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841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7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

《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貌学课堂教案.docx

地貌学课堂教案

 

《现代地貌学》讲义

讲授教师徐先海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构造地貌4

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9

第四章流水地貌13

第五章喀斯特地貌23

第六章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25

第七章冰川地貌29

第八章海岸地貌32

第九章地貌学的基本概念48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地貌学的性质

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本章内容: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球表面的地形-――大陆、洋盆――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河流、冰川、喀什特、海岸、风成等各种成因类型地貌中的次级地貌单元等

陆地地形,从其形态或外貌特征上看,可以分为: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类型。

1.山地陆地表面高度较大(海拔超过500米)、坡度较陡的地形称为山地。

自上而下分为山顶、山坡和山麓。

沿一个方向延伸、由多条岭谷相间组成的山地称为山脉。

例如,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等。

2.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以上),顶面比较平缓而面积较大的高地,称为高原。

例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

有的高原上也有山地分布,如云贵高原。

3.平原陆地上海拔通常在200米以下的宽广低平地区,称为平原。

平原可由河流沉积作用而成,也可由侵蚀而成,还可由二者共同形成。

4.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切割破碎而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称为丘陵。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例如,江南丘陵、浙闽丘陵等。

广义的山地包括丘陵,往往呈现交错分布。

5.盆地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地区,称为盆地。

例如,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海底地形基本类型

海底地形起伏状况,因被海水淹没不能直接观察到,通过海底测量绘制的海底地形图,就一目了然了。

海底地形基本类型可分为:

大陆架、大陆坡、海盆、海岭和海沟五种类型。

1.大陆架大陆和海洋盆地之间有个过渡带。

由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广阔平坦的浅海区域,即为大陆架。

由于地壳运动的地区差别,大陆架的状况在各大陆边缘的表现是不相同的。

有的大陆架宽度(自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水平距离)只有几公里,有的宽达数百公里或更宽;大陆架水深也不固定,平均深度为130米左右,浅的只有40—50米,甚至小于10米,深的可达500—600米。

大陆架原是大陆的一部分,后为海水淹没。

2.大陆坡自大陆架到大洋洋底之间,通常有一条狭窄而陡峭的过渡地带,称为大陆坡。

大陆坡从大陆架边缘一直下降到1400—3200米的深度,坡度4°—7°,最大时可超过30°,宽度一般在20—70公里。

大陆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陆地壳上升,海底下沉,在大陆与海底交界的过渡地带,地壳发生断裂弯曲,从而形成巨大的斜坡。

3..海盆海盆是海底地形重要组成部分。

大洋底部,起伏不平,深水之下有广阔的平原与盆地,深度在2500—6000米的称为海盆。

太平洋中部海底山脉与海底高原之间,分布有宽广的海盆,深度在3000—6000米;大西洋海底山脉两侧有北美海盆、北非海盆、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等。

4.海岭绵延狭长的大洋底部高地,称为海岭,又叫海脊或海底山脉。

世界各大洋洋底都有海岭分布,以大西洋最典型,显著特征是:

中央有一条作“S”形的中大西洋海岭,北起冰岛,南至南极附近,长达15000公里,宽在500—900公里之间。

海岭以上水深,在北半球3,000—3,500米;在南半球为2,000—2,500米。

海岭最高峰就是露出水面的亚速尔群岛等。

海岭两测分布有海盆。

太平洋中部也有一条南北延伸长达1万余公里的海岭,它的西边,又是一片分散的海底山脉,少数山峰露出海面,著名的夏威夷群岛就是其中之一

5.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底狭长凹地,称为海沟,又叫海渊。

两侧坡度陡急,分布于大洋边缘或岛弧的外侧。

太平洋海沟特别多,尤以太平洋西岸岛弧外侧为突出。

位于马里亚纳群岛东边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世界最深的海沟。

岛弧是地壳剧烈运动受挤压而上升的部分,海沟则是断裂下陷部分。

它是现代地壳最不稳定地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动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研究、以及组成地貌的沉积物等的研究。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脱胎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是属于二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另外,任何一种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貌形态的同时,也形成第四纪堆积物。

