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170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

《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x

创新设计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1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时间:

30分钟)

小题对点练

考点一 细胞增殖

1.(2014·天津卷,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解析 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错误;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DNA分子中一定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也暂时加倍,但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D错误。

答案 C

2.(2014·江淮十校联考)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DNA的复制

B.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

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解析 核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而图甲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DNA复制,A正确。

由图甲中Ⅰ和图乙中Ⅱ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含等位基因,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则着丝点分裂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C正确。

从图甲和图乙中染色体组成可知,若两图细胞来源于同一精原细胞,则图乙细胞是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D错误。

答案 D

3.图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表示某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相对含量,图丙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a~b段的细胞处于图丙中的f~g段

B.具有图乙所示物质相对含量特点的细胞,仅处于图甲中的a→b段

C.图乙中c、d、e依次代表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

D.图甲中b→a段和图丙中的O~f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同

解析 图甲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图丙中的f~g段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时期或减Ⅰ前、中、后、末期和减Ⅱ前、中期,A错误;图乙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相应时期,而图甲只表示有丝分裂,B错误;图乙中d代表染色体,c、e均可代表核DNA或染色单体,C错误;图甲中b→a段和图丙中的O~f段都表示细胞分裂的间期,主要特征相同,D正确。

答案 D

4.图一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二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图二处于DE段的细胞在细胞中央会出现许多囊泡 ②图二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两个着丝点被纺锤丝拉开 ③图二可表示乙和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④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解析 图二处于DE段的细胞正在发生由1个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的过程,这时候新的细胞膜正在形成,而细胞膜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无关,故①不正确;图二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但不是被纺锤丝拉开,故②不正确;图二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③正确;判断是否为初级卵母细胞,不仅要看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还要看细胞质分裂的情况,甲细胞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故④不正确。

答案 A

5.(2014·河南焦作一模)下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EF段

B.若在A点使核DNA双链带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复制原料没有放射性,则在CD段可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DNA占100%

C.CD段、IJ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

D.在图中的EF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解析 图中的EF段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OP段细胞中可含4个染色体组,故D项所述不正确。

答案 D

6.小鼠(2N=4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图示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抑癌基因,a为A的突变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20个四分体

B.分裂产生Aa或aa子细胞的概率均为1/2

C.子细胞aa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

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

解析 胚胎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A项错误。

由题图可知,细胞一极中携带a的染色体有两条,携带A的染色体有一条,在染色体随机丢失后分裂产生Aa子细胞的概率为2/3,产生子细胞aa的概率为1/3,B项错误。

子细胞aa不能合成抑制细胞增殖的相关蛋白质,在适宜条件下有可能无限增殖,C项正确。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染色体的异常分离很可能与纺锤体有关,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二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

7.(2014·山东卷,3)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程序性死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A项错误;未得到足够生存因子的神经细胞发生的程序性死亡是基因表达引起的,而生存因子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应的神经细胞不发生凋亡,B项正确;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生存因子这种化学信号来传递信息,C项错误;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不是细胞免疫,D项错误。

答案 B

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

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

C.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

D.细胞衰老,染色质变为染色体

解析 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细胞分裂能力增强,细胞周期变短;细胞衰老,染色质固缩。

答案 A

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衰老、癌变和分化过程中,都发生了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B.老年斑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增强,产生黑色素所致

C.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中,都发生了DNA的解旋、转录和翻译

D.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凋亡可同时发生于某一个体的体内

解析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活性减弱,因此黑色素产生减少,头发变白,而老年斑是由于衰老细胞中褐色素积累所致。

癌变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结构发生了改变,其功能也会发生变化。

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均涉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两个过程均发生DNA的解旋、转录和翻译。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凋亡可同时发生于同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内。

答案 B

10.经科学家研究知道,控制合成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基因的表达是将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的充分必要条件。

下图表示了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表格中数据是研究者用相同剂量3BrPA处理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

据此可推断:

MCT1基因表达水平

死亡率

正常细胞

0

0

癌细胞1

40%

癌细胞2

30%

癌细胞3

60%

癌细胞4

0

0

A.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它们对3BrPA的敏感性最强

B.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只有它具有MCT1的基因

C.由图可推断MCT1可能是载体,3BrPA主要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D.细胞中的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该细胞对于3BrPA的敏感性越弱

解析 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MCT1基因表达水平为0,导致缺乏3BrPA载体,从而使3BrPA不能进入细胞;各种细胞中均含有MCT1基因;表中数据显示,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细胞对3BrPA的敏感性越强。

答案 C

考点三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1.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细胞①中染色体数目最多

B.细胞②处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C.在细胞周期中细胞③所处时期的时间最长

D.持续观察细胞②,可见其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解析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细胞不能再继续进行分裂。

答案 D

大题冲关练

12.(2014·天津七校联考)图1中A、B、C分别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数字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A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

B图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E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按分裂过程判断,图2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后代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1)由B到A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为有丝分裂。

(2)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基因已复制,故基因型为AAaaBBbb。

C细胞与B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为②阶段,E为卵细胞或极体,基因型为AB或Ab或aB或ab。

(4)图2中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先后顺序应该是甲、丙、乙。

(5)AaBb×aabb,后代出现A_B_概率为1/4,aabb概率为1/4,故后代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1/4+1/4=1/2。

答案 

(1)有丝分裂 

(2)AAaaBBbb 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② AB或Ab或aB或ab (4)甲→丙→乙 (5)1/2

13.(2014·《考试大纲》调研卷)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科学家正深入研究癌细胞。

下图甲表示肝细胞的生命历程,序号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

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

图乙是在有氧条件下细胞2内发生的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Ⅰ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

Ⅰ~Ⅳ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过程________。

(2)细胞2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应T细胞能够使细胞1和2死亡,从免疫角度分析,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

(3)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发现,癌细胞和正常分化产生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的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这是因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过程________(填图乙中编号)明显增强。

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解析 

(1)Ⅰ过程为细胞分化,分化的本质为基因选择性表达。

Ⅲ过程为细胞癌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2)效应T细胞使衰老细胞和癌细胞裂解死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

(3)由题干和图乙可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而癌细胞的代谢比较旺盛,需要大量的物质用于合成材料,所以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内③会加强。

答案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Ⅲ 

(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监控和清除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③ 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蛋白质和DNA等提供原料

14.(2014·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干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Klf4(抑癌基因)、Sox2和Oct

等基因处于活跃表达状态,Oct

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

、Sox2、cMyc和Klf4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Oct

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处于________状态。

依据图示的原理,体细胞癌变是________等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在图中________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过程。

(2)研究人员利用小鼠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进一步诱导又获得了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iPS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称做________。

科研人员研究了甘氨酸对癌细胞代谢和分裂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培养方式及检

测结果

细胞类型    

在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甘氨酸的含量

从含有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转移到不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分裂速度

慢速分裂的癌细胞

增加

不变

快速分裂的癌细胞

减少

减缓

A.甘氨酸进出两种癌细胞都需载体蛋白协助

B.慢速分裂的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需甘氨酸

C.缺乏甘氨酸可延长快速分裂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D.癌细胞膜与正常细胞相比糖蛋白减少

解析 

(1)通过图示可以推测,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中,Oct

基因处于未表达状态或沉默状态。

cMyc、Klf4基因分别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它们异常表达,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可以变为肿瘤细胞;在cMyc、Klf4、Fas等基因的控制下,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引起细胞凋亡。

(2)iPS细胞类似胚胎干细胞,诱导其获得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

根据表中信息可以看出,慢速分裂的癌细胞不利用培养液中的甘氨酸,可能是细胞内的甘氨酸就可以满足其分裂所需。

答案 

(1)未表达(或沉默) cMyc、Klf4 cMyc、Klf4、Fas 程序性死亡 

(2)细胞分化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