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418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docx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

一、王宗璞的故事

那天,我和科里的几个干警到街道搞预防职务犯罪宣传。

我们刚把宣传画挂上,就来了不少参观的群众,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很是热闹。

我们为自己的宣传活动能达到这样好的效果而高兴。

  不一会儿,母亲来了,她提着一个空菜篮子,仔细地观看着每一幅宣传画,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转眼中午快到了,前来观展、咨询的人几乎走完了,母亲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我提醒她该回家做饭了,母亲看了我一眼,极不情愿地走了。

看着母亲那略显蹒跚的背影,我知道母亲总是以我的工作为荣,她把支持我的工作当做最大的乐事。

  晚上回到家,母亲问我要白天的宣传画,我没有多想,就把剩下的都给了她。

母亲很高兴,把宣传画挂在了她卧室的墙上。

但是从那天以后,我明显地感觉到母亲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忧心忡忡,满腹心事。

我问她,她只是说:

“你要好好干工作!

  今年2月,院里进行人事调整,我被安排到反贪局担任副局长。

因为工作忙,我就更少过问母亲的事了。

上星期的一天夜里,已经凌晨1点多钟了,我在单位加完班回家,竟然发现在外地工作久不回家的弟弟睡在院外的水泥台阶上,我赶忙叫醒他,问他为什么不回家睡觉。

弟弟委屈地说:

“我嗓子都喊破了,就是没人开门。

明明听见咱妈的说话声,可她就是不开门;打你的手机关机,家里电话也没人接,咱家到底出啥事了?

”我说:

“没出什么事呀!

你嫂子回娘家了,你侄女住校晚上不回来,可是妈在家呀。

  正说话间,母亲起来了,看到她的小儿子在外面受冻,心疼得不得了。

我问母亲:

“你没有听见有人叫门吗?

”母亲说:

“咋听不到呢?

可我以为,那是想找你办事的人趁晚上送礼来了,我哪里敢开门,谁想到是他小子呢!

”弟弟说:

“哥哥才多大的官呀,犯得着这样草木皆兵吗?

”母亲恼了,瞪着弟弟,提高了嗓门说:

“官小就可以随便接受人家的东西吗?

你没看多少人都是先收小礼,收着收着胆子就大了,最后就敢收大礼了,贪污贿赂就是这样弄起来的。

我可不想为了贪图人家一点点东西,叫我的娃去蹲监狱。

  母亲这话讲得怪有水平,我觉得很耳熟,可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弟弟见母亲生气了,虽然没有反驳,却露出很不以为然的样子。

母亲更加气恼了,她指着弟弟说:

“你娃这思想就很危险,需要好好学习学习。

”母亲把“学习”两个字咬得很重,她又说:

“我看你哥他们单位搞的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就很好,你也要好好学学,懂得当官的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办事,要把手中的权力用在正路上,多为老百姓办点好事,不能去干那些昧良心的坏事,省得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这些话从已经65岁且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口里说出来,真让人吃惊不小,我终于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原来母亲看预防职务犯罪宣传画展除了是在支持我的工作,她自己也在学习。

不仅如此,她还把这些教材搬回了家,从那些鲜活的案例中、从那些犯罪分子的母亲及家人的眼泪中受到了最大的教育——那就是千方百计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一个遵守法纪的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做一个清白的人。

母亲临睡前又把我拉到跟前,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对我说: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你,你干反贪工作,求你的人一定多,你可要好好干。

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好,钱财是身外之物,挣得够花就行了,可不要为了钱毁了自己,毁了一家人。

母亲的话让我落泪,我父亲去世早,母亲辛辛苦苦拉扯我和弟弟长大,她老人家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活着。

以前我总没有把她的话当回事,可是现在我明白了母亲为什么经常紧锁眉头,为什么在我担任了反贪局副局长后总是旁敲侧击地告诉我要好好工作,为什么总是天不黑就把院门关上……

我是搞反贪工作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话我也经常对周围的群众讲,对各部门、企业的领导干部们讲,对企业职工、农村干部甚至对犯罪嫌疑人讲,可唯独没有对自己讲过,母亲给我补上了这堂课。

她使我意识到,应该接受廉政教育、把廉政警钟自始至终敲到最后的,除了领导干部,还包括我们这些搞廉政工作的人。

 

