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391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docx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和处理

主板故障巧判断及维修实战

2008年04月20日星期日10:

17

主板做为CPU,内存,显卡等其他配件的工作平台,其质量性能直接关系着主机的工作状态。

另外主板也是问题出现比较多的部件,仅次于内存。

因此,我们在使用中一定要加强对主板的维护保养,以提高主板的使用寿命。

  日常使用中,我们在做好机箱内部散热的同时,还要经常为主板清理灰尘,防止因灰尘过多导致过热或短路损坏主板。

另外,清除主板上的积尘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排除死机故障的方法。

现在的电脑主板多数都是四层板,六层板,所使用的元件和布线都非常精密,灰尘在主板积累过多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此时灰尘就会呈现一定的导电性,可能把主板上的不同信号进行连接或者把电阻,电容短路,致使信号传输错误或者工作点变化而导致主机工作不稳或不启动。

我们在实际维修中经常会遇到因为主板上积尘过多造成主机频繁死机,重启,找不到键盘鼠标,开机报警等情况,我们清扫灰尘后故障不治自愈就是这个原因。

  大家知道,主板上给CPU、内存等提供供电的是大大小小的电容,电容最怕高温,温度过高很容易就会造成电容击穿而影响正常使用。

因此在遇到经常死机或无法启动电脑时,我们不妨重点检查一下主板上的电容有没有损坏的。

  很多情况下,主板上的电解电容鼓泡或漏液,失容并非是因为产品质量有问题,而是因为主板的工作环境过差造成的。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鼓泡,漏液,失容的电容多数都是出现在CPU的周围,内存条边上,AGP插槽旁边,实际上上述几个部件都是计算机中的发热量大户,在长时间的高温烘烤中,铝电解电容肯定会出现上述故障。

同时,出现电容鼓泡,漏液的主板多数都是出现在网吧等长时间开机的环境中,而家庭用户中出现的情况非常少。

  然而,我们在使用中还会遇到一些想像不到的故障,下面这起故障,真是让笔者费了一番周折。

  笔者的电脑发生故障,开机后发出“滴滴”报警声。

凭经验判断故障出现在内存上,估计是内存接触不良或是金手指被氧化。

于是熟练地关机后取下机箱面板,又取下两根内存(两根256MB的KingMaxDDR400内存),用橡皮擦拭内存的金手指,并用棉花粘上无水酒精,清洁了内存条上的金手指,重新插入,顺利点亮电脑,以为大功告成。

可是很快又发现开机时内存只有256MB了。

利用排除法,单独在第二根插槽处插入的内存能正常点亮电脑,但在第一根插槽的内存却点不亮电脑。

反复清洁内存后拔插了数次,故障依旧。

  但是把插入第一根插槽的内存插入第二根插槽中,却可以点亮电脑,由此说明问题出现在主板的第一根内存插槽上。

用镊子刮了刮内存槽金属引脚的氧化层,重新插上内存,故障依旧。

看来第一根内存槽是真的报废了,而导致损坏的原因就是CPU风扇长年累月吹出来的灰尘,都积累在第一根内存插槽附近了。

无奈之下,笔者把主板拿到电脑城去更换了一条内存插槽,这下,两根内存都可以正常使用了。

但是怎样才能保证第一根内存插槽被损坏的故障不再发生呢?

  笔者看着主板上CPU风扇的位置,眼光聚集在CPU散热风扇的散热片空隙上,联想起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当CPU风扇高速旋转时,主机内的灰尘一定是随着CPU风扇旋动的风流而动的,而风流肯定受制于散热片的导向,如果我用纸片把散热风扇的导向封闭,那么这风流带来的粉尘就带不到第一根内存插槽那里了,所以内存插槽也就不会被污染了。

随后,笔者马上找来一张报纸,量好尺寸(以能遮挡住CPU散热片和风扇底座的面积为准)经折叠后用双面胶或透明胶带分别贴在CPU的风扇边和散热片上。

这样经过短暂几天的测试,笔者发现报纸被灰尘染黑,而内存条和内存插槽上均没有发现灰尘。

如此看来,这个方法是简单易行的,但是CPU风扇散热片又会出现一边散热受阻的状况,为了加快散热,笔者建议在加装一个机箱风扇,以便抽去主机内多余的热量,从而保证CPU工作正常。

  提示:

清洁内存条金手指的同时,别忘了清洁内存槽的金属引脚。

因为内存槽的金属引脚也是很容易被氧化而又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清洁内存槽的金属引脚,可以用细薄的钢片(如学生用的小钢尺等)或镊子等,贴着内存槽内部两侧轻轻划过一两遍即可。

