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008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5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界定

一、儿童与儿童期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上的儿童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0~18岁的发展中的人,即新生儿到青年初期的人类个体。

个体发展中的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儿童期

二、发展心理学及其分支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儿童各种心理现象出现和变化的时间点及判定标准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一)帮助人们正确了解儿童

(二)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三)为与儿童有关的其他工作提供指导

(四)丰富心理学的理论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W.Preyer,1842~1897)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时间是1882年。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原因:

1.开始重视儿童,愿意了解儿童

2.自然科学在西方出现了迅猛发展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儿童心理研究的迅猛发展

表现:

不限于早期年龄的研究;

不限于心理过程;

不限于日记法和观察法;(问卷、测验、统计、实验、心理分析等)

出现了各种学术流派;

出版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有了专门的儿童心理刊物,大学开设了儿童心理课程,建立了儿童心理研究的组织

(二)儿童心理学变成发展心理学

(三)形成了各种理论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伦理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矛盾性原则

五、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研究类型

一、横断研究

在某一短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段或者几个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进行的研究或比较研究。

优点:

1、短时间大收获

2、适合研究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3、一定程度上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4、能预测日后儿童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

局限:

1、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比较勉强

2、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做基础

3、需专业研究人员进行

二、纵向研究

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研究者对一个被试或几个被试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期的有系统的研究。

优点:

1、能详细系统地观测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进程;

2、能清楚观测儿童心理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

3、能观测到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所发生的作用

局限:

1、持续的时间长(由内容不同可能持续1年、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不能及时获取结果;

2、不适合大面积研究

3、所获取结果易带有特殊性;

4、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因素和条件难以控制,研究的信度、效度会受到影响

三、整体研究

是选取个体心理发展中的某一具有整体性质的内容所进行的研究。

四、分析研究

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具体内容所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求取具体心理现象发展变化更为详细的结果。

五、血缘关系研究

(一)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研究是通过双胞胎儿童的行为差异来分析遗传和环境作用的研究。

(二)家谱分析

家谱分析是围绕某一个体进行家族成员的情况调查,从而分析探讨某种心理特征受血缘影响的程度的方法。

如:

成就,能力,性格等家谱分析

(三)寄养儿童的研究

通过寄养儿童与养父母、生父母之间心理行为的相似之处来研究遗传和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六、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运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对儿童心理中同一心理课题所进行的研究。

作用:

1、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分析探讨文化背景对儿童某种心理特点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更有利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或教育条件。

2、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心理进行研究,验证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同时也找出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是研究者在自然生活状态下获取儿童个体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从中分析其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的分类:

1.根据观察时间的久暂分

长期观察

短期观察

2.根据观察时观察内容的多少

全面观察

重点观察

3.依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儿童的活动分

  参与式观察

  非参与式观察

4.依据观察者是否直接接触儿童分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5.依据观察者观察记录特点的不同分

  叙述观察

  取样观察

  评定观察

依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质分

正式观察:

实况详录法.事件取样法.等级评定法

非正式观察:

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频率计数图示法和清单法

观察法的优点

1.结果相对真实可靠

2.操作相对简便易行

局限:

1.易受观察者主观性的影响

2.生活中条件控制比较困难

3.有时浪费时间

注意事项:

1.观察目的明确

2.使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

3.善于记录与观察目的有关的事实

4.收集的资料要尽量准确客观

5.结合其他方法补充观察结果

二、实验法

  儿童心理实验法是研究者操纵和控制一定的条件,使儿童某种心理现象出现或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考察儿童心理特征与活动规律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

是在特别创设的实验室里,利用仪器和设备对儿童的行为活动进行观测的实验。

自然实验:

是研究者在儿童的自然生活中引起或改变一些条件来研究个体心理特征变化的实验.又称为现场实验。

教育心理实验:

是把儿童心理与一定的教育教学过程相结合,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儿童心理特点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实验。

三、调查法

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手段对儿童心理发展进行间接了解的方法。

分类:

1.按照调查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分为:

现状调查(调查了解儿童特征、发展状况、影响原因等)

发展调查(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所进行的调查)

