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314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docx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五输穴

(一)概述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每经5穴,共60穴。

因五输穴对内脏疾病、五官病等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特定穴。

五输穴首见于《灵枢经》。

《灵枢·九针十二原》言: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人为合”,但尚未指出具体的穴名和位置。

《灵枢·本输》指出了除心经以外的11条经脉五输穴的位置。

《难经·六十二难》、《难经·六十九难》进一步详细说明了五输穴的阴阳五行属性,指出了五输穴的主治病症,记载了补母泻子、刺井泻荥等针法。

至《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心经的五输穴才至完备。

以后历代医家对五输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均有发展,近世对五输穴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五输穴的作用方面。

(二)内容及分布规律

五输穴的内容主要见于《灵枢·本输》篇,记载了手太阴肺经等11条经脉的五输穴,如肺经五输穴“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人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

对于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则未予记述,而代之以心包经的五输穴。

故《灵枢·九针十二原》统计五输穴为:

“五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府六俞,六六三十六俞”,共得61穴(包括阳经的6个原穴)。

至《针灸甲乙经》分别以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填补了手少阴心经五输穴的空白。

一般认为,五输穴的分布和排列是标本、根结理论的具体体现。

《灵枢·根结》篇指出“四肢为阴阳之本”,十二经脉原气皆以四肢末端为本为根,向上结聚于头、胸、腹部为标为结。

古人根据十二经脉这种标本、根结关系,把经脉原气的运行情况比喻为流水之象,用水流的大小、动向说明经气的运行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入深之不同,所起的作用亦不同。

因此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人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所出为井”:

指水之初流,形容经脉之气血开始流注时的状态,脉气初发浅而小,为经脉原气所出的根本。

“所溜为荥”:

指水出于井泉之后,形成微流之状,形容经脉之气血流注开始,脉气稍大。

“所注为腧(输)”;指小水流逐渐成为较大的水流,形如灌入之状,又似转输、运送,形容经脉之气流注渐盛的状态,脉气较大。

“所行为经”:

指水之通畅流行,形容经脉气血流注大盛之状态,脉气较盛。

“所人为合”:

指百川人海,形容经脉之气血越行越深越盛,汇合于脏腑,脉气充盛,作用于内脏和躯干部位。

概而言之,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性地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远及近。

五输穴分布在从手足末端至肘膝关节之间,各经井、荥、输、经、合的位置有基本相同的分布规律,这种位置分布上的共性与各穴在针感、主治作用方面表现出的共性有着内在联系: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三)五输穴与阴阳五行的配合

五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首载于《灵枢·本输》篇,但只记载了阴阳经井穴的五行属性。

在《难经·六十四难》记述了五输穴的全部五行属性,“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认为五输系以五脏为主,六腑为附属,腑与脏相表里,阳与阴、刚与柔相对,因而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就属金,阳克阴经。

以下4个腧穴,则按照五行生克规律依次排列。

这种搭配既说明五输穴如水流的连续性又说明阳经对阴经的五行排列是相克的。

这种制中有生,刚柔相济的关系,是符合阴阳交泰观点和阴阳互根道理的。

五输穴配属于阴阳五行,就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以及辨证论治规律发生了特定关系,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

按照阴阳变化五行生克的法则,就能演绎出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而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五输穴也就能发挥其特殊作用。

(四)临床应用

l、诊断

(1)知热感度测定法:

本法是以经络理论为根据的一种诊断方法,由日本人赤羽幸兵卫开始应用,是以线香点火烘烤两侧十二井穴或背俞穴,测定其对热的敏感度,并比较左右的差别,从而分析各经的虚实和左右不平衡现象。

(2)经穴电测定法:

近代从皮肤电现象的研究中,发现穴位部的皮肤电阻一般较低。

利用经穴测定仪可测定穴位的导电量。

分析各经代表性穴位的导电量高低,可以推断各经气血的盛衰。

其代表性穴位,一般采用原穴,此外也可用于井穴、郄穴、背俞穴以及耳穴探查。

2、治疗

五输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对治疗内脏疾病及相关的五官、皮肉筋骨的疾病都有良好效果。

选穴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五输穴的主治作用单独选用或与其他腧穴配合:

五输穴在部位分布和脉气流注的深浅上有着明显的规律性。

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一些分别位于指端、掌指(跖趾)关节前后,腕躁关节及肘膝关节附近的腧穴,在主治作用上有共同的规律可循。

五输穴的产生,正是对这些主治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组合、分类的结果。

历代医家对五输穴的研究颇多,总体上来说,五输穴均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以下,根据十二经脉循行理论和根结标本理论,充分体现了四肢腧穴治疗远端头面五官、躯干内脏疾病的远治作用。