注意,不要用过多大,避免内存插槽内弹簧片受损。

主板故障的简单判断方法

2008年01月15日星期二19:

21

   主板是负责连接电脑配件的桥梁,其工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脑能否正常运行。

由于它所集成的组件和电路多而复杂,因此产生故障的原因也相对较多。

  主板故障的确定,一般通过逐步拔除或替换主板所连接的板卡(内存、显卡等),先排除这些配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就可以把目标锁定在主板上。

另外,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等难以直观判断的故障现象。

以下,笔者仅介绍一些常见的、易操作的故障的判断,对于一些电路、电气故障的问题,因需要借助专业的维修诊断工具加之笔者的能力有限,不能一一列举,在此表示抱歉。

  1、与主板驱动有关

  主板驱动丢失、破损、重复安装会引起操作系统引导失败或造成操作系统工作不稳的故障,可依次打开“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检查一下“系统设备”中的项目是否有黄色惊叹号或问号。

将打黄色惊叹号或问号的项目全部删除(可在“安全模式”下进行操作),重新安装主板自带的驱动,重启即可。

例如,采用Intel芯片组的主板要安装“IntelChipsetSoftwareInstallationUtility”主板驱动程序,采用VIA芯片组的主板需安装“4In1”驱动,以取得更好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2、接触不良、短路等

  主板的面积较大,是聚集灰尘较多的地方。

灰尘,很可能会引发插槽与板卡接触不良的现象,这时我们可以对着插槽吹吹气,去除灰尘。

如果是由于插槽引脚氧化而引起接触不良的,可以将有硬度的白纸折好(表面光滑那面向外),插入槽内来回擦拭。

另外,CPU插槽内用于检测CPU温度或主板上用于监控机箱内温度的热敏电阻上附上了灰尘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主板对温度的识别错误,从而引发主板保护性故障的问题,在清洁时也需要注意。

  拆装机箱时,不小心掉入的诸如小镙丝之类的导电物可能会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间从而引发短路现象,会引发“保护性故障”。

另外,检查主板与机箱底板间是否因少装了用于支撑主板的小铜柱;是否主板安装不当或机箱变形而使主板与机箱直接接触,使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3、和主板电池有关

  当遇到:

电脑开机时不能正确找到硬盘、开机后系统时间不正确、CMOS设置不能保存等现象时,可先检查主板CMOS跳线是否设为清除“CLEAR”选项(一般是2-3),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将跳线改为“NORMAL”选项(一般是1-2)然后重新设置。

如果不是CMOS跳线错误,就很可能是因为主板电池损坏或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请换个主板电池试试。

  4、兼容性问题

  遇到由于主板设计上的BUG或升级配件时出现的新旧事物兼容性问题的情况(可参考前几期的《**故障应该怎样判断》的文章,先试着排除),在排除BIOS设置的问题后可以下载主板的最新BIOS进行刷新。

另外,笔者还遇到过升级操作系统而引起的兼容性问题后来确定和主板BIOS陈旧所致。

技巧一:

清除CMOS设置,也可以解决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大家不妨试试。

技巧二:

当安装的硬件不能被操作系统识别时,将CMOS设置的"PNPOSINSTALLED"(即插即用)项目设成“YES”或“NO”,试试。

  5、主板北桥芯片散热效果不佳造成

  有些主板将北桥芯片上的散热片省掉了,这可能会造成芯片散热效果不佳导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死机。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自制散热片安上或加个散热效果好的机箱风扇。

  6、主板电容失效引起的

  主板上的铝电解电容(一般在CPU插槽周围),其内部采用了电解液由于时间、温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会使它发生“老化”现象,这会导致主板抗干扰指标的下降影响机子正常工作。

我们可以购买与“老化”容量相同的电容,准备好电烙铁、焊锡丝、松香后,将“老化”的替换即可。

另外,拆装电脑时工具的失落也有可能不小心将电容砸坏,也应检查排除。

  7、BIOS受损

  由于BIOS刷新失败或CIH病毒造成的BIOS受损的问题,如果引导块(AwardBIOS中称为BIOSBootBlock、PhoenixBIOS中称为FlashRecoverbootBlock)未被破坏,可用自制的启动盘进行重新刷新BIOS(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本站的相关文章,这里就不再赘述),假如引导块也损坏的话,可用热插拔法(很危险)或用利用编程器进行安全的修复。

