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630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

《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docx

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

第一篇糖尿病治疗管理及达标

第一章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保护胰岛功能;控制代谢紊乱,消除临床症状;预防和延缓并发症;合理营养,保持能耗平衡,提高生活质量;保障生长发育,维持工作/学习能力;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病因不明,故无法根治

第一节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手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可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的出现和加重。

一饮食治疗的目的

通过平衡的膳食,配合运动和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将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确保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维持成人的理想体重;满足孕,乳妇代谢需要;保证糖尿病人充沛的体力。

改善机体整体状态,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二合理控制总热量

标准体重(公斤)=实际身高(厘米)-105

理想体重=标准体重±10%;肥胖≥标准体重20%;消瘦≤标准体重20%

体重系数与运动系数的热能需要:

图一总热量计算

三平衡的膳食

食物品种的多样化是获得营养全面的必要条件;应做到主食——粗细粮搭配;副食——荤素食搭配;勿挑食,勿偏食。

每日保证四类食物供给:

谷薯类,菜果类,肉蛋类,油脂类

图二平衡膳食

四饮食疗法的关键点

(一)放宽对主食的限制,减少单糖的摄入

主食的热量应占全天总热量的50-60%,

(二)蛋白质适量供应

应占全天总热量的10-20%;成人约每公斤标准体重1克,儿童

约2-3克/公斤,孕乳妇约1.5克/公斤。

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各占50%。

(三)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

脂肪供热应限制在30%以下。

过多摄入会影响胰岛素的活性,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

(四)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摄入

(五)限制食盐的摄入:

≤6-8克/天,如BP高则≤5克/天

(六)多饮水,限制饮酒

25ml白酒=350ml啤酒=100ml红酒=25克主食;

酒精无营养且热量高,增加肝脏的负担。

空腹饮酒易发生低血糖。

(七)坚持定时定量进餐

五食品交换份额的概念

将食品按来源性质分成几大类。

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相似,不同类食物间所提供的热量也是相同的。

引入食品交换份概念的好处:

宜于达到膳食的平衡;便于了解和控制食物的总热量;做到食品的多样化;便于灵活掌握。

成功的饮食疗法决非饥饿疗法,而是享受美味与饮食控制两者的完美结合!

图三膳食计划举例

图四膳食计划步骤

图五餐次安排

图六一天食谱举例

图七一周食谱举例

第二节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一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意义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轻中度高血压;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情况;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

二糖尿病运动治疗的适应症

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最佳适应症;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三糖尿病运动治疗的禁忌症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应激;伴有严重心,肝,肺,脑等重要脏器疾患;严重糖尿病肾病或眼底病变;糖尿病足;新近发生的血栓;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不佳。

四糖尿病运动的类型

(一)有氧运动:

概念:

大肌群运动;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刺激心肺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

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打球等

(二)无氧运动:

概念:

通常为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由于氧气不足,使乳酸生成增加,导致气急、肌肉酸痛等。

常见运动形式:

举重;一百米赛跑;不主张采用此种运动

五糖尿病运动的强度

强度过低只起安慰作用,可改善主观感觉;避免强度过大的运动。

适宜强度:

运动后微汗,欣快感;最高心率≈170-年龄

(六)糖尿病运动的时间

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40分钟,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时间;运动累计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共同决定了运动量,两者可协调配合。

(七)糖尿病运动的频度

每周锻炼3—4次为最适宜;若每次运动量较小,而身体条件又较好,每次运动后均不觉疲劳的患者,运动频率可为每天1次;运动锻炼不应间断,若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弱。

(八)运动时间段的选择

通常于餐后1—3小时之间活动为佳,因为此时血糖水平升高;避开药物作用高峰,以免发生低血糖;若必须在药物作用高峰时运动或体力劳动,应适当增加饮食。

第三节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一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病人应具备与糖尿病终身相伴的知识和能力,力求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

