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9778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最新高中历史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十三、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核心考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激化。

(2)主要表现:

商品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剧增;银行纷纷破产。

(3)特点:

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4)影响

①加深了各国的社会危机。

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以及实质

(1)背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

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①金融:

《紧急银行法》——使人们恢复对银行的信心。

②农业:

《农业调整法》——减少农产品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

③工业:

《全国工业复兴法》——减少盲目生产,缓解劳资关系,扩大内需。

④社会福利和就业:

《社会保障法》——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机会。

(3)影响

①美国经济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实质: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3.罗斯福新政之“新”

(1)新的理论:

国家对经济直接干预。

(2)新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经济运行机制调整为:

市场自我调节+国家行政直接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新的起点: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4)新的视野:

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但尽量避免国有化方式而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5)新的制度:

罗斯福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4.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

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

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

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5.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方面,不再是完全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

政府主要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

(2)在社会再分配方面,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富的分配。

在利润巨额增加的同时缩短职工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以缓和阶级矛盾。

(3)企业经营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股票不再只是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这种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人民资本主义”产生。

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经营者革命”应运而生。

(4)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

【真题再现】

1.(2018·天津文综·7)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解析】观察图表,美国汽车产量在1929年达到最高值,1933年迅猛下降,这与当时美国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有很大关系,经济大危机下,大量工人失业,失去了收入来源,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直接导致了汽车企业产量的下降,故选A。

B项、D项与史实不符,政府限制汽车生产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时间是在1933年,与题干时间不吻合。

【答案】A

2.(2018·海南单科·19)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

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解析】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在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大幅提高,没有涉及财政支出,排除D;材料没有涉及殖民和海外市场问题,排除B;在19CN末,美国已经是第一工业强国,排除C;美国国民收入是越来越高,但贫富分化差距大,大部分收入为少数富人据有,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造成消费严重不足,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答案】A

3.(2018·北京文综·23)图9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

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

这项措施旨在(  )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利用时间“1933年”、“美国”以及“全国复兴管理局”,可判断是考查罗斯福新政。

成立全国复兴管理局是新政中复兴工业的措施,目的是为了调整劳资关系。

A是整顿银行的目的;B是措施,不是目的;C是社会救济的目的。

【答案】D

4.(2018·上海单科·26)以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  )

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解析】罗斯福的新政主要特点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干预经济,D项最能够反映新政的实质。

【答案】D

5.(2018·安徽文综·21)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图6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解析】分析图表做题,题干要求对图中②阶段解读正确的是,②阶段是从1970年到1980年,战后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选A。

新经济是在90年代以后,排除B,美国经济黄金时期是从战后到七十年代初,排除C.国家干预的强化也是在战后,70年代以后开始减少国家干预,排除D。

【答案】A

【考点分析】

从内容上看,侧重于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战后世界经济新变化的主要表现和实质。

从命题角度看,与当前的经济危机相联系,与古今中外民生问题、金融风暴、构建和谐社会相联系,着眼于对各国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中的具体问题的背景、特征、影响等方面分析。

从复习方法上看,注意将部分知识用“市场”和“政府”两个关键词综合起来,从罗斯福新政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的调节,二是政府的干预,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差异仅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学习过程中注意不同阶段西方国家运用两个手段的差异

从易错点上看,注意以下几点:

(1)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干预经济。

美国的做法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罗斯福新政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福利国家”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部分,此外与工人阶级长期不懈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日益成熟也有密切关系。

但是完善的福利制度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工人阶级的地位也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过关演练】

1.小明同学在关于30年代“大萧条”的研究性学习中,找到了以下两组史料:

11929年,5%的美国人得到了全部个人收入的三分之一。

2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2%,而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

以上材料揭示了大危机来临的重要原因是(  )

A.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B.生产扩展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

C.生产率提高与自由放任政策之间的矛盾

D.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解析】本题考查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尤其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对危机爆发的重要影响。

两组材料揭示了一个主题,普通工人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生产扩展的速度,国民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答案】B

2.(2018·浙江省名校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一联)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

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

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解析】经济危机期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引发关税大战、贸易大战,造成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日趋尖锐,故A项正确。

B、C、D三项属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自身的影响,可排除。

【答案】A

3.(2018·江苏宿迁高三一模)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

“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解析】抓住题中的时间词1933年,可知西方大经济危机影响了中国知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故C正确。

【答案】C

4.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

“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

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

”在之后的新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B.实行通货紧缩

C.建立联邦储备银行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从材料中的“银行、信贷和投资”“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通货”,可知罗斯福采取的措施与银行有关,即建立联邦储备保险银行,故C项正确。

