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953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

《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docx

十标同步注浆专项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1

1.1编制对象1

1.2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述1

2.1区间概况1

2.1.1省政府站~衡山路站区间2

2.1.2衡山路站~珠江路站区间2

2.2管片型式2

第三章同步注浆施工2

3.1衬砌背后注浆的目的2

3.2衬砌背后注浆的方式和定义2

3.3同步注浆3

3.4同步注浆方法、工艺5

3.5人员、机械配置7

3.5.1人员配置7

3.5.2施工设备7

3.6注浆操作7

3.7运输与储存8

3.8变形测量分析8

3.9同步注浆注意事项8

3.10监测项目及措施9

3.11建筑物及管线加固措施10

第四章安全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11

4.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1

4.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主要人员职责11

4.2.1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生产职责11

4.2.2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职责12

4.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3

4.3.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13

4.3.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14

4.3.3注浆施工的安全防范措施14

4.3.4加强监控量测,确保安全生产14

4.3.5实施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14

第五章质量控制15

5.1工程质量保证制度15

5.2工程质量措施15

第六章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15

6.1安全措施15

6.2文明施工16

第七章注浆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16

7.1注浆造成地表沉隆超限16

7.1.1造成地表沉降过大原因16

7.1.2造成地表隆起的原因17

7.2注浆液从盾尾流入或从进入土仓17

7.3管片上浮、错台管片脱出盾尾后上浮的原因17

7.4注浆系统管路堵塞18

7.5漏浆18

第八章附件18

附件1:

砂层端同步注浆材料配比和性能指标表18

附件2:

粉质黏土层端同步注浆材料配比和性能指标表18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对象

本方案为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工程省政府站-衡山路站~珠江路站区间同步注浆专项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主要依据以下规范、规定和相关文件的要求编制。

(1)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10标设计文件;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的规定执行;

(3)《施工现场临时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4)《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13);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2);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417-2003);

(8)《城市地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29-54-2003);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0)《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2);

(12)《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11-2010);

(1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14)盾构机设计加工图纸,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15)哈尔滨地铁2号线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16)国家、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现行有关规定、规程和技术规定;

(17)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区间概况

2.1.1省政府站~衡山路站区间

本区间起点里程为CK21+871.266,终点里程为CK23+105.939,全长1234.673m;区间纵向呈单向坡度,最大坡度为13‰,隧道埋置较深,其结构覆土为10.31~18.54m。

区间含水层为下荒山组和东深井组的砂层,初见水位埋深约为22.7~26.7m,稳定水位埋深约19.4~23.1m,稳定水位标高约为120.4~124.5m,承高水头高约1~6m,沿线路大里程方向承压水头逐渐变低。

哈尔滨岗埠状平原区,地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砂层。

2.1.2衡山路站~珠江路站区间

衡珠区间起点里程为CK23+216.505,终点里程为CK24+206.860,全长约985.854米,纵向基本呈“V”字坡,自西向东坡度依次为-2‰、-22‰、-5.368‰、+2‰(“-”为下坡,“+”为上坡),隧道埋置较深,其结构埋覆土为8.24m~17.30m。

衡珠区间沿线地貌单元属岗阜状平原,地势平缓,起伏不大,大部分地面高程介于140~144m之间,自然高差小于4m,区间隧道所穿越的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细砂、中粗砂层。

2.2管片型式

盾构隧道设计为双线圆形隧道,隧道内径为5400mm,外径6000mm,管片厚度300mm,宽度1200mm,每环由6块组成,采用C5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等于P10,采用错缝拼装。

