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070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docx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

“瓶颈”如何突破?

2006-10-1120:

28:

40

 

   根据目前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要实现工学交替并不容易,因为它牵涉到学校和企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探索和改革,很好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工学交替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学交替,顾名思义就是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工学交替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学生顶岗工作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毫无疑问,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各种办学模式的最佳模式,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然而,根据目前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要实现工学交替并不容易。

因为它牵涉到学校和企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如一个又一个“瓶颈”,如果解决不好,工学交替就很难实现。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探索和改革,很好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工学交替取得了显著成效。

  瓶颈:

难以得到企业的支持

  “要实现工学交替办学模式,仅有学校一厢情愿是很难做到的。

”谈到工学交替遇到的困难,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侯炳超感触颇深。

早在2000年的时候,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始尝试工学交替模式办学,可是,找了好几家企业,别人都不热心。

“要搞工学交替,就必须要进行顶岗工作,这就需要企业拿出一定的岗位给学生,这对企业来说,难度很大。

”侯炳超说,企业有两个担忧:

一是担心学生无法胜任岗位工作,二是学生顶岗期满,回学校学习后,岗位由谁来顶替?

侯炳超觉得,企业的担心不无道理。

  突破 相互了解,形成良性互动

  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现,其实,企业在很多方面对学校并不了解,特别是对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缺乏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学院把企业的有关负责人邀请到学校进行参观交流,同时,学院主动聘请企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这样一来,企业就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了,对教学规律也慢慢地有了了解。

同时,学校也组织领导和教师到企业去,通过参观,甚至动手操作,了解了企业的生产各个环节,知道了企业是如何设置岗位的,如何用人的,对职业技能有怎样的要求。

  侯炳超说,学校通过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关系,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获取最直接的信息,就能够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培养学生,使学校在专业建设和调整、实践岗位的推荐等方面始终把握主动权。

  同时,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让学校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愿望,也能够使企业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形成互动式交流合作机制,这为工学交替模式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瓶颈:

教学计划与顶岗实践发生冲突

  尽管企业不十分情愿,但到了生产旺季,一些企业又跑到学校来要人,希望学校派一些学生去学习实践,企业愿意提供岗位。

按理这是一件好事,可是,此时学校安排的教学计划是理论学习,不允许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工学交替很难开展。

  突破 改革教学,适应顶岗需要

  通过沟通和了解,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明白了一个道理:

要搞工学交替,首先就是要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要适应到企业去顶岗工作的需要。

  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专业。

学院根据酒店业特点,调整了教学计划,首先安排一年级学生在学院自己的三星级酒店——桃李园酒店进行为期两周的认识实习,之后,回到课堂进行专业知识学习。

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安排学生在营销旺季在五星级酒店进行为期半年的生产实习,酒店负责食宿,并给每位学生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

由于学生在第一年有了认识实习的经验,到了五星级酒店,感觉学习实践也变得应对自如,经过半年的实践学习,学生再回到学校课堂学习理论知识。

  有了顶岗实践的经验和良好的表现,这些学生都被企业预订,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学生便根据就业协议或订单,在最后一学期到就业单位进行综合实习,工资等各方面待遇与员工相同。

这样,通过三年的“工学交替”,这些学生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实践技能,再加上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时学到的企业文化和理念,毕业生个个都有了实践经验,这样的学生,用人单位都抢着要,供不应求。

  瓶颈:

学校与企业难以形成有效互动

  在开展工学交替初期,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现,由于相互缺乏了解,企业和学校很难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使得工学交替无法顺利开展。

  突破 进行全面改革,适应工学交替

  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模式成功之后,学院的其他专业也开始进行大幅度改革。

  过去,理论课的上课时间没有刻意考虑顶岗实践的问题,为了满足工学交替的需要,学院把理论课放在企业生产淡季来上,而把实践课调整到企业需要人的生产旺季来上,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够拿出岗位来供学生顶岗实践。

也很好地解决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冲突的问题。

  通过改革,根据不同专业所对应的不同实践岗位,学校都要随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这样,教学管理就变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只要与工学交替发生了冲突,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就必须要进行调整,这已经成为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上下的一致共识。

  侯炳超对记者说,几年来,学院一直在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改革,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要和学校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需要,做到校企双赢。

“尽管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但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工学交替的开展,因此,学院一直坚持了下来,效果很好。

”如今,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所有专业都实行了工学交替办学模式。

 

“工学交替”是当今职业院校普遍推行的一种有效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在恩施职院深受学生欢迎。

什么是“工学交替”?

