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266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docx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测试

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测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1、(2012•德州二模)《后汉书》记载:

“先是,(庐江)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材料反映出当时庐江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的贫乏    B.生产技术的落后

C.灌溉技术的落后D.农民意识的落后

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农业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

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

A.炭化的谷粒      B.稻谷遗存      C.规模较大的粮仓      D.幼体猪骨

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

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特点是少投人多产出

4、能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

A.各诸侯国的变法B.封建城市的兴起

C.私田大量开垦D.“除井田,民得卖买”

5、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②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③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④往往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A.受儒家“仁政”学说的影响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C.皇帝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7、汉唐时,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也有“布衣宰相”之说,这种“布衣”原料主要是

A.麻织品      B.丝织品      C.毛织品      D.棉织品

8、中国古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的手工业技术包括

①冶炼生铁和钢   ②用煤冶铁   ③养蚕缫丝   ④制造陶器    ⑤制造瓷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9、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了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一日,鲁智深来到王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

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比较发达

C.“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11、“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A.租佃关系  B.雇佣关系  C.人身依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12、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了

①商业市镇的兴起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③农副产品大量进人市场④劳动力也成为商品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13、唐朝诗人张籍作诗写道:

“边城暮雨燕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该诗反映了

A.唐朝长安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B.唐朝安西地区丝织业高度发达

C.陆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景象D.白银成为唐朝普遍流通的货币

14、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禁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15、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的产物②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早期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③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④对重农抑商政策要一分为二评价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

16、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为“过年”。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

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B.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占主导地位

C.农业生产是古代中国立国的根本D.为了纪念神农氏

17、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

18、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拟了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哪项最不适宜

A.造纸术:

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B.指南针: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C.火药:

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D.印刷术:

没有它就没有文艺复兴

19、电视剧《贞观长歌》塑造了李世民及魏征、房玄龄等历史人物形象。

下列镜头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是

A.魏征高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B.唐太宗正聚精会神欣赏《清明上河图》

C.房玄龄用楷书书写奏折,陈述国事D.御书房悬挂着八大山人的书法作品

20、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的风情。

下列作品能体现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1、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B.人文主义传播

C.社会上层倡导D.商品经济发展

22、右侧是某书店的一份售书广告,其中最有可能在世界性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践活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B.②④C.③⑤D.①③

 

23、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唐璜》   D.《十日谈》

24、“这一定律体现了天上运动与地上运动的统一性,它把天体运动纳入到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得到的力学原理之中。

这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综合,也是人类认识上一次巨大的飞跃。

”引文中“一次巨大的飞跃”指的是

A.电磁学理论的建立B.进化论的出现

C.牛顿力学的建立D.“日心说”的提出

25、“我有时自问,为什么我会是那个发现相对论的人。

我想原因在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绝不会停下来思考有关空间和时间的问题。

这些是小孩子想的东西。

但当我长大成人以后,我才开始对空间和时间产生疑问。

自然,我要比一个孩子思考得更深入些”。

爱因斯坦发现的革命性的科学观念是

A.真理存在于人的童贞的状态

B.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否定经典物理学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

C.要用于思考怀疑一切习以为常的事物

D.科学真理面前不分年龄大小

26、“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政策”。

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是指

A.三个代表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科学发展观       D.义务教育

27、阅读以下对联:

“上联:

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

下联:

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

”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横批:

A.科学发展B.科教兴国C.和谐发展D.改革开放

28、梁博和吴莫愁,这两个名字在今年火爆网络与电视,曾经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他们优雅的旋律撼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体现的电视功能是

A.资讯传播     B.新闻报道    C.大众娱乐    D.艺术鉴赏

2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30、“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材料二(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三马克思说: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6分)

(2)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

“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

(6分)

(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经济发展对中西方关系的影响。

(8分)

32、某中学高二历史兴趣小组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图片和资料。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探究题(20分)

探究一走进历史完成表格中编号2、3所代表阶级派别的核心思想主张。

(4分)

编号

人物

主要事迹

核心思想主张

1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中体西用

2

著有《新学伪经考》

3

创办《新青年》

探究二反思历史在“西学东渐”潮流中,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派别分别进行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

(6分)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分)这些实践活动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意义是什么?

(3分)

探究三学史明智围绕“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的关系同学们发表了多种观点。

同学甲认为:

只要引进西方科技,制造利器,就能救中国。

同学乙认为: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同学丙认为:

要救亡图存就必须全面清算中国传统文化。

你认为这些观点是否正确?

谈谈你的观点。

(5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测试

历史试题答题卷

3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探究一

编号

人物

主要事迹

核心思想主张

1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中体西用

2

著有《新学伪经考》

3

创办《新青年》

 

探究二

(1)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五周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D

C

B

A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B

B

C

A

D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B

C

B

B

B

C

C

C

31、

(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国力强盛;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6分)

(2)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6分)

(3)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开辟市场,建立殖民地,中国经济发展迟滞,日益落后,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

(8分)

32、(20分)

探究一:

君主立宪;民主科学。

(4分)

探究二:

实践: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6分)主题:

学习西方,救亡图存。

(2分)意义: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

(3分)

探究三:

这些观点是片面的,(1分)向西方学习只是救亡图存的一个方面,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只要是于我有利,无论器物、制度还是思想文化都要予以学习;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还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予以创新和弘扬。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