孔繁森的故事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

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

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象。

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

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

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

“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

”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

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

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

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怀念我的战友毛岸英:

从来不以毛主席的儿子自居

赵南起

“毛主席的儿子也得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日,我跟随彭德怀司令员,开赴朝鲜战场。

志愿军总部最初设在朝鲜北部山区的大榆洞,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大榆洞有一个废弃的金矿,矿洞口不远处,一栋两间的简易房,是彭德怀的办公室,彭总在那儿吃住和办公。

离此不远处是一栋三间的房子。

中间的大房间是大通铺,十五六个参谋住;两头各隔开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

东头是作战处的处长丁甘如和副处长杨迪住;西头是我和毛岸英住。

我住这个房间本来是不够条件的,但由于毛岸英是俄语翻译,我是朝语翻译,两个人住一起,工作起来方便一点。

就这样,我升格了。

毛岸英是1950年10月22日晚上入朝的。

他先住进去,第二天我才搬进岸英同志的房间。

这是一个13平方米的小住处,放着两张行军床,有火车硬卧那么宽。

我发现里面已经住了一个人。

他身材比我高一点,大概一米七八左右,挺魁梧,长得也帅。

我俩年龄相仿,都是20多岁,但是他看起来举止庄重,显得很成熟。

因为是初次见面,我就先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问他:

“您贵姓啊?

”他看了我一眼,说“我姓毛”,也没说叫什么。

我说:

“跟你住一个屋我很高兴,希望你能帮助我。

”我先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下:

我是干什么的,怎么来的,等等。

然后他说:

“不瞒你说,我叫毛岸英。

”那个时候也没电视,我从广播里听到过这个名字,觉得耳熟,但也不敢乱猜。

他看我愣住了,就说:

“我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我很惊讶,他又说:

“毛主席的儿子也得抗美援朝啊。

抗美援朝,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份责任,毛主席的儿子也不能例外!

”我听他说得很到位,起点也挺高,心里很佩服。

我俩就这样认识了。

从那天到11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毛岸英牺牲,我俩共相处31天。

毛岸英与妻子刘思齐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的身份是彭德怀办公室的秘书兼俄语翻译。

虽然是彭德怀的秘书,但并不参与作战。

另外,俄语翻译的工作也并不是很多。

毛岸英经历十分丰富。

他从小吃苦,8岁的时候就随母亲杨开慧一起入狱。

杨开慧牺牲后,他在上海过了几年流浪的生活。

后来又被送到苏联学习。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毛岸英主动要求上战场,他曾在一支坦克部队中担任连队的政治副连长(相当于指导员),随大部队一起进攻柏林。

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毛岸英回到中国,毛主席又让他去当了两年农民。

全国解放以后,他又下工厂当工人。

那个时候,中国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毛岸英是苏联的大学毕业的,又当过兵,回国后当干部足够资格。

可他入朝前只不过是一个总支书记。

我小学毕业,他大学毕业;我入朝时才革命5年,他从小就革命;我23岁,他比我大5岁。

我当时已经是县团级干部待遇了,可他跟我一样,也是县团级干部待遇。

毛岸英在政治上很成熟。

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我们这些首批参加志愿军的,都是组织决定、个人服从。

在当时,对个人而言,到朝鲜意味着可能死亡。

可毛岸英不一样,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要求他、动员他,而是自己主动找到彭德怀,请求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这得到了他的父亲毛泽东支持。

按照他的话说:

“毛主席的儿子也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这是全民族的任务,不能因为是毛主席的儿子就例外。

跟他住一起的时候,我发现,毛岸英的上衣口袋中总是装着一张女同志的照片,空闲时他就会拿出来看上几眼,晚上睡觉前更是小心翼翼地将照片放在枕头旁边。

我不知道他已经结婚,就问道:

“是你的对象吧?

毛岸英非常自豪地说:

“不是对象,是老婆。

”说着,把照片递给我,“看看,怎么样,漂亮吧?

