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5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口算的,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式题。

2.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3.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数目比较大的同数连加、连减同数的实际问题。

4.通过数学学习,感受到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61-62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2.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学习

1.口算

3+2=2+7=6-3=9-4=

5+1=7-2=5+1=8-5=

2.口答下面各题

(1)80里面有几个十?

(2)50里面有5个几?

(3)多少里面有7个十?

(4)6个十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

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师描述:

开学了,老师要为同学们发书。

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出示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

师问: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左边有10本书,右边有20本书。

师问: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本书?

该怎样分析?

(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求一共有多少本,就是把左边和右边的本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是10+20)

板书:

10+20

出示有30本数,老师把其中左边的一包发给一位同学。

师问:

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有30本书,其中一位同学搬走10本)

师问: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算一算现在还剩多少本书?

该怎样分析?

(有30本书,从30本里去掉10本,求还剩多少本。

用减法计算,列式是30-10)

板书:

30-10

(2)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问:

10+20和30-10这两道题该怎样算呢?

请同学分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算法后学生进行交流。

第一种:

10加20,因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上2个十是3个十,所以10加20等于30;30减10,因为30里面有3个十,10里面有1个十,用3个十减去1个十是2个十,所以30减10等于20。

第二种:

通过摆小棒进行计算。

先摆一捆表示1个十,再摆上2捆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三捆是3个十,所以10加20等于30。

2.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并独立计算,再和同桌讨论交流,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

.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2题.

比一比,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纵向一组一组说一说计算方法。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14的第3题。

2.计算下面各题。

20+50=20+30=70-50=30+60=40+10=

20+60=90-30=80-70=40+30=10+20=

四、思维训练

一个小组的同学站成一队,组长的前面有3人,组长的后面有4人,这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五、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直接将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减,再在计算的结果末尾添上一个0.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十四第1.2.3.4.5.题。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理。

2.掌握整十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基本训练

口算

8-7=3+2=50+40=30+50=

80-70=30+20=90-60=80-30=

2.让学生说一说8-7和80-70是怎么算的。

3.口答30里面有()个十。

90里面有9个()。

()里面有6个十。

40里面有()个十。

探究新知

让学生说一说1+3+4和9-4-3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

把上面这两道题改为10+30+40和90-40-30.

板书:

10+30+4090-40-30.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10+30+40和90-40-30与1+3+4和9-4-3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10+30+40和90-40-30这两道题是整十数连加、连减)

让学生试算这两道题,再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10+30+40先算10加30等于40,再算40加40等于80;90-40-30先算90减40等于50,再算50-30等于20)

把10+30+40和90-40-30这两道题与1+3+4和9-4-3这两道题从计算方法上进行比较,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发现他们都是连加、连减式题,分两步来计算,运算顺序相同。

10+30+40和90-40-30是把几个十连加、连减,而1+3+4和9-4-3要把几个一连加、连减)

综合练习

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

出示第一个问题:

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并说一说算法。

出示第二个问题:

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订正答案。

出示第三个问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作业新设计

计算下面各题

40+10-20=17-9+8=70-10-20=80-50+60=12-7+20=30+40-10=20+30+40=5+4-2=7+6-3=40-30+10=

总结: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内容:

64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学生创设的生活情景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认识。

2.通过学习后学生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断提高口算能力。

3.不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听、积极探究与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口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

孩子们,今天,老师在上新课之前,给大家设立了两道关卡,让我们一起去闯闯吧!

第一关:

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

34是由30和()组成,48是由40和()组成,57是由()和7组成,96是由()和90组成

第二关:

计算下面各题

30+6=20+5=2+70=40+6=10+6=20+30=70+2=30+60=20+50=20+7040+60=20+8=10+40=50+5=30+9=90+3=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学习有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

(用准备好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二、新授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开学的第一天吗?

当你们背着新书包到学校时,你们最希望老师快点发什么呢?

生:

新书。

师:

是呀!

他们也在发新书呢?

让我们赶快去瞧瞧吧!

(1)出示主题图。

(2)看图寻找信息。

师: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同桌相互的说给对方听听)然后指名说说

(如果没有说完整就再请另外的学生补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生1:

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师: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那两个条件呢?

(当学生说出后,老师把两个条件贴在问题的上面)

生2:

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

(同上)

生3:

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同上)

生4:

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

(同上)

……

(4)老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选出问题二(出示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的问题和相应的两个数学条件,再请一个学生把它完整的读一读。

师问:

怎样列式呢?

生:

   35+3     

师:

为什么要用加法来列式呢?

生:

因为是求和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再强调:

求和起来就用加)。

  

师:

35+3得多少?

怎样算呢?

2.两位数加一位数。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

你是怎样算35+3=?

请你们把自己的想法先和你的同座说说好吗?

(并且可以借助学具来摆一摆)师引导学生摆小棒。

(2)汇报算法。

生:

我是利用小棒来算的。

先摆35根小棒(3捆和5根),再摆3根。

先把5根小棒和3根小棒合起来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根。

所以35+3=38。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

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让我们去看看他们是怎样摆的吧!

(出示课件摆小棒图,并让学生说一说.算法)

生:

先算5+3=8,再算30+8=38,所以35+3=38。

师问:

先用几个一加几个一?

再算什么?

生:

先算5个一加3个一是8个一,再算3个十加8个一是38。

(3)小结。

师:

同学们想出算法都是先把几个一相加,再和几个整十相加。

(也就是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3.两位数加整十数。

(出示第二个加法问题:

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还有相应的两个数学信息,请以个学生把它完整的读一读)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

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

35+30

师:

你是怎样计算35+30=?

让我们再来用小棒摆一摆吧!

(2)汇报算法。

生1:

我是利用小棒计算的。

先摆35根小棒(3捆和5根),再摆30根(3捆)。

先把三捆和三捆合起来得到6捆小棒,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根。

所以35+30=65。

(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

师:

你说得真好,你们同意吗?

再让我们去看看他们是怎样摆的吧!

(课件摆小棒的过程)再让一个学生配着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

生:

先算30+30=60,再算60+5=65,所以35+30=65。

教师再问:

先算几个十加几个十?

再算什么?

生:

先算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再算6个十加5个一是65。

(3)小结。

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呀!

你们都是先把几个十相加,再和几个一相加。

(4)想一想,刚才的这两道算式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35+3=35+30=

小结: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师强调:

就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

三、巩固练习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老师带来了小动物图片想送给你们呢?

不过,老师也有要求呢,就是谁算出来了卡片上的数谁就可以得到它,谁想第一个来试试呀?

(出示第一组)35+4和35+40.

当学生说完后加问:

你是怎样想的?

生:

35+4先算5加4,得9,再算9加30得39

35+40先算30加40得70,再算70加5得75

师:

你说得真好!

太棒了,送给你吧,谁还想来试试呢?

(动物卡片出示第二组,第三组42+3和42+305+21和50+21

 

2.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

老师还想再考考你们,你们能敢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的第1,2题的综合成6道(夺红旗,分男生和女生比赛进行。

先给时间思考,在练习纸上做一做。

再请三个男生和女生来说一说)

3.刚才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