糖尿病是一种个体差异非常大的疾病状态。

病情越不稳定者,越是需要加强监测。

年龄越老,监测尿糖的意义越小;年龄越小,越是要严格控制血糖,监测血糖和调整胰岛素剂量的密度更大。

二多点血糖监测的必要性

空腹血糖代表基础状态的血糖水平。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主要受着外源性胰岛素的控制,不论进食与否,注入的胰岛素都会发挥降糖作用,不同时间的血糖变化很大。

空腹血糖不能代表全天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在避免发生酮症和稳定血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并保持血糖稳定本身又是保护好残存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的有力措施。

血糖监测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础

三血糖监测时间

(一)一般应测定1日7点或9点血糖

——三餐前后加晚睡前,必要时需加测1-2次下半夜血糖。

(二)如降糖治疗中的患者白天血糖控制良好,而清晨有高血糖,此时测定夜间血糖很有必要:

1夜间高血糖(黎明现象)

2夜间低血糖引起的高血糖(索木杰反应)

这两者的处理是截然相反

四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血糖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HbA1c

血糖控制达到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检查2次HbA1c

同时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可帮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和慢性高血糖。

如一次血糖高,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说明这一次血糖水平高很可能是吃多了或临时有些其它的原因。

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高,这说明患者这段时期血糖控制都不好。

如单次血糖正常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增高,则说明患者此次抽血前较注意了控制血糖,但最近2—3个月血糖控制是不满意的。

五糖尿病重要监测项目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控制血糖,还应使整体代谢控制达标:

血脂正常;血压正常;体重正常并保证肝肾心脑眼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

(一)血脂监测

由于胰岛素不足,大量的糖分从尿中丢失,为满足体内的能量需要,经脂肪动员,产生高血脂症。

脂肪的合成代谢需要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作用障碍时,脂肪合成受损而分解代谢占优势,亦可引起高血脂。

另一些患者本身就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脂、高低密度脂蛋白、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胰岛素抵抗综合症。

对于前者,随着糖尿病的控制,高血脂自动纠正。

对于后者,应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降压调脂减肥治疗。

(二)肾功能监测

早期的肾功能受损,加强控制糖尿病及其影响肾脏的危险因素,可以使肾功能好转;有助于判断病情的程度和预后;有助于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选择对肾脏没有不良影响的口服药,随着肾脏病变的发展,用药剂量要有所减少;严重肾脏病变时已不能用口服降糖药物而应用胰岛素治疗;更严重的肾脏病变需要进行人工肾即透析疗法。

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监测肾功能有利于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胰岛素用量要减少。

(三)其他监测项目

对于血糖控制差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测——

血尿酮体;血电解质;血气分析

第四节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一口服药物治疗

(一)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OHA)分类

1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药物:

如优降糖;非磺脲类药物:

如诺和龙

2双胍类药物:

如二甲双胍

3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

胰岛素增敏剂:

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二)磺脲类药物

1磺脲类药物作用机制

(1)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与β细胞膜上的SU受体特异性结合→使K+通道关闭,膜电位改变→Ca2+通道开启/胞内Ca2+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

(2)胰外效应

肝脏胰岛素抵抗减轻;外周(肌肉)胰岛素抵抗减轻

2常用磺脲药的药理特点

图八常用磺脲药的药理特点

3磺脲类药物不良反应

(1)磺酰脲类主要副作用为低血糖,诱发因素如下:

进餐延迟/体力活动加剧,尤其二者兼有。

药物剂量过大,尤其长效制剂,如优降糖。

低血糖一般不严重,进食大多可缓解;年老体弱,长效制剂用量偏大,可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死亡

(2)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慎用

(3)胃肠道反应小

(4)少数病人发生皮疹、多形性红斑,水肿

4磺脲类药物失效

(1)磺脲药物原发性失效

大约10%的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磺脲药物治疗时血糖不能控制

(FPG>250mg/dl,或FPG下降<20mg/dl)

(严格控制饮食,药量已达最大,持续2周,但血糖仍未达良好控制或未能降低30%以上.二甲双胍类-每年约10%)

(2)磺脲药物继发性失效

有些患者在初始治疗时反应良好,但经过数月或数年后疗效减弱或消失

5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

为第二代磺脲中第一个品种,全球及我国广泛应用、价廉。

吸收较慢,半衰期较长,属长效SU。

降血糖作用明显(最强)!