此时我才知道毛岸英是新婚燕尔。

他的妻子叫刘思齐。

毛岸英每次谈到自己的新婚妻子,总是眉飞色舞。

我看得出来,他俩感情很深。

后来我才知道,毛岸英入朝前夕,刘思齐正在北京医院住院。

他没告诉妻子自己要到朝鲜去,只说“我这次出门时间长一点”。

入朝后,虽然志愿军司令部和国内的电报往来不断,国内来人也不少,可他一直没给她写信。

他感到,不告诉她不好;告诉她,又怕她担心。

他还说:

“父亲常说:

战争时期,儿女情长,会误大事的。

从来不以毛主席的儿子自居

在日常生活中,毛岸英非常平易近人,一点儿架子没有。

他说:

“如果大家都知道我是毛主席的儿子,就会敬而远之,那我就没办法跟大家接触;我对自己的身份保密,就能跟群众打成一片。

”尽管彭德怀司令员对毛岸英非常关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可毛岸英本人却一直把自己看做志愿军总部普通的工作人员,跟大家的关系非常融洽。

他的组织观念也很强。

虽然留过学,又有特殊的身份,可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从来不以毛主席的儿子自居。

该自己管的事情一丝不苟,不该自己管的事情从来不指手画脚。

有件小事给我的印象很深。

我们俩都是团职干部,按照规定,两名团职干部有一位公务员负责日常勤务。

派给我们的公务员才18岁,刚参军不久,他负责给我们打洗脸水、烧开水、扫地等。

当时我们的驻地在山上,要到山下取水,小战士走一个来回要一个小时。

路崎岖,遇到飞机的话就更加危险。

毛岸英看他来回跑很累,而且担心他的安全,就跟我商量说:

“咱们节约用水吧。

让他一天只打一桶水,不要两桶了。

”于是,我们早晨洗脸、白天喝水、晚上洗脚,都用这一桶水。

一茶缸水,都想象不出他是怎么用的:

先用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刷牙;剩下的多半缸,先喝进去,不咽下,再往外吐,一边吐一边洗脸。

这样,一缸水,刷牙洗脸都有了。

虽然这是一个极小的动作,却令人非常感动。

 

大傻

马小贵

他从小就是孤儿,人老实本分,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大傻”。

由于没钱,又太憨厚,快四十了,大傻仍未成家。

几年前,大傻到一个林场做临时工,他的工作就是买菜做饭,负责打扫办公楼的卫生。

这个林场的刘场长看中的就是大傻的“傻”。

因为他老实,不会说谎,做事踏实,所以请大傻来做饭让人放心,伙食费不会被贪污,而且全场干部职工也不会有意见。

大傻在林场一干就是5年。

在这5年时间里,大傻从来没有贪过林场的一分钱伙食费,他始终保持着淳朴的本质。

对他来说,能够到

林场做临时工已经是最大的知足了。

每个月林场都要派大傻去一趟县城,采购米、油等大宗物品。

因为林场在山区,远离县城,大傻每

次去采购物品,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走山路到车站搭最早的一班车,采购完了又急匆匆地赶回来做午饭,每次都是忙得连早饭都顾不上

吃。

按说这是出差办公事,大傻完全可以用公款吃早餐,然而,憨厚的大傻认为林场领导没有告诉他可以用公款吃早餐,所以他不敢吃

,每次都是饿着肚子回来。

因为这事,大家都笑话大傻傻得无药可救了。

刘场长听说这件事后,特意每个月给大傻加了3元早餐费。

有一天,大傻在打扫办公楼的卫生时,正巧碰到刘场长整理办公室,他扔出来一大堆纸箱,让大傻拿去扔掉。

大傻觉得扔了可惜,

就把这些纸箱捆在一起拿回了自己的房间。

晚上没事的时候,大傻准备把这些纸箱整理一下,再拿出去卖钱时,无意中从纸箱里捡到一

个用报纸包着的东西。

他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沓100元一张的人民币,他数了数,一共有2万元。

大傻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他赶紧向刘

场长汇报,并把钱交给了刘场长。

刘场长看着大傻送回来的钱,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一再叮嘱大傻,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后来,刘场长荣升为县林业局副局长。