因此,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常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同一对象。

(四)地貌学的研究目的

是揭示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作用时间三方面影响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便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合理地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地貌条件。

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

(一)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

地貌形成的营力主要是两种——内力和外力。

1.内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1)内力的来源

内力指由地球内能所发生的作用――-热能、化学能、重力能以及地球旋转能等。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陆上的山地、盆地、高原等,大洋底部海岭、海盆、海沟等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地球深处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A..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或大地构造运动,是指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物质变位的一种运动。

例如,海侵、海退、隆起和拗陷,等等。

根据地壳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水平运动:

地壳物质大致平行于地球表面,即沿着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进行运动,叫水平运动。

它主要是由于地球水平方向作用力引起的,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遭受不同程度的挤压力和引张力,产生褶皱和断裂构造。

我国的昆仑山、祁连山等以及世界上许多山脉,就是通过挤压褶皱而形成的。

所以,有人将水平运动称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

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缓慢的升降运动称垂直运动。

升降运动通常表现为大规模隆起和相邻地区拗陷,引起地势起伏或海陆变迁,故有人将垂直运动称造陆运动。

水平和垂直运动虽有区别,但实际在时空上常有联系。

B.岩浆活动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可能表现为岩浆活动。

地球内部热能累积到一定程度,变为灼热的岩浆产生巨大压力,它冲破地壳薄弱常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物包括气体、熔岩、火山灰等,通过火山口喷出,其中大部分火山物质在火山口周围堆积,形成火山锥。

如长白山顶部天池即为火山口积水而成,周围16座山峰都是火山岩堆积而成。

大洋底部同样有火山喷发,有的火山物质堆积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如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

C.地震地壳自然快速颤动叫地震,它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地下发生地震处称震源,它在地面下的深度即震源深度。

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一点叫震中。

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称地震波。

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称纵波,在地壳内波速约5—6公里/秒;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称横波,在地壳内的波速约3—4公里/秒。

由于地震波波形不同,波速不等,地震时纵波速最快,故人们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而后横波到达,人们才感到左右摇晃。

地震强度以震级和烈度来表示。

震级是地震能量等级和释放能量的大小。

烈度是地震在一定地点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破坏程度的度量。

3)褶皱和断层

褶皱和断层是地壳内力作用引起地壳运动的重要证据,它使地壳变形成岭、谷和盆地。

A.褶皱沉积岩层原始状态呈水平层状。

经地壳运动,原始岩层受挤压,产生波状弯曲,称为褶皱。

褶皱的基本形式分为背斜和向斜。

背斜是指褶皱中心岩层向上隆起,两侧岩层向外倾斜;向斜是指褶皱中心向下凹陷,两侧岩层向中心倾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但也可能出现背斜是谷,向斜成山的地形。

这是因背斜中心部分岩层向上变曲产生张力,导止岩层破裂,易受风化和剥蚀,被蚀成谷,称次成谷;向斜部分受挤,凹地接受风化崩落物堆积,基岩受保护,最后反而残留成山,称次成山。

有的背斜一侧可能岩层软硬相间,软岩易受蚀成谷地,硬岩抗蚀力强,突起成岭。

所以背斜和向斜应根据岩层倾向和向新老接触关系来判别(

B..断层岩层受力产生破裂称为节理,破裂所在的面称为节理面。

地壳运动沿节理面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称为断层。

断层种类很多,最基本的是正断层和逆断层(图1-31)。

断层可能组合出现,两侧断裂上升,中间陷落成为陷落谷地。

研究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现象对建设有重要意义。

例如,地下水常在断层带出露;电站、桥梁、水坝不宜设在有断层的部位,因断层带岩石破碎,地基不稳。

2.外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1)力的来源地球的外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日月引力能、重力能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营力。

外力通过大气、水和生物等所引起的作用,发生于地球的表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使地球表面发生一系列变化。

2)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按照外力的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以及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等;按照外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A.风化作用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产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按性质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三类:

(1)物理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受热膨胀、冷却收缩,使岩石产生破裂,天长日久,岩石由大块变为小块,小块变成细粒;

(2)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产生氧化和分解,例如长石经过风化后形成高岭土,成为良好的陶瓷原料;

