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467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

顺平县朝阳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时,首选的治疗措施为()。

A、氧疗,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B、用洋地黄药物增加心脏泵功能

C、用血管扩张药,降低右心前后负荷

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答案】A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给予氧疗,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后好转。

2、共同参与型适用于哪种病人()。

A、医生和病人具有近似同等的权利

B、医患双方不是双向作用,而是医生对病人单向发生作用

C、长期慢性病人已具有一定医学科学知识水平

D、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都是主动的,医生有权威性,充当指导者

【答案】C

【解析】共同参与型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医患关系模式,双方有近似的同等权利,从事于双方都满意

的活动,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医生和患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所以适用于长期慢性病人已具有一定医学科学知

识水平。

3、下列属于良性的是()。

A、神经鞘瘤

B、淋巴瘤

C、精原细胞瘤

D、黑色素瘤

【答案】A

【解析】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

而淋巴瘤、黑色素瘤、肾母细胞瘤、精原细胞瘤虽然以“瘤”为后缀,但

是均为恶性肿瘤。

4、急救时选择静脉输注管道,下列以何者最为优先考虑()。

A、颈外静脉

B、股静脉

C、锁骨下静脉

D、肘前静脉

【答案】D

【解析】肘前静脉在皮下易于暴露,较粗可以保证给药速度,离心脏较近,可以快速进入循环。

5、男,60岁,因近日来呼吸急促、头痛及多次晕厥被送来急诊。

查体发现颈静脉扩张,眼眶周围、脸部

及上肢皆有水肿现象。

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右心室增大,但纵隔增宽,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上腔静脉综合征

B、主动脉壁夹层形成

C、心脏压塞

D、肾病综合征

【答案】A

【解析】上腔静脉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头痛、头晕、头胀,嗜睡和憋气,体检头、颈、上肢充血肿胀,睑结膜

充血,舌下静脉曲张,颈静脉怒张,上肢静脉充盈,胸、腹壁静脉曲张等。

X线可见胸膈占位影。

6、关于蒸发散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水汽化时吸收体热而散热的一种散热方式

B、发生在皮肤或粘膜表面

C、水分直接透出皮肤聚集成水滴后被蒸发,称为不感蒸发

D、汗液聚成汗滴后被蒸发称为可感蒸发

【答案】C

【解析】蒸发散热是指水分从体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一种方式,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

式。

不感蒸发是指体内的水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汽化的过程。

发汗是指汗

腺主动分泌汗液的活动,通过汗液蒸发可有效带走大量体热,发热可被意识到,又称可感蒸发。

故选C。

7、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呼吸道黏膜上皮可出现小肠上皮化生

B、纤维组织化生为软骨组织

C、移行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D、宫颈腺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学生对化生的理解。

常见错误:

选纤维组织化生为软骨组织,认为纤维组织可化生为骨组

织如骨化性肌炎,而忽略了纤维组织亦可化生为软骨组织。

正确答案为呼吸道黏膜上皮可出现小肠上皮化

生。

肠上皮发生于消化道黏膜;而呼吸道黏膜、宫颈管、移行上皮等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而不发生肠上皮

化生。

8、女性病人停经后突发剧烈腹痛应首先想到()。

A、急性肾盂肾炎

B、肝破裂

C、脾破裂

D、异位妊娠破裂

【答案】D

【解析】异位妊娠的诊断为典型的三联征:

停经、腹痛及不规则阴道出血。

患者可能有6-8周的停经史,盆

腔疼痛主要发生在下腹部,患侧更重。

严重的腹痛、低血压提示破裂型的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多,需紧急

的外科手术治疗。

根据题干中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为异位妊娠破裂。

故选D。

9、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突然发生

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C、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

