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2979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docx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

第五章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

教学内容:

1.旅游资源的定义;2.旅游资源的特征;3.旅游资源的分类;4.旅游资源调查;5.旅游资源的评价;6.旅游资源开发;7.旅游资源保护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以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遵循的原则,认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什么是旅游资源?

由于人们对旅游概念认识存在的差异,目前对旅游资源的概念也存在着众多的不同的见解。

旅游资源的内涵非常丰富,目前在旅游学界尚无统一的定义,看法上也存在分歧。

旅游资源常见的几种定义:

1、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均统称旅游资源。

(《旅游概论》编写组1982)

2、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陈传康1990)

3、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

(孙文昌1989)

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开发司1992)

5、旅游资源是指通过开发后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客观存在物。

就是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可以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并可加以利用的物质条件。

(钱今昔.1993)

6、凡是自然力和人类社会造成的,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物质或精神的诸多因素,都可以视作旅游资源。

(杨时进,1996)

7、凡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

(郭未喜,1985)

内涵辨析:

1、作为旅游资源必须有两个必备条件:

要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要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

2、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

既包括自然因素形成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各类非物质资源

3、旅游资源的范畴是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范畴不断扩展。

新的旅游方式必然依赖于新的旅游资源。

4、作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必须要能够通过对其利用而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是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多样性决定的。

旅游资源的概念本身是站在旅游者的角度定义,对旅游者构成吸引的,因此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资源的多样性。

当然大千世界本身就是如此多样。

(宠物)

2.吸引力的定向性:

到底是否具有吸引力或吸引力有多大是一种主观判断,某一物象具有吸引力成为旅游资源是相对于一部分人而言的。

而且有些专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范围是很窄的,比如福建祭祀妈祖的活动、蹦极。

3.垄断性(不可移动性、独特性):

大部分有形旅游资源是固定在特定地域上的,而无形旅游资源又大多依存于一定的社区和物质形态(如传说故事)不可移动性、独特性和垄断性其实是同一个实质。

例如《枫桥夜泊》与苏州的寒山寺,白蛇传与雷锋塔。

4.易损性:

以前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很多总结为可用续利用性,但现在事实证明旅游资源实际是非常脆弱的。

有形旅游资源比如敦煌石窟、秦始皇兵马俑的彩绘、自然生态;无形的如泸沽湖摩梭人的少数民族文化。

5.可创新性:

有几种情况

1)复制别处的吸引物,如崂山上复制青州云门山的“寿”字;

2)创造人造景观,如主题公园、电视塔等。

迪斯尼乐园、深圳欢乐谷、东方明珠

3)组织节庆活动,如啤酒节、海洋节

*有一种观点认为,旅游资源是不可创造的,那些创造出来的东西不是资源而是产品。

通常来说,复制的旅游资源缺乏宏观文化背景,生命周期一般较短,需要更好的管理和经营才能维持。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1.按旅游资源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分: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2003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规范中,将旅游资源分为八大类,分别是

A地文景观AA综合自然旅游地AB沉积与构造(钙华与泉华,岩石中的钙质等化学元素溶解后沉淀形成的形态。

)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D自然变动遗迹AE岛礁

B水域风光BA河段BB天然湖泊与池沼BC瀑布BD泉BE河口与海面BF冰雪地

C生物景观CA树木CB草原与草地CC花卉地CD野生动物栖息地

D天象与气候景观DA光现象DB天气与气候现象

E遗址遗迹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F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旅游地FB单体活动场馆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D居住地与社区FE归葬地FF交通建筑FG水工建筑

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

H人文活动HA人事记录HB艺术HC民间习俗HD现代节庆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国):

特色文化娱乐场所、经济建设成就、目的地友好态度)

2.开发现状

现实旅游资源:

已为旅游者所利用的对象物。

注:

并非为旅游业所利用,而是为旅游者所利用的,许多探险式旅游没有使用旅游业的服务,他们的旅游对象物,比如大山、海岛等也应算作旅游资源

潜在旅游资源:

本身具有吸引力,但由于受交通或接待条件的限制还不大为人所知,或暂时无法使很多游客前来欣赏。

3.按性质:

观赏型:

自然山水、文物古迹;

运动型:

高尔夫球场、跑马场;

休疗养型:

度假地、疗养地;

娱乐型:

海洋游乐城、迪斯尼乐园

特殊型:

博物馆、科技馆(如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

4.按级别:

吸引力范围,一般来说随距离增加吸引力减小

国家级:

能吸引外国旅游者。

如长城、故宫、黄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省级:

主要吸引本国旅游者。

如崂山、青岛的海滨

市(县)级:

本市、本地区的旅游者。

如胶南的大珠山、灵山岛

5.按形态:

有形:

客观事物

无形:

风俗、故事、传说

补充:

主题公园

作为旅游资源一个重要补充和现代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类型,主题公园发展势头迅猛。

说起世界主题公园的发展历史,首先要提到荷兰的马都拉丹和美国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

这是主题公园的鼻祖。

马都拉丹是荷兰马都拉家族的一对夫妇为了纪念他们在二战中牺牲的独子而建,微缩了荷兰各地120处风景名胜,1952年开幕,轰动欧洲,开创了世界缩微主题景区的先河。

洛杉矶迪斯尼乐园1955年建成开放,开创了大型现代游乐园的先河,后又先后在美国东海岸的奥兰多、巴黎、东京等地建。

迪斯尼继在加州创下伟业后,又挥师南下,在奥兰多一片沼泽之地建起了他的旅游王国——迪斯尼世界(4个主题公园),把一片荒芜人烟之地变成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地方之一。

迪斯尼世界吸引了环球影城、海洋世界等一大批主题公园经营者共同开发,使奥兰多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城,成为北美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奥兰多城市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奥兰多主题公园功不可没。

我国最早的主题公园是80年代中期为了拍摄《红楼梦》而建的北京“大观园”和河北正定“荣国府”,1989年华侨城集团投资1亿元建成了“锦绣中华”,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并在此后10多年中陆续建成了“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二期)等多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

投资都上亿元,最高的世界之窗达到6亿元,3年半就收回了投资。

现在世界上的大型主题公园开始朝度假目的地的方向发展,增添住宿设施、高尔夫球场和其他活动,以使游客逗留更长的时间。

欧洲迪斯尼乐园在建时就有一些饭店落成,佛罗里达的奥兰多有数不清的主题公园和景点,在过去20多年里,奥兰多从一个小型度假区发展成一个大型度假和会议胜地,而接待部门大都集中在迪斯尼世界。

6.其他特点:

1)时代性(发展变化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倾向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一些名噪一时的旅游胜地也可能随着人们兴趣的转移而萧条,一些本不构成吸引的东西可能会成为旅游资源。

比如很早以前“山”在人的心目中是令人畏惧的,而不是向往和美;廊桥遗梦的廊桥;芙蓉镇王村米豆腐。

2)季节性:

许多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随季节、气候或特殊节日而变化。

比如海滨的吸引力在夏季要大大的高于冬季;有些旅游地,如一些宗教胜地(耶路撒冷)在宗教节日时的吸引力要高于平时

3)区域性:

旅游资源的形成是受自然地理和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并由此而形成了在不同纬度和经度上旅游资源的地带性分布特征。

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1.种类齐全,丰富多彩,有较强的时空组合优势

中国幅员辽阔,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大地形一应俱全,各种地貌景观类型繁多,科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黄土地貌、丹霞地貌、风沙地貌、河谷地貌等各具特色。

而且我国所跨纬度、经度较大,海拔高差明显,再加上地形的复杂,气候的多样,自然景观地带性非常明显。

比如俄罗斯、加拿大尽管国土面积比我国大,但地处温带、寒温带,自然景观比较单调。

而在我国,同一时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观赏到完全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

东北冰天雪地,观赏林海雪原时,海南等地仍然还是一派热带风光、夏日风情,而云南昆明则是四季如春。

2.巧夺天工,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

中国历史永久,在许多的自然山水中都留下了人文的烙印,而我国本土宗教道教认识很多在山林中修行,因此留下了众多宗教古迹,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是我国旅游资源的一大优势。

比如美国的峡谷景观(科罗拉多大峡谷)于中国的长江三峡都已壮观而著称于世,但长江三峡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是科罗拉多大峡谷无法比拟的。

(悬棺、丰都鬼城、名人刻字、诗词歌赋)。

还有江南园林也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3.我国气候特征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很大

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多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多吹偏南风,暖热湿润;气温年差、日差都较大,冬夏的极端气温差更大;降水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雨热同期。

这些气候特点造就了我国的锦绣江南,因为按照行星风系规律这一纬度地区应当是沙漠。

还有庐山、黄山等山、水、气象景观的完美结合、西南地区科斯特地貌的高度发育都与气候有关。

但是这种气候也有弊端,尤其是这种气候类型有较高的气象灾害发生率,比如台风、热带风暴,雨热同期易造成泥石流、洪水等灾害,九寨沟、华山、崂山、张家界等都发生过这类险情。

4.观光资源丰富,度假资源组合不够理想

我国的观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各类自然、人文将观众多,涵盖的类型非常全面。

但度假资源则相对比较缺乏。

世界上最重要的度假地是海滨,即所谓的“3S”——阳光、海水、沙滩。

我国虽然海岸线漫长,但杭州湾以北海岸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外,都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不是和开展海滨度假。