(3)生物风化作用,主要指植物根系对岩石产生机械破碎、微生物对岩石的生物化学作用。

这三种风化作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结合,同时同地进行。

不过,在干旱地区因温度变化很大,物理风化比较明显,湿热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比较突出。

风化作用结果使岩石产生破坏,不仅块体变小,而且还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与原来岩石有很大差别的风化壳,产生疏松的碎屑物质,从而为侵蚀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塑造地表各种形态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土壤的发生成为可能。

B.侵蚀作用

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产生的破坏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流水作用:

湿润地区,流水的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

水流速度愈快、水量愈大,侵蚀作用愈强。

沟谷、峡谷就是水流夹带石块对地表进行强烈下切侵蚀作用造成的;流水的旁蚀作用,使谷底与河床加宽;在石灰岩地区,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流冲刷和溶蚀作用下,形成奇特的溶洞、峰林和溶蚀洼地及盆地;黄土高原上的沟谷与塬、梁、峁地形,也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冰川作用: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冰雪作用成为塑造地表的主要营力。

冰川以其巨大机械压力,以夹带的石块为工具对地表或原有谷地进行刨蚀,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冰川谷等地形。

风沙作用:

干旱地区,风沙作用显著,含沙气流成为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

地表岩石通过风沙长期吹蚀,可以形成造型独特的风蚀磨菇、风蚀柱等地形。

波浪作用:

波浪对石质海岸冲击,产生巨大压力,对海岸起破坏作用,形成海岸悬崖、海蚀岩洞等海蚀地形。

C.搬运作用

风化、侵蚀产物,通过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将物质转移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

实验证明,流水推动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

河床坡度愈大、水流速度愈快,搬运能力愈强。

所以山区河流上游河床上常常堆积着巨大石块。

一定流速搬运一定重量物质,故流水搬运物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冰川以自己巨大机械压力进行搬运,大小石块一起被带走,没有选择性。

风的搬运与风速大小有关,而风速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干旱区风吹沙子时起时落,有时贴近地面滚动,有时跳跃前进。

D.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经流水等外力搬运途中,因流速、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使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

一般说来,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形成的沉积物有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现象,称为沉积物的分选性。

这种情况以河流沉积最明显。

冰川搬运物质要待冰川融化时才沉积,所以冰碛物大小不分地混杂在一起;山洪爆发,因水流速度大,泥沙石块俱下,河流一出山口,流速很快降低,所以沉积的物质也是大小混杂在一起的。

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到了中下游因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口形成扇形冲积平原,称为三角洲平原。

例如,长江、黄河等大河河口都有宽广的三角洲平原。

这里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是富饶的农业区。

干旱地区,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前进方向遇有障碍物时,沙子便会降落沉积下来,形成沙漠和各种形态的沙丘。

沙丘上如果没有植物生长,在盛行风的吹袭下导致沙丘移动,形成流动性沙丘;如果有植物生长,沙子受到植物保护就不再移动或很少移动,形成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流动性沙丘危害很大,它能毁坏草地、掩没农田、破坏村舍和交通。

例如,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漠,最近250年来至少南侵60公里,不少居民点被迫一再南迁。

所以防风固沙是一项改造自然的艰巨任务。

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

风化作用结果,为侵蚀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化、侵蚀产物又为搬运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沉积作用则是搬运作用的结果。

由侵蚀到沉积,以搬运作为纽带,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5.固结成岩作用地壳中的岩石,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过程和改造,通过侵蚀、搬运又在一定环境下沉积,再经过成岩作用变成岩石,这一过程叫固结成岩作用。

例如,沉积岩中的砂岩、页岩和砾岩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3)外力作用结果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它们各自以自己的作用力对地表进行塑造、修饰、加工和重建。

改造原来的地表形态,重建新的地表形态,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趋向缓和。

由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因而外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另外,在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常常不是由单一的外营力起作用,而是由多种外营力组成一定的外力组合同时起作用,这属于气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外力在地貌形成过程中是不断地把高地上的风化物质搬运到低地,逐渐夷平高地和填平洼地,使地表的起伏平坦化。