事件

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案】ABC

【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冠心病

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故选ABC。

10、不能完全再生的组织是()。

A、表皮

B、周围神经

C、神经细胞

D、粘膜

【答案】C

【解析】再生是指组织坏死形成缺损,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增生修复的过程。

分完全性再生和不完全性再生

两类。

完全性再生可恢复原有组织结构和功能。

不完全性再生则常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程度地影响

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不可再生。

故选C。

11、呼吸衰竭导致肺性脑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缺氧导致酸中毒

B、缺氧使脑细胞ATP生成减少

C、PaCO2升高使脑血流量增加和细胞酸中毒

D、缺氧使脑血管通透性升高

【答案】C

【解析】呼吸衰竭所致肺性脑病发生机制中,PaCO2升高的作用大于PaO2降低的作用。

PaCO2升高

10mmHg可使脑血流量增加50%,使脑血管扩张,因血液中HCO3ˉ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故脑脊液

PH值比血液更低。

神经细胞内酸中毒使脑电活动发生障碍、神经细胞发生损伤。

12、关于原发型肺结核,下列哪项阐述是错误的()。

A、结核菌初次侵入机体,在肺内形成病变

B、原发综合征包括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

C、病灶好发于胸膜下通气良好的部位

D、原发病灶吸收慢

【答案】D

【解析】原发性肺结核多见于儿童,青年和成人有时也可见。

为原发结核感染所引起的病症,好发于上叶下

部和下叶上部或中部靠近肺边缘的部位。

原发综合征包括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胸内肿大的淋巴结。

13、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

或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请求赔偿。

A、药品、药剂、器械生产者

B、血液提供机构

C、医疗机构

D、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ABC

【解析】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

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

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故选ABC。

1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乙酰胆碱

D、血管活性肠肽

【答案】C

【解析】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与骨骼肌细胞接触的部位称神经-骨骼肌接头,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接头间

隙构成。

运动神经有冲动传来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N2受体结合,引起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收缩。

故选C。

15、蕈样霉菌病的病理变化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扩散到淋巴结和内脏

B、可见鲍氏小脓肿

C、由B细胞发生

D、可见脑同样肿瘤细胞

【答案】C

【解析】蕈样霉菌病是发生于皮肤的一种T细胞淋巴瘤,蕈样霉菌病的肿瘤细胞体积较大,核高度扭曲呈脑

回样,并侵犯表皮形成鲍氏小脓肿,晚期可侵犯淋巴结和内脏。

16、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B、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和淋巴细胞

D、淋巴和嗜碱性粒细胞

【答案】C

【解析】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17、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

A、皮肤温度

B、环境温度

C、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

D、风速

【答案】C

【解析】常温下环境温度低于机体温度,机体主要通过:

(1)辐射散热:

以热射线(红外线)的热量散发到

外界。

此种方式散发的热量,在机体安静状态下约占散热量的60%左右,取决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气温的温度

差;

(2)传导散热: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他直接接触的较冷的物体;(3)对流散热:

受风速影响极大。

(4)蒸发散热:

环境温度高于表层温度时,蒸发散热称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故选C。

18、关于味蕾的结构特征,下列除哪项外是正确的()。

A、I型细胞和II型细胞均属于神经元

B、由I型细胞、II型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C、I型细胞和II型细胞均有味毛

D、I型细胞和II型细胞的基底面均可见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起

【答案】A

【解析】味蕾表面有味孔,内部有味细胞,为感觉上皮细胞,其游离面有微绒毛伸入味孔。

味蕾深部有基细

胞,属未分化细胞,可分化为味细胞。

二者不是神经元。

19、关于味蕾的结构特征,下列除哪项外是正确的()。

A、I型细胞和II型细胞均属于神经元

B、由I型细胞、II型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C、I型细胞和II型细胞均有味毛

D、I型细胞和II型细胞的基底面均可见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起

【答案】A

【解析】味蕾表面有味孔,内部有味细胞,为感觉上皮细胞,其游离面有微绒毛伸入味孔。

味蕾深部有基细

胞,属未分化细胞,可分化为味细胞。

二者不是神经元。

20、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体液途径完成的调节是()。

A、沙尘飞入眼球引起的闭眼动作

B、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

C、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D、肢体发动随意运动

【答案】B

【解析】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丧失,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