临床应用时五输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且疗效独特。

1)五输穴主治特点:

最早明确提出五输穴主治作用的首推《难经·六十八难》,篇中载: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这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2)古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点,将五输穴气血流注的特点,结合四时气候变化对五脏生理功能的影响作为五输穴分类主治的准则。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明确提出:

“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

是谓五变,以主五输……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故命日味主合,是谓五变也”。

★《灵枢·四时气》载:

“……秋取经俞;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认为冬刺井穴有下阴逆,刺荥穴有实阳气之功。

至于“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因井荥穴处肌肤浅薄,不可能深刺,故当理解为冬季阳气伏沉深藏,刺时应予留针。

★《难经·七十四难》则根据五时分主五脏五输的原则,提出“春刺井”之说。

“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

”认为春夏人的阳气在上,可刺肌肤浅表处的井、荥,以应肝、心;秋冬阳气在下,当刺肌肉深厚处的经、合,以应肺、肾。

“冬刺井”与“春刺井”这两种观点各据其理,孰对孰谬,不可简单言之,需在实践中验证。

3)根据病变部位阴阳属性之不同作为五输穴分类主治的准则:

如《灵枢·寿天刚柔》言:

“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治,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病在阴之阴者(指五脏),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指皮肤),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指筋骨),刺阴之经……”。

说明五输穴不但是治疗内脏病的主穴,同时也可用以治疗外经病及筋骨皮肉的病变。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所载“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更是临床上所广泛遵循的选穴法则之一。

4)某些五输穴具有明显的相对特异性,为临床所常用:

如至阴转胎,少商治喉痹,少泽通乳,隐白止崩漏,太渊治无脉症,间使治疟疾,复溜治汗症,支沟治便秘,委中治腰痛等。

(2)补母泻子法:

《难经·六十六难》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结合脏腑的五行属性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取穴原则。

所谓“虚则补其母”即生我者为母,根据五行学说“母能令子虚”的理论,对某一脏(经)的虚证,可采用补其母脏(经)或母穴的方法治疗。

所谓“实则泻其子”,即我生者为子,根据五行学说“子能令母实”的理论,对某一脏(经)的实证,可以采用泻其子脏(经)或子穴的方法治疗。

★★五输穴的五行属性:

如前文所述,阴阳经的五输穴属性不同。

补母泻子法临床应用很广泛。

应用时,首先要辨明病在何经何脏何腑,病性属虚属实,然后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法则取穴。

分为本经补泻和异经补泻两种。

1)本经补泻法:

所谓本经补泻法,即是选择病变经脉上的五输穴进行补泻。

为便于临床选穴,列各脏腑的母穴、子穴如表。

子母补泻取穴表(本经补泻)

五行

君火

相火

脏腑

大肠

膀胱

小肠

心包

三焦

母穴

太渊

曲池

复溜

至阴

曲泉

侠溪

少冲

后溪

中冲

中渚

大都

解溪

子穴

尺泽

二间

涌泉

束骨

行间

阳辅

神门

小海

大陵

天井

商丘

厉兑

 例如:

肺之虚证取本经的输穴太渊,是因为肺属金,太渊属土,土为金之母,施以针刺补法,即虚则补其母。

反之肺之实证,取本经的合穴尺泽,即实则泻其子。

同样,脾之虚证取本经的输穴大都,因为脾属土,大都属火,火为土之母,施以针刺补法,即虚则补其母。

而脾之实证取本经经穴商丘,因为商丘属金,金为土之子,施以针刺泻法,即实则泻其子。

2)异经补泻法:

所谓异经补泻法,即是指取病变经脉的母经上的母穴或子经上的予穴治疗:

内容较为繁杂。

仍以肺之病变为例:

本经补泻法和异经补泻法可以并用。

3)刺井以泻荥,补井当补合:

这是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一种变通应用。

刺井以泻荥:

《难经·七十三难》有:

“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

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

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

故经言补者不可以泻,泻者不可以为补。

此之谓也”。

说明因井穴位于四肢末端,肌肉浅薄,气少,不宜行补泻手法。

另外,因井穴针感多为剧烈锐痛,病人较难接受,故临诊时可以变通应用。

阴经井穴属木,荥穴属火,荥为水之子,故在需要用井穴行泻法时,可用荥穴代之。

如肺之实热致咳嗽气喘、胸胁满闷、咳血鼻衄等,临床可选井穴少商,也可配用荥穴鱼际,或改取鱼际。

阳经井穴属金,荥穴属水,水为金之子,故需用阳经井穴行泻法时,可用荥穴代之,如胃火亢盛致口渴引饮,大便燥结,舌苔黄或黄厚而燥等症者,可取胃经井穴厉兑或配用荥穴内庭,也可单取内庭。