“畜牧兽医、烟草等专业的学生‘工学交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学校学理论解决专业知识问题,第二阶段进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第三阶段到企业顶岗实习。

三年都这样循环直到毕业。

”生物工程系主任冯小俊给我们解释。

“从学生就业岗位入手,分析岗位的能力需求,并从中把握典型工作任务,再按照此任务整合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中做,老师在做中教,学习的内容就和工作岗位上的操作一样。

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达到上岗的要求,为企业的人才资源开发拓展了新的途径。

”电气与机械工程系主任牟应华强调。

专业不同,模式各异,目的一致,让学生学到真本领。

近年来,恩施职院一直尝试学校与社会融通,将办学真正融入到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他们采取“企业进校”、“校进企业”生产教学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有效地变实训车间为生产车间,变实训作品为“订单”产品,既有效利用了企业资金和设备,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又为企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要在三年内,利用在车间的学习(边上课、边加工)时间,完成中烟集团武汉卷烟厂12万套的包装箱架。

这对于他们来讲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让专业和行业进行了融通,实现了培养与实际需求的“零距离”。

由工厂提供图纸和原料,教师根据“订单”要求整合教材、改进教学计划,学生在专业教师和技师的指导下加工产品、磨练技能,这种方式带来了良好的效果。

“既是教室,又是实验室,也是工厂车间”的“教学工厂”式的实习中心真正发挥了作用。

畜牧兽医专业副教授龚云登认为“生产性实习”创造企业效益,“课堂化基地(车间)”走出了职教新路。

它让“黑板上解剖动物(开机器)”成为历史,“技能型人才”满足了社会需求,校企实现良性互动,学校专业优势得到凸显,使校企得到了双赢。

该校的实训基地可谓是高规格,已建成“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技术”三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基地)103个,校外实训基地54个。

学校在这些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使情景教学与企业规范化操作实现了零距离对接,学生就业时就不存在上岗过渡期的问题,这样的“熟手”企业当然抢着要。

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使学校与企业保持“零距离”,使“学生”与“工人”角色实现“无缝对接”。

该校近几年来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都保持在90%以上,像建筑工程、旅游管理、畜牧兽医、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还未毕业就被企业预定一空。

提起顶岗实习,刚从校外实训基地恩大饲料公司回来的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黄君感触颇深:

“我主要做公司的售后技术服务工作。

刚进公司时,什么都不懂,接受公司的业务培训后,终于明白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区别,只有老老实实地跟着公司里的技术员学习,才能有所长进。

饲料售后服务的好与坏主要看你跟基层养殖户沟通得怎么样,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你解决得怎么样。

这不是仅仅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得有真本事。

在采访的最后,黄君激动地对记者说:

“当看着养殖户面露微笑的那一刻,我觉得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感到特别开心:

原来自己也行。

是‘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们成才。

“工学交替”的教育方式

在线收听  

  听众朋友,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模式正在中国各地得到推广。

这种被称作“工学交替”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在企业得到实践的机会。

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企业的欢迎。

  顾名思义,“工学交替”实际上是一种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的职业教育模式。

在中国中部的湖南省,有38个市县的职业学校正在开展“工学交替”教育。

这些学校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酒店管理、模具制作、物流等14个专业就读,在为期3年的教学过程中,每在学校学习半年之后,学生将进入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并得到一定的工资。

在3年的学习与实践结束后,他们将获得中专学历和至少一个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并能够顺利进入到与学校签订协议的企业中工作。

  湖南省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杨栋梁先生说,目前,这所学校已经与5家企业签订了“工学交替”用人协议。

  “(我们)根据企业的需要为学生制定培训计划,所以说实际上在学生毕业 前就已经给他们找好了‘婆家'(就业岗位),就业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计划明年招生在2000人左右。

  由于“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很 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受到了许多用人企业的欢迎。

湖南省长沙市一家名叫“金牛角王”的餐饮企业就和湖南省科技职业学院签订了用人协议。

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蔡艳女士说,作为企业,他们很赞同这种教育模式,也愿意参与到学生的培训工作中去。

  “(我们)也会派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讲师到学校培训学生,(这样,)他们(学生)融入我们企业是很快的,只要三五天就能熟悉(工作)了。

  众多企业看好“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职业教育体制当前所面临的一种尴尬,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众多在校学习的学生掌握了较强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却较少得到实践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在毕业时不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

而“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出现,恰恰替用人企业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减少了它们在招聘应届毕业生后所需要支付的培训成本。

因此,“工学交替”教育模式逐步在中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

  在中国东南部广东省封开县,9家台资企业和当地职业学院签订协议,开展“工学交替”培养计划,封开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岑焕钊先生介绍说,这所学校的学生半年读书、半年有偿实践,学生可以用实践所得的收入支付学费,而且他们在企业的实践也将作为一项考试科目计入成绩单。