可是,他当副局长没多长时间,就因涉嫌受贿罪被检察院立案侦查,不久后被法院以受贿罪

判了刑。

刘副局长在监狱服刑半年后,大傻想起了一直对自己很照顾的刘副局长。

他怀着感恩的心,买了一些东西到监狱去看望刘副局

长。

看到憨厚的大傻,刘副局长流泪了。

大傻看过刘副局长后不久,收到一封从监狱写来的信,是刘副局长写给他的,信里除了感谢大傻去监狱看望他,还讲起了那次大傻从旧纸箱中翻出来的2万元钱。

原来,那笔钱是刘副局长第一次收受木材老板的贿赂。

当大傻把钱交还给他时,他曾担心大傻会说出去,于是想把钱退回去。

可是想来想去,他认为大傻没有那么聪明,而且大傻非常淳朴,他不让说的事大傻肯定不会对外人说。

于是,他心安理得地把这笔钱留下了。

再后来,由于有了第一次,他的贪欲越来越大,收的钱也越来越多,以至于不能自拔,直到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信的最后,刘副局长是这样写的:

“失去自由的时候才知道,钱财真的一点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自由。

如果能够重获自由,我愿和你一起,做一个无欲无求的‘傻子’。

 

一车水果

耿宝文

堂弟初中毕业后到南方打了几年工,本想着那儿遍地是黄金,结果未如所愿,每天累得半死又挣不了几个钱,于是决定改行。

前不久,堂弟来到我所工作的城市谋生,经过考察,在农贸市场租了个摊位,又买了一辆三轮车,干起了贩卖水果的营生,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然后急颠颠地赶往水果批发市场进货,回来后翘首苦捱,往往天黑才收摊,辛苦自不待言。

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赶写一份材料,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了堂弟语无伦次的声音:

“大哥,我从水果批发市场进货回来,正走着,根本没叫卖,城管硬说我是占道经营,非常野蛮地没收了我的三轮车,你快过来看看吧!

”啊,竟有这事?

要知道那可是堂弟谋生的资本呀!

我问清堂弟所在的位置后,便心急火燎地赶过去。

到了那儿,堂弟正沮丧地坐在马路边,一脸的愤然和无奈。

我安慰他说,让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车要回来。

经过多方联系,我的一位在政府部门做事的大学同学非常爽快地答应帮忙,并让我到市城管队等他。

我一听,哪敢怠慢,拉上堂弟边打听边往市城管队赶。

正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大学同学打来的,他已在城管队一负责人办公室等待多时。

我和堂弟赶到那儿,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

那位负责人听了,打着哈哈,说着“误会误会”的客套话,便领我们来到了罚没物品集散地。

那儿可真够壮观呀,各种自行车、三轮车、人力车等杂乱无章地堆得俨然成了小山。

“看看哪辆车是你的,尽管推走就是了。

”那位负责人大度地说。

堂弟的车是新的,一眼就看到了,只是上面空空如也。

涉世不深的堂弟还想问那车水果的事,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在回家的路上,堂弟不解地问:

“那车水果是我刚批发的,咋一转眼就不见了呢?

”我安慰他说:

“权当送礼了,最起码要回了车,

没血本无归就好。

 

“账房先生”

储成剑

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没想到,前段时间我居然当了一回“账房先生”。

去年冬天,我们单位“一把手”的父亲去世了。

老人家曾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厅级干部,他临终时交代子女丧事从简。

但作为一位在

省、市、县工作多年的老干部,无疑会有很多人前来吊唁。

吊唁者众多,接待倒不是问题,问题是吊唁者送来的“人情礼金”如何妥善

处置,这实在让领导头痛。

如果在吊唁时拒收推辞,人来人往的,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容易忙中出乱。

思来想去,我们领导把目光落在

我这个纪检干部身上。

他说:

“就辛苦你了,你来做‘账房先生’吧,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所有‘人情’务必‘完璧归赵’。

接到任务,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一方面,我由衷地敬佩领导,作为一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他在操办父亲丧事中严格把握廉政规定

,而这也完全代表了逝者生前的愿望,另一方面,我又十分不安,不必说我从来没干过“账房先生”的差事,就我知道的地方习俗而言

,“账房先生”应当是由那些“权威人士”来做的。

我一个年轻的纪检干部,能够担当得起吗?

