kingofcats,猫中之王,也称stid}

  页眉和页脚

  用如下命令来定义页眉和页脚:

  \pagestyle{fancy}%使用梦幻页眉

  \lhead{}

  \chead{}

  \rhead{\small{北京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lfoot{}

  \cfoot{}

  \rfoot{\thepage}

  \renewcommand{\headrulewidth}{0.4pt}

  常用命令

  

  

  令\date{}去掉标题中的默认日期\newcommand{\supercite}[1]{\textsuperscript{\cite{#1}}}带一个参数的自定义命

  

  

  

  

  

  

  

  

  \thispagestyle{empty}此页不使用页眉和页脚\vspace{20mm}在垂直方向空出20mm的距离\hspace{12pt}在水平方向空出12pt的距离\underline{}加下划线\setcounter{page}{1}从1开始计算页码\newpage强制换页\clearpage给最后一页也加上页眉和页脚\makebox[72pt][s]{被打散的文字}定义宽度为72pt的文本盒,并将其中的文字均匀分布\makebox[30mm][c]{居中的文字}定义宽度为30mm的文本盒,并将其中的文字居中排列

  latex的对参考文献的处理

  20xx-04-2100:

21

  latex的对参考文献的处理

  latex的对参考文献的处理实在是非常的方便,我用过几次,有些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当然,自己的功力还不够深,有些地方问题一解决就罢手了,没有细究。

latex对参考文献的处理有这么一些优点:

1.可以维护一个bib文件,在你的整个研究生涯可以只维护这样一个文件,就象一个数据库,每个参考文献是一个记录,由一个唯一的id(例如下面的martindsp00)描述。

比如我的myreference.bib文件里一条典型的文献是这样的:

@article{martindsp00,author="a.martinandm.przybocki",title="the{nist}1999speakerrecognitionevaluation---anoverview",journal="digitalsignalprocessing",volume="10",pages="1--18",year=

  "2000",}其中{nist}中的大括号不会被显示,它的作用是保证将来的生成的参考文献中nist四个字保持原样,不会被小写。

2.需要引用文献的时候,在正文里加入:

\bibliographystyle{ieeetr}\bibliography{myreference}就可以用\cite{}来引用文献库中的论文了,如\cite{martindsp00}。

上面第一行是控制文献显示格式的,这个后面再讲。

此时,myreference.bib文件在正文tex文件的同一目录下,以保证latex可以找到该bib文件。

3.编译正文之后,生成aux文件,然后用bibtex在当前目录生成bbl文件,再编译正文两次,完整的dvi就生成了。

这样,latex保证了所有用\cite引用到的文献都已被列出,并且自动编号。

同时,如果没有用\nocite命令,latex还保证所有列出的参考文献都在正文中得到了引用。

4.关于bib文件前面提到bib文件的维护

  篇二:

latex中文排版方法

  总结了下latex对中文的支持,文章多为引用前人的成果,随着以后遇到新的问题,随时添加此文内容

  模板

  ---------------------开始------------------------------

  %要运行该模板,latex需要安装cjk库以支持汉字.

  %字体大小为12像素,文档类型为article

  %如果你要写论文,就用report代替article

  %所有latex文档开头必须使用这句话

  \documentclass[12pt]{article}

  %使用支持汉字的cjk包

  \usepackage{cjk}

  %开始cjk环境,只有在这句话之后,你才能使用汉字

  %另外,如果在linux下,请将文件的编码格式设置成gbk

  %否则会显示乱码

  \begin{cjk*}{gbk}{song}

  %这是文章的标题

  \title{latex常用模板}

  %这是文章的作者

  \author{kevin}

  %这是文章的时间

  %如果没有这行将显示当前时间

  %如果不想显示时间则使用\date{}

  \date{20xx/10/12}

  %以上部分叫做"导言区",下面才开始写正文

  \begin{document}

  %先插入标题

  \maketitle

  %再插入目录

  \tableofcontents

  \section{latex简介}

  latex是一个宏包,目的是使作者能够利用一个

  预先定义好的专业页面设置,

  从而得以高质量的排版和打印他们的作品.

  %第二段使用黑体,上面的一个空行表示另起一段

  \cjkfamily{hei}latex将空格和制表符视为相同的距离.

  多个连续的空白字符等同为一个空白字符

  \section{latex源文件}

  %在第二段我们使用隶书\cjkfamily{li}latex源文件格式为普通的ascii文件,你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来创建.latex源文件不仅包括你要排版的文本,还包括latex所能识别的,如何排版这些文本的命令.\section{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使用仿宋体\cjkfamily{fs}latex,我看行!