  而在中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成为该校第一个开展“工学交替”培训方式的专业。

学院根据酒店业特点,调整了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当地星级酒店进行实习,酒店负责食宿,并给每位学生每月30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

经过半年的实践学习,学生再回到学校课堂学习理论知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通过“工学交替”模式的培养,许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实践技能,再加上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时学到的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的学生,用人企业都抢着要,供不应求。

在广东省封开县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颜辉先生告诉记者,这所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甚至比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还要好。

  “现在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我们在这里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工作,以后就业也容易。

  据了解,“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在发达国家当中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在德国,学生每星期工作3天,理论学习2天,约有60%的学生都接受此类职业教育。

在美国,在校学生也可以获得暑期工作、未来就业等方面的机会。

专家表示,实施“工学交替”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减少学校在设备和专业师资培训上的投入,还可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压力,有助于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习、就业。

  不过,目前在中国,“工学交替”教育模式还面临着许多发展的瓶颈,比如,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当中的重理论、轻技能的观念依然存在。

因此,中国各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偏重于理论培养,为学生安排的实习实践机会很少。

对此,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专家余祖光先生说,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尖端人才的同时,中国应加大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中国各类职业学校借鉴。

  “从广义上来说,工学交替,半工半学是一个方向,尤其是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说。

解读“工学交替”内涵

       所谓“工学交替”中的“学”,是指课堂教学。

“工”,是指生产实践。

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相结合,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边学习边工作。

”该院机电工程系主任刘进球告诉记者。

“和以往的上课方式不同,在这里,车间就相当于课堂,二门课程的学习在这段‘工作’期间完成,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以前上专业课的教师尽管大部分也都具有工程背景,相当一部分还是从企业聘请过来的工程师,但是这跟在车间由师傅手把手教还是不一样的。

”公司为来这里的学生每个人都“配备”一名师傅,师傅不仅安排“学徒”每天的工作任务,更是“学徒”们工作的启蒙老师。

老师直呼:

“学生认知水平提高了”

    “我现在压力大了,以前上课很难讲透的东西,现在一讲他们就懂了,因为有实践作为基础。

因为他们问的问题越来越专业了,有些我都答不上来。

看来,我也要到企业‘实战’了。

”该院模具专业课宋老师在学生实践反馈后感觉“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了”。

     据了解,学生们在苏州实习的二个月中,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模具二个班的学生们就成为了企业的员工。

“我们到公司的第一天,老总就告诉我们,在这里我们不再是学生,而是员工。

要遵守和其他员工一样的规章制度,也要完成工作任务。

如果工作表现不好,当然,会影响相关课程和这次‘工作’的成绩。

“工学交替”是校企共赢

       在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过程中,整个培养方案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形成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和企业共同承担对学生的培养任务,共同考查评价参加“工学交替”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无论是对即将毕业或者尚未毕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提高。

“以后他们进入单位就可以直接上手,实现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这也节省了企业的培训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

”该院院长邓志良自豪地说。

     而记者在采访当中,大部分同学们都表示,他们现在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了,因为他们在实践中遇到难题,并解决难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了。

“学生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如果工作表现好,还有机会成为企业的‘准员工’。

这次在苏州的43名学生有一部分表现优秀的同学,公司已经有意向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将来吸收他们毕业实习,乃至工作。

”邓院长表示。

“工学交替”任重道远

     今年11月12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公布了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名单,常州信息学院成为2007年度42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今后将全面实施“工学交替”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而据记者了解,各高校出于成本以及学生管理各方面考虑,全面推行“工学交替”还有一定难度。

     一方面部分企业积极性不高。

企业有自身的工作特点,与学校周期不一定同步,这样就存在一个相互协调的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对这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

这使得“工学交替”任重而道远。

但尽管如此,‘工学交替’作为培养高职人才最有途的方式和途径,将来制度、形式各方面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该院对工学交替的探索也将进一步深入。

 

学生第一学期到企业打工实习,第二学期学习理论知识;或者学生白天在单位工作上班,晚上学习课本知识……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被称为“工学交替”办学模式,滨州职业学院中专部于2006至2007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实行这种办学模式。

今年9月份,该校的2005级幼师、机电、热电专业共三个班100多名学生开始进入到幼儿园、企业等实习。

滨州职业学院中专部负责人介绍说,“工学交替”办学模式是教育部今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模式。

职业教育与大专、本科教学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同,它重点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而“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完全改变了过去职业教育那种给学生先上文化课、再上专业基础课、最后上专业课的老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工作,这为他们成长为技能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稳妥推行“工学交替”模式,该校于去年就开始对有关的单位进行联系、考察。

