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268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docx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集锦学科信息

新课程一下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资源

一、生活中的数

1、杨喜燕

课题数铅笔第1课时(设计者:

杨喜燕)

课标内容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涵的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

用多种方法数数;

难点:

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小棒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数学活动"数小棒"。

师:

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很多小棒,你们觉得大概有几根?

(生答)

师:

到底有几根呢?

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先想一想,可以怎么数?

(独立思考)--(小组操作)

汇报:

共有几根小棒?

你是怎样数的?

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一个一个数),熟悉整十数的顺序(十个十个地数),知道一捆是10

,两捆是2个十(20),------十捆是10个十(100)。

师:

"100"是个几位数?

(初步了解数位)

2、数实物

幻灯出示"圈一圈,数一数"的头像图。

师:

有几个小男孩?

怎么数?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

先想再数,数的时候不盲目.

教学过程

(学生数实物,师指导,口中数的数与所指事物要相符)

生汇报交流数数方法。

3、数点子。

生数师巡回指导。

二拨一拨

如:

43怎么拨?

在十位上拨4,表示4个十;

个位上拨3,表示3个一。

三数学游戏

师报一个数,请数出后面的5个数。

(12,17,23,56,77,85)

如17,后面是18,19,20,21,22。

再如56,后面是57,58,59----

师:

59后面是几呢?

是怎么想的?

四作业反馈

1、生独立思考书上第二题,再交流怎样数的快。

2、接力赛。

生观察怎么接的,然后分小组口答此体。

3、数数,从1到100或倒过来,数给同桌听。

课后反思

2、蓝建珠(无)

3、邝时兰

课题动物餐厅第3课时(设计者:

邝时兰)

课标内容北师大版第二册第3课时——动物餐厅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动物餐厅的有趣情境,感知并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

正确比较两数的大小关系

难点:

发现规律分析应用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计数器多媒体

程一、回顾旧知

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7○1115○149<()9>()

二、创设情境,展开新课

1师:

听说动物王国新开了一家动物餐厅,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自己发现了问题得出结论.

小猴拿了几个盘子?

机灵狗拿了几个盘子?

谁拿的盘子更多一些?

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吗?

21>18或18<21

2、同桌互相写一组数,并比较大小。

3、看珠写数,比大小(填一填的内容)

三、习巩固

1、比大小

2、作客

小猴和小熊分别想请一些数字宝宝到家里做课,仔细看一看他们都欢迎那些数字宝宝,看好了把数字宝宝领到他们的家里去作客.可别搞错

3、按顺序填数

4想一想,接着画下去。

设计意图:

以旧引新,达到知识迁移。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进一步建立位置值。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四、置作业

小调查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

每班有几个人?

哪个班人数最多?

哪个班人数最少?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

4、朱喜梅(无)

5、叶小富

练习1

课标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P.10-11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练习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体会数位的意义,

比较数的大小。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3、结合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

重点难点数位意义的理解

目标2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计数器、数字卡片

1、第一题。

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再交流评议。

2、第二题。

森林里有2棵大树生病了,看,森林医生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捉虫,第一只啄木鸟说:

“我吃了80只。

”第二只啄木鸟说:

“我吃了64只。

”第三只啄木鸟说:

“我吃了48只。

”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

谁还会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

3、第三题。

(1)

猴子摘桃比赛。

小猴子说:

“我摘了38个。

”大猴子说:

“我摘的要比你多一些。

”大猴子可能摘了多少个桃子?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画√

(2)让学生读懂要求,独立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选择85、87都可以。

4、第四题。

(1)教师示范:

老师拨一个数,学生写数。

(2)学生互相拨数、写数。

5、第五题。

拨一拨,比一比。

(1)抽两位学生拨数,并写下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多次训练。

6、第六题。

(1)出示2、5、8三张卡片,让学生自己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2)找出最大的数是多少?

最小的数是多少?

二、观察与测量

1、钟芬芳

观察物体

金竹镇小钟芬芳

课标内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感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年看到的形状

难点发展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四人小组分组、每组一只瓷茶杯

设计理念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

方式,以满足不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一、情景导入

1、投影出示小朋友后背照片: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猜一猜他是谁?

2、切换成侧面:

再猜一猜他可能是谁?

3、切换成正面:

看一看他是谁?

这张照片拍的是同一位小朋友,但看到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引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猜一猜

出示四位小朋友观察茶杯图及四张图片:

他们分别画的是几号图?

(四人小组讨论一分钟)把你的想法藏在心里。

2、观察体验

a、画一画:

把你观察到的茶杯形状画下来。

b、想一想、猜一猜:

你左边、右边、对面的小朋友观察到的茶杯是怎样的?

c、安秩序换角度观察体验。

d、评一评:

通过换位置,你觉得你们小组小朋友画得怎样?

e、实物投影展示作业,校对。

f、请一位小朋友起立,其他小朋友猜测他画得是几号?