\end{cjk*}\end{document}------------------------------结束------------------------字体

  由于字体的版权问题,cjk的宏包里只有文鼎宋体和文鼎楷体这两种字体,可是这两种字体生成的中文文档的效果很一般。

ctex里另外多了gbk编码的六种中文字体(宋体、仿宋、楷体、黑体、隶书和幼圆),如果你安装了ctex,就可以类似下面来使用这几种字体: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cjk}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song}

  这是ctex里的宋体!

  \end{cjk}

  \begin{cjk}{gbk}{fs}

  这是ctex里的仿宋体!

  \end{cjk}

  \begin{cjk}{gbk}{kai}

  这是ctex里的楷体!

  \end{cjk}

  \begin{cjk}{gbk}{hei}

  这是ctex里的黑体!

  \end{cjk}

  \begin{cjk}{gbk}{li}

  这是ctex里的隶书!

  \end{cjk}

  \begin{cjk}{gbk}{you}

  这是ctex里的幼圆体!

  \end{cjk}

  \end{document}

  注记:

隶书和幼圆这两种字体windows系统里没有,而在安装微软office时会安装。

ctex

  如果不安装ctex-Fonts的话,编译cjk文件时需要用到系统自带的中文ttf字体文件。

  篇三:

latex排版常用字体和格式设置20xx

  latex排版常用字体和格式设置20xx-05-0515:

11:

23

  分类:

linux

  \usepackage{mathbbold}

  \usepackage{cjk,cjknumb}

  \usepackage{indentfirst}%首行缩进宏包

  \usepackage{latexsym,bm}%处理数学公式中和黑斜体的宏包

  \usepackage{amsmath,amssymb}%amslatex宏包用来排出更加漂亮的公式\usepackage{graphicx}

  \usepackage{cases}

  \usepackage{pifont}

  \usepackage{txfonts}

  %%%%%%%%%%%cjk下设置中文字体%%%%%%%%%%%%%

  \newcommand{\song}{\cjkfamily{song}}%宋体(windows自带simsun.ttf)

  \newcommand{\fs}{\cjkfamily{fs}}%仿宋体(windows自带simfs.ttf)

  \newcommand{\kai}{\cjkfamily{kai}}%楷体(windows自带simkai.ttf)

  \newcommand{\hei}{\cjkfamily{hei}}%黑体(windows自带simhei.ttf)

  \newcommand{\li}{\cjkfamily{li}}%隶书(windows自带simli.ttf)

  %%%%%%%%%%%设置字体大小%%%%%%%%%%%%%

  \newcommand{\chuhao}{\fontsize{42pt}{\baselineskip}\selectfont}

  \newcommand{\xiaochuhao}{\fontsize{36pt}{\baselineskip}\selectfont}\newcommand{\yihao}{\fontsize{28pt}{\baselineskip}\selectfont}\newcommand{\erhao}{\fontsize{21pt}{\baselineskip}\selectfont}

  \newcommand{\xiaoerhao}{\fontsize{18pt}{\baselineskip}\selectfont}\newcommand{\sanhao}{\fontsize{15.75pt}{\baselineskip}\selectfont}\newcommand{\sihao}{\fontsize{14pt}{\baselineskip}\selectfont}

  \newcommand{\xiaosihao}{\fontsize{12pt}{\baselineskip}\selectfont}\newcommand{\wuhao}{\fontsize{10.5pt}{\baselineskip}\selectfont}

  \newcommand{\xiaowuhao}{\fontsize{9pt}{\baselineskip}\selectfont}\newcommand{\liuhao}{\fontsize{7.875pt}{\baselineskip}\selectfont}\newcommand{\qihao}{\fontsize{5.25pt}{\baselineskip}\selectfont}

  %%%%%%%%设置版心%%%%%%%%%%%%%

  \setlength{\textwidth}{14cm}

  \setlength{\textheight}{20cm}

  \setlength{\hoffset}{0cm}

  \setlength{\voffset}{0cm}

  \setlength{\parindent}{2em}%首行两个汉字的缩进量\setlength{\parskip}{3ptplus1ptminus1pt}%段落之间的竖直距离\renewcommand{\baselinestretch}{1.2}%定义行距

  \setlength{\abovedisplayskip}{2ptplus1ptminus1pt}%公式前的距离\setlength{\belowdisplayskip}{6ptplus1ptminus1pt}%公式后面的距离