按照学生所学专业尽可能对口、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管理比较规范的原则,学校最终确定了幼师专业一个班40多人到我市小白鸽幼儿园、育英幼儿园、快乐宝贝幼儿园进行实习,机电、热电专业两个班60多人到淄博博汇集团进行实习。

在幼儿园实习的学生采取的模式是白天上班,晚上上课。

在小白鸽幼儿园实习的学生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他们可以在实践中知道自己缺乏什么样的知识,到了晚上上课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学习。

这样一来,就缩短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不用为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而苦恼,更不用为就业而发愁。

据了解,在短短的两个多月的实习过程中,由于表现优异,已经有两个学生与快乐宝贝幼儿园、四个学生与小白鸽幼儿园签订了就业意向,这六名学生在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到幼儿园上班。

“工学交替”办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为许多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

据介绍,在淄博博汇集团实习的学生实行带薪实习,每人每个月可以领到600元实习工资,除去生活费,每个学生还能余下不少。

滨州职业学院中专部负责人认为,“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可以推动社会上的用人单位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促使学生在实习中实现就业与实习的无缝隙衔接。

这种办学模式使学校、学生和企业实现“三赢”——学校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企业相应获得了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技术工人;而学生则掌握了实践经验,增加了就业机会。

“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欢迎,有不少企业的负责人专门找到学校,要求成为职业学院中专部“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实习基地。

为此,职业学院中专部负责人介绍说,该校将与企业建立长久的联系机制,真正做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将通过专业教师与职业技术人员相互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与企业签订订单教育,一块制定教学实践计划,突出职业教育的实际性。

为进一步扩大“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范围,该校还将深入有关单位进行联系、考察,稳步推进该办学模式,争取下个学期幼师、机电、热电专业14个班的学生都能够找到实习单位,从而为整个中专部全部实行“工学交替”办学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副院长王光彩代表学院对这次“工学交替”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王院长指出:

要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工学交替”无疑是一条最简单、最直接的有效途径。

这种培养模式利用了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王院长希望同学们在顶岗实习期间要强化纪律观念、提高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此次实习的机会,虚心学习,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姚院长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他用两个“到位”给在场的同学们阐明了工学交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殷切期望。

一是认识上要到位。

工学交替是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6号文件)精神的需要,是学院执行教学计划的需要,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就业目标的内在需求。

二是实践上要到位。

希望同学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掌握实践岗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融入企业,了解企业,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周密的安排。

姚院长还对参加本次工学交替实践活动的同学们提出两点要求:

一是端正态度,认清自己的双重身份,严格执行学校、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纪律;二是要求同学们要注意安全,懂得自我保护。

 新鹏职高是怎么实现让学生“零学费”入学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来,今年新鹏职高灵活地运用了“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就读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和烹饪等非政策“零学费”专业范围内的新生,以“工学交替”的形式“零学费”完成学业。

所谓“工学交替”,就是学费、住宿费、伙食费通过自己在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所得来支付。

若实践所得仍不足以支付各项费用,学生可在毕业离校工作后两年内补足差额。

这样,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通过工学交替,不会因交不起学费而丧失读书机会。

并且,“工学交替”的模式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增强了学生理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上岗就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理论与实践有多远?

  谁说得清呢,工作了自然就知道了。

  所以就有了:

“早知这样,当时我就好好学了”或“唉,还不如早点工作呢”这样的话。

  理论与实践总有距离,但我们可以缩短这个距离。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工学交替”模式,即让学生白天在企业实习,晚上上理论课,让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接触。

  4月25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媒体营销061班赴乐购超市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工作与学习结合的“工学交替”活动。

他们对此行的收获充满信心。

因为在去年9月,他们的学兄学姐——机电工程系43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赴苏州万达汽车内饰件厂和苏州汇众模塑有限公司进行了两个月的“工学交替”活动,每个人都收获颇丰,最普遍的一句话是“真正学到东西了”。

  “工学交替”

  解读

  

  

  “学”,是指课堂教学。

“工”,是指生产实践。

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作为企业员工,进行顶岗工作。

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

学生通过“工学交替”来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以适应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在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工学交替”特点:

边工作边学习,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去年9月至11月的两个月中,模具056班学生赴苏州万达集团苏州汽车内饰件厂、苏州汇众模塑有限公司“工学交替”,学生被安排到技术部、编程部、品管部、数控部、钳工部、注塑部、工程部等与专业有紧密的联系的部门。

他们白天和企业员工一样工作,晚上还要进行《塑料模设计》、《模具制造工艺》二门理论课程的学习。

刚赴乐购超市“工学交替”的同学,白天是超市的员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