区别调查(对不同类型、特点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的调查,目的是将其心理特征进行比较)

相关调查(通过调查两个变量来分析其相互关系的调查)

2.按照调查对象不同分为:

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

抽象调查

3.按照调查的具体实施办法的不同分为:

问卷法

访谈法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运用某一标准量表来测量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发展差异的方法。

保证测验的效度和信度:

1.施测人员要专门训练;

2.施测时注意环境的陌生性带给被试的影响;

3.施测人员要具有和儿童和谐相处,灵活机智的能力;

  测验法所获得的结果还要注意不能随意透露给儿童家长和教师,以免产生不良效应。

五、当前方法新进展

(一)推行生态学运动

  让儿童心理的研究脱离实验室而走向生态,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自然的、真实的环境中去,在儿童自然的环境中揭示儿童心理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这种心理研究方法的变革称之为“生态学运动”。

(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进行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

第三章新生命及心理产生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

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仅靠后天养育者的努力是不够的。

第一节遗传基因与新生命

一、基因与遗传

生物的遗传物质除了某些特殊的病毒以外,所有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被称为DNA.

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子代的转移过程是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完成的。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两个十分重要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形成并保证了一个物种特有的染色体数目和内容,保证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得以传递,又为个体的变异提供了条件。

二、遗传病

由于染色体或染色体所负载的遗传物质(基因)发生异常在下一代身上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的特点:

致病早

治愈难

多遗传

(一)染色体畸变引起的遗传病

1、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

唐氏综合征

2、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

3、常染色体嵌合体和性染色体嵌合体

(二)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1.单纯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

2.数对基因异常所导致的疾病

(三)X染色体缺陷——带脆性位点

三、遗传病预防

1、婚前检查

2、遗传咨询

分为婚前咨询

产前咨询

优生咨询

3、孕期保护和产前诊断

第二节胎儿的成长

一、胎儿成长阶段

(一)胚种期(0-2周)

(二)胚胎期(2周-2个月)

(三)胎儿期(2个月—出生)

二、影响胎儿成长的因素

(一)母亲的生育年龄

(二)母亲的营养

(三)母亲的疾病

(四)母亲所使用的药物

(五)母亲的情绪

(六)外部幅射

(七)母亲的Rh因子

第三节新生儿及条件反射的建立

一、胎儿的分娩过程

二、新生儿的一般状态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一)吸吮反射

(二)觅食反射

(三)抓握反射

(四)眨眼反射

(五)怀抱反射

(六)朝向反射

(七)游泳反射

(八)行走反射

(九)强直的颈部反射

四、条件反射的建立

无条件反射特点

人工条件反射

自然条件反射

哺乳姿势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第四章儿童的感知觉

第一节  儿童感觉

一、视觉

(一)视觉的产生

新生儿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要比成人模糊。

(二)视敏度

(三)颜色视觉

新生儿已具有辨别简单颜色的能力

儿童在早期表现出对颜色的偏好

儿童对颜色的认识一般还表现出顺序性

儿童颜色辩认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加强的。

儿童的颜色视觉有性别差异

色盲和色弱

儿童的颜色视觉有个别差异

二、听觉

胎动有人认为不是听觉而是振动觉的反应。

新生儿已具有良好的听觉能力

新生儿具有听觉听位能力

婴幼儿的听觉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

儿童的听觉感受性在12岁以前一直是增长

三、触觉

胎儿已初步建立了触觉反应

出生后儿童的触觉十分敏锐

口腔触觉

手的触觉

4个月以后才有所谓成熟的够物行为

不随意触摸→随意触摸

手眼不协调的动作→手眼协调动作

抓握反射→抓握动作

单手动作→双手协同活动

手的动作技能发展

痛觉

四、味觉和嗅觉

味觉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味觉感受器在胚胎三个月时开始发育

6个月时形成,出生时发育已相当完好

胎儿7-8个月时,嗅觉器官已相当成熟

新生儿(0-24小时)已有嗅觉反应

新生儿有明显的嗅觉偏好

第二节儿童知觉

一、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

1、婴儿对形状的知觉

2、幼儿的形状知觉

3~6岁幼儿辨认图形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3、学龄儿童的形状知觉

初入学儿童前科学概念居多

识别和绘制图形比说明图形特征的成绩更好,概括几何图形特征时会有几个遗漏或加入一些非本质特征.