管片类型为标准环加左、右转弯环,块与块之间以12个M27螺旋连接,环与环之间以10个M24螺栓连接,转弯环楔形量为48mm。

第三章同步注浆施工

3.1衬砌背后注浆的目的

盾构施工中,随着盾构的向前推进,当管片脱离盾尾后,在土体与管片之间会形成一道环行空隙。

若不将这一空隙及时充填则管片周围的土体将会松动甚至发生坍塌,从而导致地表沉降等不良后果。

为此必须采用注浆手段及时将盾尾建筑空隙加以充填。

同时,背衬注浆还可提高隧道的止水性能,使管片所受外力能均匀分布,确保管片衬砌的早期稳定性。

3.2衬砌背后注浆的方式和定义

同步注浆是通过同步注浆系统及盾尾的注浆管,在盾构向前推进盾尾空隙形成的同时进行。

浆液在盾尾空隙形成的瞬间及时起到充填作用,从而使周围岩体获得及时的支撑,可有效地防止岩体的坍陷,控制地表的沉降。

在地层稳定性差,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时,同步注浆的重要意义更为明显。

3.3同步注浆

注浆材料及配比设计

1、注浆材料

采用水泥砂浆作为同步注浆材料,该浆材具有结石率高、结石体强度高、耐久性好和能防止地下水浸析的特点。

水泥采用普通Po42.5硅酸盐水泥,以提高注浆结石体的耐腐蚀性,使管片处在耐腐蚀注浆结石体的包裹内,减弱地下水对管片混凝土的腐蚀。

2、浆液配比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盾构施工经验,同步注浆拟采用表3-1所示的配比。

在施工中,根据地层条件、地下水情况及周边条件等,通过现场试验优化确定。

同步注浆浆液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下列指标:

同步注浆材料配比和性能指标表表3-1

水泥(kg)

粉煤灰(kg)

膨润土(kg)

砂(kg)

水(kg)

外加剂

200

320

50

765

465

按需要根据试验加入

胶凝时间:

一般为3~10h,根据地层条件和掘进速度,通过现场试验加入促凝剂及变更配比来调整胶凝时间。

对于强透水地层和需要注浆提供较高的早期强度的地段,可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调整配比和加入早强剂,进一步缩短胶凝时间。

固结体强度:

一天不小于0.2MPa,28天不小于2.5MPa。

浆液结石率:

>95%,即固结收缩率<5%。

浆液稠度:

8~12cm。

浆液稳定性:

倾析率(静置沉淀后上浮水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小于5%。

3、同步注浆主要技术参数

(1)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略大于该地层位置的静止水土压力,同时避免浆液进入盾构机的土仓中。

最初的注浆压力是根据理论静止水土压力确定的,在实际掘进中将不断优化。

如果注浆压力过大,会导致地面隆起和管片变形,还易漏浆。

如果注浆压力过小,则浆液填充速度赶不上空隙形成速度,又会引起地面沉陷。

一般而言,注浆压力取1.1~1.2倍的静止水土压力,最大不超过5.0bar。

由于从盾尾圆周上的四个点同时注浆,考虑到水土压力的差别和防止管片大幅度下沉和浮起的需要,各点的注浆压力将不同,并保持合适的压差,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最初的压力设定时,下部每孔的压力比上部每孔的压力略大0.5~1.0bar。

(2)注浆量

根据刀盘开挖直径和管片外径,可以按下式计算出一环管片的注浆量。

V=π×K×L×(D12-D22)/4式中:

V——一环注浆量(m3)

L——环宽(m)

D1——开挖直径(m)

D2——管片外径(m)

K——扩大系数取1.5~2

代入相关数据,可得:

V=π×(1.5~2)×1.2×(39.44-36)/4

=4.9~6.5m3/环

根据上面经验公式计算,注浆量取环形间隙理论体积的1.5~2倍,则每环(1.2m)注浆量Q=4.9~6.5m3。

(3)注浆时间和速度

在不同的地层中根据需不同凝结时间的浆液及掘进速度来具体控制注浆时间的长短。

做到“掘进、注浆同步,不注浆、不掘进”,通过控制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重标准来确定注浆时间。

注浆量或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才停止注浆,否则仍需补浆。

同步注浆速度与掘进速度匹配,按盾构完成一环掘进的时间内完成当环注浆量来确定其平均注浆速度。

注浆结束标准及注浆效果检查

采用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指标控制标准,即当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值,注浆量达到设计值的85%以上时,即可认为达到了质量要求。