所以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夷平地表。

它能破坏高地形成侵蚀地貌,也可在洼地堆积形成堆积地貌。

3.内、外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内力和外力在地貌发育过程中始终是同时出现;彼此消长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地壳上升(下降)成为低地和海洋(高原和山地)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时,必然会导致堆积(侵蚀)作用使地表起伏变得缓和。

内蒙古高原由内力作用抬升,又在外力作用下长期侵蚀、剥蚀、夷平,形成起伏平缓的准平原化高原。

如果大片高山经过长期外力作用削平时,地壳表面负荷减轻,失去平衡,会引起地壳上升。

平原地区如果有河流大量淤积,负荷加重,又会引起地壳沉陷。

例如华北平原沉积物厚度在某些地方达5000多米,这看起来似乎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华北平原正是我国东部沉降带的一部分,如果华北平原地壳不下沉,就不可能有这么厚的沉积物,沉降则是内力作用结果。

地球表面形态,正是通过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长期矛盾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例如,黄山本来是地球深处岩浆侵入到地壳上部而形成的花岗岩侵入体。

后来,地壳抬升和覆盖在上面的岩石被风化侵蚀掉,花岗岩侵入体被暴露在地表。

由于黄山花岗节理特别发育,在外力因素长期雕琢下,才形成引人入胜的奇峰怪石。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即通过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

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分为三级:

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是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表现。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是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有的是地质构造经外力剥蚀出露的产物。

岩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抗蚀力,因此,在同一外力作用区,岩性差异也可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火山地貌、岩溶地貌、黄土地貌。

同时岩性抗风化能力不相同,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稳定的地貌形态(表现为正或负地形),如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在任何气候条件下总是形成正地形;页岩多数形成负地形;酸性脉岩多半形成正地形;而基性脉岩多半形成负地形。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的地貌形态随气候带及产状的不同而异,是不稳定的。

岩浆岩体的地貌形态常与其时代新老、出露高低、被剥露情况和岩体规模密切相关。

(三)内外力作用时间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亦会出现不同的地貌形态,显示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例如急剧上升运动减弱初期出现的高原,外力作用虽然强烈,但保存了大片高原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原面在外力作用下侵蚀殆尽,成为崎岖的山区,再进一步发展,可转化为起伏和缓的丘陵。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世界闻名的低地国家荷兰,有将近一半的土地海拔不到一米,27%在海平面以下。

荷兰人民筑坝排水、造田,把海滩变成农田,面积相当于荷兰全国的1/5。

我国古代开挖的南北大运河、苏北沿海的海塘工程,解放后兴建的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等,都是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趋利避害的措施。

三、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一)我国古代地貌知识的积累:

有关地貌学知识反映在我国的一些古典文献中,如战国《上书》中的《禹贡》、北魏骊道元所著《水经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明代徐霞客《徐霞客游主记》等。

(二)近代地貌学的发展

地貌学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

此期在地貌学理论上贡献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人物是美国学者W.M.戴维斯和德国学者W.彭克,他们是当代地貌学的奠基人。

1.侵蚀循环学说

侵蚀循环学说是戴维斯于1899年创立的关于地形发育的主要理论。

他认为地貌的发育要素有三个——构造、时间和营力,地貌的演化体现了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一提法抓住了地貌演化过程的实质。

他通过对外营力作用下的地貌的研究,把地理循环分为“风蚀循环”、“冰蚀循环”、“水蚀循环”、“海蚀循环”等。

而在每种循环中,又把地貌的发育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一个短暂而起伏迅速增加的青年期,一个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的壮年期,起伏微弱而时间无限长的老年期。

指出了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地貌发育的因素,是地貌学中第一个系统阐述地貌发展的古典理论,对地貌学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其不足之处是,在思想方法上过于简单化,忽视了地貌发育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变化。

实际地貌的发育是非循环模式,而是旋迴性的;同时,他把地壳上升和侵蚀作用人为地分开,也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其次,他只注意到河流的下切作用,而忽视了其它形式的流水作用。

2.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

该学说与戴维斯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地貌是内外力同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研究地貌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地貌形态去了解内外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确定地壳运动的性质。