(二)大小知觉

出生6周的婴儿已经具有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儿童判别图形大小的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

(三)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人对空间上两个物体之间横向或纵向相对距离的知觉。

通常用视觉逼近实验来研究婴儿的横向距离知觉

不同的研究结果在出现的时间上有差异

深度知觉:

6个月的婴儿已具有深度知觉的能力

4岁时儿童已具有与成人一样的深度知觉

婴儿深度知觉实验:

断崖实验

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发展与婴儿的经验有关

(四)方位知觉

婴儿的方位定向

方位知觉的发展

儿童的方位知觉发展有顺序性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具有年龄特征

儿童的左右方位掌握困难

二、时间知觉

儿童知觉时间困难

从3岁左右开始运用时间词

幼儿认识时间与空间关系相混淆

教学能促进小学生时间感知力发展

三、整体与部分知觉

斯珀克(E、Speike)的实验

埃尔金德(D、Elkind、7964)的研究

四、色形知觉

卡兹(D.Katz)对儿童的色、形双维知觉进行了研究。

第五章 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学龄前儿童注意

一、儿童早期的注意

1、儿童最早的注意为定向性注意

新生儿空间定向反射发生时有一系列的反应:

心率、血流、瞳孔、脑电波等都有变化。

黑斯(Haith,1980)研究表明:

新生儿具备一种对外部世界进行扫视的能力。

扫视的规律:

①新生儿是清醒的且光线不太强时会睁眼;

②黑暗中也对环境仔细扫视;

③光线适度时,面对无形状情景作广泛扫视;

④一旦发现到达物体的边缘,停止扫视;

⑤视线落在物体边缘附近时注意物体整个轮廓。

对新异刺激更多注意。

新生儿注意特点:

纯粹的无意注意和短时间的不稳定注意

(指新生儿的注意一般在几秒钟以内)

原因:

感觉器官的功能不完善

新异刺激太多

心理有意性没有发展

2、选择性注意

儿童3个月前后就有明显的注意选择性

(即注意的偏爱)

注意偏好的原因:

黑贝尔(Hubel,1962)认为

轮廓密度是导致视觉偏差的主要因素;

在任何年龄阶段,这种偏差都与轮廓密度成倒U字关系;

任何特定年龄都有相应的最受偏爱的轮廓密度;

密度随婴儿的发展越来越大。

范兹(Fentz,1963)研究发现:

新生儿对人的面孔有特别的兴趣。

2~3个月儿童喜欢正常人的面孔,不喜欢五官被颠倒摆放的人脸。

3、注意的发展:

时间延长,范围广泛

大约生后3个月儿童出现条件反射性的定向反射

心理目的性(4个月左右)产生后,注意有更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注意的内容开始受知识和经验、需要、情感等影响

新异刺激引起他们注意,熟悉的事物也会引起他们更多的注意变化。

二、婴儿的注意

(一)注意时间延长

(二)以无意注意为主

(三)注意的范围扩大

(四)注意受经验的影响

(五)注意受成人的影响

三、幼儿的注意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范围相当广泛

形成了最初的兴趣和爱好

心理活动中无意注意占优势

5~6岁,儿童的无意注意比较稳定

注意品质发展良好,无意注意质量提高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1、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稳定性

在整个幼儿期,儿童有意注意的稳定性都比较差。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在3~5分钟

中班幼儿在5~10分钟

大班是10~15分钟

男女注意的稳定性有差异

3、注意的转移

幼儿转移注意的能力较差

注意分散容易实现

影响注意力分散的因素:

第一,无关刺激过多过强

第二,疲劳

第三,有意注意的要求不明确

第四,幼儿的注意还停留在原活动上

第二节 学龄儿童的注意

一、小学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为主

小学高年级(四、五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由成人强迫逐渐变成自觉的注意活动。

原因:

