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2648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docx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试题4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高职组)

竞赛任务书

竞赛须知

1.竞赛内容分布

Ø第一部分:

4G&Pre5G全网实操部分,包含两个任务(50分)

◆任务1、4G&Pre5G网络部署与优化(20分)

◆任务2、4G&Pre5G网络故障排除(30分)

Ø第二部分:

NB-IoT全网实操部分,包含两个任务(50分)

◆任务3、NB-IoT网络规划与业务调试(30分)

◆任务4、NB-IoT网络故障排除(20分)

2.竞赛时间

竞赛时间为4个小时。

3.竞赛注意事项

1)任务书共26页,如出现任务书缺页,字迹不清等问题,请及时向裁判申请更换任务书。

2)竞赛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由组委会统一布置,选手不得私自携带任何软件、移动存储、辅助工具、移动通信设备等进入赛场。

3)选手提交的资料不得出现学校、姓名等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4)比赛时必须在竞技模式下登录“4G&Pre5G全网规划部署”和“NB-IoT全网规划部署及应用”软件,操作过程中,注意及时保存操作数据,数据配置模块点击“确定”按钮可保存当前页面配置数据,其他模块通过切换操作页面便可完成数据保存。

5)每个赛队分配两个账号,其中数值较小的为队长账号。

队长账号可以进行存档、读档、系统初始化操作。

注意:

1、竞技模式下,系统初始化为恢复比赛试题。

2、系统预置存档是空存档,读取预置存档将清空当前所有数据。

6)“任务1:

4G&Pre5G网络部署与优化”和“任务3:

NB-IoT网络规划与业务调试”所有既有配置和数据均依照工程实际配置,不可更改原有网络规划及数据,系统已设置自动监控,对原有规划数据改动一处扣5分,直到该项总分扣完为止。

7)比赛完成后,所有电脑保持运行状态,不要随意关闭电脑。

比赛设备、软件和赛题请保留在座位上,禁止将比赛所用的所有物品(包括试卷和草稿纸)带离赛场。

8)裁判以各参赛队队长账号提交的故障排查选项卡、拨测结果、答题卡为主要评分依据。

在比赛结束前,完成任务书所要求的业务测试操作。

网络规划与容量计算部分结果在标准答案上下浮动10%视为正确,超过浮动范围不得分。

故障排查部分若提交的故障排查选项卡与答题卡不一致,以纸质答题卡答案为准。

9)参赛队需按任务书中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测试,如拨测、切换、漫游、遍历等。

若完成非任务书要求的测试项目,不得分。

4.竞赛结果的提交

1)任务1“4G&Pre5G网络部署与优化”,通过“4G&Pre5G全网规划部署”软件中的“业务调试”完成指定任务的结果提交。

容量计算部分在答题卡上填写答案。

2)任务2“4G&Pre5G网络故障排除”,通过“4G&Pre5G全网规划部署”软件中的“业务调试”完成指定任务的结果提交,由战队队长通过竞赛软件“消息中心”中的“故障排查选项”在线提交答案,队员提交的答案无效。

同时在答题卡上誊写故障编码。

3)任务3“NB-IoT网络规划与业务调试”通过“NB-IoT全网规划部署与应用”软件中的“业务调试”与“管理平台”完成指定任务的结果提交。

网络规划部分在答题卡上填写答案。

4)任务4“NB-IoT网络故障排除”通过“NB-IoT全网规划部署与应用”软件中的“业务调试”与“管理平台”完成指定任务的结果提交。

由战队队长通过竞赛软件“消息中心”中的“故障排查选项”在线提交答案,队员提交的答案无效。

同时在答题卡上誊写故障编码。

任务一:

4G&Pre5G网络部署与优化(20%)

5.任务背景

某运营商集团公司为了保障其在万绿市、千湖市、百山市无线通信业务上的领先地位,针对近期网络质量投诉量日渐攀升的问题,提出了“抓机遇,保质量,促发展”的网络质量优化改革活动,旨在通过本次改革提升万绿市既有网络质量;帮助千湖市、百山市引进无线新技术,建成发展示范区域;最终实现三个城市网络质量稳定提升的目标。