主板故障与维修基础知识

2008年01月15日星期二19:

21

主板是电脑的关键部件,用来连接各种电脑设备,在电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主板出现故障,你的电脑就不能正常使用了。

目前主板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维修主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往往需要借助专门的数字检测设备才能完成,不过掌握全面的主板维修技术,对迅速排查主板故障还是十分必要的。

  一、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如今主板所集成的组件和电路多而复杂,因此产生故障的原因也相对较多。

常见主板故障很多是环境不良造成的,不过由于主板自身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故障也比较多,另外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用户人为造成的。

  1、主板运行环境不良

  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可以造成信号短路等故障。

如果电源损坏,或者电网电压瞬间产生尖峰脉冲,就会使主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损坏,从而引起主板故障;另外,静电也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CMOS芯片)被击穿,引起故障。

  2、主板本身质量问题

  由于主板上的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好,使用时间一长器件就会老化损坏,从而导致主板故障。

  3、人为故障

  热插拔硬件非常危险,许多主板故障都是热插拔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烧毁了键盘、鼠标口,严重的还会烧毁主板。

带电插拨I/O卡,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都可以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

  二、主板常用的检修方法

  主板故障的确定,一般通过逐步拔除或替换主板所连接的板卡,先排除这些配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即可把目标锁定在主板上。

实际维修时,经常使用下面列举的维修方法。

  1、观察法

  检查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

如果在拆装机箱时,不小心掉入的导电物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间,就可能会导致“保护性故障”。

另外,检查主板与机箱底板间是否因少装了用于支撑主板的小铜柱;是否主板安装不当或机箱变形、而使主板与机箱直接接触,使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检查主板电池:

如果电脑开机时不能正确找到硬盘、开机后系统时间不正确、CMOS设置不能保存时,可先检查主板CMOS跳线,将跳线改为“NORMAL”选项(一般是1-2)然后重新设置。

如果不是CMOS跳线错误,就很可能是因为主板电池损坏或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请换个主板电池试试。

检查主板北桥芯片散热效果:

有些杂牌主板将北桥芯片上的散热片省掉了,这可能会造成芯片散热效果不佳,导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死机。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安装自制的散热片,或加个散热效果好的机箱风扇。

检查主板上电容:

主板上的铝电解电容(一般在CPU插槽周围)内部采用了电解液,由于时间、温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会使它发生“老化”现象,这会导致主板抗干扰指标的下降影响机子正常工作。

我们可以购买与“老化”容量相同的电容,准备好电烙铁、焊锡丝、松香后,将“老化”的替换即可。

仔细检查主板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借助万用表量一下。

  2、除尘法

  主板的面积较大,是聚集灰尘较多的地方。

灰尘很容易引发插槽与板卡接触不良,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也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

建议用羊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一定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动作过猛,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贴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动以致虚焊。

注意清除CPU插槽内用于检测CPU温度、或主板上用于监控机箱内温度的热敏电阻上的灰尘,否则会造成主板对温度的识别错误,从而引发主板保护性故障。

如果是插槽引脚氧化引起接触不良,可以将有硬度的白纸折好(表面光滑那面向外),插入槽内来回擦拭;对于插卡插脚,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然后重新插接。

  3、检查主板是否有短路

  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是否有短路,以免发生意外。

判断方法是:

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

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300Ω,最低也不应低于100Ω。

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

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主板有短路发生。

主板短路的原因,可能是主板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或者有导电杂物,也可能是主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

要找出击穿的芯片,你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

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

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

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4、拔插交换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故障是在主板上,还是在I/O设备上?

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或芯片相互交换,然后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故障所在。

它主要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操作方法是:

先关机,然后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就是该插件板有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5、静态/动态测量法

  静态测量法:

让主板暂停在某一特写状态下,根据电路逻辑原理或芯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万用表或逻辑笔测量相关点电平,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动态测量分析法:

编制专用论断程序或人为设置正常条件,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用示波器测量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并与正常的波形进行比较,以便判断故障部位。

由于主板上的控制逻辑集成度越来越高,因此其逻辑正确性,已经很难通过测量来判断。

建议你先判断逻辑关系简单的芯片及阻容元件,然后再将故障集中在逻辑关系难以判断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6、程序测试法

  该法主要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以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是否有故障,其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

要使用此方法,你的CPU及总线必须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

你可以使用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或者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

不过,你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能够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主板故障排除实例

2008年01月15日星期二19:

22

主板作为电脑核心,由于其电路集成过高,因此出现故障的机率非常大。

散热不良、电容击穿等,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一般人认为,只要是主板出现了问题,一般情况下不能通过常规方法维修,因而一旦电脑主板出现问题,往往是重新买一块新的了事。

  其实不然,电脑主板虽然大部份部件都是高集成芯片,但也不乏普通电路中常用的电阻、电容、二级管、三级管等,特别是一些大功率管由于经常通过大电流,因而发热量较大,加之电脑主板尺寸限制,散热片不可能做得很大,特别是有些机箱狭小,热量不易散出,所以这些大功率管有时会在超过它最高工作温度下工作,长时间使用难免出现问题。

接下来笔者就将自己在使用电脑中遇到的主板故障及排除方法简单介绍一下,有遇到同类故障的朋友不妨借鉴一下笔者的维修经验,没准能够让你的计算机重新恢复动力,为你节省许多的银子。

  一、电脑无法启动,主板灰尘过多成真凶

  故障表现:

朋友的一台两年前组装的兼容机最近经常无法启动,偶尔能进入系统也是频繁死机,严重影响了朋友的工作及游戏娱乐。

  故障分析与排除:

根据朋友描述的故障现象,笔者初步判断为病毒所致或者硬盘本身出现了问题。

按照先软后硬、先简单后复杂的检修原则,拿出最新的杀毒软件准备对硬盘进行查杀,可是用启动盘进入DOS模式后,却提示找不到各驱动器,看来杀毒是无法进行了。

  重新启动电脑并进入主板BIOS,发现硬盘参数无不当之处,但自动检测却无法识别硬盘,这样的表现看来软件方面的问题不大,只有检查硬件了。

打开机箱,将硬盘电源线与数据线拔下并重新插好,开机还是无法识别硬盘。

难道是硬盘出了问题?

为彻底排除硬盘故障,将朋友爱机上的硬盘拆下接到笔者的机器上(设置跳线为从盘),开机会利用硬盘检查软件对这块硬盘进行扫描与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

对硬盘进行数据复制与粘贴操作,也能够正常进行,说明硬盘本身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难道是数据线或电源线有问题?

笔者将一条新的数据线重新接到计算机上,并更换了一个电源的四针梯形插口,重新开机,故障依旧。

会不会是电源功率不足呢?

笔者对朋友机器上的电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朋友使用的是长城300W电源,问题应该不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

难道不是主板出现了问题。

  仔细观察主板,硬盘接在IDE1接口,光驱接在IDE2接口上,光驱能使用为什么硬盘就有问题。

试着将光驱拆下,将硬盘接到IDE2接口上,硬盘竟然能正常使用了。

邪门,何以IDE2完好而IDE1出故障,它们可是由同一主控芯片控制的啊!

无奈之下,只好拆下主板进行观察,这时发现其背面有好几处布满了灰尘,其中有一处正好位于IDE1接口的焊点处,堆积的灰尘几乎将焊点覆盖了。

  会不会是这些灰尘导致的IDE1接口问题,不管这些,先将灰尘清理干净再说。

清理后固定好主板,装好各配件,重新启动计算机,顺利地进入了系统,一切恢复正常。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灰尘成为本次故障的真正凶手。

  故障总结:

灰尘是电脑的隐形杀手,堆积的灰尘妨碍了散热,易于损坏元器件,在潮湿天气还会造成电路短路现象。

灰尘对计算机的机械部分也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定期给爱机做卫生显得格外重要。

   二、散热不良,导致主板电容损坏故障排除

  故障表现:

笔者一年前组装的一台兼容机,最近在一次持续玩了七八个小时的游戏后,突然屏幕一黑便没了反应,再次按下机箱的电源按键后机器还是没有动静。

  故障分析与维修:

即然电脑完全没有了反映,很可能是硬件故障出现了问题。

像这种情况下一般先要排除电源的故障。

打开机箱检查,发现按下电源开关后电源风扇.CPU风扇都转动,说明电源供电没有问题。

看来电源是没有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种情况下CPU一般不会烧毁,而内存出现的故障最多。

但内存出现问题后一般都会报警,而这次机箱的喇叭却没有任何的反映,看来内存的问题也不大。

由于内存故障比较容易排除,于是笔者将爱机上的一条512MDDR400的内存取下,更换了一条正常使用的256M内存,结果问题依旧,看来内的确没有任何的问题。

  会不会是某些地方接触不良造成的呢?