大脑成熟,主要是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协调,控制自己神经过程的能力的提高

教育和训练的作用

不同班的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有明显差异

小学生的注意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渐发展

低年级学生集中性差,稳定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高年级儿童集中的时间延长。

研究表明:

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

10~12岁儿童集中注意25分钟;

12岁以上儿童可集中注意30分钟。

小学生注意稳性女生高于男生。

小学生注意广度随年龄增长提高

小学二年级点子注意广度为3个,四年级是5~6个。

小学生对不同的对象注意广度有差异。

如散状排列点子的视觉注意广度比横向排列的点子的视觉注意广度更大。

小学生注意广度也有性别差异,女生注意广度也优于男生。

小学生注意分配和转移的发展各有其特点。

小学生注意分配能力随年龄在提高,但速度比较缓慢,个别差异明显。

小学生注意转移能力综合反应时间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小学低年级,女生转移时间比男生更少,五年级时男女生差异消失。

二、中学生注意

1、无意注意初中二年级时达到高峰

2、初中以后学生有意注意的主导地位

有意注意的效果大大的优于无意注意的效果

原因:

心理目的性

注意坚持性

注意的集中性

3、初中的注意稳定性仍在发展,有随年龄增长升高的趋势

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男生的注意稳定性普遍低于女生,有性别差异。

初中一年级前后注意稳定性有总体下降的倾向,男生更普遍。

男生的注意稳定性总体发展比女生要晚,但发展速度却比女生要快。

男生的注意稳定性高中二年级的测定成绩明显比初中二年级好,女生的注意稳定性初二与高二无显著差异。

男生的注意稳定性的个别差异比女生大。

外部干扰对女生的注意稳定性有明显降低作用。

中学生注意稳定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比学习能力的影响还大。

中学生注意广度发展很快,初中一年级就已接近成人,

女生注意广度发展稍晚于男生,发展进程比男生均衡。

第六章儿童的记忆

第一节早期儿童记忆

一、个体记忆产生

第一,儿童能对事物有熟悉之感

第二,条件反射建立

第三,学习时间的节约

个体记忆的产生远比新生儿早,是在胎儿末期(约八个月)发生了记忆,明显表现是听觉记忆。

二、早期记忆发展

2~3个月婴儿已产生了长时记忆

9个月左右儿童开始出现了延迟摸仿现象

3岁以前的儿童可以记忆很多内容

幼年失忆症

  第二节  幼儿记忆

一、幼儿的识记

(一)识记内容

形象记忆较之于语词记忆产生早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发展

3~7岁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都比语词记忆的效果好,且都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而语词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形象记忆快。

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发展的原因

学前儿童各种感觉道的识记效果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不同感觉道的记忆发展各有不同的特点。

遗觉像

(二)识记广度

随着年龄增大,学前儿童的记忆广度在不断扩大。

(三)识记目的性

4岁以前的儿童多半是无意记忆

学前儿童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

无意识记的效果,在整个学前期都优于有意识记。

到小学以后,这种状况才逐渐发生改变

学前儿童有意再现先于有意识记的发展。

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会明显影响有意识记的效果.

偶发记忆现象

第一节儿童表象及早期想象

一、儿童的表象

(一)表象的产生

1、延迟模仿

2、象征性游戏

3、描绘式表象

4、最初的心理表象

5、初期的语言

(二)表象的发展

布鲁纳(J.S.Eruner)认为有三种重要的再现表象:

第一种是动作性再现表象

第二种是形象性再现表象

第三种是符号性再现表象

皮亚杰将心理表象分为两类:

一类称为再现表象

另一类称为预见表象

学前儿童的心理表象几乎完全是静态的表象,学前儿童再现运动和变形表象时还有很大的困难,一般7~8岁以后的儿童才能再现事物的变化运动,并能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

研究儿童表象的方法:

①儿童的绘画

②儿童的口头陈述

③儿童的动作姿势

④专门的实验法

二、最初的想象

(一)没有完全从知觉过程中独立出来

(二)想象和记忆区别不明显

(三)想象的组合异常容易

(四)想象必须有动作参与

(五)纯粹的无意想象

(六)想象和现实混为一体

第二节幼儿想象

一、想象的无意性

幼儿想象受刺激物和主体兴趣所支配

幼儿想象具有无序性

幼儿想象随成人影响而变化

幼儿满足于想象过程

想象是游戏的主要特征

二、想象的意识性

幼儿期末儿童想象开始有明确的目的

三、想象的再造性

四、想象的创造性

(一)无意联想

(二)任意粘合

(三)泛灵性

(四)奇特夸张

五、想象和现实的混淆

第三节儿童游戏

一、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从认知角度划分发展阶段(皮亚杰)

1、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

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

3、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

(二)从社会性发展角度划分发展阶段(美)帕顿(M.B.Parten)

1、偶然的行为

2、游戏的旁观者

3、单独游戏

4、平行游戏

5、联合游戏

6、合作游戏

(三)按游戏的主题来划分游戏发展阶段

1、无主题游戏(3岁前)

2、简单主题游戏(3~5岁)

3、明确主题游戏(5岁以后)

二、儿童游戏的本质

(一)游戏理论

1、早期游戏理论(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30年代左右)

(1)精力过剩论

(2)松弛说

(3)种族复演说

(4)生活预备说

2、后期游戏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

(1)精神分析理论

发泄论

掌握论

(2)前苏联游戏理论

(3)认知发展游戏论

(4)行为主义学派的游戏论

(二)对游戏本质特征的认识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社会生活的

3、游戏没有社会实用价值,没有强制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

4、游戏伴随儿童的愉快情绪

第四节学龄儿童想象

一、小学生的想象

小学生想象的目的性增强

小学生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逐渐发展

小学生的想象内容随年龄增长更加丰富,细节更加完备,更加符合现实

二、青少年的想象

1、有意想象为主

想象的有意性使儿童在想象过程中不仅注重想象过程,而且注重想象结果

2、创造想象占优势

3、想象更加现实化

第八章儿童的思维

第一节人类早期的思维

一、婴儿的问题解决

对婴儿早期问题解决进行最早、最经典、最系统研究的学者要数皮亚杰,对儿童解决问题的发展有系统的观察和分析。

10~12个月的婴儿开始产生了类似于动物的问题解决行为,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能排除障碍,采用的是没有计划的搜索法。

这是思维活动发生的标志

12~18个月的婴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发展,已不会犯“AB错误。

18~24个月时的婴儿已不仅仅是用外显行为解决问题,并且开始运用心理表象解决问题。

婴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

影响婴儿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婴儿的动作发展水平

②婴儿在认知活动中获取的认知经验

③婴儿探索问题解决的动机水平

④婴儿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行为反馈的敏感性和及时纠正行为的能力

⑤心理表征的能力

⑥婴儿行为的坚持性

二、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即个体在直接感知和行动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特点:

1、思维在直接感知中进行

2、思维离不开动作和活动

3、思维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4、思维对象容易转移

是3岁前儿童典型的思维形式。

第二节幼儿思维

一、具体形象性思维

两大特点:

具体性和形象性

具体性是指儿童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

形象性是指儿童用于思维的素材基本都是形象。

幼儿思维在生活中的表现:

经验性

表面性

片面性

不能守恒

固定性

近视

该思维的进步与局限:

进步:

将儿童思维从动作中解放出来,脱离了直接的感知过程;

概括性增强、灵活性增加;

思维由外显向内隐过渡。

局限:

1、不能运用概念通过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特征及其关系,对较抽象的问题感到困惑;

2、由于形象的概括性有限,过于具体的形象会干扰问题的解决。

二、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来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

幼儿晚期萌芽:

具体表现在:

1、抽象概括性差

2、逻辑性差

3、发展不平衡

不同的思维对象抽象水平有差异

三、思维的自我中心化

只注意到或只注重自己对客体的认识

不能意识到对事物还存在别人的观点

别人和自己的观点还会有不同

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或客体角度去思考和认识事物的特征

自己的态度、需要、观点是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第三节学龄儿童思维

发展的原因:

儿童的语言不断发展

形象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概括能力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一、小学儿童的思维

1、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形式共同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速度更快,逐渐代替了具体形象思维的地位。

2、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性转变为抽象逻辑性存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