但领导的嘱托不容置疑,我也就恭敬不

如从命,带领几个人像模像样地“履职上岗”了。

账房就设在安息堂里。

尽管逝者家属对老人去世的消息封锁得很紧,可前来吊唁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作为“账房先生”,我和几位

帮忙的人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吊唁的宾客到了,我们赶紧递烟致谢,所有的“人情”一律登记入册,然后原封不动地装入一个大信封

,并标上来宾姓名后暂予收存。

与此同时,我们还代表逝者家属向宾客们送上表示答谢的长寿碗等“回礼”。

老人家的遗体火化之后,我们连夜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情”整理归类,并草拟了一封感谢信。

感谢信的大意内容是,心意收到,“人情”璧还,敬请理解。

第二天,我们马不停蹄地带着感谢信和一个包装着“人情”的大信封,分赴各处,逐一退还。

做完这一切,我这个“账房先生”也就算履职完毕了。

连日来,虽然忙忙碌碌,但我的内心一直被一种感动与自豪所充盈着。

我感动于人们对老人的崇敬与怀念,更为我们有一个自律的好领导而自豪。

 

家风

申相宏

唐家正在副局长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论资历、论能力他早该扶正了,和他一起提拔的大多早已做了局长。

一些朋友也劝他“跑一跑”,可他仅是笑呵呵地答应着,没有任何行动。

这次调整干部,他凭借过硬的工作能力,终于被提拔为局长。

趁着星期天,两个月没回老家的唐家正决定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去一趟。

为了表示孝心,他还特意买了一条软云烟和两瓶汾酒。

唐家正的老家在农村,是个离县城较远的小山村。

唐家正每次回家,看着有些破旧但干净整洁的小院,都会有一股暖流从心底油然而生。

长时间的分离,一家人见面格外亲热。

唐家正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和他们还算健康的身子骨,感觉心安了好多。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妻子起身进了厨房,帮母亲做饭。

儿子专心地看起了电视。

光他们爷儿俩的时候,唐家正注意到父亲的神色渐

渐地凝重起来,手里捻着他刚才递的香烟久久没有点燃。

看到父亲这个样子,唐家正的心骤然紧张起来,他从小就怵父亲,这种心结一直延续到现在。

父亲虽是一个农民,但身上与生俱来一种刚正之气。

父亲的为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他刚正不阿的工作特性与父亲的这种秉性有很大关系。

过了一会儿,父亲开口说话了:

“家正,你现在当局长了,按老话说是掌了印把子了。

我和你妈都为你高兴,可今天爹要给你泼点冷水,咱可千万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啊!

”父亲的话让唐家正一头雾水,他本能地反问了一句:

“爹,我怎么违法乱纪了?

”父亲举起手中的香烟,说:

“你现在都抽上这么好的烟了?

你一个月多少工资,抽得起这样的烟吗?

要是公务应酬,那是工作需要,爹不反对。

要是公私不分,那不是违法乱纪又是什么?

你给我带的好烟好酒表示的是儿子对老子的一片心意。

要是你自己花钱买的,爹接受。

要是占公家便宜,爹还能心安理得地吃喝下去吗?

还有,你在门口停放的小汽车,今天你回来看我和你妈,肯定不是办公务,这不是以权谋私又是什么?

父亲的话像鞭子一样猛烈地抽打着唐家正的心,他对父亲说:

“烟和酒是我买来孝敬您的。

用单位的车不算什么,现在大家都这样

……”。

“人家行,你不行,这是家风!

”没等他把话说完,父亲就打断了他的话,“别人怎么做爹管不了,可咱们老唐家这样做绝对不行!

咱们老唐家祖祖辈辈靠勤俭过日子,对别人宽,对自己严,识大体,讲正理,从没出过一个让人戳脊梁骨的子弟。

咱家虽没出过什么大官,可活得本分、实在。

你爹我在村上管了一辈子事,别的没落下就落了个好名声……”

在回县城的路上,唐家正的脑海里不时地浮现着父亲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公与私是相对的,根本没法兼顾,要讲公就不能为私,要谋私就肯定要损公。

你是掌印把子的人,大家都在看着你,你只有不贪不占,处事公道,大家才会尊重你,你说话才管用……我和你妈都老了,没有什么大的期盼,就盼着你们平平安安,希望你把咱们老唐家的良好家风传下去……”想着想着,唐家正的心渐渐敞亮起来,前面的路也变得宽阔平坦了许多,他的目光更加坚定了……

摆平

刘佩学

从公司老总办公室出来,我才发现手心都沁出了汗。

这回,老总下了死命令:

“这单生意竞标拿不下来,你走人!