该运营商在多年前完成万绿市的4G网络的覆盖。

近年来随着万绿市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突增,导致4G无线网络拥塞严重,原有4G网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该运营商结合实本市业务情况,为该市重新进行网络规划,并计划规划对全市进行4G网络新建。

截止到今年4月底,该市已经完成了部分站点的建设和数据配置。

千湖市和百山市4G无线网络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已初步建成了4G的网络,但网络覆盖站点较少,该运营商结合两市目前现状,决定采用Pre5GAAU设备取代原有的RRU,引入部分5G特色功能,提升无线网络的性能。

承载网和核心网设备采用利旧现网设备的方式,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截止到目前,千湖市、百山市已基本完成各自城市话务模型统计,并已完成部分设备配置与数据配置,由于工程量大,任务进度紧,剩余多处配置尚未完成。

假设你是该运营商网络调试与优化人员,请结合目前项目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要求和任务说明,完成该地区三个市的无线网络建设。

6.任务要求

万绿市、千湖市、百山市均已完成前期话务模型数据采集与分析,截止目前已统计出各自适合的话务模型参数。

请根据已有的模型数据,完成三个城市的容量规划。

此外,网络整体拓扑框架已完成,请严格遵守既定拓扑规划,并根据各城市的项目背景要求完成各城市的不同机房设备部署与站点数据配置,保障站点达到入网要求。

具体操作规范及项目任务要求如下:

6.1.操作要求

每参赛队的两名选手分别使用竞赛账号以“竞技”模式登录4G&Pre5G全网规划部署系统软件,选择“4G&Pre5G网络部署与优化”赛事,在“工程模式”下,完成万绿、千湖及百山三个城市4G与Pre5G网络完善与优化。

三个城市中已有设备、连线、参数均不可修改(系统已设置自动监控,对原有规划数据改动一处扣5分,直到该项总分扣完为止)。

设备部分须根据已有拓扑设计进行设备选型及连线。

无线部分采用AAU设备时无需连接天线,RRU设备需与天线协同使用,万绿市无线射频设备必须采用RRU+天线,千湖市、百山市无线射频设备必须采用AAU设备。

核心网需采用冗余保护。

承载网部署与优化需将设备层级划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万绿市、千湖市、百山市承载网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必须采用环型组网实现业务的冗余保护。

承载网、无线、核心网IP地址及路由部署规划要求如下:

1)承载网设备、核心网交换机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和静态路由学习全网路由。

承载网设备OSPF进程号全网统一,进程号为数字1,Router-ID配置为设备的Loopback1地址。

2)三个城市承载网内部三层互联接口采用30位子网掩码长度的IP地址。

核心交换机与核心网设备三层互联接口、接入PTN与无线设备三层互联接口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配置IP地址。

承载网设备管理Loopback1地址、核心网业务地址均采用32位子网掩码的IP地址。

3)承载网设备需配置指向BBU、MME、SGW等业务地址的静态路由并重分发至OSPF进程内,使承载网设备学习全部业务地址路由。

4)承载网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可根据业务模型选择适当的互联端口类型。

5)万绿市、千湖市、百山市三个城市间骨干网机房、各城市中心机房、汇聚机房的跨机房设备互连需经过光传输OTN设备。

6.2.任务说明

1)根据以下背景说明及话务模型,依照比赛平台“实训模式”中的计算过程及步骤进行容量计算,容量规划按空计算得分,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均以4舍5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

并在答题卡上填写相应答案,完成三市的容量规划报告。

万绿市:

该市总移动上网用户数为1800万,规划覆盖区域630平方公里,站点均分布在建筑密集的居民区和大规模商业区,用户高密度集中,已启动FDDLTE网络建设工作。

现需进行网络规划评估,请根据已有容量规划数据完成容量计算。

万绿市话务模型请参照表-1万绿市网络话务模型。

表-1万绿市网络话务模型

单业务业务速率(kbps)

