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010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docx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企业财务报表与成本因素分析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HYPERLINK"javascript:

void(0);"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时代光华网络课程

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的意义

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源,但是对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

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

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Æ直接原料;

Æ直接人工;

Æ制造费用。

简单地说,就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

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控制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就是说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

1.整体差异化分析

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

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

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

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例如为什么公司的利润比以前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还是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

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

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例如销货收入或叫营业收入,为什么比以前少,是因为销售量比以前少,还是因为薄利多销,尽管销售量增加了,但是整体的收入都在减少。

所以要从整体上分析造成差异的到底是量差还是价差。

5.单项差异分析

在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而且要看细目,即单项的差异分析。

【案例】

某一家企业年初的总预算是2000万,其中消费性的支出是500万,生产性的支出是1500万。

到年底时正好花了2000万,这说明它的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但实际上,如果做比较细目的分析和探讨,会发现消费性的支出对公司带来的贡献非常有限,本来预算是500万,结果消费性的支出方面达1500万。

相反,生产性的支出只花了500万,而预算是1500万,虽然成本总额都是2000万,可是整个支出的内容却本末倒置。

点评:

所以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必须一项一项地分析。

差异化分析的先决条件

1.合理目标的设定

很多企业每个月都很辛苦地做差异分析,然而却徒劳无功,主要原因可能是很多老板在设定新年度的目标时,以为目标越高越好,例如他只能做1000万,却定了3000万的目标,以为这样可以驱策员工拼命干活,可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个差异分析差距太大了,目标根本无法完成。

成本和费用预算是为了达到目标而编制的,假设目标设定不合理,业绩的差异分析及成本费用的差异分析就会与事实差距太大。

所以,设定目标时,一定要适度,不能过大或过小。

2.成本设定的假设

成本设定的假设包含适当的资源需求及作业条件。

例如生产一个产品,需要投入直接人工。

假设设定的标准人工、工时或工资率不合理,工资偏高或工时太少,就会做无谓的分析。

此外,一些费用的基准,如单价、费率,不管是出差的费用或是一般的交通费用,其设定也要非常贴切,例如销售部门,如果把价格定得很高,那么每个月做业绩差异分析时,是比较不利的,将来也会做很多没有意义的分析。

3.差异责任的归属

差异责任的归属一定要明确,也就是最后由谁来承担落差的责任。

如果分析了半天,只是一堆文件摆在那里,仅供参考,那这个差异分析也就没有实际的效果。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为什么成本超支,以后怎样加强控制,如何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一定要落实最后负责的单位,否则浪费人力、物力。

差异化分析步骤

1.提供差异分析的表格

在进行差异分析时,必须做差异分析表。

目前,许多的企业都有差异分析表,对每个月/年的实际支出与年初编定的预算做比较,以便作为控制的依据。

2.设定差异分析的标准

在进行差异分析时,需要设定差异分析的标准。

如果差异的金额非常有限,需不需要做差异分析呢?

例如一个人每个月只花500元人民币,假设差异是10%,即50元。

这时如果投入差异分析的成本,比节省50元钱还要多,那就没有必要做差异分析。

所以有时某些企业会设定差异分析的门槛,也就是单项的成本或费用。

差异的数字一定要超过多少钱以上或是百分比多少以上,才值得去做差异分析,否则投入的成本和费用超过要控制的成本和费用,那差异分析就失去实用性。

3.定期报表或汇报

差异分析报表必须定期填报,另外,除了填表,每个月都应针对成本或费用的差异分析进行汇报,明确由谁来负责,提出加以改善的措施等,这样才能够发挥管理的实际功能和作用。

费用控制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即事先建立各项支出的合理标准,预防成本超支。

例如开发一个新产品,应该投入多少,研究发展的费用是多少,需要事先设定一个标准。

很多企业总是事后控制,虽然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是在控制上最好能够做好事前的控制,未雨绸缪。

2.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对已经发生的成本差异采取修正的行为,调整或修正未来的成本支出。

当实际的支出超过原来所编的预算或标准时,不管是量差还是价差,都应该了解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