注浆效果检查主要采用分析法,即根据压力-注浆量-时间曲线,结合管片、地表及周围建筑物量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对拱顶部分采用超声波探测法通过频谱分析进行检查,对未满足要求的部位,进行补充注浆。

3.4同步注浆方法、工艺

壁后注浆装置由注浆泵、清洗泵、储浆槽、管路、阀件等组成,安装在第一节台车上。

当盾构掘进时,注浆泵将储浆槽中的浆液泵出,通过四条独立的输浆管道,通到盾尾壳体内的4根同步注浆管,对管片外表面的环行空隙中进行同步注浆,见“图3-1同步注浆示意图”,在每条输浆管道上都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在每个注浆点都有监控设备监视每环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盾尾密封采用三道钢丝刷加注盾尾油脂密封,确保周边地基的土砂和地下水、衬背注浆材料、开挖面的水和泥土从外壳内表面和管片外周部之间缝隙不会流入盾构里,确保壁后注浆的顺利进行。

 

图3-1同步注浆示意图

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的大小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手动控制可对每一条管道进行单个控制,而自动控制可实现对所有管道的同时控制。

注浆工艺流程及管理程序见“图3-2管片衬砌背后同步注浆工艺流程及管理程序”。

图3-2管片衬砌背后同步注浆工艺流程图

在开工前制定详细的注浆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的浆材配比试验,选定合适的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

制订详细的注浆施工设计和工艺流程及注浆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按要求实施注浆、检查、记录、分析,及时做出P(注浆压力)-Q(注浆量)-t(时间)曲线,分析注浆速度与掘进速度的关系,评价注浆效果,反馈指导下次注浆。

成立专业注浆作业组,由富有经验的注浆工程师负责现场注浆技术和管理工作。

根据洞内管片衬砌变形和地面及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结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修正注浆参数和施工工艺,发现情况及时解决。

做好注浆设备的维修保养,注浆材料供应,定时对注浆管路及设备进行清洗,保证注浆作业顺利连续不中断进行。

环形间隙充填不够、结构与地层变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变形危及地面建筑物安全时、或存在地下水渗漏区段,在必要时通过吊装孔对管片背后进行二次补强注浆。

在盾构隧道埋深较浅地质较差,在同步注浆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防止冒顶现象发生。

3.5人员、机械配置

3.5.1人员配置

每作业班浆液注浆施工人员配备表表3-2

序号

岗位

人数

备注

1

盾构机机长

1

盾构机总指挥、总协调

2

操作手

1

技术负责

3

机组班长

1

人员分配及现场指挥

4

拌合站

4

5

注浆手

1

注浆及文明施工

6

电瓶车司机

2

两列运输车辆

7

电瓶车信号工

2

两列运输车辆

合计

12

3.5.2施工设备

注浆设备表表3-3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拌合站

1套

2

搅拌式储浆罐

8m³

1个

存放于中板上

3

搅拌式运输罐

8m³

1个

电瓶车

4

搅拌式浆箱

8m³

1个

盾构后配套1号台车上

5

同步注浆设备

1套

盾构配套设备

3.6注浆操作

注浆系统具有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

①注浆前,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

②同步注浆同时对盾尾预置的4个注浆孔进行压注,在每个注浆管路设置一个注浆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以便对各注浆孔的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监测与控制,从而保证对管片背后的注浆操作是对称均匀的。