HTTPWWW

256

FTP

1024

VOD/AOD

1024

单业务忙时占比系数

HTTPWWW

50.00%

FTP

15.00%

VOD/AOD

35.00%

平均上网总业务忙时激活时间(s)

600

本市移动上网用户数(万)

(根据背景说明自填)

Z运营商4G移动用户占比

4%

制式选择

(根据背景说明自选)

单站三小区吞吐量(Mbps)

(根据背景说明自选)

MIMO2*2吞吐量增加系数

2

本市规划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根据背景说明自填)

小区覆盖半径基准(km)

0.35

制式调整因子

(根据背景说明自选)

半径调整比例

65度定向站:

1

在线用户比

0.75

附着激活比

0.45

S1-MME接口每用户忙时平均信令流量(kbps)

8

S11接口每用户忙时平均信令流量(kbps)

3

S6a接口每用户忙时平均信令流量(kbps)

4

平均报文长度

450字节

基站带宽预留比

0.5

链路工作带宽占比

0.5

承载网核心层、接入层带宽收敛比

0.7

承载网汇聚层、接入层带宽收敛比

0.7

承载网单汇聚设备带基站数

32

(选择环型组网时)汇聚环上汇聚设备数

7

(选择环型组网时)接入环上接入设备数

8

千湖市:

该市总移动上网用户数为700万,规划覆盖区域540平方公里,小城镇规模,但单用户业务速率要求高,现计划新建TD-LTE制式Pre5G网络。

千湖市话务模型请参照表-2千湖市网络话务模型。

表-2千湖市网络话务模型

单业务业务速率(kbps)

HTTPWWW

256

FTP

1024

VOD/AOD

1024

单业务忙时占比系数

HTTPWWW

45.00%

FTP

35.00%

VOD/AOD

20.00%

平均上网总业务忙时激活时间(s)

630

本市移动上网用户数(万)

(根据背景说明自填)

Z运营商4G移动用户占比

4%

制式选择

(根据背景说明自选)

单站三小区吞吐量(Mbps)

(根据背景说明自选)

MIMO2*2吞吐量增加系数

2

本市规划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根据背景说明自填)

小区覆盖半径基准(km)

0.48

制式调整因子

(根据背景说明自选)

半径调整比例

90度定向站:

0.9

在线用户比

0.85

附着激活比

0.45

S1-MME接口每用户忙时平均信令流量(kbps)

5

S11接口每用户忙时平均信令流量(kbps)

4

S6a接口每用户忙时平均信令流量(kbps)

3

平均报文长度

480字节

基站带宽预留比

0.5

链路工作带宽占比

0.5

承载网核心层、接入层带宽收敛比

0.6

承载网汇聚层、接入层带宽收敛比

0.75

承载网单汇聚设备带基站数

34

(选择环型组网时)汇聚环上汇聚设备数

7

(选择环型组网时)接入环上接入设备数

7

百山市:

该市总移动上网用户数为500万,规划覆盖区域625平方公里,分布在一般楼房建筑的居民区和个别商业区,用户聚集分布,现计划新建FDD-LTE制式Pre5G网络。

百山市话务模型请参照表-3百山市网络话务模型。

表-3百山市网络话务模型

单业务业务速率(kbps)

HTTPWWW

256

FTP

1024

VOD/AOD

1024

单业务忙时占比系数

HTTPWWW

35%

FTP

30%

VOD/AOD

35%

平均上网总业务忙时激活时间(s)

500

本市移动上网用户数(万)

(根据背景说明自填)

Z运营商4G移动用户占比

5%

制式选择

(根据背景说明自选)

单站三小区吞吐量(Mbps)

(根据背景说明自选)

MIMO2*2吞吐量增加系数

2

本市规划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根据背景说明自填)

小区覆盖半径基准(km)

0.52

制式调整因子

(根据背景说明自选)

半径调整比例

65度定向站:

1

在线用户比

0.6

附着激活比

0.35

S1-MME接口每用户忙时平均信令流量(kbps)

5

S11接口每用户忙时平均信令流量(kbps)

4

S6a接口每用户忙时平均信令流量(kbps)

3

平均报文长度

490字节

基站带宽预留比

0.45

链路工作带宽占比

0.55

承载网核心层、接入层带宽收敛比

0.65

承载网汇聚层、接入层带宽收敛比

0.75

承载网单汇聚设备带基站数

30

(选择环型组网时)汇聚环上汇聚设备数

5

(选择环型组网时)接入环上接入设备数

6

2)根据已有拓扑设计及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完成各机房中设备部署及业务调试。

3)在“工程模式”下实现万绿、千湖和百山三市W1、W2、W3、Q1、Q2、Q3、B1、B2、B3共9个小区的终端视频业务正常拨测。

4)在“工程模式”下实现W1<->Q1、Q1<->B2、B3<->W1的双向切换。

“小区切换”任务以“工程模式”下双向切换成功为验收指标,两小区间切换如只完成单向切换将视为切换不通过,不得分。

完成任务中未作要求的小区间切换,不得分。

5)在“工程模式”下实现W2<->Q1、W3<->Q1、W2<->B3的双向漫游。

“小区漫游”任务以“工程模式”下双向漫游成功为验收指标,两小区间漫游如只完成单向漫游将视为漫游不通过,不得分。

完成任务中未作要求的小区间漫游,不得分。

6)在“工程模式”下完成以下载波聚合测试,要求所有主小区与辅小区均成功激活,下行3CA仅激活1个辅小区不得分。

主小区:

B2,辅小区:

B3,CA类型:

下行2CA、上行2CA

主小区:

B3,辅小区:

W1,CA类型:

下行2CA、上行2CA

主小区:

B1,辅小区:

B2、B3,CA类型:

下行3CA

主小区:

B3,辅小区:

W1、W3,CA类型:

下行3CA

主小区:

Q3,辅小区:

W1、Q1,CA类型:

下行3CA

7)在“工程模式”下完成Q1、Q2、Q3小区上行4用户MU-MIMO、下行4用户MU-MIMO、上行8用户MU-MIMO、下行8用户MU-MIMO、下行16用户MU-MIMO测试。

8)B1小区选取低层住宅小区场景,并完成此场景下正确的天线权值配置。

任务二:

4G&Pre5G网络故障排除(30%)

7.任务背景

某运营商为提升万绿市、千湖市、百山市三个城市的无线网络质量,提高在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及用户认可度。

针对近期的网络质量投诉存在上升趋势的问题,提出了“抓机遇,保质量,促发展”的网络质量优化工程。

该工程包括在万绿市新建4G网络,千湖市、百山市新增Pre5G无线站点的方式来提升各地区的网络质量。

截止到目前,万绿市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4G网络建设,千湖市、百山市也完成了各自的Pre5G网络新建工作。

但在各市进行业务验证时,均出现了业务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经初步诊断,确认网络中存在设备连线、数据配置错误等问题。

假设你是该运营商的网络维护与优化人员,请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要求和任务说明,找出并修正各地区无线网、承载网、核心网的所有问题,保障各区无线网络业务能够正常使用。

8.任务要求

8.1.操作要求

每参赛队的两名选手分别使用竞赛账号以“竞技”模式登录4G&Pre5G全网规划部署软件,选择“4G&Pre5G网络故障排除”赛事,在“工程模式”下,完成万绿、千湖及百山三个城市4G与Pre5G网络故障排查与业务验证。

相关注意事项如下:

1)如某一故障存在多种修改方案,以最少改动方案为准,其他方案不得分。

示例:

例如终端配置网络号与网络系统不一致,方案一为修改网络系统中多处网络号地址,方案二为修改终端配置网络号,相比而言后者为最少改动方案,故此故障指出终端配置错误的位置为正确答案,列举其他修改方案不得分。

2)对于两端参数协商错误导致的故障,指出一端位置即可得分,同时指出两端故障只计一次得分。

示例:

如S1偶联端口,无线与核心网两端配置不一致时,故障位置只需指出无线配置错误位置或核心网配置错误位置其中一个即可,如同时列举两端错误位置,只统计一次得分。

3)承载网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采用冗余保护,冗余部分的故障计入得分故障点。

核心网中采用网络冗余保护,冗余部分的故障计入得分故障点。

示例:

手工关闭某台核心网交换机互联端口模拟链路故障场景。

若链路故障后出现无线终端视频业务故障、“小区切换”失败、“小区漫游”失败等计入得分故障点;若业务正常则不扣分。

4)对于某个“配置项”完全缺失的情况下,“参数项”请选择“全部”。

示例:

某台PTN设备未启用OSPF路由协议,导致无法动态学习全网路由。

新增OSPF“全部”(OSPF全局配置和OSPF接口配置)配置项计入得分;部分配置不得分。

5)对于存在某个多余“配置项”,且由于此配置项引起故障的情况下,“参数项”请选择“全部”。

不引起故障的多余配置项不计入得分故障点。

示例:

某台路由器配置了多余的静态路由,产生的错误路由引起业务异常,此多余的路由视为得分故障点。

路由器配置了无关的IP地址,此IP地址不影响最终业务调测,则不计入得分故障点。

6)当多个故障对应的故障代码相同时,只需填入一个故障代码,记为一个故障点。

示例:

当万绿市B站点机房PTN1缺失多条静态路由,此时记为一个故障,故障答案为:

A(3)(7)(7)(4)

(1)。

7)故障排除过程中由于某个操作造成需要新增部分参数配置,不计入得分故障点。

示例:

某台路由器子接口关联及终结的VLAN值修改为VLAN300,需要新增配置子接口的IP地址、OSPF接口配置,此两项不计入得分故障点。

8)网络中共存在多处故障,每正确指出一处故障得分,故障指出错误、重复或指出不存在的故障不得分。

示例:

某台PTN接入设备VLAN三层接口IP地址错误导致与互联设备OSPF无法协商;同时配置了一条错误的静态路由,导致承载网无法学习到基站业务地址。

VLAN三层接口IP修改为正确的IP地址后计入一次得分;静态路由修改正确后再计入一次得分。

若配置的IP地址或静态路由仍错误,不得分。

9)每个故障编码对应6位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如B

(1)(4)

(1)

(1)

(1),少写或漏写均视为错误,不得分。

10)本任务以线上答题选项卡系统作为评分依据,同步提交归档纸质答题卡,用于参考备查。

每参赛队以队长所在赛位提交“故障排查选项”作为评分依据,请务必在队长账号进行答案提交,队员提交的答案视为无效。

8.2.任务说明

网络中共存在45处故障点,请使用相关工具,排查无线、核心网及承载网的所有故障点并完成以下任务:

1)在“工程模式”下,完成W1、W2、W3、Q1、Q2、Q3、B1、B2、B3九个小区终端视频业务正常拨测。

2)在“工程模式”下,完成,以下小区间的双向切换:

B1<->B3、W3<->B3、Q1<->W1。

3)在“工程模式”下,完成以下小区间的双向漫游:

W2<->Q1、W3<->B1。

4)在“工程模式”下完成以下载波聚合测试,要求所有主小区与辅小区军成功激活,下行3CA仅激活1个辅小区不得分。

主小区:

W2,辅小区:

W3,CA类型:

下行2CA、上行2CA

主小区:

W1,辅小区:

B2,CA类型:

下行2CA、上行2CA

主小区:

W1,辅小区:

Q1、B2,CA类型:

下行3CA

主小区:

W2,辅小区:

W3、Q3,CA类型:

下行3CA

5)在“工程模式”下完成W1、W2、W3上行4用户MU-MIMO、下行4用户MU-MIMO、上行8用户MU-MIMO、下行8用户MU-MIMO、下行16用户MU-MIMO测试。

6)W1小区选取商业购物中心场景,并完成此场景下正确的天线权值配置。

任务三:

NB-IoT网络完善与优化(30分)

9.任务背景

顺津市为了大力发展NB-IoT网络,助力经济发展,计划在2019年底实现1区、2区、3区三个主城区NB-IoT无线信号全覆盖,5类以上终端正常工作。

顺津市1区为核心城区,建筑密集,高楼遍地,信号损耗大。

顺津市2区为一般城区,多为中层楼宇,楼间距大,分布稀疏,信号损耗一般。

顺津市3区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层办公楼密集,楼间距大,信号损耗小。

3个区域均存在较大的物联网业务需求,但类型各不相同,当前物联网通信终端主要有智能水表、智能电表、自动泊车、共享单车、智能门锁等。

现项目已完成前期话务模型统计与部分设备、数据配置,但尚未全部完成,请你在此项目进度的基础上,根据项目操作要求及任务说明,继续完成后续建设与配置任务,以保障站点达到开通要求。

10.任务要求

10.1.操作要求

每参赛队的两名选手分别使用竞赛账号以“竞技”模式登录NB-IoT全网规划部署与应用软件,选择“NB-IoT网络规划与业务调试”赛事,在“工程模式”下,完成顺津市3个区3个站点9个小区的网络完善与优化,完成给定的任务要求。

用户进行设备配置与组网连线时需与拓扑设计模块中组网规则保持一致。

无线部分无需考虑冗余,单个RRU对应单个小区,核心网采用冗余保护,承载网设计需符合运营商工程施工规范要求,在网络层次上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中心层),实现业务逐级收敛。

为提高承载网网络的可靠性,各层级设备间必须采用环型组网实现业务的冗余保护,当汇聚核心层链路、节点故障后可实现业务的快速切换。

承载网、无线、核心网IP地址及路由部署规划要求如下:

1)承载网设备、核心网交换机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和静态路由学习全网路由。

承载网设备OSPF进程号全网统一,进程号为数字1,Router-ID配置为设备的Loopback1地址。

2)三个城市承载网内部三层互联接口采用30位子网掩码长度的IP地址。

核心交换机与核心网设备三层互联接口、接入PTN与无线设备三层互联接口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配置IP地址。

承载网设备管理Loopback1地址、核心网业务地址均采用32位子网掩码的IP地址。

3)为实现NB-IoT业务正常回传,承载网设备需配置指向BBU、MME、SGW等业务地址的静态路由并重分发至OSPF进程内。

4)承载网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可根据业务模型选择适当的互联端口类型。

5)顺津市三个城区间承载汇聚机房、承载中心机房跨机房设备互连需经过光传输OTN设备。

10.2.任务说明

请基于系统当前数据,继续完善三个区域不同机房中设备及数据配置,并根据任务背景及各区特征补全无线、核心网、承载网的网络规划参数,并完成3个区域的网络规划。

具体任务如下:

1)根据以下任务要求、话务模型、给定参数完成网络规划,网络规划按空计算得分,计算结果错误不得分,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均以4舍5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

此外需在答题卡上填写相应答案。

1区:

该区物联网终端总数为3000万,规划覆盖区域390平方公里,为核心城区,建筑多为高层商业办公楼宇,承载网汇聚层、接入层采用环型拓扑。

1区网络规划模型请参考表-1~表-4。

表-11区覆盖规划话务模型

参数名称

NPUSCH

NPRACH

NPBCH

NPDCCH

NPDSCH

发射功率(dbm)

23

23

43

43

43

馈线损耗(db)

0.4

0.4

0.4

0.4

0.4

天线增益(dbi)

10

10

10

10

10

噪声功率(db)

-126.4

-127

-120.3

-116.4

-116.9

SINRorC/I

-9.3

-7.0

-6.3

-4.6

-8.5

快衰落余量(db)

0.3

1.3

3.8

0

1

阴影衰落余量(db)

12

11.9

10.6

11.6

10.9

干扰余量(db)

2.3

0.5

3.2

5

0.3

穿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