而且我国的阳光条件先天不足,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黄海北部和渤海湾沿海地区气温达30度以上,中南部沿海气温更高达35度以上,炎炎烈日下的海滨沙滩温度则更高,可以达到50-60度,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沙滩上的日光浴就完全不可想象。

到了春秋季节,虽然海滨沙滩的温度较适宜日光浴了,但海水温度迅速下降,除海南、两广、闽南仍可以游泳外,大部分海滨胜地已人迹稀少。

因此我们的海滨度假条件根本无法与地中海沿岸、加勒比海沿岸、太平洋群岛、东南亚沿岸等匹敌。

5.辉煌灿烂,多民族文化

补充资料:

峨眉山佛光

佛光,是峨眉山举世闻名的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奇观中最奇特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极为罕见,但却在峨眉山经常出现,一年中平均会出现60多次,多的时候一年甚至出现80多次,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之为“峨眉宝光”。

千百年来,“峨眉宝光”驰名古今中外,佛教的渲染使其更富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感,吸引着无数的好奇者。

许多人都试图对神秘的“佛光”做出科学解释。

佛家认为,要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此光,因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

清代康熙皇帝还特地提写“玉毫光”三字,赐予佛光常现的金顶华藏寺。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佛光引起中外科学界的重视并展开专题研究,是近百年来的事情。

中国学者魏福平教授认为:

佛光是日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的边缘或空隙间产生的展衍现象,即衍射作用而形成的。

当云层较厚时,日光在射透云层后,会受到云层深处的水滴或冰晶的反射。

这种反射在穿过云雾表面时,在微小的水滴边缘产生的衍射现象,有一部分光束会偏离原来的放射方向,其偏离的角度与水滴直径成反比,而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

于是,不同的单色光就逐渐扩散开来,在人们的眼前,出现一个彩色的光环。

为什么会形成环形的光反应,而且与同样形成环的彩虹又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只有位于某个“光锥”面的单色光,才能为人的肉眼所能见到,而且自己所站的位置,即“光锥”的视夹角大约为9度,而彩虹的视夹角达84度。

同时光在衍射时,光波愈短其偏离的角度就愈大,所以佛光色彩的层次分布,一般呈紫色在外,红色在内,愈接近中心部位,色彩的能辨程度就逐渐减弱,到了光环中心就像一面发光的彩色玻璃镜。

再由于衍射和漫反射的复杂作用,佛光的色相往往不像彩虹那样清晰分明,而是像水彩画那样湿润地融合在一起。

又为什么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呢?

主要原因是:

虽然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点很多,但人们各自所见的光环,只是各自眼睛所视为顶点的那个光锥面的水滴或冰晶点的作用的结果。

就如同各自对照着一面小圆镜,自然照见的也就是各自的身影了。

至于出现影随人动,人去环空的景象,则是佛光中“摄身光”的原理,至今尚无科学解释,还需要仁人智士深入研究、探讨,给大家一个清楚明白。

丹霞景观

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

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

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绣锦般的地形,称为锦石。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

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

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

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有多种定义,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喜爱能够村旅游的发展道路。

四川省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

“五朵金花”是指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原为三圣乡)属下的五个村,包括“花乡农居”红砂村、“幸福梅林”幸福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东篱菊园”附马村、“荷塘月色”万福村。

锦江区从2003年初开始打造“五朵金花”,经过3年努力,这里从过去的“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变为一座充满田园风光的开放式公园,呈现出一派产业兴、经济旺、环境美、农民富、市民乐的特有魅力。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概述

1、涵义: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基本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开发条件等进行科学分析和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目的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结构、质量、功能和性质的评估,为旅游区开发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旅游资源规模及水平的鉴定,为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资源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系统的资料和判断

对比标准

●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发挥宏观效益提供可行性论证,为确定不同旅游地的建设顺序准备条件

3、评价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评价旅游资源,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科学评价它的价值高低、大小、好坏和功能,充分应用地学、美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认识旅游资源的价值,做到既不任意夸大,也不无限缩小,力求进行客观评价。

2.科学性原则

开展旅游资源评价时,要有科学的态度,符合客观科学的标准,对旅游资源的形成、本质、属性、价值等核心内容,做出科学的解释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3.系统性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时,要求综合衡量、全面完整地进行系统评价,准确地反映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

4.效益性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时,要考虑投入资金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以确定适宜的开发程序。

5.市场性原则

建立最适宜的旅游作用空间体系,必须同时考虑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两个方面,才能达到旅游作用体系的动态平衡,取得旅游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的最佳组合状态。

6.动态性原则

评价旅游资源不仅要以静态认识,而且要考察旅游资源呈现的动态属型,才能发现其变化的规律性,为调节和控制旅游组织的空间格局指明方向。

7.可达性原则

交通可达性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潜在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旅游资源的主要捷径,又是开发旅游资源,争取客源市场,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向性的重要条件。