补井当补合:

《难经》之后的医家,在“刺井以泻荥”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提出“补井当补合”之说。

如滑伯仁《难经本义》明确提出:

“若当补井,则必朴其合”。

《难经集注》引宋代医家丁德用之说,对刺井以泻荥,补井当补合,作了进一步说明:

“井为木,是火之母;荥为火,是木之子。

故肝木实,泻其荥;肝木气虚不足,补其合。

泻之复不能补,古言不可以为补也”,阴经井穴属木,合穴属水,水为木之母,故应刺阴井穴时,可配取或改取合水穴施补法。

如肺虚而咳满者,可取井穴少商配取合水穴尺泽或改取尺泽施补法。

阳经井穴属金,合穴属士,土为金之母,故应取阳经井穴时,可配取或改取合土穴施补。

如脾胃虚寒致胃脘胀满、疼痛、呕恶时,可取井穴厉兑配取合土穴足三里或改取足三里。

(3)子午流注针法:

将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与天干地支配合,结合脏腑气血流注时间,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形成了独特的时间治疗医学一子午流注针法。

3、配穴方法

因五输穴有广泛的适用性且疗效独特,临床应用极多,配穴方法也多种多样,不可拘于一端。

如募合配穴,原合配穴,郄合配穴,荥募配穴等等,详见于后。

 附:

五腧穴歌

肺少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穴相连。

大肠商阳与二间,三问阳溪曲池牵。

胃经厉兑内庭随,陷谷解溪足三里。

脾经隐白大都连,太白商丘阴陵泉。

心经少冲少府邻,神门灵道少海寻。

小肠少泽前谷溪,阳谷为经小海依。

膀胱至阴通谷从,束骨昆仑与委中。

肾经涌泉然谷宜,太溪复溜阴谷毕。

心包中冲劳官乐,大陵间使连曲泽。

三焦关冲与液门,中渚支沟天井匀。

胆经窍阴侠溪行,临泣阳辅与阳陵。

肝经大敦与行间,太冲中封与曲泉。

 俞穴、募穴

(一)概述

俞穴、募穴常总称为俞募穴。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各脏腑均有1个,共12个。

募穴是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各脏腑也均有1个,共12个。

俞穴位于背腰部,故又称背俞穴;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

因为两者均与某一脏腑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有密切联系,其主治作用具有相同之处,临床应用时又多同时配合使用,故多同时出现。

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篇中载有肺、心、肝、脾、肾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

《脉经》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10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

《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俞,并记载有俞穴的刺灸法。

《备急千金要方》又补充了厥阴俞,始而完备。

募穴,首见于《素问·奇病论》:

“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

”《难经·六十七难》虽有“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的记载,但无具体穴名。

同样至《脉经》才明确了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太仓(中脘)、中府、天枢、京门、中极的名称和位置。

《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募石门,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膻中,始臻完备。

募,募集、招募之意,引伸为结聚,说明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

中医学认为:

“背为阳”,“头者,诸阳之会也”,说明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头及脊背起着主导作用,能影响机体及内脏,而内脏疾病又能反应到背部。

从经脉的循行来看,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问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一居脊柱正中,一居脊柱两旁,两者经气相互交会。

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属”,王冰更认为督脉能“督领经脉之海”。

因此不难看出五脏六腑之背俞穴之所以位于膀胱经内侧线上,是因为这条经在部位上接近督脉,督脉不仅与之有共同的循行通路,更是“阳脉之海”,能“督领经脉之海”,脏腑之气不仅通于督脉,而且还通于足太阳膀胱经。

所以,背俞穴作为脏腑之气输转出入之处,不仅能反映脏腑功能的变化,而且可用于治疗各类脏腑疾患。

募穴之所以能反映脏腑的功能变化以及被应用于治疗脏腑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募穴在解剖位置上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祖国医学的解剖知识,认为胸腹部是五脏六腑等重要脏器所在之处。

张介宾认为募穴“为脏气结聚之所”,汪机认为募穴是“经气聚于此也”。

从募穴所处的部位来看,募穴基本上分布在相应的脏腑体表部位,募穴与脏腑之气直接相通。

(二)内容及分布规律

1、背俞穴

历代针灸文献中,对背俞穴的部位有很多不同的记载。

现代还是以《灵枢·背腧》“皆挟脊相去三寸所”为根据,将背俞穴定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上下以椎骨而计。

