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9769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

《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

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1.周初,“天下未集”。

有商朝遗民“作乱叛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

之后,部分商朝遗民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

A.燕地B.鲁地

C.宋地D.楚地

2.出土文物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下列出土文物,按其所属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3.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

“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

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

”“妇即客春持,夫即客扶梨。

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

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

”这反映出

A.中国北方常受饥谨的威胁B.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

C.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D.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

4.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最精彩处”在于

A.认为工商皆本B.抵判君主专制

C.主张“众治”D.抨击“孤秦”“陋宋”

5.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873年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上述企业所反映的民族工业产生路径包括

①外商投资②洋务派创办③商人投资④手工工场转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

下列项中,属于“为推动改革而鼓呼”的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7.“事不孤起,必有其邻”。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句,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这些省区包括

①浙江②湖北③直隶④江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在一次会议上,孙中山指出,国民党主张的民权,应该是“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

”这次会议

A.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B.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C.通过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D.唤醒了国民参政议政的热情

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电令:

“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国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

”这次“积极行动”是指组织

A.徐州会战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

10.毛泽东在著作中写道:

“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还是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

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

”该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

C.《井冈山的斗争》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这一外交原则出台的历史背景有

①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②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缓步推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979年是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

A.海峡两岸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B.中国首次阐明统一后的对台基本政策

C.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13.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明确:

“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分田单干B.集体经营C.包产到组D.包干到户

14.有学生整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的部分标志性成果。

下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与图中位置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甲: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乙: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丙: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丁:

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

 

15.宣传画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特征,右图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它能够反映

A.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B.一批新青年开始反对包办婚姻

C.服饰受到港台、欧美文化影响D.握手开始成为常见的社交礼节

16.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的故事》一书中讲道:

“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

”该学者意在

A.探究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

B.分析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

C.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D.指出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哲学基础

17.有学者感叹,“他们把古典而非中世纪的文学视作典范,试图改变中世纪的道德思想,使之适应喧嚣的城市社会的需要。

”“他们”中的一个代表是

A.薄伽丘B.苏格拉底C.莎士比亚D.卢梭

18.下图直接反映

 

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C.工业革命D.交通革命

19.“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

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

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

”这段文字反映了

A.光荣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B.英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

20.有学者指出:

“启蒙时代的知识分子们醉心于牛顿式的世界机器的宏大设计,以至于他们确信,只要遵循牛顿的推理方法,人类就能发现那主导政治、经济、正义、宗教、艺术等的自然规律。

”由此推论,牛顿为启蒙运动提供的思想武器是

A.理性精神B.天赋人权C.自由平等D.主权在民

21.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

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

这一时期是

A.新航路开辟时期B.世界市场形成时期

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2.罗斯福上台后,定期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

在谈话中,他不可能倡导的是

A.所有银行停业整顿,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成立农业调整署,向增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C.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条件

D.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者以工代赈

23.本特利认为:

“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促成这一时期国际力量对比不断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第一届亚非会议的召开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④欧洲联盟的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克林顿总统曾在国情咨文中宣布他的经济振兴计划,“计划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以扩大就业机会;二是增加投资和削减联邦财政赤字,为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克林顿经济振兴计划的重要目标不包括

A.平衡预算B.偿还国债C.消灭赤字D.缩减开支

25.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6.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发展的一座高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

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

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

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

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唐代的皇帝多好书法。

李渊在登基之前,便已认识欧阳询,很欣赏他的字。

欧阳询初学王羲之的书法,后渐渐变体,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欧体。

后世在科举取士中,常以欧体作为考卷的标准书体。

朝廷选官时,“书法遒美”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因此练字成了读书人的必修课,书法名家辈出。

——摘编自陈少峰等《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简介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书法名家辈出的社会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体作为考卷的标准书体”的主要原因。

(4分)

27.工业革命引发人类社会出现诸多变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除了工具的改造、机器的出现、人造动力的运用之外,工业革命还引发了许多新技术,形成技术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了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

众所周知,机器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并非任何行业都可以使用机器……当纺织、制钉、刀具这些行业早早实行机械化时,多数行业却仍然保持手工操作,无法使用机械。

但工业革命仍然把这些行业改造过来了,办法就是工厂化。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前半期,与工业革命伴生的贫民窟、矿井和工厂中的悲惨景象激发了另一种倡导变革的意识形态——空想社会主义,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政治理论家或知识分子的产物,他们希望将平等引入社会条件之中,并坚信人类之间的合作要比竞争更为重要。

他们反对私有产权和早期工业资本主义的竞争精神。

他们认为,通过取缔这些东西,创建一些新的社会组织体系,人类将能够获得一种更好的环境。

——摘编自(美)斯皮瓦格尔《世界文明简史》

(1)列举工业革命中“人造动力”运用的范例,指出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

(5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C

A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D

C

C

A

A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A

D

D

26.

(1)运作程序:

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优点: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三省相互制衡,防范率相擅权;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务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条件:

皇帝好书法;书法家的继承与创新;朝廷重视,书法成为选官的重要标准;良好的社会氛围。

原因: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27.

(1)范例:

蒸汽机车、汽船等。

变化:

工厂化。

影响:

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变革;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

(2)主张:

强调平等;提倡合作;批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试图建立新的社会组织体系。

人物:

欧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