【答案】C

5.(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四)1935年7月,美国哲学家和记者李普曼说:

“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

现在战斗业已结束,宝剑应该入鞘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尚方宝剑”指新政时期总统获得了立法权

B.“宝剑应该入鞘”指应该限制总统在新政时膨胀的权力

C.“战斗业已结束”指美国经济已经全面恢复

D.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在新政中遭到破坏

【解析】李普曼的意思是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的时候应限制新政时总统膨胀的权力。

其他选项表述有误。

【答案】B

6.(2018·江苏宿迁高三一模)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

“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

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

”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金融B.调整农业政策C.发放救济金D.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做到谁也不挨饿。

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即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故D正确。

【答案】D

7.从1933年3月6日到6月16日期间,美国国会共通过15项主要立法,基本上扭转了罗斯福上台时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濒于崩溃的局面。

哈罗德·伊克斯说:

“这不仅是一次‘新政’,这是一个新世界。

人民又感到自由了,他们能够自然地呼吸了。

”对材料中“这不仅是一次‘新政’,这是一个新世界”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B.通过改革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

C.美国将凭实力统治整个世界

D.建立自由的、民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解析】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挽救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当时处于大危机时期,美国经济受到重创,自身难保,故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是1787年宪法而非罗斯福新政确立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故排除D项。

【答案】A

8.(2018·浙江省名校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一联)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解析】表格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工业比重变化的趋势。

A、D项表格无法体现,故可排除;B项表述有误,故排除。

从1960——2000年发达国家积极开展科技革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得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结果使得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故选C项。

【答案】C

9.(2018·广东省百校高三联考)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

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

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D.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肯尼迪认为,在“自由社会”里,能够帮助众多的穷人,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

即实行该政策的本质目的更在于保全少数的富人,这体现了福利政策的实质。

故选B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人们是否“失业”,排除A;材料信息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推行“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D。

【答案】B

10.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

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

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解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

”前者强调“社会权利”,后者强调“削减贫困”。

【答案】B

11.(2018·合肥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胡佛)认为1929年的股市崩溃“只是一件孤立事件”,说什么“对美国经济的前途,或对美国企业经营能力哪怕有丝毫的不信任,都是蠢事”。

他把大危机看成“一种心理现象”,并用“萧条”一词代之以“恐慌”或“危机”,说这样不至于“那么吓人”。

——黄安年《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

30年代经济大危机》

材料二 这个伟大的国家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它会复兴和繁荣起来。

因此,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

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凡在我国生活阴云密布的时刻,坦率而有活力的领导都得到过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胜利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富兰克林·罗斯福《名人演讲》

(1)材料一中胡佛认为“1929年的股市崩溃‘只是一件孤立事件’”的观点是否正确?

结合史实简要分析。

(2)胡佛和罗斯福都对美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但是,在应对危机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指出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

(3)罗斯福为什么能够取得应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成功?

请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加以分析。

【解析】 第

(1)问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角度分析出经济危机的连锁性,从而对胡佛的观点加以分析。

(2)问根据两人采取的不同措施进行归纳。

第(3)问结合教材知识对罗斯福新政加以归纳概括。

【答案】 

(1)不正确。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1929年股市的崩溃,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背后所积累问题的总爆发;股市崩溃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

因此,它不是一件孤立事件。

(2)胡佛:

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罗斯福:

采取“国家干预”政策。

(3)罗斯福认识到自由竞争的局限,重视发挥政府作用,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比如,整顿银行、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措施。

罗斯福能够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下层人民的生活,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比如,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罗斯福抓住了经济危机的实质进行改革,努力拓宽国内外市场,拉动需求,削减工农业生产,以解决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

比如,采取了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工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措施。

12.(2018•山东潍坊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

……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

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

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到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材料三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

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

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1)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是什么?

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

(2分)据材料三,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就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简要谈谈你的体会。

【解析】考查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模式。

第一问从材料中引发对古典模式修正的原因分析可知古典模式指的是自由资本主义,其特点就是自由放任、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第二问凯恩斯模式即国家干预经济,修正原因可结合29-33年经济危机来解答。

第三问把握时间20世纪80年代,此时资本主义世界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材料中也能直接体现出调整及其原因。

第四问的体会只要把握经济发展战略要适合国情即可。

【答案】

(1)特征:

自由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理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修正原因:

自由放任发展模式的弊端:

严重的社会失控;贫富差距扩大;结构性矛盾;经济危机爆发;失业严重。

(3)调整:

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发展国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答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可得分)

原因:

芝加哥学派的主张逐渐被英美等国采用;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

(4)体会:

必须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