尤其降空腹血糖效果较佳

从小剂量开始,按需缓慢调整,以15mg/天为限,分次服用

年老/体弱者应减量,以免发生严重低血糖

国内生产的消渴丸,每10粒中约含格列本脲2.5mg

6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

为中效磺脲类,欧洲广泛使用,我国亦应用多年

可促进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较温和,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一般早晚餐前各服一次;在SU中,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较明显;有报道可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7格列吡嗪(Glipizide,美吡达)

SU中速效、短效制剂,吸收迅速、完全。

降血糖作用较明显,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可促进餐后胰岛素的快速释放。

常用量5-20mg/天,分次服用

8格列喹酮(Gliquidone,糖适平)

迅速吸收而近于完全地吸收,口服后2-3小时出现血药峰值

属短效磺脲类,主要在肝脏代谢,约95%由胆汁排出,少量(约5%)由肾脏排泄,对肾功能较差者可应用。

常用量每日30-90mg,分2-3次服用

9格列美脲(Glimepiride,亚莫力)

与优降糖相比,降血糖作用快且持久,促胰岛素释放的作用更快。

血浆半衰期9小时,每日用药一次即可,临床用于2型糖尿病,1mg--8mg/天,FBG,PBG,HbA1C皆明显改善。

仅有轻度低血糖反应

(三)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

化学结构为苯甲酸衍生物,促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基本同磺脲类;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取得良好降糖效果,明显优于二药单用。

单独应用时,低血糖发生较少,且多轻微。

与二甲双胍合用时则需注意避免较重低血糖。

主要由肝脏CYP3A4酶系代谢为非活性物,肝损害者血浆药物浓度升高。

(四)双胍类(Biguanides)

1苯乙双胍(降糖灵):

我国以往采用,目前已淘汰;应用不慎,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2二甲双胍

目前国际/国内主要应用的双胍类,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机会较少,但仍应警惕

(1)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

改善外周组织/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外周组织(肌)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内糖异生,减少肝葡萄糖输出;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纤溶作用,抑制纤溶激活物抑制物(PAI)。

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

(2)二甲双胍治疗效果

减轻空腹及餐后高血糖;降低HbA1c(1-2%);与磺脲类效果相近;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升高HDL胆固醇。

不增加体重,可伴体重轻度降低——可能与其轻微降低食欲作用有关。

(3)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为消化道反应——腹泻、恶心、呕吐、腹胀、厌食;

最重的为乳酸性酸中毒——肾衰,心衰,肝衰,呼衰及老年人等情况慎用。

(五)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抑制剂

(1)阿卡波糖(Acarbose)作用机理

抑制了α葡萄糖苷酶将小分子复合糖分解为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餐后高血糖对β细胞的刺激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2)阿卡波糖治疗效果

可显著降低餐后高血糖;空腹血糖亦可有轻度降低;HbA1c降低约1%;与磺脲类合用HbA1c可降低约2%;不增高血清胰岛素,反而使其稍降低;不增加体重,少数病人体重可下降;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其他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有可能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应采用葡萄糖治疗,其他糖类无效!

(3)a-糖苷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

由于治疗初期碳水化合物在小肠内未完全吸收,到达结肠时,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气,所致腹胀,排气增加及腹痛、腹泻。

数周后小肠中、下段α-葡萄糖苷酶被诱导出来,碳水化合物在整个小肠内逐渐吸收,不到达结肠,产气减少,消化道反应即减轻、消失。

(4)阿卡波糖禁忌症

药物过敏;肠道疾病:

炎症、溃疡、消化不良、疝等;肾功能减退,血清肌酐>2.0mg/dl;肝硬化;糖尿病伴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及酮症酸中毒;妊娠、哺乳;合用助消化药、制酸药、胆盐等可削弱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效果。

(六)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Thiotholidinediones)

(1)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的作用机制

减轻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减少肝中糖异生作用;激活PPARr(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r为核转录因子,可调控多种影响糖脂代谢基因的转录;促进外周组织胰岛素引发Glu-T4介导的葡萄糖摄取。

(2)罗格列酮副作用:

争议中!