8.稀缺性原则

针对同一客源市场,旅游资源的同构与泛化,是旅游资源价值与使用价值难以体现和延伸的重要问题。

在评价旅游资源时,对于那些区域独有的,并能反映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应遵循稀缺性原则进行评价。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旅游资源的评价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旅游资源、资源环境及开发条件三个方面,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三、四、五”评价内容,具体如下:

(一)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

1.旅游资源特色

“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出游的关键性因素,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

通过对调查区与其它旅游区的比较研究寻找出旅游资源的特色,为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具体旅游项目的建设提供依据。

2.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其旅游开发的功能。

拥有观赏、历史、文化、科学、经济和社会等价值的旅游资源,一般均具有观光、度假、健身、商务、探险、科考、娱乐等旅游功能,据此决定其开发方式和保护前景。

3.旅游资源的结构和规模

一些独个孤立旅游景观,即使特色、价值很高,功能也多,但其开发价值并不一定高。

只有在一定地域和时间内,多种类型旅游景观的协调布局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才能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获得较高开发效益,故旅游资源的结构和规模应是其评价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1.旅游自然环境

旅游自然环境指调查区内的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生物等组成的自然环境。

旅游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质量、时间节律和开发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首先,不少自然环境的组分如植被、水文、气象本身就是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质量与品位。

世界闻名的自然旅游资源都是与自然环境协调、融为一体的优美自然景观。

其次,旅游自然环境的某些因子如气候的季节变化,直接决定与影响到调查区旅游的淡旺季。

另外,旅游自然环境的某些因子如地质、大气、水体和生态环境质量也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2.旅游社会环境

旅游社会环境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政治局势、社会治安、医疗保健和当地居民对旅游的认识等条件。

一个地区的政治局势和社会治安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决策,政局不稳、战争频发、社会治安差的地方,既使有丰富而高品位旅游资源,游客出于人生和财产安全的考虑,也不敢前来旅游。

医疗保健条件较好的地区能保障和及时处理旅游过程中游客的疾病、意外伤害和生命安全。

若当地居民对旅游业有正确的认识,热情好客,使游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受,则对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旅游业有积极的作用。

3.旅游经济环境

旅游经济环境指能够满足游客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外部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水电、邮电通讯、各种档次的食宿服务和其它旅游接待设施。

由于不少旅游资源位于偏僻山区,交通条件往往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限制性因素,直接影响游客的可进入性。

水电等基本生活需要若不能保障,直接影响旅游接待条件。

邮电通讯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客,无论是家庭还是公务联络都颇为重要。

各种食宿和旅游接待设施及服务质量同样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经济效益。

4.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指调查区在一定的时间内旅游资源及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在不影响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所能容纳游客的限定数量,超出这个数量,旅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就会受到破坏。

具体又可细分为旅游资源容量、旅游自然环境容量、旅游社会环境容量、旅游经济环境容量等。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与周围旅游区的关系。

世界许多旅游点(区)因其特殊地理位置而增强了吸引力,如位于经度和时间起点的英国皇家天文台、赤道上的厄瓜多尔的加拉加利镇、位于北半球极昼极夜起点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均为世界旅游热点地。

旅游资源区的交通区位条件也决定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

调查区周围若有名山、名湖、名城等旅游热点,则有利于旅游资源的联片和成规模开发。

2.客源条件

游人数量是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没有一定量的游客则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会产生良好的效益。

客源条件有个时空问题,在时间上,客源的不均匀分布形成旅游的淡旺季,这与当地气候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如哈尔滨冬季观冰雕,形成了它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

空间上,客源的分布半径范围及其密度,由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社会经济环境决定,旅游资源特色强、成规模、社会和经济接待环境好的旅游区,其客源范围和数量都极为可观,相应的经济效益也高,这种旅游资源是值得开发的。

3.旅游投资条件

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吸引国内外的投资。

调查区旅游资源的品位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和给予投资者的优惠政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为此,有必要研究寻找既使旅游区有实惠,又能给予投资者较大优惠的良策,以发挥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益。

4.施工条件

确定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必须考虑其工程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

首先是工程建设的自然基础条件,如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条件;其次是工程建设供应条件,包括设备建材、食品等。

对开发施工方案需进行充分技术论证,同时要考虑经费、时间的投入与效益的关系,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5.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

有的调查区旅游资源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评价时应注意总结开发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在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我国也有10多年了。

其评价方法经历了体验性的定性评价、技术性的单因子定量评价和综合型的定量建模评价的历程。

由于评价方法很多,只能从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来介绍。

(一)体验性的定性评价

体验性的定性评价是基于评价者(旅游者或专家)对于旅游资源的质量体验。

根据评价的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