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571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

说明书

四川省丽景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二OO九年十一月

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1

第一章背景及现状1

一、规划背景1

二、现状概况2

三、镇区概况4

第二章规划依据、年限、原则和目标4

一、规划依据4

二、规划年限4

三、规划原则5

四、规划目标5

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5

一、继光镇的区域战略地位5

二、镇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5

三、产业发展规划7

四、人口及城镇化预测9

五、镇村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规划11

六、镇域空间管制规划13

七、镇域基础设施规划14

八、镇域环境保护和防灾规划16

九、镇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1

十、镇域旅游发展规划21

第二部分城镇建设规划23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23

一、城镇性质23

二、城镇人口及用地规模23

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23

一、用地适应性分析23

二、城镇发展方向及用地选择24

三、功能结构规划24

四、用地布局规划24

第六章绿地景观规划26

一、现状26

二、绿地系统规划26

三、景观规划26

第七章道路工程规划27

一.现状概况及问题27

二、道路交通规划27

第八章管线工程规划28

一、给水工程规划28

二、排水工程规划28

三、燃气工程规划29

四、电力工程规划29

五、通信工程规划29

六、管线综合规划30

第九章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30

一、生态及环保规划30

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30

三、城镇防灾规划31

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31

一、近期建设用地选择31

二、近期建设用地规模31

三、近期建设重点31

四、近期建设项目32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32

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第一章背景及现状

一、规划背景

(一)灾后重建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致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大量房屋倒塌、损毁,数万居民无房可居住。

继光镇震感强烈,并造成全镇少量人员伤亡和部分建筑物、设施损毁,镇域内工业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损毁,打破了城镇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次序,城镇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全力做好受灾地区城镇和乡村的灾后恢复重建是未来3年内的首要工作,灾情核实统计以及灾区城镇和乡村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目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五个统筹的提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必须注意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且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在2007年6月成渝共同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德阳市成为四川省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市,要求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体系是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允许成都市在9大方面先行先试: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等。

(三)德阳市被列为全省城乡统筹试点市

继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四川选择德阳、自贡、广元三市进行城乡统筹分类试点。

德阳市作为全省三个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市之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将为全省同类市、州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为四川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试点,德阳将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人口转移,最终形成镇、县、市整体推进三化联动的新型城镇体系,使社会整体更加和谐.,为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四)德阳市“三市两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提出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城乡一体、工农并进,区域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自党的十六大开始,就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重大战略任务,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各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而德阳市中江县被确定为“三市两县”中“两县”之一,这将为中江县内各乡镇的发展带来机遇。

(五)区域地位的提升

四川省委提出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目标,把成都市建设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与德阳密切相关的绵成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成绵高速公路复线等交通干线即将建设,天星大道和旌江大道也已开工建设。

这些将对德阳市域和城区的交通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也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江“两点三线”发展战略的实施,即以中江县城为主中心,仓山镇为副中心,南北向以罗桂公路为发展主轴,东西向以成南公路和成南高速公路及达成铁路为县域发展次轴的交通干线沿线经济走廊,形成“两极三轴”的“土”字型布局结构。

中江作为距离成德绵经济带最近的百万人口大县,其区域优势将更加明显。

其中继光镇处于两点之间,三线中罗桂公路发展周线上,这为继光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

二、现状概况

(一)区位交通

继光镇位于中江县城南部,距县城37km,东经105.15度,北纬31.29度,丘陵地区,镇境东邻通山乡20km,南连广福镇14km、民主乡17km,西接双龙镇6km,北连永安镇21km、高店乡8km、柏树乡24km,106省道穿过境内。

(二)地形、气候、土壤、水文

镇域地貌形态多为丘陵,属于深丘窄谷区地形,其特点是平行条脊状驼峰山岭,羽状水系发育,沟谷呈“V”形,谷底小于100m,形成“三分土地七分山”的地形地貌特点。

继光镇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均气温16.7℃,一月平均气温5.5℃,七月平均气温26.5℃;≧10℃活动积温5318.6℃,多年平均无霜期285.6天,年降水量945mm,多集中在6-9月四个月;年日照数多年平均为1315h,平均风速为1—1.3m/s。