3.控制原则

在进行费用控制时,应采取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往往矫枉过正,采取过度的控制,把钱管得太死。

【案例1】

开发一个新产品,理当投入500万人民币,而老板只投入200万,这就是过度控制。

最后也许产品勉强开发出来了,可是上市以后却无人问津,因为200万的预算开发出来的产品,可能功能不足,性能度不够,这就叫欲速则不达。

点评:

所以在成本方面当用则用,当省则省,可以省的钱,一毛不拔,应该用的钱,毫不吝惜。

【案例2】

有三家著名企业,一个是日本A企业,一个是美国B企业,另外一个是欧洲C企业。

它们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有不同的对策。

A企业有一套专门的控制机制,如果超过预算,电脑会自动删减。

如前一个月的费用超过预算10%,那么下个月的费用预算就自动删减10%。

B企业如果前一个月的收入实际低于预算,或费用实际超过预算,则冻结未来月份的支出预算,一直到找到原因及有了解决的方法为止。

C企业是根据前一季实际营业收入的目标达成率(低于100%)或是以后一季,修正后的营业目标达成率(低于100%),修正后一季变动费用。

点评:

上述案例的三家企业分别代表企业成本与费用控制的三种不同的典型做法。

这三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所以采用不同的办法:

ÆA企业因为公司状况不是太好,将来的业绩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善,所以一旦超支就要立即裁减;

Æ而B企业可能很善于查找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

ÆC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所以,每个公司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与费用控制办法。

第二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

(一)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代表一个企业在某一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这个特定的日期通常不是月底,就是年底那一天,例如3月份的资产负债表截止日是3月31日,而会计年度通常指公历的1月1号至12月31号。

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出在那个特定的日期里,企业有多少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有多少负债(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有多少资本,有多少盈余等,直接反映公司的整个财务状况。

【案例】

表1青岛海尔资产负债表(资产方)

单位:

人民币千元

企业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

制表人:

表2青岛海尔资产负债表(权益方)

单位:

人民币千元

企业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

制表人:

(一)流动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

它是指一年内,可以随时变成现金的资产。

当然,有些企业可能营业周期更长一些,但一般是以一年为标准。

流动资产一般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存货等。

1.呆账

从海尔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到,应收账里还有一个坏账准备。

在营业中,企业有时会有吃倒账的风险,货物卖出去了,但是钱却收不回来,变成一种呆账。

呆账也是费用,表面上,资产负债表中,收支好像没有直接关联,可是最后会体现在损益表中。

一个企业,呆账应该提百分之多少?

税法规定,呆账没有发生,可以提1%。

有些企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自己一般的平均呆账比例是多少,如5%,这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做好呆账准备,以便将来能有所缓冲。

2.存货

任何商品生产出来,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卖出去,但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会有一定的产品积压,即存货。

会计中有一个计价的方法,叫做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例如进了一件商品100元钱,可是放了几个月以后,它的价格跌到60元,产生40元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存货跌价损失。

甚至有时候存货的品质不好,放了几年都无人问津,商品最后的实际价值为0,特别在IT的产业中这种特性更明显。

这种损失是非常大的,这些不良资产,最后也会转化为费用,出现在损益表中。

3.长期股权投资

有些企业因为收入状况良好,所以进行转投资,以获取股利,但是投资以后,发现被投资的公司亏损累累,这时企业的投资就变成投资损失,表现在损益表中,就变成了营业外损益。

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例如,2000年12月31号,海尔的长期股权投资是14.27多亿,到2001年,是38.46亿,增长得非常快,所以在将来的损益表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的股利,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亏很多。

(二)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也会和损益表密切相关。

在固定资产中,经常被提到累计折旧,指企业的有形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等的账面值慢慢减低。

折旧分为平均折旧和加速折旧。

1.平均折旧

即年年折旧金额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不管实际的使用状况如何,每年折旧金额都是固定的。