主要副作用是水肿、体重增加,心功能不全者禁用;肝功能不全者禁用(曲格列酮因其肝毒性目前已被禁用)。

育龄期妇女注意避孕;低血糖较少发生,与磺脲类合用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贫血与红细胞减少。

二胰岛素治疗

(一)胰岛素的生理

1胰岛素的生理

胰岛素是51个氨基酸组成的双链多肽激素;分子量为5734道尔顿;A链—21氨基酸;B链—30氨基酸;酸性,等电点为5.3;不同物种的胰岛素,氨基酸序列组成不同。

胰岛素是一种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

促进:

葡萄糖氧化,葡萄糖代谢,降低血糖;氨基酸、脂肪酸、K+、Mg++进入细胞;肝和肌糖原合成、脂肪合成、蛋白质合成

抑制:

糖原分解;糖异生;脂肪或蛋白质分解;酮体产生

2胰岛素的代谢与分解:

胰岛素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但同胰岛素抗体结合,这种结合使血浆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延长。

半衰期4-5分钟,主要在肝脏和肾脏清除。

流经肝脏的胰岛素约40%被提取并被代谢分解。

肝脏、肾脏和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代谢清除率比约为6:

3:

2。

(二)药用胰岛素种类

动物胰岛素——猪胰岛素;牛胰岛素

人胰岛素——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人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

(三)胰岛素按作用时间分类

超短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诺和锐®特充

短效胰岛素——可溶性胰岛素:

诺和灵®R

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

诺和灵®N

长效胰岛素——鱼精蛋白锌悬浊液:

PZI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平

(四)胰岛素使用适应证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口服药失效;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严重疾病(如结核病);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素治疗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积极作用

矫正胰岛素不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抑

制夜间过高的肝脏葡萄糖输出;降低高糖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性钙化性胰腺炎等等

(五)胰岛素补充治疗

以口服降糖药为基础,联合胰岛素。

一般睡前注射NPH,空腹血糖控制满意后,白天餐后血糖可以明显改善。

如早餐前注射NPH联合口服降糖药,可改善晚餐后血糖。

如每日胰岛素注射>2次,应停胰岛素促分泌剂。

(六)胰岛素替代治疗

1适应症:

口服降糖药失效——原发性失效及继发性失效;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进行性减退血糖控制需更严格;口服降糖药使用的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口服药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为胰岛素替代。

2胰岛素方案

两次注射法:

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

三次注射法:

R,R,R+N

或诺和锐,诺和锐,诺和锐+N

或诺和锐30预混三餐前

四次注射法:

R,R,R,N

或诺和锐+N,诺和锐,诺和锐,诺和锐N

其中基础胰岛素作用为抑制餐前、夜间的肝糖产生;抑制脂肪分解、酮体产生

(七)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Aspart的特性

独特的人胰岛素类似物使用基因技术重组而成;B28位的脯氨酸(Pro)被天门冬氨酸(Asp)所替代。

减少六聚体聚合反应;比常规胰岛素吸收更为迅速;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CSII。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优点:

可获得较低的餐后1小时和2小时血糖,更好的降低HbA1c的效果;低血糖发生较少;更灵活的生活方式;在胰岛素泵中使用,较普通胰岛素对血糖的控制更有效。

★胰岛素使用原则:

小剂量起步,个体化方案!