为什么?

g、出示3、4号相反图:

你要站在哪一个位置才能看到?

为什么?

3、判断猜测

三、比眼力

1、小气车开来了,小朋友给它拍了四张照片,猜一猜他是站在哪一个位置拍的

2、看,可爱的熊猫走过来了,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呢?

3、大象博士也来凑热闹,看,小猴和小猫分别站在哪里观察?

看到的又是怎样的呢?

四、游戏:

摆积木

出示三个正方体,猜一猜,如果老师把他们放在桌上,你能看到几个面?

(猜一猜,摆一摆)

五、小结

小朋友,课上到这儿清大家自己评价评价,觉得这堂课你学得怎样?

都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2、叶丽红(无)

3、黄素娥(无)

4、杨秋林

课题估一估量一量

遂昌县实验小学杨秋林

三、加与减

(一)

1、毕文军

课题:

《小兔请客》第一课时

高坪小学毕文军

2、郑勇民

新课标一年级(下)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采松果

设计:

郑勇民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计算(课本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口算卡

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口算)。

5+350+3010+316-314+2

7+270+205+1118-614-2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吗?

(松果)大森林里住着松鼠妈妈和它可爱的松鼠宝宝。

小松鼠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为了让它学习生存的本领,妈妈要带它去采松果,我们也去看看,好吗?

(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图,说说图中的意思,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列出式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学问题和算式: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

或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

25-4)

三、探索算法,掌握规律。

1、探讨怎样计算25+4?

(鼓励学生探索多种算法,并引导他们比较哪些方法更简便)

2、汇报交流想法。

(汇报完,老师要说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简便的口算方法。

3、利用所学方法解决25-4。

(25+4你会做了,25-4呢?

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试一试。

独立思考再汇报。

4、小结规律。

小松鼠学会了采松果,今天你又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小结内容,板课题: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四、巩固练习,熟练计算。

1、情景:

小松鼠很努力地练习采松果的本领,不久以后他参加了采松果比赛,比赛的场面相当激烈,我们也去看看好吗?

(出示多只松鼠采松果及标有所采松果数的画面)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会提出不同的求和和求相差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算一算,教师巡视。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同时也可以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完成练一练1-4题。

(1)第1题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小猴有多少只?

”(独立列式,集体反馈。

(2)第2题图中你能看懂让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先说图意再解答汇报)

(3)第3题口算比赛奖励前10名。

(4)

第4题体会加法交换律。

(先找出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很快填出得数,然后仿照规律想一组题,看谁想得最多,小组合作。

3、实践应用。

(四人小组讨论)*看时间定*

新学期动物班里转来一名小同学。

体育老师为他排好位置。

在他的前面有4人,后面有22人。

你知道这一排一共有多少只动物吗?

五、课堂总结。

你认为今天谁最棒?

板书:

标题

问题1问题2

挂图列式列式

简单的算法板书简单的算法板书

3、付仙梅

《青蛙吃害虫》教案设计

学校:

三仁小学姓名:

傅仙梅

课标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P24-25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3、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情境与实际操作

教学用具挂图、计数器、小棒、多媒体、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投影出示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配上音乐)

问: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只快乐逍遥的小青蛙吗?

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

2、板书:

青蛙吃害虫。

二、新授

1、出示青蛙吃害虫的挂图,分组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2、指名说图意,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⑴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⑵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⑶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害虫?

⑷小青蛙再吃多少只害虫就和大青蛙同样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环保与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4、引导学生尝试列式并解决数学问题。

⑴用多样的口算方法解决问题。

⑵通过计数器来探索计算方法。

⑶用捆小棒的方法。

5、生说算法,讲算理。

三、练一练

1、口算卡片出示

68+3075-4098-8074-50

56+4045+2066-6030+48

生开火车说得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情境一

投影出示P25练一练第1题的图画,生说图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情境二:

青蛙跳水

⑴原来荷叶上有38只青蛙,现在荷叶上有5只青蛙。

问:

跳下去多少只青蛙?

⑵生试着列式并解答。

⑶反馈(允许学生用加法算)

四、小结

五、课外延伸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每人去解救一只小动物。

让学生直观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提倡算法多样化

课后反思

4、姜军委

课题练习二第1课时(总第课时)

云峰中心小学姜军委

课标内容

巩固前面所学的3个计算内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掌握整十数相加减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解题思路。

3、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能用数学语言进行完整的叙述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

教学用具录音机、卡片

一、情景引入

星期天到了,很多小朋友想到外面逛逛或买东西,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天气变化

外出首先要注意天气,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明天的天气呢?

对,听天气预报。

1、听录音

2、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板书:

北京:

5-15℃上海:

10-18℃

3、思考:

(1)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2)上海的温差是多少?