于是笔者把机箱内所有插件都重新整理了一下,按下电源开关可还是没有动静。

这下问题可比较复杂了,看来是主板出现了问题。

借来一块主板把原机器上的所有部件插上去一试,结果机器顺利的通过自检并进入了系统,这次说明真是主板出现了故障。

  取下坏了的主板,仔细观察主板上的各个部件,特别是检查主板上的电容及三极管,并用手试着触接元器件的温度,重点对CPU供电部分进行了检查。

检查了并天也没有发现问题。

就当笔者将主板翻过来检查主板的背部时,发现三个引脚的附近看上去有一些发黄?

把主板反过来一看,此三个引脚对应着的是一个装着小散热片三个引脚的元件。

根据元件型号查出是应该是一个降压管,拿出万用表一测,发现有两个引脚短路了,怪不得在检查主板前面时没有发现问题呢,原来这个降压管上装有一个小的散热器,在检查时被忽视了。

  确定是这个降压管有问题后,立刻跑到电子市场重新买了一个新的,小心的用电烙铁焊上去,插上其它组件,打开电源,一切恢复正常,果然问题就是出在这个上。

这个降压管怎么会无故的出现短路呢?

于是笔者在开着机器的情况下摸了一下降压管上的散热片,啊!

好烫!

怪不得电路板都会被烤得发黄了,这样高的温度这个新换上的降压管也撑不住多久的。

  笔者在装机时选择的是一款小的机箱,本来散热就不是很好,这是在没有关闭机箱侧板的情况下散热片都这热,关闭机箱后散热条件就更差。

为了彻底排除故障,笔者决定更换一个大的散热器。

关掉电源重新给降压管换上了一个大散热片。

再次开机温度基本上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为了保险,其间我又在散热片上粘了一个小风扇,这下散热片摸上去基本上是温温的。

  故障总结:

由于主板厂商众多,因此用料与做工与参差不齐,很多杂牌的二线主板不但做工不过硬,而在用料上也不是很足,加上散热环境不好,很容易导致主板上电容或其它元件器出现烧毁的现象。

因此大家在选购主板时一定要选择一线大厂的产品,另外,即使做工用料再好再足的主板,如果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时候长了也会造成电容元件烧毁的现象,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散热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主板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2008年01月15日星期二19:

23

主板是整个电脑的关键部件,在电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主板产生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PC机系统的工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主板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常见故障一:

开机无显示

  电脑开机无显示,首先我们要检查的就是是BIOS。

主板的BIOS中储存着重要的硬件数据,同时BIOS也是主板中比较脆弱的部分,极易受到破坏,一旦受损就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坏造成(当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导致系统无法运行。

)。

一般BIOS被病毒破坏后硬盘里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硬盘数据是否完好来判断BIOS是否被破坏,如果硬盘数据完好无损,那么还有三种原因会造成开机无显示的现象:

1.因为主板扩展槽或扩展卡有问题,导致插上诸如声卡等扩展卡后主板没有响应而无显示。

2.免跳线主板在CMOS里设置的CPU频率不对,也可能会引发不显示故障,对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决。

清除CMOS的跳线一般在主板的锂电池附近,其默认位置一般为1、2短路,只要将其改跳为2、3短路几秒种即可解决问题,对于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户找不到该跳线,只要将电池取下,待开机显示进入CMOS设置后再关机,将电池上上去亦达到CMOS放电之目的。

3.主板无法识别内存、内存损坏或者内存不匹配也会导致开机无显示的故障。

某些老的主板比较挑剔内存,一旦插上主板无法识别的内存,主板就无法启动,甚至某些主板不给你任何故障提示(鸣叫)。

当然也有的时候为了扩充内存以提高系统性能,结果插上不同品牌、类型的内存同样会导致此类故障的出现,因此在检修时,应多加注意。

对于主板BIOS被破坏的故障,我们可以插上ISA显卡看有无显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骤操作即可。

),倘若没有开机画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张自动更新BIOS的软盘,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坏后,软驱根本就不工作,此时,可尝试用热插拔法加以解决(我曾经尝试过,只要BIOS相同,在同级别的主板中都可以成功烧录。

)。

但采用热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还可能会导致主板部分元件损坏,所以可靠的方法是用写码器将BIOS更新文件写入BIOS里面(可找有此服务的电脑商解决比较安全)。

  常见故障二:

CMOS设置不能保存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电池电压不足造成,对此予以更换即可,但有的主板电池更换后同样不能解决问题,此时有两种可能:

1.主板电路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