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9732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

《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复习资料.docx

微生物复习资料

微生物复习

第一章绪论

1.微生物:

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一般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结构的微小生物,包括真细菌、古生菌、真菌、病毒、亚病毒、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

微生物特点:

1)个体小、比表面积大

2)生长旺、繁殖快、易培养

3)食谱广、转化快

4)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

5)适应强、易变异、级界宽

6)起源早、发现晚

2.奠基者及其贡献:

1)巴斯德:

a)彻底否定了“自生说”——曲颈瓶实验;

b)免疫学——预防接种;

c)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d)其他贡献:

巴斯德消毒法,家蚕软化病问题的解决

2)柯赫:

a)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c)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科赫原则;

d)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e)配制培养基的技术

第二章微生物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1.纯培养:

建立纯系的方法,挑取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进行培养就可以获得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纯系。

纯培养的常用方法:

涂布平板法、稀释倒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摇管法。

2.菌落:

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第三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原核微生物结构:

细胞壁,细胞质膜,内含物,间体,核区,细胞质,(鞭毛,菌毛,性毛,芽孢,糖被)。

2.革兰氏阴/阳性菌细胞壁的比较: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1-2层

肽聚糖含量

占细胞壁干重50%-80%

占细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

+

外膜

+

脂蛋白

+

脂多糖

+

3.缺壁细胞:

1)细菌细胞壁缺陷型(L型细菌):

细胞壁受损后仍能生长和分裂的细菌。

在一般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将会涨破死亡。

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

2)原生质体:

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原生质体一般由革兰氏阳性菌形成。

3)球状体:

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着部分细胞壁,一般由革兰氏阴性菌形成。

原生质球一般由革兰氏阴性菌形成。

4)支原体:

是一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4.革兰氏染色机制: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膜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作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

反之,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的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

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退成无色。

这时,再经沙皇等红色染料进行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仍保留紫色。

5.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休眠体:

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是环境条件不利时营养生长停止,而形成具有再生能力的休眠结构。

如厚垣孢子、菌核等。

6.芽孢萌发:

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成营养状态细菌的过程。

包括活化、出芽和生长3个具体阶段。

7.芽孢特性:

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还有很强的折光性。

8.鞭毛:

在某些细菌菌体上具有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鞭毛的长度常超过菌体若干倍。

在某些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少则1-2根,多则可达数百根。

这些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

2.培养基配制原则:

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pH,氧化还原电位);

4)经济节约,利用廉价且容易获得的原料及灭菌处理;

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3.培养基的分类:

1)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分类:

基础、增菌、选择、鉴别、厌氧。

2)按其物理状态分类:

固体、液体、半固体。

3)按其成分分类:

合成、天然、半合成。

4.常用培养基种类:

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增菌培养基。

5.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1)扩散:

原生质膜是一种半透膜,营养物质通过原生质膜上的小孔,由高浓度的胞外环境向低浓度的胞内进行扩散。

2)促进扩散:

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

3)主动运输:

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包含:

a)初级主动运输:

指由电子传递系统、ATP酶或细菌嗜紫红质引起的质子运输,从物质运输角度考虑是一种质子的主动运输方式。

b)次级主动运输:

又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

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TP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这种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c)基团转位:

由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完成物质的运输,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基团转位主要存在于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细菌中,主要用于糖的运输。

脂肪酸,核苷,碱基等也可通过这种方式运输。

d)ATP结合性盒式转运蛋白系统

e)Na+、K+、-ATP酶系统

f)铁载体运输

4)膜泡运输:

细胞内部内膜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物质传递常常通过膜泡运输方式进行。

主要存在于原生动物中,如变形虫。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1.发酵:

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2.发酵途径:

(糖酵解:

生物体内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1)EMP途径:

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过一系列步骤降解为三碳化合物(丙酮酸)的过程。

a)预备性反应:

消耗ATP,生成甘油醛-3-磷酸;

b)氧化还原反应:

形成ATP和发酵产物,1分子葡萄糖净产生2分子ATP。

2)HM途径:

从葡糖-6-磷酸开始的,即在单磷酸己糖基础上开始降解的,故称为单磷酸己糖途径。

HM途径与EMP途径有着密切联系,因为HM途径中的甘油醛-3-磷酸可以进入EMP途径,因此该途径又可称为磷酸戊糖支路。

HM途径的一个村换的最终结果是1分子葡糖-6-磷酸转变成1分子甘油醛-3-磷酸、3分子CO2和6分子NADPH。

3)ED途径:

