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508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docx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

学案博苑

2011-11-201831

5d56b7b40102dt2v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口诀

                                       来源 语文学习园地

   

                        

 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办法有两个

(1)在句子中是否有或能否加关联词“是……,还是……”。

选择问号的关联词只能用“是……,还是……”。

因此凡是分句间有关联词“是……,还是……”的,或者能加上“是……,还是……”的是选择问,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不能加的则是连续问,每个问题都应加问号。

(2)采用拟答的方法,看问句需要几个答案,如只用一个答案的是选择问,如需要多个答案的是连续问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

你吗?

你能去吗?

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注意谓语动词是否带疑问语气。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5、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注意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注意层次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5、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6、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7、并列成分已用问号、叹号、书名号、引号,不再用顿号,但句子较长就用逗号。

(11)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百川归海”。

4、分号(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注意1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只有句号才能终结冒号的提示范围

2“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

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范福喜问。

3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

例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这句话改为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4、不是说话而在“说”字后误用冒号,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3)咱才学了一个月,谁敢说我全会了,不用再学了。

(4)我国研制成一种全塑车身轿车,也就是说轿车的车身都是塑料,没有一块钢铁。

这里的“谁敢说”、“也就是说”是句子的插说成分,不表示引话,故不能用冒号,应该用逗号。

(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8)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幸运52》”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冒号去掉。

5、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

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注意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

2、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用,叫做转述,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

(《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1.非疑问句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

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分析“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句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例到底去还是不去?

我的小姑奶奶。

 分析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语气。

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句之间用顿号

 例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分析这里实际上是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

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的剧目。

 分析“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第二层次应改为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分析“或”是连词。

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中间用顿号

 例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分析“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就不能用顿号。

 7.集合词语中间用顿号

 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

 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分析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

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句子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例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分析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

既然已用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1了。

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0.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

 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情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

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例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分析“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要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

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用“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来解释说明“三位女杰”。

 12.同一句子中用两处冒号

 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脱产培训。

 分析“宣布”后面用了冒号,“措施”后面也用了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

在同一个句子里,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面目不清。

两个冒号中应改一个为逗号。

 13.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

 例“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分析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入“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引文便没有着落了。

 14.引语中句子末尾的点号误置

 例①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