镇域内页岩储量相对丰富,其他矿产较为匮乏。

地质构造属白垩纪,岩层为砂岩、砾岩夹泥岩地下水多埋存于岩层裂隙中。

继光镇水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3条河及继光水库。

袁家桥大河:

起源继光水库,由北向南流经新中、金房、袁家桥、石马、铜梁五个村,近20km,河床由起端(5m)逐渐放宽,经石马、铜梁村,河床宽到30m。

沿岸是农田,水流量平时在0.2个流量,水深在1m—5m,水质中等。

小河两条:

第一条起自白寨村,止于新堰村,最后流入广福玉红河。

长约15km,河床宽在3—5m,平时水深1—2m,洪水季有水流动,平时无水向下流,水质中等。

第二条是起自继光场镇,流经芳草村至新高村的芳草堰,这是条平时用于排放场镇用水的人工丰产沟河,平时无水,河宽3—5m。

继光水库:

是县内最大水库,集水面积60km2,淹没了继光镇新中、长叭沟两村12个社,主坝位于新中村1社、2社与10社交汇处,继光水库库容量9820万m3,水深达约100m,湖宽在200—1000m范围内。

为配合农业更好的发展,继光镇修左干渠5km,继光支渠15km,各村社支渠48km,修建提灌站4个,三平塘堰164口。

(三)资源状况

1、农业资源

农业是继光镇经济发展的基础,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业的两大支柱。

粮食作物:

稻谷、小麦、玉米、红苕、红薯、黄豆、豌豆;经济作物:

油菜、花生、水果、棉花;蔬菜:

青笋、莲白、萝卜、青菜等。

在发展粮棉油生产的同时,林牧、副、渔业亦有较大发展。

2、旅游资源

黄继光的故居:

位于黄继光村境内的黄家湾,占地1.5公顷,目前保存相对完好,可开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烈士墓:

位地继光场镇街后面,占地300㎡,绿树成萌,遮天蔽日,在此埋葬着5位革命烈士,党委政府将把此处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继光水库:

位于长叭沟和新天交界处,占地2000公顷,且在镇域西北部有一部分淹没区,(淹没新中、长叭沟两村12个社,主坝位于新中村12与10社交汇处,库容9820万立方米,水深达100余米,湖宽在200—1000m范围)可作为山水景观对外开放旅游。

3、文化资源

继光镇主要以汉族为主,其它还有迁进的藏族,彝族,壮族,羌族,傣族,土族,共计7个民族。

镇内还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故居、烈士墓和继光水库。

分别位于继光村、继光场镇和长叭沟村、新天村。

(四)社会经济

1、经济结构

继光镇全镇幅员面积5168ha,辖石马、白寨、继光、团碑、高石、铜梁、袁家桥、兴旺、兴发、锦竹、长乐、新堰、金房、新天、长叭沟、芳草、严新、新高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876人,其中农业人口23903人,非农业人口194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46元,城镇化水平为10.05%。

2006年实现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0507万元,2007年实现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1674万元。

2008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14827万元,第一产业为10432万元,第二产业为570万元,第三产业为698万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1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40万元。

我镇现已成功开发五片,新建街道二条(一条是英雄道长600m,另一条是希望大道长800m)。

大型农贸市场一个,增加门面230余个,吸引了社会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投入继光集镇建设,使镇容镇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并新增工商户100多户,场镇常住人口达到2800余人,场镇街道长达约1900m。

2、各产业现状

(1)农业现状:

继光镇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传统的粮油种植在整个农业结构中占的比例较大,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科学技术不断注入农业产业,在粮油等传统农业产值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继光镇近年来经济作物在农业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2)工业现状:

继光镇的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基础非常薄弱,目前全镇只有小规模的如油厂、预制厂、农机修理站、木材加工厂等家庭作坊式的工业企业,布局较散,效益低下,严重制约着城镇的发展。

(3)第三产业现状:

目前继光的第三产业产值总体层次和效益均较低,第三产业的主体为个体经营的小规模商贸、服务业,服务功能不甚齐全,辐射范围局限于城镇及其周边的乡村,而且以路为商的马路经济意识强烈。

综上,继光镇第三产业的严重滞后导致第三产业效益低下,已成为继光镇发展的阻碍。

(五)基础设施

1、省道罗桂公路自西向东横穿镇域,是继光镇的主要道路,依托罗桂公路,建有通往各行政村的村道若干条,构成了继光镇现状的镇域交通格局,但大多数呈树枝状分布,彼此联系不强,还未形成有机网络。

但路面除罗桂公路为混泥土路面外,其余等级较低,可进入性受到较大的制约。

2、继光镇电源为广福镇110KV变电站,由该变电站出10KV线,供全镇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

3、电讯线由中江县电信局进线,城镇电信支局设有程控交换机。

4、城镇现有简易水厂一个,以地下水为水源,水源位于芳草村境内,现已不能满足城镇供水需要,镇域其他行政村用水采用地下水供给。

5、城镇的街道均建有排水明沟,采用雨污合流制集中排放,但无处理设施。

其他行政村排水均为自由排放。

三、镇区概况

2009年,镇区总人口增加到2800人。

城镇建成区面积为23.66ha,人均84.50m2/人。

罗桂路从镇区西侧穿过,城镇建设主要沿罗桂路右侧布置,街道两侧的建筑多是3层左右,且是砖混结构。

全镇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集中于继光镇区,形成以镇政府、中学、小学、卫生院、农贸市场为主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服务全镇及周边乡镇。

城镇现有简易水厂一个,以地下水为水源,水源位于芳草村境内,现已不能满足城镇供水需要,镇域其他行政村用水采用地下水供给。

第二章规划依据、年限、原则和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四川省村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及其《补充规定》;

5、《中江村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7、《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二、规划年限

近期:

2009年—2015年;

远期:

2015年—2030年。

三、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近期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远期则力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2、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的原则,以灾情报告和镇域地质灾害状况为依据,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城市定位及战略应充分考虑小城镇特点,不盲目扩大,不盲目拔高。

3、统筹兼顾,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坚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4、前瞻性原则,不以短期利益为指导,长远规划,指导全镇可持续全面发展。

四、规划目标

全面恢复继光镇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宜居宜憩城镇;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全面提升居民享受城市文明的水准,推动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其区域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地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继光集镇建设成为有规模的工业基础、市场经济活跃、第三产业发达、生态符合规律、人文社会和谐的农业旅游型城镇,从而带动全镇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

一、继光镇的区域战略地位

中江县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位于德阳市东南部,距市区42km、距成都70km、距绵阳市区60km,是德阳市域的次中心城市和四川省域城镇体系中的第四级小城市,是成达线经济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德阳市域东南部重要的对外交通门户,是川中地区与川东、川东北地区联系的“桥头堡”,是德阳市域重要的轻纺工业基础和农副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发展的重点地区。

继光镇属于中江县南部经济区,该区区位条件优越,省道穿镇而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各种农副产品;镇内的山水资源继光水库和人文资源继光故居为继光镇的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成为县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和服务配套区。

二、镇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区位交通优势

继光镇位于中江县南部,距中江县城区37km,属于中江县南部经济区,受以仓山镇为中心的南部经济辐射强烈。

另外,继光镇处于中江县“两点三线”的“两点”之间,“三线”之一的罗桂公路城镇发展轴上,起到联系县城两发展主轴(成南高速公路、成南公路)两级(县城、仓山镇)的作用,区域地位明显,物流、信息交往较方便。