2.加速折旧

即前面折得少,后面折得多或前面折得多,后面折得少。

有一些企业,因为亏损得太厉害,就会要求延长折旧年限,让每一年摊的折旧减少,表面上是赚钱的,实际上并没有赚钱。

当然,作为固定资产,土地是不用提折旧的。

因为土地没有终止的使用年限,所以不用提折旧。

总之,折旧费用也会表现在损益表中,资产负债表中这些重要的会计科目,最后都会影响整个收入支出的数字。

(三)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正好相反,是指一年内,必须用现金去清偿的债务。

很多公司会有银行短期借款,而有的公司好像没有举债营业,至少从资产负债表上看不到有长期或短期的银行借款,可能其盈利情况非常好,完全可以用自有资金,不需要和银行往来。

例如,从海尔的资产负债表里,可以发现从2000~2001年,它的应付账款增长的金额非常可观,从5800万增长到2.77多亿,增长了几乎将近4倍。

通过对比,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企业的营运状况。

(四)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也称所有者权益。

企业经营的形态有以下三种:

Æ独资;

Æ合伙;

Æ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权益里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科目,如股本、资本公积、盈余等。

通过这些科目在账面上的反映,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公司是在赚钱还是亏损。

一般来讲,资产负债表的左边,一定等于资产负债表的右边。

资产负债表的左边,代表总资产的金额,右边则代表负债加股东权益。

例如海尔2000年,左边的总数,是30.9375亿;2001年,是57.1144亿,等于右边的负债加股东权益。

假设这两边数字不平衡的话,那么会计人员就应该分析一下,找到不平衡的原因。

损益表

损益表是指一个企业在某一期间的营业结果,或亏或盈。

它的日期应该是这样的,如3月份的损益表是指从3月1日~3月31日。

另外,如果要计算累计损益表的话,还需要有另外一个损益表,如年度损益表。

【案例】

青岛海尔损益表

单位:

人民币千元

企业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

制表人:

点评:

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很多,变化也是错综复杂的,而损益表相对简单一点。

在损益表里,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会计科目,即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等。

毛利率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例如海尔,2000年的毛利率是14.59%,2001年是13.2%。

有时虽然毛利不错,可是费用超支,控制不当,可能会使得它的净利润减少。

如2000年,海尔的营业净利率,只有7.16%,2001年下降为4.88%,可是毛利率本身并没有出入那么大,很显然在财务营运费用的管理上有可能出了问题。

另外,可以看到,海尔营业外的收入非常可观,2001年,它的整体净利润虽然比2000年增长快,可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其中很大的一个数字来自于投资收益,就是投资到其他公司赚的钱,而不是海尔本身产品的销售利润。

第三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

(二)

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1.了解公司获利情况

从财务报表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公司的获利情况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态势。

但看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要看三年,因为企业在三年里会起起落落,有一个波动,所以至少要看三年的财报才比较准确。

2.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必须注意短期风险,避免资金周转不灵。

这要靠分析,找出一些端倪,以便做补救。

3.各项费用是否得到适当控制

了解各项费用是否得到适当控制。

有时企业的毛利还不错,可是管理、销售或是研发的费用控制不当,最后营业的净利润剩下无几,甚至亏损。

4.存货是否过量

存货是否过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最近几年来,IT技术发展迅速,很多企业都想做到零库存。

存货太多,会造成存货跌价损失,造成虚盈实亏。

5.固定资产利用程度是否合理

很多公司盲目扩充,看见同行生产能力扩大1倍,也跟随潮流,甚至扩充2倍,可是并没有新的订单、新的客户,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资金周转不灵,新建的厂房、办公用品等派不上用场,甚至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

因此,从财务报表可以看出公司的固定资产利用是否合理。

【案例】

某企业的老板认为,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是扩充的最佳时机,因为扩充需要一定的时间,也许要搞个两三年,他认为现在不景气,扩充之后的两三年刚好经济复苏。