③盾构机掘进前5分钟开始同步注浆,掘进结束后,继续注浆5分钟,若出现尾刷漏浆情况,土木值班工程师和注浆手根据现场的情况调整注浆时间。

④同步注浆在地层均匀和盾构机姿态较好时,4个注浆孔应均衡注入。

⑤盾构机姿态较差时,土木值班工程师根据管片盾尾间隙调整各孔注浆压力,增大间隙较小侧注浆压力,同时减小间隙较大侧注浆压力。

3.7运输与储存

①浆液搅拌好后,储存在地面搅拌式储罐内,电瓶车就位后,下放到编组列车中的砂浆运输罐,下放浆液必须通过一层滤筛,将砂浆中的粗料去除后,才可进入砂浆运输罐。

②砂浆罐装满后,与其它列车同时进入后配套拖车停放区间,随后通过拖车的砂浆泵将运输罐中的浆液泵入拖车上的输浆罐。

③运输、储存时间不宜过长,若需运输、储存时间长时,则考虑加入缓凝剂。

④若发生沉淀、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拌浆。

⑤砂浆运输过与储存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

3.8变形测量分析

管片发生错台损坏时,应立即停止注浆,修正注浆参数。

3.9同步注浆注意事项

1、拌料时,砂、水泥、水、膨润土要按照正确顺序进行投料;浆液的搅拌时间要连续,不能间断。

  2、注浆设计压力是指注浆孔孔口压力,而不是泵的工作压力。

  3、在注浆前要认真检查注浆泵能否正常工作,注浆管路是否畅通,注浆管的接头是否牢固,压力显示系统是否正确无误。

  4、正常情况下浆液要从管片的对称位置注入,防止产生偏压使管片发生错台或损坏。

  5、注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管片的变形情况,若发现管片有破损、错台、上浮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

  6、注浆时,若在不提高注浆压力而注浆量很大,或注浆压力突然减小时应检查是否发生了漏浆或注入掌子面,若发生前述现象应停止注浆,妥善处理后再继续注入;

  7、注浆过程中,应注意冲击数与压力值的变化,由此判断是否堵管或堵管的位置。

如果压力值遽然升高,盾尾堵管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压力值不变,冲击数不发生变化,可能是盾尾与泵之间或泵与砂浆罐之间堵管。

堵管应及时清理,避免因耽搁时间过长造成浆液凝固而难以清理的现象。

  8、作业完毕后,搅拌机、运输机、泵、注浆管路必须及时清理干净。

若连续作业,每一个工作班在交接班前清理一次;若掘进作业中止,必须马上清理干净。

  9、在需要长时间停机时,必须拆除注浆管路,将注浆管路清洗干净;砂浆注浆罐内若有余料,用注浆机将砂浆输入砂浆罐车,吊出地面进行处理。

 10、在注浆前,要安设应变片或埋设收敛点。

注浆过程中,随时观察结构的变形、位移情况。

如果出现位移变化加速,或管片发生错台损坏的情形时,应立即停止注浆,并迅速采取措施,修正注浆参数。

3.10监测项目及措施

为保证周边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应对施工项目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

当监测显示有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向业主、设计、施工和监理报告。

一般地段,地面变形的限值为:

-30mm~+10mm,特殊地段根据管理部门的要求。

施工监测应实行预警、警戒、极限三级管理。

隧道监测项目表表3-4

序号

量测项目

测点布置

监测频率

备注

1

地表隆陷

每30米设一断面,过既有建筑物时加密每10米一断面

掘进面前后<20m时测1~2次/d

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2d

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周

必测项目

2

隧道隆陷

5米设一断面

3

建筑物观测

施工影响区域

4

土体内部位移

每30米一个断面

掘进面前后<20m时测1~2次/d

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2d

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周

选测项目

5

衬砌环内力和变形

每50米一个断面

6

土层压应力

每一代表性地段设一横断面

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做好施工监测,及时地反馈给现场指挥,及时掌握地面沉降情况。

(1)在盾构始发前进行一次全面建筑物测量,并每天进行监测,得出原始值及原始沉降速率值。

(2)根据监测对象情况,在每个建筑物周围布设不少于3个稳定的基准点。

(3)根据隧道通过的围岩条件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布置观测点,沿隧道中心线前进方向每隔10m布设一个监测横断面。

