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2887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两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孟子两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孟子两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孟子两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孟子两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docx

《孟子两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两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子两章.docx

孟子两章

徐州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

教师

学生

年级

初三

授课时间

授课课题

《孟子两章》

授课类型

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孟子两章》作者及简介;2、掌握《孟子两章》文言知识;

3、深入剖析《孟子两章》的知识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孟子两章》文言知识

2、难点:

深入剖析《孟子两章》的知识点。

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新课导入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

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

《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授课内容分析、推导(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

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

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

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2、《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

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

《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读停顿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必先苦/其心志

5、人恒过/然后能改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三、字词解释

1、通假字

①“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②“曾”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

④“拂”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四一词多义

①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畎亩之中/版筑之间/

鱼盐之中(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代词,代它,城)

亲戚畔之/天下顺之(代词,代他,“失道”者、“寡助之至”的人)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动词,到)

天下之所顺/亲戚之所畔(主谓之间,不译)

②而:

委而去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承接)

夫环而攻之(表承接,一说修饰)

攻之而不胜/然而不胜者(表转折)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表并列)

③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一说在)

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在)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由于,因为)

④有:

必有得天时者矣(是,一说不译)

故君子有不战(要么)

⑤国: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

五、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古);水池,池塘(今)。

2、城非不高也:

内城(古);城市(今)。

3、亲戚畔之:

内外亲属(古);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4、委而去之:

离开(古);到(今)。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古);判断词,是(今)。

6、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古);出发,发现(今)。

六、内容理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

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

“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

极言城小,容易攻打。

“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

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

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

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

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

强调了什么?

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

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8、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

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0、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1、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

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1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

“得道”的结果怎样?

施行“王道”,即仁政。

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3、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不是。

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5、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

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16、“人和”与下文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相照应的?

即“多助”、“天下顺之”。

17、得“人和”的实质是“多助”,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

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

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

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

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4.第一段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列举事实,再从事实中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

(原文回答)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艰难困苦的磨炼)

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困于心,衡于虑。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

怎样理解这句话?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10、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4、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15、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七、中心思想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中考真题精选

一、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0小题(6分,每小题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

通“叛”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苦:

使……受苦

9、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

D、择其善者而从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18~22题。

(15分)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

“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

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

②与:

同“为”,替的意思。

③尔也:

而已。

④圹(kuàng):

原野。

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4分)

(1)寡助之至()

(2)亲戚畔之()

(3)所恶勿施尔也()(4)兽之走圹()

19.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

(3分)

句子:

翻译:

20.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

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2分)

21.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2分)

22.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

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

说说你的理解。

(4分)

答:

 

小结

作业/思考题

课后反思(体会、得失分析、改进)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主任签字:

日期

徐州龙文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