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特别是假单胞菌和固氮菌的某些菌中较多存在。

1分子葡萄糖经ED途径最后生成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1分子NADPH和NADH。

4)磷酸解酮酶途径:

是明串珠菌在进行异型乳酸发酵过程中分解己糖和戊糖的途径。

该途径的特征性酶是磷酸解酮酶,根据解酮酶的不同,把具有磷酸戊糖解酮酶的途径称为PK途径,把具有磷酸己糖解酮酶的途径称为HK途径。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1.影响微生物增代时间(代时)的因素:

1)菌种:

不同的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不同菌株代时不同;

2)营养成分:

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生长代时短;

3)营养物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生长速率与营养物浓度呈正比;

4)温度:

在一定范围,生长速率与培养温度呈正相关。

2.微生物生长:

以单位时间里微生物数量或生物量的变化来评价。

3.微生物的测定:

1)个体计数法:

直接计数,间接计数法

2)群体重量测定

3)群体生理指标测定

4.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或消灭不需要的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有:

1)抑制:

生长停止,但不死亡;

2)防腐:

防止或抑制霉腐微生物在食品等物质上的生长;

3)化疗:

杀死或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4)消毒:

杀死或灭活病原微生物(营养体细胞);

5)死亡:

生长能力不可逆丧失;

6)灭菌:

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5.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1)抗微生物剂:

一类能够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2)抗代谢物:

有些化合物在结构上与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物很相似,以至可以和特定的酶结合,从而阻碍了酶的功能,干扰了代谢的正常进行,这些物质称为抗代谢物。

3)抗生素:

是由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衍生物,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如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

6.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温度、辐射作用、过滤、渗透压、干燥、超声波等。

第七章病毒

1.病毒:

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的、敏感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病毒的特点:

1)个体极小;

2)无细胞结构;

3)仅含一种核酸;

4)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5)以复制的方式增殖;

6)对抗生素不敏感

3.病毒的分类原则:

病毒主要依据包括病毒形态、毒粒结构、基因组、化学组成和对脂溶剂的敏感特性等的毒粒性质,病毒的抗原性质,以及包括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特性,对除脂溶剂外的理化因子的敏感性和流行病学特点等的生物学性质进行分类。

4.病毒的复制周期:

一个病毒从吸附于细胞开始,到子代病毒从受染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病毒复制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或复制循环。

(一)病毒的感染起始:

1)吸附:

接触→结合→特异性吸附(病毒配体位点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

a)可逆吸附:

由随机碰撞、布朗运动、静电引力引起。

b)不可逆吸附:

病毒粒子与敏感细胞表面特异性的化学组分形成牢固的结合,病毒体结构随之发生改变。

2)侵入:

又称病毒内化,这是一个病毒吸附后几乎立即发生,依赖于能量的感染步骤。

动物病毒能以下列不同机制进入细胞:

a)完整病毒穿过细胞膜的移位方式;

b)利用细胞的内吞功能进入细胞,这种侵入方式又称病毒入胞;

c)毒粒包膜与细胞质膜的融合,病毒的内部组分释放到细胞质中;

d)以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即病毒与亚中和浓度的病毒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病毒-抗体复合物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的结合进入细胞。

3)脱壳:

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基因组的过程,它是病毒基因组进行复制和功能表达所必需的感染事件。

脱壳多为受体介导,温度为35~38℃时,在宿主细胞水解酶和热裂解酶作用下,在细胞质内完成。

有四种情况:

a)经溶酶体酶的作用脱壳:

如包膜病毒和内吞进入的病毒;

b)病毒自己合成脱壳酶脱壳:

如痘苗病毒;

c)对蛋白酶敏感脱壳:

壳体变形破损的病毒;

d)个别病毒不完全脱壳:

如呼吸孤病毒。

(二)生物合成:

利用宿主的RNA聚合酶合成病毒mRNA,再在细胞质中进行转译并合成蛋白质。

1)病毒早期基因的转录:

病毒基因组在细胞内进行转录、转译需先合成非结构蛋白质,即必须的复制酶和转录、转译一些抑制细胞核酸与蛋白质合成的酶以阻断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

2)病毒晚期基因的表达:

在酶等早期蛋白表达之后,根据病毒基因组指令,复制病毒的核酸,合成结构蛋白质与一系列的非结构蛋白质。

(三)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1)装配:

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新合成的毒粒结构组分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这一过程称为病毒的装配。

2)释放:

成熟的子代病毒颗粒依一定途径释放到细胞外,病毒的释放标志病毒复制周期结束。

5.朊病毒:

是一类能侵染动物的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亦称蛋白质感染因子。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

1.细菌的遗传:

遗传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使其种属得以保存。

2.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

1)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2)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

4.质粒的主要类型:

1)致育因子(F质粒):

与有性生殖有关。

a)F+菌株:

带有F质粒的为雄性菌株,能长出性菌毛;

b)F-菌株:

无F质粒的为雌性菌株,无性菌毛;

c)F’:

携带不同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和带有F’因子的菌株统称为F’。

2)抗性因子(R质粒):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性。

3)Col质粒:

首先发现于大肠杆菌中,该质粒含有编码大肠菌素的基因。

4)毒性质粒(Vi质粒):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5)细菌素质粒:

编码各种细菌产生的细菌素。

6)代谢质粒:

编码产生相关的代谢酶。

还包括一些能编码固氮功能的质粒。

7)隐秘质粒:

不显示任何表型效应的质粒,它们的存在只有通过物理方法才能发现。

5.质粒的特征:

1)自我复制能力,为复制子,单拷贝或多拷贝;

2)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3)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4)有转移性;

5)可分为相容性和不相容性。

第十一章微生物的生态

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微生物是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

2)微生物是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成员;

3)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4)微生物是物质和能量的储存者;

5)微生物是地球生物演化史中的先锋种类。

2.微生物在各类循环中的功能:

1)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的参与才能使生物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尤其是碳素和氮素顺利完成其循环。

2)碳素的循环转化:

包括CO2的固定和CO2的再生。

a)发酵作用:

在厌氧条件下碳水化合物经发酵产生醇类、酸类。

b)氧化作用:

碳水化合物经彻底氧化作用转化为CO2、H2O。

3)氮素循环:

包括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以及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作用。

a)固氮作用:

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或其他氮化物的过程。

b)氨化作用:

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氨的过程。

c)硝化作用:

将氨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d)同化作用:

微生物吸收利用铵盐和硝酸盐,合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含氮有机物。

e)反硝化作用:

微生物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和一氧化二氮的过程,一般只在厌氧条件下进行。

4)硫素循环:

可划分为脱硫作用、同化作用、硫化作用和反硫化作用。

a)脱硫作用:

动植物和微生物尸体中的含硫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成H2S的过程。

b)硫化作用:

即硫的氧化作用,是指硫化氢、元素硫或硫化亚铁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生成硫酸的过程,主要是硫细菌。

c)同化作用:

硫酸盐转变成还原态的硫化物,然后再固定到蛋白质等成分中。

d)反硫化作用:

硫酸盐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还原成H2S的过程。

5)磷素循环:

包括有机磷矿化、磷的有效化、磷的同化。

a)有机磷矿化:

有机磷转化成溶解性无机磷。

b)磷的有效化:

不溶性无机磷变成溶解性无机磷。

c)磷的同化:

溶解性无机磷变成有机磷。

6)铁循环:

包括铁的氧化和沉积、铁的还原和溶解、铁的吸收。

a)铁的氧化和沉积:

在铁氧化菌作用下亚铁化合物被氧化成高铁化合物而沉积下来。

b)铁的还原和溶解:

铁还原菌可以使高铁化合物还原成亚铁化合物而溶解。

c)铁的吸收:

微生物可以产生非专一性和专一性的铁螯合体作为结合铁和转运铁的化合物。

通过铁螯合化合物使活跃以保持它的溶解性和可利用性。

3.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1)通过水体的传播:

水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这包括直接饮用、接触和吸入。

饮水不结所造成的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十分普遍。

接触污染水体会引起皮肤、眼睛疾病。

吸入带有病原微生物的水珠会导致呼吸道传染病。

2)通过食物的传播:

通过食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称为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受污染食品,吞食各种致病因子而引起感染或中毒。

3)通过土壤的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未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随意丢弃、堆放及作为农田肥料使用,都可能造成对土壤的污染。

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机制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学过程。

4)通过空气的传播:

病原微生物在空气中的传播通过生物气溶胶进行。

生物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气溶胶、微生物、微生物副产物和花粉的集合体。

气溶胶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宿主、土壤和许多带菌者。

4.正常菌群及其分布:

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上,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无害。

5.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

病原菌要侵入宿主机体,首先要突破皮肤和粘膜的屏障,而寄居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等方式拮抗病原菌入侵。

2)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中大肠埃希菌、乳链球菌等能合成维生素B、C、K等,双歧杆菌产酸造成的酸环境,促进机体对维生素D和钙、铁的吸收。