其次,广福镇是县域的中南部的片区中心,继光镇受其强力辐射,双龙镇是浅丘宽谷地形,属于县域中北部经济区,继光镇是深丘窄谷地形,属县域南部经济区,二镇在地形地貌及产业特征上有一定差别,在经济发展上有一定的互补性,是相互辐射关系。

同时中部片区中心龙台镇对继光镇也有一定的辐射,因此继光镇是县域两个片区中心辐射地。

2、政策优势

继光镇镇为中江县的三级中心城镇,是南部区域重点发展对象,人口及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政策较为宽松,城镇相关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3、资源优势

农业是继光镇经济发展的基础,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业的两大支柱,农村手工业竹编也比较发达,在发展粮棉油生产的同时,林牧、副、渔业亦有较大发展,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镇内的继光故居和继光水库的自然风光,为城镇景观的塑造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es)

1、道路质量较差

镇域内外联系道路级别低,路面状况差,不仅无法满足车流量快速增长的需求,还造成物资流通不便,严重阻碍了继光与外界的联系,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2、城镇功能不完善

作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区尚未形成与现有社会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燃气、供水、排水、供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及医疗、文化、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镇区空间结构急待优化和整合,城镇功能需进一步提升与完善,以提高城镇整体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促进市场经济繁荣。

3、城镇环境较差

继光镇乡村居住分散,大部分村民住房比较简陋,不安全,卫生环境差。

还有相当部分村民饮用塘水、河水、井水,水质较差,同时继光水库水资源没有得到良好利用。

4、城镇化水平低,积聚程度低

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以散居为主,积聚程度较低,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镇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5、建设条件差

根据中江县防治规划报告的分析,继光镇属丘陵地带,山高沟夹,其中新中村、石马村、袁家桥村、继光村、金房村、锦竹村共计11处存在滑坡、崩塌等因素,对城镇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6、城镇建设资金短缺

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城镇的依赖都很大,目前,招商引资竞争在各地都十分激烈,继光镇的招商引资工作受到广福、龙台镇双龙镇等相邻城镇的挑战,资金引进难度很大,项目选择余地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继光镇的发展步伐。

(三)机遇(Opportunity)

1、灾后重建

国家和对口支援城市的援助,为继光镇灾后重建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2、旅游发展

继光镇位于中江县中部丘陵山区,不仅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历史遗迹,还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具有开发乡村旅游市场的潜力,能对中江县突如其来的旅游市场空缺进行填补。

另外继光镇位于中江县县域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主游线上,具有较好的交通优势。

继光镇应把握这一巨大的发展契机,利用好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以及交通优势,发展特色旅游,成为中江县新崛起旅游市场中的重要单元。

3、工业的梯度扩散和转移

成都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强化,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广大腹地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沿海发达地区加工工业看好西部的资源、人才和市场优势,将生产车间向西部转移,成都平原经济区成为优选地;同时,成都中心城的职能转型也促进城区加工业向更为广阔的腹地转移。

这都为继光镇一、二、三产业并举提供了机会。

4、成渝经济圈的加速整合

国家已初步考虑将成渝经济区纳入“十二五”规划,包括中江在内的各个经济节点则更会在这个经济综合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随着成南高速的修建,中江在成渝经济区中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大幅度提升,继光镇应该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找准自身的产业定位,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

(四)威胁(Threats)

1、经济结构落后,竞争力弱

各类资源和产品特色不够突出,开发和加工模式落后,对市场缺乏充分的号召力。

继光镇应及时对其进行调整,采取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多种形式的组合式发展策略,实现内部各产业以及继光与周边区域的统筹发展。

2、生态环境脆弱

继光镇目前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得益于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基础较为脆弱。

随着加工业的进入和发展,势必对镇域的生态环境构成潜在的威胁,对城镇山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产业发展规划

以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为基础,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活跃农副产品市场,实现农产品加工工业的企业化、龙头化和规模化;巩固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一)第一产业