(八)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低血糖反应;水肿(4-6周);一过性眼屈光不正;2型肥胖病人体重增加;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大;过敏;胰岛素耐药。

第二章糖尿病的管理和教育

第一节糖尿病的管理与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需要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它包括:

根据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和病情及时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糖尿病教育以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巧;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测和治疗;糖尿病患者相关数据的系统管理。

一糖尿病管理和教育的组织

参加糖尿病管理的相关人员:

内分泌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眼科医生;心脏科医生;神经科医生;肾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心理科医生;足医;其他医务人员;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工作的与糖尿病管理相关的人员。

二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

糖尿病教育应被视为糖尿病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对治疗的补充。

有计划、有程序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和教育。

制定符合当前糖尿病管理标准的糖尿病管理的流程和常规(管理手册)。

三糖尿病管理内容

•与糖尿病相关的医务人员

•糖尿病管理流程和工作常规

•提供糖尿病教育专职人员

•足部治疗的专职人员

•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的相关信息

•电子的和书面的记载患者病程、检查结果和治疗过程的详细记录

•严格定期随访制度

•提供与糖尿病相关化验和检查的实验室

•对糖尿病管理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机制

•对参加糖尿病管理的人员进行再教育的机制

四糖尿病管理中所提供的基本服务

及时调整糖尿病的管理方案

每年一次的常规并发症检查

糖尿病教育

急诊热线

心脏(内、外)科、肾科、血管外科、产科会诊

五初诊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方案

(一)糖尿病分型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二)糖尿病相关病史、伴随疾病、生活方式和并发症的评估(见表9-1,初诊记录)

(三)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巧的评估

(四)该阶段患者应该掌握的糖尿病知识和管理技巧为:

1什么是糖尿病,它的危害性

2适应新情况的基本能力

3饮食控制、运动和戒烟的基本知识

4药物的使用方法

六复诊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方案

(一)糖尿病治疗方案的评估和调整

(二)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的继续评估(表一初诊记录)

(三)长期患糖尿病者的常规评估(表二随诊记录)

(四)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糖尿病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和并发症的治疗

(五)在该阶段患者应该掌握的糖尿病知识和管理技巧为:

1对糖尿病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2糖尿病控制的目标

3如何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方案

4自我血糖监测,对检测结果的解释,如何根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胰岛素用量。

尿糖和尿酮的监测及意义

5更多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知识

6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

7足部、皮肤、口腔护理

8妊娠、生病期间的对策

9与糖尿病防治有关的卫生保健系统和社会资源的利用

第二节糖尿病治疗达标

一血糖控制目标

(一)美国糖尿病联合会1998年推荐标准:

正常人控制目标需调整

餐前(空腹)血糖<11080-120<80

(mg/dl)>140

睡前血糖<120100-140<100

(mg/dl)>160

HbA1c(%)<6<7>8

(二)亚太地区NIDDM政策组推荐标准:

理想一般差

空腹血糖<108108-144>144

(mg/dl)

餐后2h血糖<144144-180>180

(mg/dl)

HbA1c(%)<7.07.0-9.0>9.0

二血压控制的目标

成人:

130/85mmHg

收缩压单独增加者:

如血压>180mmHg,则将血压降至<160mmHg;

如血压介于160-179mmHg,先将血压降20mmHg,如患者无不适,则可将血压进一步降至140mmHg以下;

儿童:

相应年龄血压高限的90%分值处

三血脂控制目标

LDL:

无冠心病<130mg/dl(<3.35mmol/L)

有冠心病≤100mg/dl

HDL:

>35mg/dl(0.90mmol/L)

甘油三脂:

<200mg/dl(2.30mmol/L)

四代谢控制的目标

 

 

理想

尚可

血糖(mmol/L)

空腹

非空腹

4.4~6.1

4.4~8.0

≤7.0

≤10.0

>7.0

>10.0

HbA1c(%)

 

<6.5

6.5~7.5

>7.5

血压(mmHg)

 

<130/80

>130/80~<140/90

≥140/90

BMI(kg/m2)

男性

女性

<25

<24

<27

<26

≥27

≥26

TC(mmol/L)

 

<4.5

≥4.5

≥6.0

HDL-C(mmol/L)

 

>1.1

1.1~0.9

<0.9

TG(mmol/L)

 

<1.5

<2.2

≥2.2

LDL-C(mmol/L)

 

<2.6

2.6~4.0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