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度,这是通过体液调节途

径完成的。

故选B。

21、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髓袢细段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答案】A

【解析】肾小囊超滤液中葡萄糖浓度与血浆相等,但正常情况下,尿中基本不含葡萄糖,表明葡萄糖全部被

重吸收。

微穿刺实验证明,滤过的葡萄糖均在近端小管,特别是近端小管的前半段被重吸收。

故选A。

2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位于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

A、紧密连锁的多态性基因群

B、以上均不对

C、紧密连锁的单态性基因群

D、不连锁的单态性基因群

【答案】A

【解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位于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多态性基因族群。

23、长期应用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包括()。

A、共济失调

B、牙龈增生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低血钙症

【答案】ABCD

【解析】苯妥英钠安全范围窄,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包括:

①胃肠道反应;②毒性反应:

急性毒性反应表

现为小脑反应,如眼球震颤、眩晕、共济失调;慢性毒性反应表现为齿龈增生多毛症、叶酸缺乏症、低血

钙、软骨病等;③过敏反应;④妊娠初期可致畸胎。

故选ABCD。

24、医学道德的作用不包括哪一项()。

A、对医院人际关系的调节作用

B、对经济效益的保障作用

C、对医疗质量的保障作用

D、对医学科学的促进作用

【答案】B

【解析】医学道德的作用包括对医院人际关系的调节作用,对医疗质量的保障作用,对医学科学的促进作

用,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

不包括对经济效益的保障作用。

故选B。

25、下列哪种微生物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载体()。

A、支原体

B、细菌

C、噬菌体

D、衣原体

【答案】C

【解析】选细菌者较多,认为细菌种类繁多,而且很多菌都应用于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需要有基因的载体,

还要有接受载体的受体菌或细胞。

细菌中一部分可作为受体菌,而携带基因的载体必须比细菌和细胞的结构

还要简单,才能自由出入其中,传递遗传信息,而具备此功能的主要是质粒和噬菌体。

26、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肺功能改变为()。

A、闭合气量增加

B、一秒率减少

C、VC减少

D、肺总量增加

【答案】A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多有小气道病变,闭合气量为检查小气道阻塞的肺功能指标。

当小气道有阻塞

时,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在7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下降,闭合气量可增加。

27、斯金纳认为解释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是()。

A、条件反射

B、刺激—反应

C、强化训练

D、复习

【答案】C

【解析】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

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故选C。

28、急性血吸虫病血常规检查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B、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D、血小板显著增多

【答案】C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急性血吸虫病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中性粒

细胞增高更明显,更常见。

要点急性血吸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最为突出,一般占20%~40%.有的高达

90%,对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9、有关低体温的叙述,下列何者错误()。

A、放置中心导管会引发心室颤动

B、若电击无效应先将体温上升后再继续电击

C、体温低于30℃为重度低体温,此时病人身体会持续颤抖

D、低温时药物代谢减慢,故须延长用药间隔

【答案】C

【解析】体温下跌在32℃以下为重度低体温,情况严重并最终致命,颤抖只能在几个小时内有效,因为最终

会导致肌肉的葡萄糖过度减少和疲劳。

30、病毒中和抗体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阻止病毒吸附

B、直接杀伤病毒

C、抑制病毒复制

D、抑制病毒脱壳

【答案】A

【解析】中和抗体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封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中

和病毒毒力。

31、急性血吸虫病血常规检查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B、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D、血小板显著增多

【答案】C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急性血吸虫病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中性粒

细胞增高更明显,更常见。

要点急性血吸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最为突出,一般占20%~40%.有的高达

90%,对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2、女性,21岁患者,因发热、干咳、乏力20天,咯血2天入院。

查体:

T38.5℃,消瘦,右上肺触觉语

颤增强、叩诊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PPD(1单位)硬结20mm,表面有水泡。

X线胸片于右上2~4

前肋处见密度高,浓淡不均阴影。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上肺结核

B、右上肺癌

C、右上大叶性肺炎

D、右上包裹性积液

【答案】A

【解析】根据患者为青年女性,有发热、干咳、乏力、咯血,PPD(1单位)硬结20mm,表面有水泡。

考虑

为肺结核。

33、个体面对应激源,通过各种适当的行为和心理对策来消除紧张状态,称为()。

A、解脱

B、应对

C、压抑

D、超脱

【答案】B

【解析】个体面对威胁性的应激源,通过各种适当的心理和行为对策来消除或缓解个体的紧张状态称之为应

对。

故选B。

34、腹膜外位器官()。

A、卵巢

B、空肠

C、子宫

D、胰

【答案】D

【解析】腹膜外位器官只有一面包被腹膜,几乎不能活动。

主要的器官有:

胰、肾、输尿管、肾上腺等。

35、患儿,男,8岁。

一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眨眼睛,眨眼频率渐高,约半年前起又出现抽鼻子,眨眼、

抽鼻子均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加重。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清喉咙,起初声音较少,后来越来越响亮,无法

自控,入睡后症状消失。

起病以来无抽搐,EEG示轻度异常脑电图。

若患者同时伴有任性冲动、活动过度及注

意短暂,哪种药物最合适()。

A、氟哌啶醇

B、西酞普兰

C、硫必利

D、可乐定

【答案】D

【解析】可乐定对伴有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的抽动障碍疗效较好。

36、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

A、蛋白质、水、多糖

B、水、多肽、核酸

C、糖、蛋白质、核酸

D、蛋白质、类脂、少量多糖

【答案】D

【解析】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构成的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其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

质,排出代谢废物,分泌与运输蛋白质。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约占50%)和蛋白质(约占40%),此

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占2%~10%)。

故选D。

37、使细菌具有侵袭力的结构成份是()。

A、芽孢

B、肽聚糖

C、荚膜

D、核糖体

【答案】C

【解析】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等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和繁殖扩散的能

力,与侵袭力有关的物质主要有粘附素、荚膜、侵袭素、侵袭性酶类和细菌生物披膜等,其中荚膜具有抗宿

主吞噬细胞和抵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使致病菌能在宿主体内存在、繁殖和扩散。

故选C。

38、关于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B、促进局部炎症的发生

C、引起机体发热

D、产生越多,对机体越有利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吞噬细胞的掌握。

常见错误:

选“促进局部炎症的发生”。

可能是认为炎症对

机体是有害的,细胞因子不应有这样的作用。

其实感染部位产生适量上述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引发的炎症反

应对机体有益,可产生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

严重感染时,体内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则可产生对

机体有害的病理变化,引发感染性休克、DIC.甚至死亡。

39、关于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哪项是错的()。

A、发热性传染病应及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B、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

C、有条件时用药前应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D、密切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答案】A

【解析】发热性传染病不应及早使用抗生素,否则会掩盖典型的临床症状和难于检出病原体。

40、眼球前后径过长,远物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

A、老视眼

B、正视眼

C、散光

D、近视眼

【答案】D

【解析】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

膜的前方,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

41、感染灶脓液稀薄易扩散,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明显的细菌可能是()。

A、无芽胞厌氧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结核分枝杆菌

【答案】C

【解析】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链道酶,能降解脓液中具有高度粘稠性的DNA,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

42、正常调节每搏输出量多少的决定因素是()。

A、心率

B、心肌收缩力

C、动脉血压

D、静脉回心血量

【答案】D

【解析】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是相适应的,即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时,播出量也相应增加,

而射血分数基本保持不变。

43、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则动物(如猫)处于下列何种状态()。

A、去大脑僵直

B、脊休克

C、觉醒

D、昏睡

【答案】D

【解析】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时,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上行通路阻断,失去了对大脑皮层的激动作用,所