临床应用时,除按照背俞穴的基本定位取穴之外,更主要的是以手按压“反应点”,方能准确地掌握背俞穴的部位。

《灵枢·背腧》篇言:

“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黄帝内经太素》有“脉微有不应寸数,按之痛者为正”,《类经》有“但按其俞穴之处,必痛而且解,即其所也。

解,瘦软解散之谓”。

都说明取背俞穴不要过分拘泥于分寸,而应该细心地寻按“反应点”而针刺其处。

背俞穴在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分布,大体依脏腑位置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自上而下为肺俞、厥阴俞(心包之俞穴)、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

可以看出,肺的位置最高,肺俞也位于最高,膀胱位置最低,膀胱俞位置也最低。

2、募穴

募穴皆位于胸腹部。

脏腑之募穴大部分不位于本经上,而是依脏腑所在部位而定,多在各脏腑的附近,有在本经的,有在他经的,有的是双穴,有的是单穴,其具体分布是:

位于任脉者有6个:

心募巨阙穴,小肠募关元穴,心包募膻中穴,三焦募石门穴,胃募中脘穴,膀胱募中极穴。

位于肝经者有2个:

肝募期门穴(本经上),脾募章门穴。

位于胆经者有2个:

胆募日月穴(本经上),肾募京门穴。

位于胃经者有1个:

大肠募天枢穴。

位于肺经者有1个:

肺募中府穴(本经上)。

位于任脉上者只有单穴,余皆为双穴。

 (三)临床应用

俞、募穴在临床的应用,主要分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

1、诊断

病邪侵人脏腑,相应的俞、募穴会出现特殊反应,可据此诊察疾病。

《内经》中就有许多用俞穴来诊断疾病的记载,如:

“按之快然”、“按之热气甚”、“应手如痛”、“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陷”等等,都是诊察脏腑疾病的客观依据。

这种扪察背俞诊断疾病的“经穴触诊法”被历代医家沿用至今。

另可见俞、募穴处皮肤变色、凹陷、突起、按压有异物感等。

近代用背俞穴诊察疾病,除沿用《内经》以来“经穴触诊法”以外,还广泛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诊察方法,如穴位温度、红外成像技术、皮肤电现象等,弥补了经穴触诊法存在经验差异的不足,给临床准确运用背俞穴治疗疾病提供了可靠指征。

2、治疗

俞、募不仅可以用于诊断疾病,更重要的是用于治疗疾病。

《内经》中有不少用俞、募穴治疗脏腑疾病的记载,历代针灸家更是十分重视应用俞、募穴治疗疾病。

如《灵枢·五邪》:

“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旁”,《针灸甲乙经》:

“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腹胀肠鸣……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千金翼方》“心里懊愦,彻背痛烦逆,灸心俞百壮”、“时逆不得食,灸心俞百壮”等,正如窦汉卿《标幽赋》所说: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

其临床治疗主要是根据俞募穴的主治特点而应用。

俞、募穴均位于躯干部,在生理上,是脏腑之气输注或结聚的部位,均与某一脏腑有密切关系。

在病理上,脏腑的疾病可以反应于俞募穴(反应病证)。

在治疗上,通过针、灸俞、募穴可达到治疗脏腑病证的目的(治疗病证)。

滑伯仁《难经本义》说:

“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说明了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

脏气、阴气行于背腰——由阴行阳;腑气、阳气行于胸腹——由阳行阴,腹背前后相应,从而达到阴阳相对平衡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俞、募穴主治性能有共同之处,故常以俞募配穴法广泛用于临床,但两者的主治作用叉各有特点。

当机体发生病变时,内脏或阴经的病邪,常可由阴而入于阳分的俞穴——“阴病行阳”,在俞穴出现压痛敏感结节等阳性反应;内腑或阳经的病邪,常可由阳而人于阴分的募穴——“阳病行阴”,在募穴出现阳性反应。

所以,治疗时要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明代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又说:

“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其治在俞;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

更具体地说明了内脏或阴经的病邪(阴病)可入于阳分的俞穴,治疗时可取俞穴治疗;而内腑或阻经的病邪(阳病)可人于阴分的募穴,治疗时可取募穴治疗。

将俞、募穴体现在生理、病理、治疗上的含义归纳如表。

若广义地理解阳性病、阴性病,阳性病实含有腑病、热证、实证之义;阴性病则含有脏病、寒证、虚证之义,随着俞、募穴研究的进展,目前针灸l临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脏腑疾病直接选用俞、募穴进行治疗的情况更为广泛,而且这些临床应用多能取得较好效果,从实践方面证实俞、募穴具有调整、治疗所属脏腑疾患的功能。