继光镇属中江县丘陵山区农业发展区的范围。

镇内农业发展一方面要符合中江县农业发展和农业布局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身优势做出特色。

以生态观光农业、现代设施农业为依托,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和经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致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以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无公害生猪、优质水禽和禽苗为主的规模型农业,建设成为区域服务的蔬菜、水果、禽类、肉类等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二)第二产业

目前,中江县以食品加工、轻纺、制药、建材、印刷五大骨干产业为主,积极培育、发展机械制造和饮料产业的产业格局。

继光镇应利用农业大镇的现状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多环节增值,突出自身工业特点,实现区域产业互补,工业配套。

✧农产品初加工:

指农产品的一次性的不涉及对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

着重发展蔬菜和肉类的冷藏、保鲜、速冻、脱水加工及分割包装项目,以适应成都等城市“农改超”的需要。

✧农产品精深加工:

指对农产品二次以上的加工,主要是指对蛋白质资源、植物纤维资源、油脂资源、新营养资源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

建成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强粮油、畜禽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建设,让更多地区的人吃到环保、绿色、放心的蔬菜、食品。

随着城镇内部及外部资源环境的变化,外部企业进驻镇域的可能性增强,为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在对全镇环境和文化休闲旅游发展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适度发展加工业。

考虑到继光镇的重点发展产业定位于一、三产业,为不影响其发展,特别是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应适度发展第二产业。

(三)第三产业

以继光水库旅游资源为前提,利用继光故居和烈士墓等人文景观资源,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依靠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居民致富,依托优势资源,在镇区建立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形成完善的第三产业发展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保障体系。

✧特色旅游业:

镇域内对继光水库水体进行保护、治理并充分利用,发展水上休闲旅游及沿河观光旅游;推广文化历史游;充分把握山区旅游业严重受损的契机,发展丘陵山区旅游业。

✧各类旅游配套业:

旅游越来越成为继光镇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满足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继光镇可适当发展餐饮、接待等旅游配套行业。

✧生活性服务业:

通过活跃农副产品的交易流通,带动城镇各类生活性商业、服务业的提升和完善,服务于全镇及周边乡镇。

✧生产性服务业:

蔬菜、粮油专业批发市场,鼓励各类农副产品运输、储存和贸易企业的发展。

(四)产业总体布局

以自然地形地貌为特征,土地生态适宜度、资源空间分布和优化配置为原则,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要求将全镇划分为南部、西部和北部三个经济区,同时以继光城镇为中心,以罗桂公路和兴旺——袁家桥——石马——高石——团碑一线村道及铜梁——石马——白寨——兴发——严新一线村道为三条轴线,形成“一核、三轴、三区”的产业空间总体布局结构。

1、“一核”:

指继光城镇建设区,是全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镇域未来的经济增长极,是发展城镇商贸业和轻污染、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中心区域,是公共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

吸引本镇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的集聚度。

2、“三轴”:

罗桂公路为县域城镇发展次轴线,串联县域的两级与两轴,区域地位明显,规划将罗桂公路作为镇域产业主要发展轴线,同时串联西部和南部两个经济区,沿线布置观光农业带,同时规划提升兴旺——袁家桥——石马——高石——团碑一线村道及铜梁——石马——白寨——严新一线村道作为镇域两条产业发展副轴线,其中兴旺——袁家桥——石马——高石——团碑一线村道作为南北向副轴线,串联南部和北部两个经济区,铜梁——石马——白寨——兴发——严新一线村道作为东西向副轴线,串联北部和西部经济区,同时串联另外两条镇域产业发展轴线。

3、“三区”:

(1)北部以禽畜养殖为主的经济区。

该区包括继光、高石、新天、兴旺、袁家桥、石马、铜梁7个行政村,该区地形起伏较大,耕地面积相对较少。

同时该区经济林木种植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规划确定,该区发展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