  \setlength{\arraycolsep}{2pt}%在一个array中列之间的空白长度,因为原来的太宽了

  \allowdisplaybreaks[4]%\eqnarray如果很长,影响分栏、换行和分页%(整块挪动,造成页面空白),可以设置成为自动调整模式

  \cjktilde%用于解决英文字母和汉字的间距问题。

例如:

变量~$x$~的值。

\renewcommand{\cjkglue}{\hskip0ptplus0.08\baselineskip}

  %它于必要时在汉字之间插入一个附加的空隙,以解决行的超长问题。

  %\numberwithin{equation}{section}

  %=================一些自定义命令=============%

  \newcommand{\R}{\ensuremath{\mathbb{R}}}

  \newcommand{\p}{\partial}

  \newcommand{\g}{\gamma}

  %===================end======================%

  \usepackage{fancyhdr}

  \pagestyle{fancy}

  \renewcommand{\headrulewidth}{0.6pt}

  %\addtolength{\parinddent}{2emplus1emminus1em]

  %===============标题名称中文化===================%

  \renewcommand\abstractname{\hei摘\要}

  \renewcommand\refname{\hei参考文献}

  \renewcommand\figurename{\hei图}

  \renewcommand\tablename{\hei表}

  \newtheorem{dingyi}{\hei定义~}[section]

  \newtheorem{dingli}{\hei定理~}[section]

  \newtheorem{yinli}[dingli]{\hei引理~}

  \newtheorem{tuilun}[dingli]{\hei推论~}

  \newtheorem{mingti}[dingli]{\hei命题~}

  (latex算法排版模板)注:

在印刷出版上,中文字号制与点数制的对照关系如下:

  1770年法国人狄道(F.a.didot)制定点数制,规定1法寸为72点,即:

1点=0.3759毫米。

  狄道点数制在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匈牙利等国比较流行。

1886年全美活字铸造协会以派卡(pica)为基准制定派卡点数制,规定1pica=12point(点),即:

  1点=0.013837英寸=0.35146毫米

  20世纪初派卡点数制传入我国,并得到逐步推广。

在实用中对常用点数以号数命名而产生了号数制,

  二者换算如下(以pt代表“点”):

  初号42pt小初号36pt一号28pt二号21pt小二号18pt三号15.75pt

  四号14pt小四号12pt五号10.5pt小五号9pt六号7.875pt七号5.25pt

  %%%%%xecjk下设置中文字体%%%%%%%%%%%

  \setcjkfamilyfont{song}{simsun}%宋体song

  \newcommand{\song}{\cjkfamily{song}}

  \setcjkfamilyfont{xs}{nsimsun}%新宋体xs

  \newcommand{\xs}{\cjkfamily{xs}}

  \setcjkfamilyfont{fs}{Fangsong_gb2312}%仿宋2312fs

  \newcommand{\fs}{\cjkfamily{fs}}

  \setcjkfamilyfont{kai}{kaiti_gb2312}%楷体2312kai

  \newcommand{\kai}{\cjkfamily{kai}}

  \setcjkfamilyfont{yh}{microsoftyahei}%微软雅黑yh

  \newcommand{\yh}{\cjkfamily{yh}}

  \setcjkfamilyfont{hei}{simhei}%体hei

  \newcommand{\hei}{\cjkfamily{hei}}

  \setcjkfamilyfont{msunicode}{arialunicodems}%arialunicodems:

msunicode

  \newcommand{\msunicode}{\cjkfamily{msunicode}}

  \setcjkfamilyfont{li}{lisu}%隶书li

  \newcommand{\li}{\cjkfamily{li}}

  \setcjkfamilyfont{yy}{youyuan}%

  \newcommand{\yy}{\cjkfamily{yy}}

  \setcjkfamilyfont{xm}{mingliu}%细明体xm

  \newcommand{\xm}{\cjkfamily{xm}}

  \setcjkfamilyfont{xxm}{pmingliu}%体xxm

  \newcommand{\xxm}{\cjkfamily{xxm}}

  \setcjkfamilyfont{hwsong}{stsong}%体hwsong

  \newcommand{\hwsong}{\cjkfamily{hwsong}}

  \setcjkfamilyfont{hwzs}{stzhongsong}%

  宋hwzs

  \newcommand{\hwzs}{\cjkfamily{hwzs}}

  \setcjkfamilyfont{hwfs}{stFangsong}%仿宋hwfs黑幼圆yy新细明华文宋华文中华文

  \newcommand{\hwfs}{\cjkfamily{hwfs}}

  \setcjkfamilyfont{hwxh}{stxihei}%华文细黑hwx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