以出现类似睡眠的昏睡现象。

44、在机体内环境中,负反馈的特点是()。

A、迅速

B、有波动

C、有预见性

D、有可能失误

【答案】B

【解析】反馈具有“滞后”和“波动”的缺点,前馈较迅速,具有预见性,适应性更大,但前馈控制有时会发生失

误,这是前馈控制的一个缺点。

故选B。

45、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

A、吸收与代谢平衡

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

【答案】C

【解析】恒量消除又称零级消除动力学,指单位时间内按恒定数量的数量消除。

故选C。

46、大隐静脉()。

A、注入胫后静脉

B、无静脉瓣

C、注入髂外静脉

D、起自足背静脉弓

【答案】D

【解析】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经内踝的前方沿小腿和大腿的内侧上行,经卵圆窝注入股静脉。

47、血平板上菌落呈现粗大、扁平、湿润的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有生姜味及透明溶血环,氧化酶阳性,可能

为下列哪种细菌()。

A、大肠埃希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D

【解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血平板上菌落呈现粗大、扁平、湿润的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有生姜味及透明溶血

环,氧化酶阳性。

48、耐碱不耐酸的是()。

A、大肠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霍乱弧菌

D、结核分枝杆菌

【答案】C

【解析】霍乱弧菌的典型形态为弧形或逗点状,革兰染色阴性,有菌毛和单鞭毛,运动活泼,但无荚膜,亦

不形成芽胞,耐碱不耐酸。

49、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约为()。

A、2000~2500m1

B、100m1以下

C、2500m1以上

D、1000~2000m1

【答案】D

【解析】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24小时尿量在1500m1左右。

若经常超过2500m1者称为多尿。

如24小时尿

量少于400m1,称为少尿。

50、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接触强度和时间

B、接触浓度和方式

C、接触的时间

D、年龄和接触的方式

【答案】A

【解析】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接触强度(指接触浓度和水平)、接触时间(每天或

一生累计接触总时间)。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则造成了

职业病。

故选A。

51、关于每分输出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人在一般情况下为5~6L

B、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

C、同体重的男子和女子相等

D、每分钟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答案】C

【解析】女性的每分输出量比通体中的男子低10%。

52、伤寒杆菌的致病特点中,使病人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痛等症状的主要是()。

A、鞭毛

B、变态反应

C、Vi抗原

D、内毒素

【答案】D

【解析】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短粗杆状,体周满布鞭毛,鞭毛是运动器,它使鞭毛菌

趋向营养物质而逃避有害物质,且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增强抗吞噬作用的菌体表面结构包括荚

膜、菌体表面蛋白(M蛋白)、表面抗原(K抗原、Vi抗原)。

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是伤寒杆

菌致病的主要因素。

随着病程发展,伤寒杆菌可使肠道组织发生变态过敏反应,导致坏死、脱落和溃疡形

成。

53、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适宜比例为()。

A、1:

1:

1

B、2:

1:

1

C、1:

2:

1

D、1:

1:

2

【答案】A

【解析】饱和脂肪酸通常存在于动物油脂中,如猪油。

有的植物油中也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如棕榈油。

和脂肪酸被认为是导致胆固醇升高的元凶,从而可能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不建议过多食用。

单不饱

和脂肪酸可清除血液中坏胆固醇。

主要来源为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誉为心脏的保护

神。

主要来源为玉米油、种籽、豆类、鱼类。

其中三者的比例分别为1:

1:

1。

故选

54、关于血浆蛋白生理功能的描述,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运输物质

B、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C、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D、形成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答案】D

【解析】血浆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保持部分水于血管内。

故选D。

55、辅助检查的医德规范包括()。

A、全面系统、全面了解

B、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C、知情同意、尽职尽责

D、科学分析、切忌片面

【答案】BCD

【解析】辅助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扩大医生的视野、使医生能更快加速、准确地获得人体

内部信息,为提高确诊率和治愈率提供了客观依据。

辅助检查的医德规范的内容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