每个断面布设7-10个观测点,对软土层建筑物或深埋较浅区域应适当加密监测断面监测点。

(4)在硬化的地表上布设的测点要穿透硬化层,深入地面1m以内,防止下面虚空而没有及时发现。

(5)盾构通过建筑物时,每天监测次数不少于2次,当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加密监测次数。

3.11建筑物及管线加固措施

在盾构施工到达该段前,与房屋主建立直接联系,协调好各种关系,一旦发现异常能及时沟通、协商解决问题。

施工前要进一步调查建(构)筑物的详细情况,以便采取可靠的保护方案。

下穿建筑物或管线时提前预埋袖阀,一旦出现因地层地表沉降较大,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从地表向地层补充注浆加固,从而减小地表沉降。

针对建筑物自身结构情况和以往施工经验,确定下表为盾构通过建筑物监测主要控制标准和采取的相应措施。

主要控制标准和采取相应措施表表3-5

序号

项目

控制标准

采取的应急措施

备注

1

建筑物沉降

20mm

洞内二次注浆

实际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结构裂缝等情况综合判断。

20~30mm

地面跟踪注浆

30mm以上

顶撑加固措施

2

建筑物倾斜

混凝土结构、条形基础,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为:

0.004;

洞内二次注浆

混凝土结构、条形基础,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为:

超过0.004;

地面跟踪注浆(或顶撑等加固措施)

第四章安全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4.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图4-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4.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主要人员职责

4.2.1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项目经理对本工程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副经理在经理领导下,对分管范围内的工作负安全责任。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哈尔滨市关于安全生产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标准。

定期分析项目部安全生产情况,制订相应措施。

在组织项目工程业务承包,聘用业务人员时,必须本着安全工作只能加强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负责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和授权,保证其行使安全管理工作的职权。

确定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健全和完善用工手续,使用外包队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严格用工制度与管理,适时组织上岗安全教育,要对外包队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

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问题,要定人、定期、定措施措施予以解决。

正确组织指挥生产,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不得违章指挥。

掌握项目部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安排有病人员从事禁忌工种工作,对需要定期体检的工种,要督促按期体检。

布置月、周生产计划时,要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

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

发生事故,要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保护现场,负责对事故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及应采取的措施、是否向政府部门报告,做出初步意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取证及善后处理;参加重伤、死亡事故的调查分析。

总结事故教训,落实相应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

督促安全管理人员按时上报安全统计资料,并对准确性负责。

4.2.2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职责

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协同项目经理指导安全生产,对项目工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哈尔滨市关于安全生产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标准。

组织编制和审定施工技术组织方案,必须贯彻安全技术、卫生规程和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参加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时,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备、设施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符标准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

推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时,必须事先订出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

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新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指导安全技术教育,组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提出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

参加、配合因工伤亡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4.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3.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

有防止行人、车辆等坠落的安全设施;危险地点悬挂按照《安全色》GB2893-2008和《安全标志》GB2894-2008规定的警示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设红灯示警,现场道路符合《工厂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的规定,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2)在正式施工前,现场的生产、生活区的火灾探测、临时消防给水、灭火器材配置、火灾撤离通道、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设置到位,消防设备器材的型号和数量满足现场消防任务的需要,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动,并随时检查保养,使其始终处理良好的待命状态。

组成一个由10~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消防人员要熟悉消防业务、训练有素,基本掌握所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或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4)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隔离存放。

(5)实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许可证制度。

(6)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的规定执行。

临时设施及变压器等外电设施,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包括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

凡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设备及建筑物均设计接地或避雷装置。

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设防雨罩和门锁,同时设相应漏电保护器。

从配电箱通往分配电箱的电路一律采用质量合格的电缆,并按要求埋设。

严格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保护零级必须有良好的重复接地装置。

电缆埋地敷设深度不小于0.6m,并须覆盖硬质保护层,穿越建(构)筑物、道路及易受损害场所时,须另加保护套管。

4.3.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特种设备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将机械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