3、配穴方法

(1)单取俞穴或募穴:

单取俞穴或募穴不仅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表里脏腑的病症。

如脾与胃相表里,脾俞或章门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脾的病症,而且还可以用来治疗胃的疾患。

《针灸甲乙经》中载:

“……腹中痛,积聚,默然嗜卧,怠惰不欲动,身常湿湿,心痛无可摇者,脾俞主之”,此处之“心痛”实际是胃脘部疼痛。

(2)俞募配穴法:

背俞穴与募穴相配即俞募配,用于治疗脏腑病症疗效甚著,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还可以治疗与本脏腑有关的组织器官的病症。

相对应的俞、募穴经气相通,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前后相应,阴阳互通,相互协调,两者相配必相得益彰。

临床上,病情复杂多变,往往脏病及腑,腑病及脏,或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单用俞、募则显势单力薄,若俞募相配或依证再配以其他辅穴,就能提高疗效。

《素问·奇病论篇》载有:

“口苦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但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

《针灸甲乙经》载有:

“腹中气胀引脊痛,食饮而身赢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季胁即脾募章门)。

两者均既有本虚之阴证,又有标实之阳证,故分别取腹部胆募日月与背俞胆俞治疗胆病,取脾募章门与背俞脾俞治疗脾病。

再如虚寒性胃痛,其本为虚寒,其标为痛,属本虚标实之证,可取胃俞中脘,和胃气而定痛;慢性泄泻取脾俞、章门、大肠俞、天枢,健脾益气,调整胃肠气机而止泻;心悸怔忡其证因更为复杂,可选心俞、巨阙再配以内关,调心气镇惊安神。

俞募配穴不仅对脏腑病症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各脏腑络属的器官病症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标幽赋》说:

“取胆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瞽士主要指属于肝肾阴虚所引起的青盲、暴盲及其他眼疾患者。

肝俞是肝脏精气直接输注之处,针灸肝俞有疏肝养血之效,“肝开窍于目”,应用肝俞可以养肝明目,取命门滋养肾阴而治疗肝肾阴虚之目疾,多获良效。

《针灸大成》有:

“虚劳赢瘦,耳聋肾虚”,“耳内虚鸣”取肾俞之记载。

依俞募配穴法组成处方,取穴时多俞、募同时取用,可单侧取,亦可双侧取;也可俞、募交替使用。

用法灵活,视病情需要而定。

(3)募合配穴、俞原配穴:

即分别将本脏腑的募穴与合穴相配,背俞穴与原穴相配。

由于募穴主治偏重于阳性病症(包括腑病、实证、热证),合穴主治内腑,偏于通降;背俞穴主治偏重于阴性病症(包括脏病、虚证、寒证),原穴主治内脏,偏于扶正祛邪,所以将募穴与合穴相配,对于治疗腑病、实证、热证效果较好,而俞穴与原穴相配,对脏病、虚证、寒证较为适宜。

这是取募穴与合穴、俞穴与原穴在主治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调,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方法。

如肺俞与太渊相配治疗气虚喘咳,肾俞与太溪相配治疗遗精滑泄,天枢配上巨虚治疗腹泻、便秘;中脘配足三里治疗急性胃痛等等。

因俞募穴位于胸腹或背腰,内有重要脏器,应特别注意针刺的角度及深度,以免发生事故。

附: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丸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

胸前膻中觅浅深。

原穴

(一)概述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十二经脉各有1个原穴,故也称十二原。

临床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本脏腑疾患。

原,即本源,原气之意。

原气,又称元气、真气、真元之气。

原气最早见于《难经‘三十六难》:

“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难经·六十六难》言:

“脐下肾问动气者,人之生命也,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故名日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

就是说三焦是原气的别使,具有把原气输送到全身的功能。

肾间原气,通过三焦别使,历经五脏六腑,经过和留止于腕踝关节附近的十二穴,即为原穴。

原穴通过三焦之气与肾间动气相贯通,因此十二原穴对人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容及分布

十二原穴的有关内容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有“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文中指出了五脏之原及膏肓之原,但未提到心的原穴和六腑之原。

《灵枢·本输》中除了五脏之原穴外,也记述了六腑的原穴,共计11个原穴,至《难经·六十六难》提出“少阴之原出兑骨”,使原穴由《灵枢·本输》篇的11个发展到12个。

后至《针灸甲乙经》明确列出了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