地貌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分析斜坡形态。

他把内外力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自然界常见的山坡形态联系起来,但没有考虑气候、岩性等对山坡形态的影响。

(三)地貌学的现状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分支地貌学科发展较快。

3.与相邻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4.研究手段和方法提高很快。

四、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一)农业生产方面

(二)工程建设方面

(三)矿产普查方面

作业:

简述影响地貌形成发育的基本因素

第二章构造地貌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板块构造学说对全球构造地貌成因之分析

2.海底构造地貌类型

3.陆地构造地貌类型

4.不同构造型式的地貌特征

本章内容:

地貌是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产物。

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即通过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

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分为三级:

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即造成地球表面最大一级地貌形态差异的海陆分布。

大地构造地貌——大陆和海洋中的大的地貌形态和地貌单元,如陆地上的山系,高原,平原等,海洋中的打样中脊,洋盆等,它们是由大地构造作用形成和控制的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是某一局部的小型构造地貌形态,如火山,单面山,向斜谷等。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

整个地壳表面面积为5.1亿km2,据统计,陆地面积约占29.2%,而海洋面积约占70.8%,两者构成地球上的两大基本地貌单元。

一般说来,海岸线为海陆分界线,但从固体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地壳结构来看,陆地和洋底之间的浅海区为一过渡的大陆边缘地带。

一、地球的形状

这里所说的地球的形状,是指包括水圈在内的整个地球在自转和重力作用下呈现的外形,也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为一接近扁率(扁率e为椭球长短轴之差与长轴之比,是表示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参量。

)1:

298的旋转椭球体(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二、大陆与洋底

(一)特征

洋底——水深一般超过3000m的大洋底部,平均水深3800m,面积2.81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55%。

洋底地壳厚度薄,一般只有几百米很少超过千米,是玄武岩质,上覆薄层深海沉积物或缺乏。

大陆——大陆面积约1.49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29%,平均海拔850m。

大陆地壳密度小、厚度大平原地区约35km,大型山地和高原地区可达60-70km、二氧化硅含量大。

表层为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其下为花岗岩质的基础,基部往往有一密度大3左右的玄武岩质层。

大陆边缘——洋底与大陆之间的过渡地带。

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m的海底,呈带状环绕在大陆的四周,面积0.81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16%。

大陆边缘的地壳具过渡性质,大部分地方接近陆壳,厚度一般部超过30km。

由此我们看出陆壳和洋壳特征存在着以下差异:

①组成物质差异除高度差异外大陆和海洋另一重大差异是其组成物质的差异。

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外层坚硬的部分称为地壳。

据研究地壳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称硅铝层(Si占73%,Al占16%),密度为2.7g/cm3在地壳圈层中不连续,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又称花岗岩层。

另一部分为硅镁层(Si占49%,Mg和Fe占18%,Al占16%),密度为2.9g/cm3,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又称玄武岩层。

其在地壳圈层中是连续的,分布在地壳的下部。

②厚度差异陆壳厚度大,一般为30-50km。

最厚可达70km左右,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

组成物质以硅铝层为主,厚度可达15-40km,其下为硅镁层。

洋壳厚度小,一般为5-15km,组成物质主要为硅镁层,表层有极薄的沉积物,缺少硅铝层。

③地球物理差异在重力方面,大洋和陆地也存在不同。

一般来说,大洋深处存在着+200~+450豪伽的重力正异常。

而在大陆高山地区则存在着-1500~-500豪伽的重力负异常。

另外洋壳与陆壳的差别是:

陆壳下的上地幔物质为榴辉岩,莫霍面是包含同一化学组成,不同物理状态(玄武岩与榴辉岩)的物相界面。

洋壳下的上地幔物质为橄榄岩,莫霍面是区分基性岩(玄武岩)与超基性岩(橄榄岩)的化学界面。

(二)差异形成原因——地壳均衡理论

由于固体地壳在熔融状态的地幔之上,好似水面上的冰块一样。

地壳厚的地方突出地表的越高,插入地幔的越深;反之,地壳薄的地方下部越浅。

这就是地壳均衡。

早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