可是他没有想到,现在是一个不连续的时代,很多历史不会重演,所以等到他好不容易扩充了固定资产,结果经济仍没有恢复景气,最后造成资金周转不灵,新厂房只能拱手让人。

6.负债金额与业主权益比较是否相称

从财务分析还可以了解负债金额和业主权益比较是否相称。

很多企业负债是因为向外面借钱造成的,债主一般指银行,不包含供应商。

而业主权益即股东权益,是企业所有者的资金,股东是否赢利与企业是否负债息息相关。

例如海尔没有银行的短期和长期借款,等于整个公司的运营绝大多数是靠自己的资金,所以基本上是无债营业。

如果企业借债度日,经济不景气的话,债务的利息负担会把企业压垮,所以要非常留意,不要过度举债。

财务比率分析方法

1.百分率

百分率也叫纵向分析,即将报表中的上下项目对比求出百分比。

例如,损益表里面的毛利率,是把最上面的主营业务的收入和主营的业务利润对比,得出百分比。

如海尔2000年毛利率是14.59%,2001年是13.2%。

2.比率

比率也叫横向分析,是将报表中的一个项目与左右项目的金额或其不同日期的金额相互比较的倍数或增减的百分率。

它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Æ同一个会计科目在不同期间的比较

损益表中最常用到横向分析,例如海尔2001年和2000年比,它的主营业务增长将近30%左右,这是同样一个收入的横向比较。

Æ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比

这种横向分析在资产负债表中用得比较多。

它是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比,最后得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几倍。

它是一个倍数的概念,不是百分比的概念。

百分比只能用在同一个会计科目不同年度的增长。

而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是呈倍数显示。

财务比率分析

(一)

(一)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性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也叫流动性分析,是判断公司在短期内会不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

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短期偿债能力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流动比率,一个是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的公式是: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的公式是: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变成现金的速度比流动资产快,之所以减去存货,是因为存货变成现金比较慢。

存货包括原料、在制品、半成品,还有成品,要从原料变成半制品、成品,最后卖掉,有时时间拖得很长。

所以在计算速动资产时,就把存货先减掉。

还有一些预付费用或预付款项,这些东西变成现金的速度也比较慢。

【案例】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表

点评:

海尔从2000~2001年,它的流动比率从4.3降到1.9,速动比率从2.8降到1.05。

因为2001年,它的应付账款大幅增加了,等于说它的流动负债增长得非常多,应付款大概是4亿多,流动负债是2.83多亿,所以流动比率大幅下降,速动比率也是一样。

3.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标准值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会有一个理论值,或者叫标准值。

如表3-1所示:

表3-1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标准值

【表析】

流动比率的理论值是2,就是说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2倍。

当然这个数字是比较保守的,除非该企业应收账款的品质很差,存货的品质也很糟,几乎都要打对折,才能变成现金。

例如台湾的上市公司,这个倍数平均是1.4倍左右,能够做到2倍的企业实际并不是很多。

速动比率的理论值是1倍,就是说速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1倍。

这个数字也是比较保守的,例如台湾的上市公司,能够达到1倍的,也不是太多。

企业的实际数字可能都比这个数字低很多。

4.财务比率

按照上述分析,企业一般都会发生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

可是为什么有的企业没有倒闭呢?

那是因为有些公司有很强的资金调度能力。

很多公司规定,一定把现金集中到母公司来管理,所以母公司的速动资产比较多。

而有时子公司的财务比率很差,因为母公司随时可以把子公司要的钱打到子公司的账上。

所以表面上看公司财务比率不好,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个金主,随时可以支援,这样企业的偿债能力就不成问题。

【案例】

台湾有一家公司,它的后台老板很有钱,该老板为了解决公司资金缺口的问题,固定把5000万现钞存在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

该公司的客户经常会拿客票来抵用现金。

即使该公司偶尔出现资金缺口,但因为老板自己放了5000万在银行,随时可以自由调动,以及时弥补公司的资金缺口,所以该公司几乎没有发生过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

银行一般都很重视财务比率,它会注意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所以如果想向银行借钱,应该把财务比率做好。