(二)、注意商品价格

买东西要看清商品价格,也要看一看自己带了多少钱,够不够买。

首先请学生理解题意:

有5种玩具,标有不同的价钱,购买其中的一件或几件需要多少钱。

1、学生自己选择2种玩具,计算加法。

2、50元可以买到哪两种玩具,答案不唯一,只要两数相加小于50即可。

如42+7;4+20;7+4……。

(三)、注意保护动物

动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瞧,信鸽给我们送信来了。

1、分组

2、分发写有算式的卡片

3、比赛

比赛要求:

哪组学生最快将卡片正确投入信箱中就算赢。

(四)、注意公共秩序

比如在电影院我们该怎么做?

那么看表演时又该怎么做?

第6题

1、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人?

2、提出数学问题?

3、解决数学问题

二、课堂小结

我们外出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事情?

又学到哪些数学知识?

1、认真听

2、说完整

3、想清楚

1、说说喜欢哪两种玩具

2、列算式得出答案

3、告诉大家要多少钱

听从老师指挥

1、数一数

2、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5、巫志华

课题:

拔萝卜(第一课时)设计:

6、张玉红

回收废品

新路湾镇中心小学张玉红

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要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思考问题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成长。

本课教学内容回收废品,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多个条件中选出两个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自觉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思想,从而使课堂更具活力更有情趣,运用课堂教学新理念,通过让给学生更多时间,说说、议议、摆摆的活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建构知识。

在引入部分时,注重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教学过程设计充分利用说一说、议一议、摆一摆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练习中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从而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组织方案设计

课标内容回收废品(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简单应用题)

教学目标1.能选择条件提出简单的应用题。

2.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对学生进行热爱家园的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热爱数学的感情。

重点难点能选择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幻灯片、积木

一.谈话激趣

小朋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如装东西可用塑料袋、塑料瓶等。

可是,你们知道吗?

塑料袋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会容解,它对庄稼的危害可大了。

想一想,大家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塑料袋对庄稼的危害呢?

(同桌交流)好,现在我们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二.探讨新知

1.投影出示课本主题图。

(独立观察,然后小组互相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2.全班交流,老师根据学生说的选择重点板书:

小林收集塑料瓶23个,塑料袋26个。

小红比小林多收集6个塑料瓶,小红收集了几个塑料瓶?

小青比小林少收集4个塑料袋,小青收集了几个塑料袋?

3.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并用积木摆一摆,然后列出算式。

程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全班交流纠错。

让学有能力的人说说23+6=29(个)这道算式的意义。

三.尝试练习

1.小结方法

小朋友,刚才用学具摆一摆的方法解决了小红收集了几个塑料瓶的问题,能不能用这个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2.学生独自练习。

(先用学具摆一摆的方法,然后列出算式计算)

3.说一说26-4=22个这个算式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让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三题,做好后同桌互批纠错。

五.发展练习

1.投影出示“练一练”第4题,并把4个条件编上序号。

2.小组讨论,根据序号几和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全班交流纠错。

六.小结

小朋友,这堂课有什么收获?

7、项聪英

练习三教学设计

新世纪实验学校项聪英

教学内容:

教材P.32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进一步理解“比多比少”应用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正确列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教学难点:

比多比少应用题的理解与解答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算练习)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想让你们去参观数学乐园,你们想去吗?

在数学乐园里,智慧老人有四个关要我们来闯,闯过了,就让你们进去游玩,你们有信心闯关吗?

二、闯关

第一关:

算一算,说一说。

30+5040+1667-3084-40

80+1676-1414+2296-51

7+6058-620+4355+3

1、学生口算

2、说说“30+50、84-40、14+22、58-6”的口算过程。

第二关:

列竖式计算。

(书本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第三关:

小熊投篮。

师:

在数学乐园里,小熊在投篮,可是他不知道投篮的规则是怎么样的,小朋友,你愿意帮助他吗?

(学生做第4题。

第四关:

孔雀开屏

看完了小熊投篮,我们一起去观看孔雀开屏怎么样?

想看孔雀开屏呀,小孔雀又有题目要请小朋友帮忙了。

看,是什么题目呢?

——学生做书本第6题。

小结:

小朋友们真能干,数学乐园的四关都被你们闯过来了。

数学乐园的智慧老人要奖励你们来做个数学游戏,你们想玩吗?

三、数学游戏:

1、学生填一填

2、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比多比少应用题)

口算练习:

1、完成口算学具卡

2、完成书本第34页第8题:

比较两数的大小。

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下列条件,你能提些什么数学问题?

篮球22元、足球20元

2、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买一个篮球要22元,买一个足球比篮球少2元,一个足球要多少元?

(2)、买一个足球要20元,买一个篮球比足球多2元,一个篮球要多少元?

3、书本第3题:

3、书本第7题:

4、完成书本第9、10题:

三、动脑筋:

完成书本第5题和第11题。

四、课堂总结。

8、翁群英

我和小树一起长

翁群英

教学目标:

1、在“我和小树一起长”中,进一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思考周围的事物。

2、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能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学们听。

3、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小树苗模型每组6棵,第34页学习材料每人一份。

(改动第一幅图,棵数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