3)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一方面可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另一方面正常菌群具有免疫原性、促分裂作用和佐剂作用,可持续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4)抗衰老作用

5)抗肿瘤作用

第十二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

1.三界生物的主要特征:

三界包括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

特征

细菌

古细菌

真核生物

有核仁、核膜的细胞核

共价闭合环形的DNA

复杂内膜细胞器

细胞壁含细胞酸

膜脂特征

酯键脂、直链脂肪酸

醚键酯、直链烃

酯键脂、直链脂肪酸

多顺反子mRNA

mRNA剪接、加帽、加尾

核糖体大小

70S

70S

80S

(全表见书P333)

2.生物分类:

1)分类:

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查考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2)命名:

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

3)鉴定:

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3.分类单元的命名:

所有细胞微生物的种名均遵守林奈制定的拉丁双名法,由二个拉丁字或希腊字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组成,一般用斜体表示。

1)属名在前,一般用拉丁字名词表示,字首字母大写;

2)种名在后,常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全部小写;

3)若所分离的菌株只鉴定到属,而未鉴定到种,可用sp来表示;

4)亚种名按“三名法”构成,即由属名、种名加词和亚种名加词构成;

5)亚科、科以上分类单元的名称,是用拉钉或其他词源拉丁化的阴性复数名词(或当作名词用的形容词)命名,首字母都要大写;

6)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中的学名,在此两者之后往往还加上定名人,但在一般使用时,定名人部分经常是省略的;

4.伯杰氏手册:

第一类:

具细胞壁的革兰氏阴性真细菌;第二类:

具细胞壁的革兰氏阳性真细菌;第三类:

无细胞壁的真细菌;第四类:

古细菌(详见书P338-P342)

5.生物分类的特征:

1)形态学特征:

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培养特征、细胞形态及其染色特性、特殊的细胞结构、运动性等等。

a)易于观察和比较,尤其是真核微生物和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细菌;

b)许多形态学特征依赖于多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由于微生物可利用的形态特征少,很难把所有生物放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

d)形态特征在不同类群众中进化速度差异很大,仅根据形态推断进化关系往往不准确。

2)生理生化特征:

与微生物的酶和调节蛋白质的本质和活性直接相关;酶及蛋白质都是基因产物;对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也是对微生物基因组的间接比较;测定生理生化特征比直接分析基因组要容易得多。

a)生理:

需氧性、温敏性、嗜盐性、与宿主的关系、生活史(有性生殖情况)等。

b)生化:

营养类型(自养/异养)、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对氮源的利用能力、对生长因子的需要、对抗生素及抑菌剂的敏感性、代谢产物(酶、毒素等)、对pH的适应性等。

第十三章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了解)

1.放线菌特点:

放线菌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它是一个原核生物类群,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核无核膜包被,细胞DNA的G+Cmol%含量高(>50%)。

多数菌生长较缓慢,产生可深入培养基内的营养菌丝和生长在表面的气生菌丝,并形成无性孢子。

由于孢子、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颜色不同,常使菌落正反面呈不同颜色。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多干燥致密,不易被挑起。

2.古生菌:

古细菌或称古核生物是一类在进化途径上和很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的是生物类群,过去把它们归属为原核生物是因为其形态结构、DNA结构及其基本生命活动方式与原核细胞相似。

其多样性体现为:

极端嗜盐古生菌;产甲烷古生菌;超嗜热古生菌;无细胞壁的古生菌:

热原体属;还原硫酸盐古生菌:

古生球菌属。

第十四章感染与免疫

1.感染:

又称传染,使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免疫: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免疫应答:

是指从一个抗原刺激开始,机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感应)后,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表现出一定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通过有效的免疫应答,机体得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

3.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抗原识别阶段:

抗原通过某一途径进入机体,并被免疫细胞识别、递呈和诱导细胞活化的开始时期,又称感应阶段。

2)淋巴细胞活化阶段:

接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时期,又可称为反应阶段。

3)抗原清除阶段:

免疫效应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将抗原灭活并从体内清除的时期,也称效应阶段。

4.非特异性免疫:

是集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可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

主要包括生理屏障、细胞因素和体液因素。

1)生理屏障:

a)表面屏障:

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构,其外面的角质层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

b)局部屏障:

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殊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生物和大分子异物进入的局部屏障,对保护该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境恒定有重要作用。

c)共生菌群:

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生如象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

2)体液因素:

a)补体系统:

存在于正常机体体液中的非特异性的杀菌物质,包括20余种蛋白质成分,主要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通常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正常血清和体液中.当在一定条件下促发补体系统的一系列酶促级联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