在计算财务比率时,如果把子、母公司都同时加起来的话,财务比率就会变动。

所以有的企业在年底前,会以赊账的方式购入商品,这样流动资产存货增加,应付账款增加,所以子、母的比例就会好一点。

还有的企业采用还短借长的办法。

一般短期借款的利率比较低,因为越长风险越高,所以有些公司全部借短期,而银行借款属于流动负债,这样财务比率就会比较不好。

所以有时候有些企业到年底的时候把短期的借款还掉,改借长期的。

然后到明年1月1号,又开始还长借短。

5.造成现金短缺的原因

造成财务比率不好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公司的现金短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Æ理财不当,将现金做长期用途;

Æ债信欠佳,必须以现金交易;

Æ收款能力欠佳,现金回收太慢;

Æ未能善用银行短期借款;

Æ售价低于变动成本,造成现金流出;

Æ未能积极出清存货;

Æ自有资金(资本)不足;

Æ其他不当的现金支出活动。

以上这些,都是造成现金短缺的原因。

第四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三)

财务比率分析

(二)

(二)资本结构分析:

财务安全性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只能起到一种救急的作用,而不能真正做到救穷。

从长时间来看,企业的财务是否安全,需要对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分析,即企业财务安全性分析。

公司的财务有无问题,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观察,即杠杆比率和长期资金对固定资产的比率。

1.杠杆比率

杠杆比率的公式是:

杠杆比率=负债的总额÷业主(股东)的权益。

经营一个企业,有多少钱是自己拿出来的,有多少钱是向外面借的,一定要有一个杠杆。

2.长期资金对固定资产的比率

长期资金对固定资产的比率=(业主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

长期资金主要有两个,即业主权益和长期负债。

固定资产一般属于长期的用途。

理财的原则是长期用途要用长期资金。

因为长期用途用短期资金,对公司的整个财务伤害会比较大。

【案例】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表

点评:

从上表可以看到,从2000年到2001年,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有一些变动,从0.1增长到0.16。

另外长期资产对固定资产的比例,也从7.8倍增长到15.2倍。

3.财务安全性分析

理论上来讲,负债对股东权益小于1是最安全的。

如下表3-2所示:

表3-2财务安全性分析

例如海尔很少向银行借钱,只是与供应商有往来,所以负债的比率非常低。

但是有些银行有自己的看法,认为1:

1是稍显保守的,所以有时它允许企业负债2元钱,自有资金1元钱,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来讲,是2:

1,还在风险控管之内,超过3:

1的话,可能银行就会特别注意。

一般的行业,长期资金对固定资产的比例,基本上是>1。

也就是说买固定资产的钱,没有挪用短期的资金,都来自于长期资金,包括自有的资本额,以及长期借款。

因为如果用短期资金去做长期投资,就会出问题。

【案例】

有一家企业,向银行借了500万人民币,借期是1年,用来买机器设备。

可是这个机器设备,一年只能赚50万,而以该企业的赚钱速度,银行的债10年才能还清。

然而由于它借的是短期借款。

第1年,银行就要收钱了,可是它只能还50万,根本还不起。

点评:

由此可见,短期资金如果做长期用途,在财务上风险很大。

所以长期资金要做长期用途。

如果长期资金满足了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满足了长期股权投资需要,还有剩余的话,就会去满足短期的用途,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研发等。

也就是说如果有足够的长期资金,可以去满足短期的用途,这样就不会有财务风险。

4.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一般的企业,之所以安全性不够,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Æ不谙融资渠道,未能以固定资产抵押借款

有的企业不了解怎样和银行打交道,没有拿固定资产来做抵押借款。

因为抵押借款是长期的,利息比较高,很多企业不愿意贷款。

但实际上,一个企业如果运营一直都很好,这样做当然没有问题。

如果公司有适当的银行长期借款,在遭遇到临时的一些变故时,资金上面不会捉襟见肘。

Æ短期资金,挪做长期使用

公司在做财务操作的时候,要深谋远虑。

长期借款手续繁杂,所以很多企业不愿借长期的,都借短期的,短期资金做长期使用。

可是如果经济环境一旦逆转,而且连续好几年不景气,那时再要去借长期贷款就借不到了。

Æ贪图短期借款利率较低,不运用长期贷款

长期贷款利息相对较高,所以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