5张A4纸的技术协议,我从头到尾字斟句酌,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半尺高的报价单,型号、数字、材料……逐一核实,就是几元几角的差错,都弄出个子午卯酉。

两天三夜,标书出炉,自以为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标书完成的那天下午,一直在做生意的同学打来电话,照例是先忽悠一通,然后就开始说事儿,拐弯抹角,我一下子就听出了同学

的弦外之音。

啥?

借我的标书看看?

同学略带商量的口吻说:

“也就是参考参考,最多是借鉴借鉴,决不会对你们公司竞标有啥影响的。

再说啦,对你来说,这是公司的事儿,又不像我,纯粹是自己的事儿。

”耐不住同学三番五次的纠缠,我转念一想,就他那小打小闹的公司咋能同我们公司拥有的雄厚实力相提并论?

于是,我决定把标书样本拿给他看看。

当然,拿给同学的标书样本也是我们公司前几年使用过的标书,同我刚准备好的标书简直天壤之别。

竞标那天,同学也来参加,让我很惊讶。

三轮下来,同学的公司竟然是我们公司唯一的竞争对手。

开标后,同学的公司成为最后的赢家。

我们公司老总没有把我扫地出门,而是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

“不是你的错,人家的公司就是有实力!

”面对老总的宽容,我无限愧疚,后悔不该把标书样本借给同学看。

前不久,和同学吃饭时,同学看出了我的痛苦。

“你们公司没有中标,其实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原因更不在标书上,而是在……”同学欲言又止,故弄玄虚。

半醉的同学看我不相信,就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一张折叠的A4纸给我看。

打开A4纸,“竞标费用明细表”中,密密麻麻的数字错落

有致地排列在表格里。

还没等我细看,同学粗大的手指戳在“编撰标书”项目上,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表格里清晰标着费用“10

万元”。

无意间,我又在“标书编撰人”一栏里,看到了我熟悉的签字,虽然不是我熟悉的名字。

半米阳光

李林武

我第一次去看守所,是和科长一起去提审。

对于看守所,我的心中充满新奇,但多少也有些紧张。

一进看守所的大铁门,庄严和肃穆的感觉便扑面而来。

交提押票、验工作证、签名,办完手续后,我们被带到了第二道铁门边,这里便是关押区。

抬头望去,四周都是高墙,高墙上还拉着铁丝网,四个角上有四个岗哨,都有武警荷枪实弹来回巡视。

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我感到一阵眩晕。

顺着看守所高墙,高墙上还拉着铁丝网,四个角上有四个岗哨,都有武警荷枪实弹来回巡视。

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我感到一阵眩晕。

顺着看守所干警的指引,我们来到了提审室,我的心情越发压抑起来。

我们提审的人我以前就认识,他曾经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领导,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一念之差让他失去了这一切。

我们提审的时候,他不停地自责着。

他说:

“以前不知道自由是什么,也许是太自由了,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宝贵啊!

”现在的他,每天除了上午有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余的时间都要在十几平方米的号房里度过。

每到午后,从窗户里透过的一缕阳光照在窗户下方的一片空地上,只有半米见方,这是他的最爱。

他总是搬个凳子坐在那里,贪婪地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虽然只有半米,虽然稍纵即逝。

听着他的诉说,我挺心酸的,这与我印象中的他早已判若两人。

曾经的他锦衣玉食、挥金如土,西装革履、名车香居,无度地挥霍着自由,如今却为号房里洒下的那半米阳光而留恋沉迷……提审结束后,走出看守所的一刹那,我如释重负。

自由真的是很宝贵,难怪诗人裴多菲无限感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安全着陆”

李贵德

老李办完退休手续,全家人在一家酒店设宴,祝贺他“安全着陆”。

儿子大强先给老李端了一杯酒,说:

“老爸,当年为入股小煤矿的事,我曾经对您有意见,还当场顶撞了您。

现在想想,您做得对,我向您道歉,请您谅解!

老李想起来了。

因为老李在单位是“一把手”,手里有实权,所以一家私人小煤矿就拉他的儿子大强入股。

说是入股,实际上并不出资,只要大强在煤矿上挂个名就行。

儿子请示他时,他说: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为什么让你入股?

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你,是你背后的老爸!

”儿子反驳说:

“您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